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藏分社成立于1951年8月,是党在西藏境内成立最早的新闻机构。成立70多年来,民族不同、籍贯不同、语言不同的几代新华人前赴后继走上高原,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团结奋斗,用充满激情的笔墨和镜头,真实记录了雪域高原上所发生的重大历史性变化,为推进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舆论支持。 在这支队伍中,有一批特殊的成员——援藏记者。 1974年以来,新华社成体系开展援藏工作,先后有200多名优秀记者、编辑、行政和经营人员远离家乡亲人,来到雪域高原,他们克服重重困难,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采写了大量名篇佳作,不断淬炼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成为一支信得过、靠得住、用得上的新闻宣传尖兵。
一、新华人,接力援藏50年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根据《十七条协议》,解放军进军西藏,新华社派随军记者承担系列重大事件的报道任务,可以说,他们是新华社首批援藏记者。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新华社虽然没有援藏制度规定,但内地记者援藏工作一直有序进行,援藏记者在藏工作年限依工作需要和健康状况而定。
从1974年开始,为补充西藏分社队伍建设力量,新华社开始在西藏分社实行内地人员轮换制度,3年为一期,中间可回内地休假一次。第一批由总社和内地8个分社参与轮换交流。
首批援藏记者郭有瑞曾回忆:“1974年春节过后,总社给全国分社发通知,对西藏分社记者实行轮换制,上海、广东、湖北等分社各派1名记者。一是要把老记者换回去;二是培养民族记者。我们首批有3人干了6年。”
新华社轮换选派援藏记者政策至今已走过50个年头。50年来,根据中央政策和业务需要,新华社援藏机制有了几次较大调整。
1979年4月26日,总社发出《关于扩大进藏人员轮换范围的通知》,明确从当年起“除新疆、青海、内蒙古、云南、宁夏五个分社外,全国其他各分社都应担负记者轮换进藏的任务”。
这一文件还进一步明确了援藏轮换政策细则。如:进藏人员实行三年轮换的制度;进藏人员一般要挑选政治敏感性较强、业务上能独当一面的人员;年龄在40岁以内,最多不超过50岁;各分社进藏人员,原则上在轮换期满后回原分社;规定了有关工资、福利待遇等政策依据和执行标准。这些政策措施解决了援藏人员的后顾之忧,部分政策沿用至今,为一批批援藏干部提供了政策保障。
1997年6月,为落实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有关援藏工作的指示精神,新华社党组再次发出《关于继续实行业务骨干援藏轮换制度的通知》。通知再次明确“除新疆、宁夏、内蒙古、青海4个分社外,全国各分社均要派出业务骨干援藏,每期3-4人,时间为一年半”。当时,新华社确定总社有关部门和内地分社将分7批轮流援藏,确定了每批援藏的单位、人数和时间。
2001年6月,为了使中青年干部在艰苦环境中经受锻炼,新华社党组决定,除上述4个分社外,由全国各分社派出中级职称以上的业务骨干援藏,每期3人,时间为10个月。在增派援藏记者的同时,从2006年开始,总社每年还选拔两三名新入社的年轻采编人员到西藏分社交流锻炼。
从2007年开始,新华社从总社和全国各分社选拔优秀干部到西藏分社担任总编室副总编辑;从总社和其他分社选派优秀行政干部到西藏分社挂职交流。
2010年,新华社修订《关于选派干部赴西藏分社工作的规定》,将选派的采编等岗位业务骨干的在藏工作时间调整为一年,对援藏干部人员选派条件、选派程序、工作时间、在藏管理和待遇等进行明确规定,成为进一步加强西藏分社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规范化文件。
2022年、2023年,新华社就进藏工作同志的福利待遇、工作关系等两次发文,给奋斗在高原一线的同志们提供更加充分的保障。
□ 上图 2023年9月,新华社西藏分社记者在阿里地区札达县底雅乡什布奇村调研边境安全问题
□ 下图 2024年2月,“风雪高原行”采访中,新华社西藏分社记者在雪地中前行
50年的实践证明,援藏记者、干部和交流锻炼的新入社人员,与在藏干部职工团结协作、共同战斗,产生了“1+1>2”的效果,有力促进了西藏分社新闻报道、行政管理及各项事业的发展。一大批援藏干部也在西藏经受了艰苦条件和复杂环境的锻炼、考验,为今后的成长进步打下了坚实基础。
50年来,一批又一批内地记者接力进藏,他们勇于担当,冲锋在前,用脚步丈量世界屋脊的山山水水,用手中的笔和镜头报道雪域高原上的火热生活。
(一)在奏响西藏最强音中铸就“高原忠诚”
西藏作为特殊的边疆民族地区,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尤为突出,始终受到党中央的特殊关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西藏、情系西藏人民,亲自为西藏把舵定向、谋篇布局,推动西藏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新征程。
