打开APP
资讯 | 市作协诗歌专委会端午采风
牡丹文学杂志
2025-05-27 22:20:54

2025年5月25日,洛阳市作协诗歌专业委员会开展端午诗会采风活动,以缅怀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为主题,组织十余位洛阳籍及在洛诗人走访魏坡古村、瀍河两岸村落,为“诗写洛阳”注入地域元素,探寻民间村落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魏坡古村(原名卫坡)现存16所清代古庭院、26处天井窑院,是豫西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建筑群。经改造后的“魏坡・新序”融合清代建筑与现代艺术美学,以“古村活化、艺术赋能、跨界融合”模式成为中原文旅转型标杆。

走访中,诗人围绕洛阳古村落的当代价值形成共识:作为十三朝古都的活态见证,古村落以明清建筑、传统街巷及民俗技艺构成中原文明微缩景观;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其更承担着维系城乡文化纽带的功能,从静态遗产转化为活态文化场域,既守护历史记忆,又构建当代文化认同空间。此外,诗人还探讨了如何在创作中结合洛阳元素、以多元视角呈现古村落内涵的当代性表达。

高野、温志国、雪子、沫儿、李小平、李继红、冷清秋、张朝晖、葛先龙、长笛手等十余位诗人参与了本次诗会采风。

端午

李继红

把端午捻成五彩绳,外婆

喊着我的乳名

系在腕上的,是三十年前的故乡

是老院子里的一树石榴红

岁月堆积在她的手里

已经模糊了绳子的五色

我用记忆

打一个绳结系心上

系着童年,也系着

往后每一个端午

系着所有结实的时光

端午帖

雪子

突然理解了他的绝望

诺大个荆楚,只有那朵浪花是他的

所谓香草美人、楚歌、天问

不过是期期艾艾的怨妇情怀

走在穷途末路上的人何其多

“你爱的人是一件青花瓷器”

你迷失在它的版图里

怎么走都是迂回

不仅仅是端午

冷清秋

五月,村庄里长大的孩子

飞出了丛林的巢穴,在蓝天下奔跑

在一条小河的对岸纵情欢笑——

他们谈论诗歌和粽子

也在一个瞬间忽然发呆,仰望天空

游鱼骤然凝滞,而流水潺潺

熟悉的草木微微颤动,鬼针草要在晚些时候

发出薄荷的邀请——

城市化的村庄,层楼林立

曾经荷锄的老人,现在骑一匹红色快马

他们还遗留着时代梳理下的倔强

一次次冲在事物的最前面

如果,你试着从我叙述的情节里

走出来。便会留意到:

王城大道的宽广和阔气正在被高大的路灯

和林立的树木并排簇拥

它们迎来和送往,呼啸而过的车辆

也使得燃煤油灯的岁月越来越远

越来越远——山川、河流,和村庄,一切

都在悄然的成长和改变

作为目睹和见证者的我们,只在某个瞬间

愣怔、感动,和内心潮湿

怀屈子

沫儿

菖蒲,白芷,兰草,宿莽,杜衡,

江离……那么多美好的植物,

他脱口而出,就像

叫出另一个自己。

最亲近的,当属她们了,

长满他孤独的心田,

既如此,又何须

纵身一跃?也不是绝望,

黑夜中,他愁肠百转,口中

含着晨曦,他不当露珠。

天亮以后,一块

漂浮在水面的石头,

学会了流水的语言,

在呐喊,在萌芽。

五月·端午

葛先龙

久旱,天热,金黄的麦田

张开干渴的嘴巴,

继续迎接雨水的到来。

扑面而来的,不只是一个节日,

而是一个个念想,

在火热的日子,依旧

蕴藏着丰收的期望。

原野无声,

千百年来历经的沧桑,

在此时,在五月,

拥有着描摹的具象。

这个日子如期来临,

如期来临的还有不变的人间烟火,

一场隆重的仪式,不仅仅

来源于心境。更是缅怀,仰望,

包含了我们心心念念的

诗和远方。

人生几度回

温志国

有人

在汨罗江上

一去不归

此去,孑然

两千年

有人

在瀍河源头

每至必归

来此,接踵

八百回

汨罗虽大

却容不下一个人的家国天下

瀍源虽小

却装得满一行人的诗歌年华

身在邙山

历史离我们如此之近

心在河岸

我们却离历史如此之远

一片落叶越过洛河的流水

长笛手

从二月到五月,没有多少新鲜事,

除了这一场花事,连着另一场。

花开花落之间,却有一只不知名的虫儿,

它的鸣叫,放弃了夏天。而挨过冬日的蚂蚱,

正抓住一穗摇曳的槐花,这些尘世的烟火,

包含了蝟实,地丁,南天竹,

溲疏的窥探像极了暗夜的灯笼,

照耀着出墙的红杏,包括桃花的命运,

夭折于东风的肆虐。

山中塌陷的别墅,继续塌陷,

断桥不远,总是负了春风,

去年的枯枝尚在,陡峭如南坡上的荆棘。

即将到访的布谷鸟,一只,或者两只,

隐身于白马寺的钟声,躲在

微弱的梵音的背后。

那个追随我至今的影子,

也在花瓣的落雨中和我达成和解。

也要原谅,我对这个春天的一片落叶

扼腕叹息却又心怀猜度,如占卜自己的命运:

大约会从此时,越过洛河的流水,

不疾不徐地,落到秋天。

魏坡、魏紫与端午节小雨里的我

张朝晖

轻轻的我来,迎着柔软的小雨

石阶上的苔痕,是宋词未干的墨晕

青砖的褶皱里,有隐隐邙山的钟声

残缺的木门,吱呀呀吟唱

一低头,便压弯了整个盛唐的清晨

那池边的紫色不是云霞

是樵夫劈开的山魂

从深山到官邸,再辗转人间

背负着乡愁,与回家的我撞个满怀

掐蕾的手,摘走八百瓣虚妄的春

古槐,将月光纺成银丝,织成书卷

金黄麦穗,写满文字的史册,倾诉着往昔

在端午,长成远嫁南国难舍难离的根

鼓点,碾碎带露的艾香

龙舟,撑破水面的静寂

粽叶,裹不住魏紫的召唤

沉入河心,寻你、寻你

一任蔷薇花爬出天井窑院,探出目光

一任它用香味凝成印章,盖满我的周身

裹着温馨的小雨,仿佛故乡的嘱托

我去如我来时

只有相思曾被滋润

E

N

D

终      审 | 王小朋

二      审 | 李知展

微信轮值编辑 | 梁圣涛

版权说明丨平台所用图片来自网络,归相关权利人所有,若有不当使用,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