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今日沁阳,和50万沁阳人一起看沁阳!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河南省沁阳市的河南省科学院(沁阳)科创园的生产车间,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助理实验师张丁丁正在指挥工人吊装电线电缆外皮。他负责的是电子束辐射应用项目,最近就接到了一个郑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特殊订单”。
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李治齐 摄
“市场上要这种电线电缆外皮,消防类的电缆,地铁用的电缆,安全等级比较高,这种新产品涉及辐照技术。”郑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主管张宁宁解释道。
但让他苦恼的是,客户要求的这种新产品,需要行业前沿技术加持,仅靠企业自身力量无法突破技术难题。万般无奈下,郑缆公司就向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寻求帮助。
张丁丁和同事们了解需求后,一头扎进实验室,针对企业要求,从研发到中试,全流程提供技术指导。
“现在通过我们这台设备的电离辐射之后,使电线电缆外皮达到一个辐射交联的作用,使它的耐高温程度达到120度到150度之间。”他介绍道,在创新研发后,团队把成果从实验室直接搬到沁阳的中试线进行验证,完成后反馈给企业,企业随即下订单,实现科企双赢。
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李治齐 摄
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电子束辐射应用项目沁阳负责人梁运增感慨道:“以前是我们不出门,企业摸不着门,现在企业有问题来找我们,我们随时解答。我来企业一次,除了反馈产品验证结果,还要带走企业技术上的新问题,用我们的中试线,我们的先进设备来研发、加工甚至生产更新的产品。”
企业发订单,科研院所接订单,在河南省科学院沁阳科创园成为潮流。沁阳市聚焦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攻坚发力,抢抓机遇,持续放大科创园创新平台效应,主动融入环省科学院创新生态圈,在主体培育、创新平台、成果转化、人才引育上求突破,采取“政府建硬件、院所出设备、团队出技术、公司管运营”的合作方式,与省科学院共建沁阳科创园,建立了“科创园+中试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沁阳模式”,形成了“企业家出题、科学家答题、政府支持、科企共赢”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成功在一个县(市)打造了“不走的科学院”,真正让创新成为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为持续放大科创园示范效应、科技效应和经济效益,将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沁阳市从硬件支撑、政策支持、服务保障等三方面持续发力——
——硬件支撑。沁阳投资5亿元建设总占地面积314亩的南、北两个创新孵化基地,配备了实验室、中试车间、综合服务、人才公寓以及完善的供排水、电力等配套设施,实现河南省科学院转化项目的快速导入。
——政策支持。沁阳财政拿出2400万元科技发展引导资金,加速推动了河南省科学院创新成果、研发优势与地方产业发展相融合。
——服务保障。沁阳成立工作专班服务科创园运营,通过联审联批、一事一议、绿色通道等措施,开展全流程、全周期服务,有力保障了转化项目的快速落地、快速投产见效。
通过近5年的合作运营,沁阳科创园现在已成为集应用研究、小试、中试、成果转化、科技孵化为一体的综合创新平台,引进专家团队32个,集聚创新人才176人,转化科技成果45项,孵化科技型企业50多家,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300余项。2021年10月16日,首批8家河南省中试基地正式揭牌,依托沁阳科创园建设的河南省环保与精细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位列其中。目前,该中试基地成功导入高科技项目20个,一期14个项目已具备生产条件,有力带动地方产业发展。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夏先清】
今日沁阳视频号推荐
·end·
监 制丨周新秀
总 编丨李高聪
主 编丨张新雨 刘 媛
统 筹丨陈建军
校 审丨胡新胜 刘艳红
编 辑丨徐婉滢 赵敏杰
今日沁阳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除注明来源外,版权均归沁阳市融媒体中心所有(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46),未经许可,不允许任何形式的转载、发布和二次编辑,否则将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