广大援藏记者来到西藏后,始终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新闻报道。新时代以来,援藏记者和西藏分社同志一起,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持续不断报道西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
2020年召开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又恰逢习近平总书记到西藏考察调研,2022年全国上下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2024年是对口援藏30周年……利用好这些重要时间节点,新华社西藏分社集中报道总书记关于治边稳藏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在西藏的成功实践,陆续推出《新华全媒头条|阔步走在新时代康庄大道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西藏工作纪实》《把祖国边疆建设得更美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西藏回访记》《新华全媒头条|团结携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对口支援西藏工作30年成就综述》等重点报道,充分展现总书记对边疆人民的深厚情谊和各族人民对总书记的衷心爱戴,引发强烈社会反响。
2023年8月,新华社西藏分社成立了以分社社长为组长、全体记者参与的西藏分社“第一报道组”,并制定了工作方案,策划了一批核心报道选题,分社核心报道更上一层楼,加速形成“人人拥护核心,人人报道核心”的生动局面。
(二)在重大斗争中成为冲锋在前的“新闻战士”
新华社西藏分社长期处于反分裂、反渗透、反蚕食斗争最前沿、第一线。1987年9月至1989年3月,境内外分裂势力在拉萨制造了多起骚乱事件,打砸抢烧,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在严峻的考验面前,新华社西藏分社各族记者在随时都可能遭到暴徒攻击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骚乱现场采访报道,有人乔装打扮混入游行队伍,有人在楼顶观察采访却被围困,有人拍照被暴徒发现后抢走相机、砸得头破血流,有人身份暴露后被从楼梯上推下等,这里面就有广大援藏干部、记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是拼搏在反骚乱斗争第一线的“新闻战士”,表现出了新华社记者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受此波及,西藏遭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地质灾害。新华社西藏分社立即启动应急报道预案,组成包括全体援藏记者在内的近百人报道团队,在一个月时间里,累计采发各类稿件2800余条(张),为抗震救灾顺利进行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 2023年5月,援藏记者在徒步前往珠峰采访时,被落石砸伤腿部
稳定、发展、生态、强边是西藏的四件大事,援藏记者勇于担当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站在服务总书记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治边稳藏的立场和高度,以为总书记和党中央站岗放哨的角色定位,加大调研力度,从国家战略高度采写了一批分量重、质量高的参考报道,得到中央领导的重视;新华社西藏分社还聚焦党和政府明令禁止、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典型现象和突出问题,持续开展建设性监督报道,有效推动了实际工作。
(三)在重大战役性报道和主题报道中成为勇挑重担的“行动派”“实干家”
西藏新闻工作有个明显时间特性,周期性开展“10”周年大庆报道,逢“1”为和平解放、逢“5”为自治区成立、逢“9”为民主改革,还有每3年一次的大规模援藏干部轮换,每5年一次的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这是例行的战役性报道;此外还有如布达拉宫大规模维修、全国民运会、青藏铁路通车、藏博会等主题报道。新华社西藏分社每次组织战役性报道和主题报道,一定少不了援藏记者的力量,他们和分社骨干记者一样,吃苦在前,勇挑重担,为完成报道任务尽心竭力。
