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想要远离痛苦,过得愉快,一定要学会和自己和解,要会和自己相处。一个能处理好自己内心世界的人,自然也可以处理好和外界人事物的关系。
每天因为各种想法纠结、烦恼、恐惧不安的人就是不会和自己相处的人。虽然被想法困扰的人不计其数,但是大体可以分为这么几种情况:
第一种,就是脑子里总是想到某个万一的担心,总害怕是真的。比如万一伤害别人怎么办?万一被感染了怎么办?万一疏忽酿成大祸怎么办?万一引起别人的看法怎么办等等,每天想着怎么预防这些万一的出现,把自己搞的很痛苦。
第二种呢,就是脑子里总是出现很多令他难受的想法,比如感到恐惧,或者恶心等等,他也知道这个想法是假的,但是呢就是那个想法带来的情绪让他很难受,所以很不喜欢这个想法的出现,于是每天总想着怎么消除这些想法,但是发现却消除不了,感到很痛苦。
第三种呢,就是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总感觉自己没做好,总是很自责,很内疚,所以不断地穷思竭虑,回忆细节,分析别人的想法和事情的来龙去脉,搞得自己什么事情也不想做了。
第四种呢,就是面对某件事情,脑子里总是会出现了好几种选择,不知道怎么选,选这个觉得有瑕疵,选那个又觉得不完美,很纠结,心里很乱。那么大体来说就是分为这么几种,具体到个人那情况就比较复杂了。
对于这几种情况有一个共同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把这个问题攻克,才能走真正意义上走出这个泥潭,那就是难以做到安于当下,难以自洽。
一个人不能安于当下,要么就焦虑未来,要么就内疚过去,一个人不能自洽,就会在各种选择之间摇摆,犹豫不定,从而产生大量的内耗。其实这些问题都是一个人内心成长的问题,想要从这些痛苦中摆脱,我们一定要记住这几点:
1、要学会断念,一个人每天的想法成千上万个,我们要在这些想法之间做取舍。对于没有意义的想法,对客观生活没有帮助的想法,要学会把它丢弃,一句话,快刀斩乱麻,你多停留一秒就是对自己的消耗,停留的时间越长,你就陷得越深。
2、放弃追求完美,一个人的纠结往往来自于想要寻求一个完美的万全之策,这个时候就把自己卡在不能进不能退的状态了。一定记住,人要过得轻松、洒脱,就要学会取舍,这是一种能力,同样也是一种智慧。
#河南的麦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