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带状疱疹
郑州的夏天
烈日炙烤
闷热难耐
持续消耗着人们的抵抗力
老年人尤其“不堪重负”
带状疱疹最易在此刻“乘人之危”
楚叔叔,因“左肩背部疼痛不适2周”来诊。查体:左侧肩背部可见成簇状疱疹,色淡红,有渗出,部分破溃,边界清。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西医诊断:
带状疱疹
中医诊断:
蛇串疮(肝胆湿热证)
诊疗经过:治疗上采取毫针局部围刺、电针、艾灸及刺络拔罐等中医疗法,同时予以辨证论治内服中药。一周后,患者病情明显改善,疱疹红斑较前消退,疼痛缓解,经过两周的治疗后,患者神经痛基本消除,疱疹脱痂愈合。
(图:患者楚叔叔绘制的简笔画)
带状疱疹(俗称“蛇缠腰”“缠腰龙”)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常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人群。
为什么会得带状疱疹?
1.病因:
该病毒初次感染表现为水痘,痊愈后病毒潜伏在神经节内。
当免疫力下降(如年龄增长、疲劳、压力大、慢性病等),病毒重新激活,引发带状疱疹。
2.高发人群:
50岁以上中老年人(免疫力随年龄下降)。
糖尿病、肿瘤、HIV感染者等免疫力低下者。
长期压力大、熬夜、过度劳累者。
带状疱疹的症状?
1.早期(前驱期):
局部皮肤灼热、刺痛、瘙痒(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
可能伴随低烧、乏力、头痛等类似感冒症状。
2.出疹期(2-3天后):
红斑→簇集性水疱(呈带状分布,常见于胸背部、腰部、头面部)。
剧烈神经痛(如针刺、火烧样疼痛)。
3.恢复期(2-4周):
水疱结痂脱落,部分人遗留色素沉着或瘢痕。
部分患者疼痛持续数月甚至数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带状疱疹的并发症?
1.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HN)
约10%-30%的患者疼痛持续超过1个月,老年人风险更高。
2.眼部带状疱疹
(累及三叉神经眼支)
可能导致角膜炎、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3.耳部带状疱疹
(Ramsay Hunt综合征)
可能引起面瘫、听力受损、眩晕。
4.皮肤感染
水疱破溃后继发细菌感染,可能留疤。
如何治疗带状疱疹?
原则:早诊断、早治疗,减少后遗症!
1.抗病毒药物(关键!发病72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
常用药物: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
可缩短病程、减轻疼痛、降低并发症风险。
2.止痛治疗
轻中度疼痛: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严重神经痛:加巴喷丁、普瑞巴林(需医生指导)。
3.局部护理
水疱未破:炉甘石洗剂、抗病毒软膏(如阿昔洛韦乳膏)。
水疱破溃:碘伏消毒,避免感染。
4.中医辅助治疗
针灸、拔罐、刮痧(需专业医师操作,不可自行尝试)。
如何预防带状疱疹?
1
接种疫苗(最有效手段!)
重组带状疱疹疫苗(Shingrix):适用于50岁及以上人群,保护率>90%,需接种2剂。
减毒活疫苗(Zostavax):适用于60岁以上,保护率约50%。
2
增强免疫力
均衡饮食(补充蛋白质、维生素);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
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
3
避免接触水疱
未患过水痘的儿童/成人接触带状疱疹患者可能感染水痘。
常见误区
ד带状疱疹只会长在腰上”
→ 可能出现在面部、颈部、四肢,甚至眼睛、耳朵
ד不痛就不用治”
→ 即使皮疹轻微,仍可能遗留神经痛,应尽早抗病毒治疗
ד得过一次就不会再得”
→ 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复发(但概率较低)
老年医学科主治医师郑秋好
温馨提示
带状疱疹在老年人中高发,可能引发长期神经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尽早抗病毒治疗+接种疫苗是最佳防治策略。若家中老人出现单侧皮肤疼痛、皮疹,应尽早就医!
通讯员:郑秋好
主 编:徐志霞
编 辑:谢 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