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冬日暖阳(散文)
桑明庆
2024-11-20 14:40:19
 #冬日温暖小事#
  
#顶端冬日创作季#
 冬日暖阳
作者:桑明庆

初冬时节,连续几日的雾霾天气今天终于结束了。清晨,一轮红日从东方的地平线上慢慢地涌动着出来了。
站在小区之中,举目西望,可以清晰地看到那巍峨的南太行,它那灰色的岩体,陡峭山峰,还有那个著名的壑口仿佛就在眼前触手可摸。小区西边的楼宇在浓浓的阳光里,明晃晃的光线在不断地扩散,光影越来越大,慢慢地像是漫流的水,荡漾着微微的波澜,将满地涂染得皆是明亮,而后灿烂成了一片海洋。
披着满身的霞光,踏着一地的光亮我们一行来到了位于中原第一镇——水冶老李兄和老司兄的办公室,来看望在这里工作了三个多月两位老兄。两位老兄从八月份开始,应邀进驻这里为区人民医院编撰院志。
医院为两位老兄配备的办公设备真是齐全,一个人一个办公室,老板桌,电脑,打印机,空调,饮水机,waifai等等样样俱全,还专门有一间资料室,资料室的资料堆积的满满的,由此可见医院领导对这次院志的编撰是多么的重视。
77岁的老李兄拉着我们的手笑着说:“欢迎各位朋友、文友前来看我俩,你们的到来给我俩增添不少动力。”老李兄早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系,肚里有很多墨水,近几年来他创作了大量的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特别是报告文学《发现跃进渠》,殷都区还专门召开了研讨会,河南电视台还以此为蓝本拍摄了专题电视片,最近几年他还为都里镇等五个单位编撰了五本史志,字数得到了二百多万字,所有区人民医院聘请他写院志算是请对人了。
老李兄把我们请到了他的办公室,他指着堆积在墙根和桌子上资料给我们介绍了院志写作情况。殷都区人民医院原名安阳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45年,距今已有79年的历史了。经过近80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齐全、设备先进、技术配套、环境优美,集医疗急救、护理教学、预防保健、健康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2018年1月1日医院整体搬迁至新址,新院区占地350余亩,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实际开放床位1000张;在岗职工700余人,在编职工284人,卫生技术人员558人,其中高级职称62人、中级职称221人,医院分设21个病区和48个门诊、医技科室。老李兄说:“编撰院志是为了让人们了解医院的光辉历程,传承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宗旨,弘扬一切为了病人的办院理念。这部院志大约40万字,明年五一出版,现在经过三个月的工作,理出了头绪,列出了大纲和编章节条目,已写了大约十几万字了。”我们真是佩服老李兄的敬意精神,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本来该颐养天年,可他仍然还在文海里劈波斩浪,依然在垒码和舒展着一个个鲜活的文字,这不能不让人敬佩。
司老兄今年六十来岁,是从事财会工作的,平时酷爱文学,以写散文为主,出版有散文集《眺望洹水》。他的散文堪称美文,每个跳动的文字都是从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真挚朴素,具有一种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同时,他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内涵,给人很多启示和思考。戴着眼镜文质彬彬的司老兄用他那浓浓的方言慢言细语地说道:“我是为老李兄当助手的,通过这三个多月的工作,老李兄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了我,他这么大年龄了,每天都工作到晚上十点多钟,有几次还到十二点,真是到了忘我的境界。”司老兄介绍说,老李兄为寻求一个问题的真实性往往要找很多人谈话,翻阅很多资料,直到核准为止。另外他要求用朴实生动的语言进行写作,一定要文字优美,让读者读起来不枯燥,不乏味,有愉悦之感。
老李兄摆摆手说:“司老弟,别夸奖我了,其实大量的工作是有司老弟完成的,执笔写都是司弟来动手的,找人跑腿,搬运资料这样出力的活也是他流汗来做的,我俩真是配合得天衣无缝,默契得很啊。”两个人一番相互对捧话逗得我们一阵大笑。
文友相聚自然要谈文学创造的,老李兄谈到编撰院志的意义后,高粱秋老兄谈起了他创作诗歌的感概。他说他居住在洹水旁边,一条淌着3000年文明的河流是他创作不完的话题,河边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土都是创作的题材。读高粱秋的诗,可以感悟的诗中有傲霜斗雪的风骨,有对殷商文明深层次的认识,还有对现代文明的无限憧憬。高粱秋守候着一条有着3000年文明的洹水是多么的幸运啊,而我们守候有着3000年文明的殷商古城不同样也是幸运的吗?
春泥老弟接过话题谈起了他创作长篇小说《鼓点》的体会。春泥曾经下乡在村里担任过第一书记,他在完成驻村任务的同时创作了30万字的长篇小说《洹水悠悠》,后来又创作了15万字的长篇小说《鼓点》。《鼓点》已列入了市县宣传部门的重点出版行列。《鼓点》聚焦新时代乡村巨变这个主题,用质朴的语言,描绘出主人公魏春芳在时代大潮簇拥下,由一名普通村民嬗变成优秀村干部的心路历程。小说围绕魏春芳进入村委会工作遭丈夫猜疑,细微刻画魏春芳的情感生活,同时,小说也刻画了支委杜展旗作为洹水战鼓第十二代传人,在民间文艺面临萎靡失传的情况下,以忧患意识传承振兴乡村文化的艰难波折。《鼓点》展示出在乡村振兴的铿锵战鼓催促下,洹营村在巩固脱贫成果、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乡风文明等方面所面临的困惑、压力和干部群众的迎难而上、担当作为。小说构思巧妙,结构紧凑,开创了乡土书写新视角。春泥说:“创作文学作品一定要有生活,要深入到田间地头,家庭农院,这样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作品才会有生活气息,才会有人间烟火。再就是要站在时代前列,要敢于立在潮头唱大风,要敢于为人民鼓与呼,这样的作品才会受到读者的青睐。”春泥的一席话赢得了我们几个的一直好评,这番话也代表了我们的心声。真是脚上有土,‌心中有谱,眼中就会有光芒,笔下才会有锦绣。
在县融媒体中心任副主任的小李兄弟说:“咱县融媒体中心为了全力支持全县的文学创造,专门打造了一个云上文学平台。这个平台既发表文学名著和名家的作品,但更多的是发表本土作者的文学作品。小说、诗歌、散文、小品等,只要是正能量的,文学艺术相对高的都可以发表。”小李的话得到了大家伙的点赞。就这样你一言我一句,把一个普通的见面活动,竟然演变成了一个文学创造研讨会,这真是一件美妙的事情啊!
外面冬阳正好,太阳高高地挂在湛蓝的天空,几朵稀疏的白云在漫无边际地徘徊着。一缕缕冬阳钻过窗户上的玻璃,照在屋里和身上,像是撒下了一片金子,让人浑身上下、从里到外都有一种暖洋洋的感觉。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