2017年6月,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启动。7年多来,援藏记者冲锋在前,持续接力,先后参与了2020珠峰高程测量、“巅峰使命”珠峰综合科考、希夏邦马峰科考和普若岗日冰原科考等报道。不管是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6100米的普若岗日冰原,还是人迹罕至的藏北草原;不管是寒风凛冽的纳木错,还是千里冰封的长江源格拉丹东,都有援藏记者的身影。在珠峰高程测量报道中,新华社首次实现了珠峰顶峰的4K直播和VR直播,多名援藏记者全程参与,采发《无惧风雪 不止攀登》等报道1000余篇,多篇报道浏览量过亿人次。
在西藏最远、最苦、海拔最高的地方践行“四力”,让一批批援藏记者经受全方位的锻炼和考验,更深入地融入西藏,更真切地感受西藏。2024年初,新华社西藏分社组织“新春走基层”采访报道,以“风雪高原行”为主题,派出9支小分队、34人次,行程3万多公里,足迹遍布全区7市(地),走访上千公里的中印边境线上的村镇哨所、经历了无人区12级大风、零下近30摄氏度的低温,扎扎实实履职尽责,产生广泛社会影响。
(四)在国际涉藏舆论传播中当好“先锋队”“主力军”
西藏是国际涉藏舆论传播的前沿阵地,援藏记者紧盯重要节点、国际涉藏重要舆情,在国际舆论传播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有理有力有节开展涉藏对外传播,常态化组织涉藏外宣报道,推出更多海外受众听得懂、易接受、能共情的报道。
2019年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报道,是一次中西方媒体关于涉藏话语权的争夺战。援藏记者与新华社对外部联合推出重点英文评论稿《西藏人民享有史无前例的人权》,稿件被美联社、BBC、《华盛顿邮报》等378家主流外媒采用,刷新了新华社重大舆论斗争对外报道采用纪录,有效平衡了国际涉藏舆论环境。
2020年,新华社西藏分社将援藏记者和本地记者编制成组,通力合作,创新推出中国宝“藏”和数说宝“藏”系列融媒体消息报道,以“短消息+海报+图片+短视频”的全媒体形态,面向国际涉藏舆论传播和国内涉藏正面宣传两个主战场,全景式展示西藏发展成就,得到相关部门肯定,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此外,多位援藏记者与分社记者精心组织总书记重要思想在西藏生动实践的对外报道。策划参与政论片《全过程人民民主:“洋专家”对话中国市长》和5集纪录片《中国市长:全过程人民民主故事》,与西方涉华叙事展开交锋。该系列报道落地美国《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福克斯新闻、英国《经济学人》等西方主流媒体网站,海外社交媒体总浏览量超7000万次,获得第16届深圳青年影像节“最佳导演奖”。
(五)在管理岗位上发挥独特作用
新华社西藏分社成立至今,历任分社社长都是总社统一选拔、调派的。1974年以来,先后有17位同志担任分社社长或代社长,其中有16位援藏干部。他们在藏工作期间,立足不同时代背景,认真执行总社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分社全体干部职工,艰苦奋斗,创造性开展采编、行政、经营等各项工作,忠实履行分社“一把手”和首席记者职责,为分社各项事业发展发挥了巨大引领作用。
在派遣记者援藏的同时,总社还选派行政管理岗位干部援藏。1998年2月12日,时任新华社社长郭超人同志通令嘉奖新华社西藏分社藏北特大雪灾报道,受到嘉奖的就包括援藏技术人员。从2018年起,新华社西藏分社办公室负责人一直由援藏干部担任,人事、财务、技术等专业岗位多人援藏、挂职,在此期间,分社组织实施了制氧工程、饮水工程、全媒体报道指挥平台建设、援藏公寓和院落改造等一系列大型项目,这段时间成为分社基础设施条件改善最集中的时期之一。此外,总社还根据工作需要,选派了一批经营干部援藏。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新华社西藏分社条件非常艰苦。在回忆文章中,一些援藏记者深切体会了到西藏工作后的“三难”:首先是“喝水难”。每天得从井里呼哧呼哧打上来,再提到大楼里烧,因分社只有一个电炉,大家排着队轮流烧开水。其次是“吃饭难”。分社做饭烧的柴禾得自己劈,往往干得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第三是“吃菜难”。蔬菜是“奢侈品”,大家在分社办公楼前开出一大块菜地,建了暖房,一起动手种菜。
如今,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吃菜难、喝水难已经成为历史。但独特的自然环境、采访环境对援藏记者的挑战依旧。以下乡调研为例,近年来,新华社西藏分社记者每年下乡调研的行程都超过20万公里,“开一天车,见两三个人,说四五句话”是下乡采访的常态。到偏远边境和农牧区采访,睡袋上面盖被子,“过山车”坐一天,没热水、不洗澡都是家常便饭。即便如此,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西藏,援藏记者都有自己的“计划书”“时间表”,那就是到更远、更高、更险的地方去挖掘新闻。
