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身边人,平凡事|“这下您可以安心养老了!”
郑州中院
2024-11-12 20:43:07

凡人微光,星火成炬。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存在。但正是这些平凡的人,他们身上的一桩桩小事,却如点点繁星,闪耀着温暖而独特的光芒。郑州中院微信公众号推出“身边人,平凡事”专栏,旨在记录法院中那些平凡而又真实的故事,这些故事,或平凡质朴、或动人心弦,从他们的身上我们不仅了解法院工作的日常,也感受到法律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辉。今天讲述的故事是“这下您可以安心养老了!”

“大娘,事儿都解决了,孩子们也都愿意给您赡养费,您就安安心心养老吧。”养老院里,郑州市上街区人民法院家事团队法官王天超俯身,将调解书递到了坐着轮椅的钱大娘手上。这位85岁的老人眼睛一下子湿润了,紧紧握着法官的手,“谢谢法官,能让他们四个和好,让我也能安度晚年,真的是太谢谢你们了。”

这是一起典型的老年人赡养纠纷案,钱大娘共有四名子女。二十年前,钱大娘在丈夫去世后,就因身患疾病、行动不便搬进了养老院,并以每月3000元左右的退休金支付养老院费用。2024年,养老院费用上涨到每月4000元,这1000多元的差额便成了钱大娘的诉请,她希望四个子女能共同分担这部分费用。

司法社工在庭前调查时,四子女各执一词。

“我是家中老大,母亲住养老院前期都是我一个人照看,费用不够的时候是我在餐厅做服务员贴补的,我为这个家付出已经够多了。况且母亲的退休金每年也在上涨,足以支付养老院的费用,我弟弟妹妹联合母亲就想让我自己拿钱呢。”大女儿愤愤不平地说道。

“这些年,母亲的医疗费一直是我支付的,现在该轮到大家共同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了。”谈到独自承担母亲多年医疗费,二女儿也是很不情愿。

“这几年来,我们也会看望母亲,贴补母亲医疗费。但我们也有自己的小家要养,实在没能力承担过高的费用。”三女儿和小儿子无奈地说道。

看到司法社工出具的庭前报告,王天超不禁皱起眉头。老人年岁已大行动不便,且养老院费用不够。四名子女缺乏手足亲情,互不沟通。兄弟姐妹此前就因老人赡养问题闹过不少矛盾……

既要老人老有所依,又要化解子女间的嫌隙,怎么办?

王天超组织了一次“面对面”调解。

“对于赡养母亲,你们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提出来。”调解室里,承办法官对几人说道。

“我没有啥好说的。母亲的医疗费一直都是我给的,老大啥都没有管过,连看都没有去养老院看过。”

“我怎么没有管?之前几年不是我照料着的吗?你又来看过几次?”

……

眼看几人又争吵起来,王天超连忙把他们分开,开展“背对背”调解。

“赡养父母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只有姐弟齐心、各尽所能才能给母亲一个安稳的晚年生活,可如果你一直和弟弟妹妹们这样针锋相对下去,非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矛盾更加激化。”“老人这么大年纪了,难道你们忍心看到她生活无着吗?”调解室内,司法社工以道德和亲情为切入点,对大女儿进行疏导。

“你姐姐可能在处理事情的方式上有些不妥,但她毕竟也辛苦照顾了母亲这么多年。兄弟姐妹间要相互体谅、相互理解,而不是意气用事,互相计较。大家的目的都是为了让老人过得好……”另一间办公室内,王天超积极引导着二女儿、三女儿和小儿子。

几个小时过去了,经过王天超的悉心劝解,四子女终于表示,愿意共同赡养老人,均摊养老院溢出的费用及母亲住院所产生的医疗费。每人拿400元,在每月看望母亲时直接交到母亲手上。如此,不仅解决了赡养费问题,每人每月还都会去探望钱大娘,满足了老人的情感需求。

钱大娘收到调解书时的激动模样始终萦绕在王天超的心头,她说:“作为家事法官,法律上的‘定分止争’固然重要,情理上受损亲情的治愈修复亦十分必要。妥处家事案件需更细心地查明纠纷现状与成因,更耐心地释法明理与安抚情绪,更有责任心地去找寻纠纷化解的最佳方案,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人和,让温馨和睦之风浸润万家,助推社会和谐。”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