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古老的戏曲在现代城市中绽放新光,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与年轻一代的精彩碰撞。在杭州蝴蝶剧场,第七届 “浙江戏剧奖・金桂表演奖” 颁奖典礼掀起追戏热潮,李云霄、陈丽君等戏曲界 “出圈” 的名字,让人们感受到了戏曲的魅力。而在周信芳的家乡宁波,“致敬大师 —— 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走进宁波暨周信芳戏剧季开幕式晚会” 更是 “戏” 动全城,开启了为期 100 天的精彩活动。
据报道,追戏的人群中,年轻人占了不少。有媒体曾面向全国各地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8.5%受访者曾接触过戏曲或相关衍生表演,其中,58%受访者在网上看戏曲演唱、戏曲手势、穿戴等戏曲衍生视频,有31%的受访者会到线下剧场观看戏曲。戏曲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他们涌入剧场,听“西皮流水”,赏“唱念做打”,沉醉在戏曲的世界中。为何年轻人如此钟爱戏曲?他们直言不讳:“没别的,戏曲太美!”
这“美”字,不仅道出了戏曲作为艺术的外在魅力,更揭示了其深厚的内在精神。而人们对“美”字的深刻感受,并非偶然。近年来,无论是课堂中、剧院里,还是屏幕上,戏曲的美都被不断挖掘、展示和传播,触动着每一个年轻的心灵。戏曲的服饰之华丽、唱腔之悠扬、动作之规范,都让人赞叹不已。这种美,跨越了时空的界限,直击人心最柔软的部分。
传统文化与年轻人的“破壁”相遇,让人倍感欣喜。这种相遇不仅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年轻人提供了一片精神净土。然而,欣喜之余,我们仍需思考:如何让每一位或许只是因为好奇而走近戏曲的观众,成为真正的戏迷?如何让戏曲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持续释放生命力和亲和力?
首先,戏曲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传统的艺术形式要吸引年轻人,就必须在保持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比如,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VR、AR等技术,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戏曲的魅力。同时,戏曲也可以尝试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跨界融合,创造出更多新颖独特的作品,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其次,戏曲的普及与传播需要更加贴近年轻人的生活。可以通过举办戏曲进校园、戏曲知识讲座等活动,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戏曲、接触戏曲。此外,还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等平台,发布戏曲的相关内容,与年轻人进行互动和交流,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再者,培养年轻戏迷需要注重情感的投入。戏曲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艺术形式,其魅力在于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因此,戏曲界应该更多地关注年轻观众的情感需求,创作出更多能够触动他们内心的作品。同时,也要加强对年轻演员的培养和选拔,让他们成为戏曲传承与发展的新生力量。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戏曲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民族的精神。戏曲之美的绽放,离不开创新、传承与传播三者的有机结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更加珍视这份文化遗产,让戏曲之美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成为激发年轻一代文化自信与精神力量的源泉。让这份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在时代的浪潮中继续闪耀光芒,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张忠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