为到“高原孤岛”墨脱县采访,援藏记者曾经历过六七天步行跋涉的艰辛,感受过驾车在悬崖上的颠簸,遭遇过滚石砸车的险情;为到中印边境地区调研,援藏记者有过在原始密林中被蚂蟥咬到血迹斑斑的独特“享受”,有过在边境线上与印军“四目相望”的紧张体验。遭遇交通事故、落石击伤、车陷冰河、无人区迷路……下乡采访途中,许多援藏记者都有过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后怕。
西藏的很多报道都是在极端环境中进行的,特别是科考报道。珠峰大本营和普若岗日冰原都遍布了援藏记者的足迹。2022年5月的珠峰科考报道,援藏记者在大本营连续奋战17天,登顶前夜几乎没有睡觉,用意志对抗低温、缺氧的同时,时刻关注登顶进展;2024年的普若岗日冰原科考报道,援藏记者深夜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冰原上行进4个多小时,整夜不眠,清晨仍然在海拔6100米完成了出镜直播。
因为环境艰苦,西藏分社从1951年成立后鲜有女记者。随着条件改善,雪域高原不再是女记者的“禁区”,截至目前,先后有40余名女记者来到西藏分社工作,其中就包括不少援藏记者。但在地广人稀的牧区,公共设施还是稀缺品,女记者下乡,除了要克服“路途关”“高反关”,还要过“厕所关”。“以伞为厕”是不少援藏女记者难忘的经历。“明明是无人区,上厕所却毫无安全感。”一位援藏女记者回忆:“打伞上厕所,最怕的就是突发大风把伞吹跑。”
□ 上图 2024年10月1日,新华社西藏分社普若岗日冰原科考报道小分队在海拔5400多米的科考大本营合影留念
□ 下图 2024年10月1日,新华社援藏女记者(右)在海拔6100多米的普若岗日冰原直播,实现了新华社首次借助高通量卫星在海拔6000米以上的直播出镜
50年来,西藏发生了翻天巨变,但对援藏记者而言,不变的是高原缺氧低压环境的艰苦,下乡道路的遥远坎坷颠簸,还有远离亲人的孤独。然而,这一次次生与死、精神与肉体的考验,都成为援藏记者独有的精神财富,被珍藏在每个人心底。
“一次援藏行,一生援藏情”。许多援藏记者结束任务后,不论身处何方,他们念兹在兹的,仍然是西藏,仍然是新华社西藏分社。
新华社西藏分社历来是来自五湖四海各民族兄弟姐妹组成的“民族大家庭”。在这个“民族大家庭”里,真情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总社和内地分社的同志进藏时,只要踏进西藏分社的大院,浓浓的情谊顿时扑面而来。一有记者要下乡采访,总有一大帮人围在车前送行叮嘱。而当援藏记者结束任期离开时,常常出现相互拥抱、泪流满面、依依惜别的感人场景。
50年来,为了忠实履职,包括援藏记者在内的新华社西藏分社各族干部职工,作出了巨大奉献和牺牲:有的记者几度遭遇车祸,让家人提心吊胆;有的记者多次参加雪灾、登山、科考等特别艰苦的报道,身体受到明显损害,落下了一身疾病;还有的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然而,在西藏工作的新华社记者,仍然是前赴后继、义无反顾,乐观豁达。他们很多人一起下过乡,一起爬过山,一起吸过氧,一起睡过帐篷,一起经历过生死,他们之间有着无法割舍的真挚情谊和浓郁的西藏情结。正是得益于援藏记者和在藏干部的团结协作、和谐相亲,使新华社西藏分社成为一个富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集体,更是一个和谐融洽的多民族大家庭。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两次授予新华社西藏分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还有两名职工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50年,弹指一挥间。如今,在新华社每一个部门单位、每一个国内分社,几乎都能看到援藏记者和援藏干部的身影。一批又一批新华人在高原艰苦条件中得到锻炼和成长,“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是他们身上共同的特质。援藏工作期间,他们把“对党忠诚、勿忘人民、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新华精神”书写在雪域高原的广阔天地间。援藏任务结束后,他们又把“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团结凝聚人心,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新华社西藏分社精神”带向新的地方、新的岗位、新的环境,在努力建成国际一流新型全媒体机构的新征程中,持续不断地贡献着“高原力量”。(作者分别系新华社西藏分社社长、新华社西藏分社党务纪检室主任、新华社研究院援藏记者)
本文刊登于《中国记者》2024年第11期
原标题:《高原风骨砺春华——新华社援藏记者的西藏岁月》
新媒体编辑:梁益畅 李炜(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