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美好时节|绘画里的“秋分”,有多美?
地道艺术
2024-09-25 16:58:45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它标志着秋季的正式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道:“八月中,解见春分。分者平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也提到:“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这揭示了秋分的两层含义:一是秋季被平分,二是昼夜时间相等。秋分的三候分别是:“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这意味着秋分之后,雷声减少,昆虫开始准备过冬,水源开始干涸。

如今,秋分不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气,还被赋予了新的意义。2018年6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发布,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以此庆祝农民的辛勤劳动和丰收的成果,表达对自然的感恩和对生活的热爱。在中国画中,秋分常常被描绘为丰收和喜悦的象征。画家们通过山水、稻田、果实等元素,展现了秋分时节的自然美和农事活动。

01

[唐]韩滉 丰稔图 绢本设色 48.7cm×51.5cm 故宫博物院藏

此幅描绘的秋收情景,通过耕牛的肥硕和牧童的欢乐来体现丰收的盛况。此幅图中的牛与牧童,还有与画幅联系不紧密的秋树,都具唐人画风,唯石堆的皴染已是宋人习惯,此幅或是宋代的摹唐人画。

——夏纯景

02

[元]佚名 嘉禾图轴 纸本设色 190.2cm×67.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伴随着唐宋时期田园诗歌与画的繁荣,田园美好与丰收的意象开始内化为稻景审美的核心,并以此体现诗人对田园风景、丰足农家生活的向往。元朝画师将田间水稻视为直接审美的对象,并作《嘉禾图轴》一图。汉朝王充《论衡·讲瑞》载:“嘉禾生于禾中,与禾中异穗,谓之嘉禾。”可见古时的嘉禾是指生于禾中但与禾异穗的禾稻,通常被视为丰产的吉兆。宋元画家将水稻以“嘉禾”的形式绘入画中,应是将其视作了丰足农家生活的象征。《嘉禾图轴》绘一丛稻茎叶茂盛,稻穗饱满沉重,显现出丰收的预兆。在用笔上,除稻穗外,其他物象用花青和赭石以没骨法染画而成。嘉禾顶立在画幅中央,构图非常单纯,主题强烈,有着简朴而新颖之感。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项婕妤

03

应野平 丰收稻谷满仓堆 中国画 71.5cm×36.5cm 1958年 上海中国画院藏

上海画家应野平创作的《丰收稻谷满仓堆》,不仅有鲜明的时代感,而且在表现“丰收”这一题材的创作中显现出了独特性。该画没有出现打谷场上丰收的欢声笑语,也没有打谷场的宏大景象,只有在画面占一半以上如山的谷堆,显现出了丰收,这如同传统中国画处理中的空白一样。两位女社员在谷堆的顶上,前面一位穿红衣的像女干部,她正倒下筐内的谷子;后面一位着白色的江南中式女装,正扛着盛满谷子的筐走向谷堆的上方。虽然画面简单,但是在人物塑造方面生动地表现了女性从事劳动的干劲和热情,使得满目的丰收景象更加强烈。

——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

04

于文江 金色青稞 纸本设色 185cm×185cm 2014年

农民增收,让神州大地处处歌声嘹亮。当青藏高原的青稞迎来丰收季,同江南秋收一样遍地金黄,大地呈现一派喜人景象。于文江的中国画《金色青稞》,以富有诗意的方式再现了农牧民喜迎丰收的场景。苍茫的高原上,湛蓝的天空下,一对正在劳作的年轻夫妇脸上洋溢着笑容,大片金黄的青稞,助力他们实现高原致富梦。在美术工作者笔下,“喜看稻菽千重浪”的诗情画意,化为人与土地最热烈的交响,也成就了最富生机的壮美画卷。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顾亚奇

05

孙精国 金秋 中国画 240cm×145cm 尹山湖美术馆藏

秋分的雨后,金黄的玉米挂满枝头,小鸡仔们快乐地啄食掉落一地的玉米粒,一起享受金秋的丰收之喜。大地、农作物、动物,透出宁静祥和的色彩。树上挂着满满的金色玉米,好似要溢出画布,这也是农人最爱的时节。

——尹山湖美术馆

编辑 | 杨晓萌

制作 | 闫天蒙

校对 | 安亚静

二审 | 李振伟

三审 | 冯知军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