菽红姐夫在上海办女校,开始很难招生
我们知道清朝是不许女子科举的,那后来为啥又能读书了呢?这也是有个过程的。
晚清“新政”时期(1901-1911),清政府推行教育改革,提倡兴办新式学堂,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首次将女子教育纳入国家学制。
1907年,清廷正式允许设立女子师范学堂,培养女教师。1908年、由清政府学部直接创办,定名“京师女子师范学堂”。这个学校现在地址是鲁迅中学。
在上海第一个中国人自办的女学是1902年的务本女塾,创办人是吴馨。
吴馨(1873年—1919年),字畹九。祖籍安徽歙县,清初因避兵变迁来上海。1897年,南洋公学师范院开办,吴馨放弃科举改学师范,毕业后立志振兴女学。
1898年,受梁启超《创设女学堂启》感召,吴馨在上海创建务本女学(家塾),后来报名女生越来越多,就正式在小南门花园弄、创办了务本女学。
他认为“女子为国民之母,欲陶冶健全国民,根本须提倡女权”
务本女塾培养了杨荫榆,后来做了女子师范大学校长。但因为她不主张女子参加政治活动,引发学生反抗,被鲁迅批评的很惨,后来被撤职。
杨荫瑜后来回到老家为保护女学生,被日寇杀害,她也是杨绛的三姑。
#创作挑战赛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