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好孩子就该既乖又听话”?父母是省心了,但孩子创造力也没了!
如果以后
2024-10-28 20:30:21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常常有一种声音认为 “好孩子就该既乖又听话”。许多父母也不自觉地将这一标准奉为圭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乖巧顺从,这样似乎能让教育过程变得更加顺利和省心。然而,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在追求孩子乖顺的同时,我们是否也在不经意间牺牲了他们宝贵的创造力呢?

当我们强调孩子要乖要听话时,往往是希望他们能够遵循我们设定的规则和期望,不惹麻烦、不捣乱。在这种模式下,孩子可能会迅速地学会服从指令,按照成人的要求去做事。父母在这个过程中确实会感到省心不少,因为他们不需要花费过多的精力去应对孩子的叛逆和挑战行为。例如,孩子会乖乖地按时完成作业、遵守家庭的各种规定,在表面上看起来一切都井然有序。


然而,这种过度追求乖顺的教育方式可能会对孩子的创造力造成严重的抑制。创造力是人类思维中最宝贵的品质之一,它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重要动力。孩子天生就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他们对世界充满了探索的欲望,常常会以独特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和事物。但当他们被要求一味地听话和乖顺时,这些天性可能会逐渐被压抑。


如果孩子总是被告知要按照固定的模式去思考和行动,不能有太多自己的想法和主见,那么他们的思维就会变得越来越僵化。他们可能会害怕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担心因为不符合大人的期望而受到批评。就像美国作家爱默生所说:“模仿等于自杀。” 当孩子只是机械地模仿和遵循他人的指示时,他们就失去了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机会。长此以往,他们的创造力可能会在这种无形的束缚中逐渐枯萎。

例如,在学校里,如果老师总是强调标准答案,要求学生们整齐划一地按照既定的方法解题,那些有独特想法的孩子可能就会不敢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样,在家庭中,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的行为进行过多的限制和规定,不允许他们进行一些看似 “冒险” 或 “出格” 的尝试,孩子的创造力也很难得到激发和培养。比如,孩子想要用积木搭建一个与众不同的造型,却被父母要求按照说明书上的范例来搭建,那么孩子的创意就被扼杀在了摇篮里。


而且,过于乖顺的孩子可能在面对问题时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因为他们习惯了听从他人的安排,一旦遇到没有现成答案或指导的情况,就会感到无所适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面临的许多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解决方案,需要我们能够突破常规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索。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同时,保护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呢?首先,父母和教育者要转变观念,认识到孩子的创造力是无比珍贵的,应该给予充分的鼓励和支持。当孩子提出独特的想法或做出与众不同的行为时,不要急于否定,而是要耐心倾听和理解,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




其次,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让他们有足够的空间去探索和尝试。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和活动,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例如,让孩子参与一些艺术创作、科学实验等活动,在这些过程中,他们能够自由地发挥创造力,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思路。最后,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引导他们学会质疑和思考,不盲目跟从他人的观点,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



“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一模一样的人,而是培养各具特色、富有创造力的个体。” 我们不能仅仅为了自己省心,而让孩子成为只会听话的 “机器”。要让孩子在保持善良、正直等美好品质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成为有思想、有能力、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让我们摒弃那种片面追求乖顺的教育观念,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去引导和培育孩子,让他们在自由和快乐的氛围中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彩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