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建议 | 乡村振兴
中原策
2024-09-26 09:31:46

顶端新闻中原策特约撰稿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乡村振兴研究所)副研究员 苗洁

“千万工程”不仅是乡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建设工程,也是乡村建设与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民生工程和共富工程。

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大省,河南要从乡村实际出发,找准切入点、抓实着力点,把“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转化为具体实践,不断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加强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推动河南乡村振兴实现更大突破。

(一)加快推动粮食产业提质增效

紧紧抓住粮食生产这个优势和王牌,积极对接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多产粮、产好粮,从保数量质量到强产业链供应链,在更高水平上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粮食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一是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步提升粮食产能。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强化耕地“三位一体”保护,坚决制止“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农田姓农、良田种粮”。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管理,坚持新建与提升并重,建成一批集中连片、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稳产高产、技术集成、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加强种业和农机装备科研攻关,提升增产的潜力和空间。完善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体系,降低农民种田成本,加大奖补和扶持力度,充分调动基层政府抓粮和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二是加快“三链同构”,推动粮食产业“强筋壮骨”。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打造一批链条完备、效益突出的粮食全产业链,推动良种繁育、粮食种植、收购仓储、粮食加工、主食生产、销售物流等环节有机衔接、协同联动、集聚发展,着力培育一批“链主”企业、产业化联合体,构建从原粮到成品、产区到销区、田间到餐桌的大粮食、大产业格局。完善粮食储运体系,形成既能产得出,又能调得快、供得上的高效供应链。加速粮食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稀释粮食比较收益低的弱质性。

三是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守护“舌尖上的安全”。改造提升现有仓储资源,提高绿色、科学储粮水平,加强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推进“优粮优价优购”,优化粮食供给结构。加快“河南好粮油”区域品牌建设,完善覆盖省市县三级的粮食安全质量监测网络。实施“数字豫粮”,扎实做好粮食应急保供,加强粮食流通监管。树牢节约意识,推进全社会全过程全链条节粮减损。

(二)提升乡村产业联农带农能力

乡村产业是立农、为农、兴农的产业,最重要的特征是联农带农,要把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作为乡村产业发展的基本导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是加快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拓展产业增值增收空间。以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林果等十大优势特色农业为重点,夯实“接二连三”的产业基础,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乡村现代服务业,引导特色种植养殖业与休闲旅游、农事体验、科普教育、电子商务等融合,拓展多功能、培育新业态,把有发展意愿和能力的农户纳入产业发展之中。支持脱贫地区就业帮扶车间升级发展,鼓励引导农户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特色手工、特色休闲等高质量庭院经济。积极打造优质农产品基地、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强镇,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和商业体系,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域,建设联农带农富农样板区,把更多的就业机会和产业增值收益留给农民。

二是推动新型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完善利益分享机制。不断提升新型经营主体规范化运营管理水平,推动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数量增长向量质并举转变,扶持壮大农业龙头骨干企业。以订单带动、产品包销、保护价收购、托养托管等形式,形成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业龙头骨干企业在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建立紧密可靠的利益联结机制和收益分享机制,实现农业增效、农户增收、企业增利。

三是引入社会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建设。巩固和推广“万企帮万村”成果、模式和经验,鼓励和支持企业等各类社会力量投资乡村建设,通过项目引领产业发展、订单回收、土地流转、产品销售、劳动就业、消费帮扶、公益服务等多种形式,推动资源共享、发展共进。持续优化乡村营商环境,切实减轻涉农企业负担,有效保护各类投资主体合法权益,稳定投资信心,激发投资活力,推动要素集聚,促进乡村创新创业。

(三)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增强实力,促进集体经济转型升级,在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中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一是巩固提升改革成效,盘活集体资源资产。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用好改革成果,多种形式盘活用好集体资产。整合开发利用村集体土地、四荒、水面等资源,结合国土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等,创办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等集体经济实体。引导各村用好用活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政策,盘活存量集体建设用地。鼓励村集体对闲置或低效使用的村级集体资产以及闲置农房进行整合,采取承包、租赁、参股分红等方式,统一开发利用,提高使用效益。

二是因地制宜探索发展路径,推动可持续发展。立足村庄区位、资源、特色产业等实际,发挥优势、因村施策,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多种实现形式。除了借鉴现有比较成熟的独立经营、“飞地”经济、物业租赁、社会化服务、农旅融合等发展模式,还要打破之前的种种限制,支持有条件的村集体牵头开展经营性项目,鼓励乡村能人领办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创新联村联组“抱团发展”,促进集体经济与县域经济协同发展,不断提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强化监督管理,为集体经济发展“护航”。全面规范完善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机制,制定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管理办法,明晰集体资产范围和内容,堵塞资金管理和收益分配漏洞。对市场主体返乡下乡流转土地、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资格和行为加强审查。采取县乡村三级监督相结合的模式,形成监督合力,助推村集体经济项目公开透明,严格控制村级非生产性开支,确保村民利益不受损、集体资产不流失、干部用权不走样。

(四)加强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积极探索以科技创新驱动乡村全面振兴,助力“三农”工作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

一是加强农业科技攻关和创新集成,强化推广应用。加大农业领域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加快建设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神农种业实验室、中原农谷等平台载体,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种业创新高地。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支持企业、科研院所、科技园区围绕农产品与现代食品加工、农机装备、智慧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等开展联合攻关和协同创新。引导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参与乡村振兴,创新“互联网+农技推广”服务模式,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把实用的现代农业技术带到田间地头。

二是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力量,更好支撑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坚持引育共举,打造农业科技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和一流创新团队。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基层农技人员的培养力度,加强基层一线科技服务能力。培育一批高素质、能创新、专业化的技能人才,高质量推进农业农村领域“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确保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出人才、引得来、用得上、留得住,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三是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推进水利、气象、电力、交通、农业生产和物流等乡村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为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居民生活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加强乡村数字化治理。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和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建设,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为农业发展提供精准化生产、可视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强化数字技术与乡村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方位推动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

(五)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乡村生态宜居水平,让农民群众生活更有品质、更加美好,这也是“千万工程”经验的重要内容。要注重面子、里子一起抓,将产业富村、美丽乡村与文明村、文化村、民主法治村等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农村农民由点到面、由外到内的全面提升。

一是抓好乡村规划编制,确保乡村建设品位和质量。遵循城乡发展建设规律,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多样性,因地制宜防止千村一面,注重保护传统防止大拆大建,突出群众主体防止包办代替,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编制好乡村规划,有序推进村庄规划应编尽编,坚决做到一村庄一规划、无规划不建设,切实保护农业生产空间和乡村生态空间,合理确定农村产业发展用地空间。

二是深化人居环境整治,实现农村净起来、绿起来。找准人居环境的“堵点”,突出抓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村容村貌整治等,进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推进、资金投入、群众参与、督察考评等长效机制,打造具有河南特色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样本,提升乡村振兴颜值。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绿色发展引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并使其成为推进“千万工程”的自觉行动。

三是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促进城乡融合。推进农村交通运输、农村饮水、乡村物流、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聚焦“一老一小一青壮”,着力解决乡亲们的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促进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提高教育、医疗、养老、公共文化、社会保障水平,不断增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便利性。全面深入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加快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和均衡配置。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和效能,打造文明、和谐、善治的美好乡村。

基金项目:2024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河南实践研究”(24A03)

来源: 顶端新闻
编辑: 杨雪情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