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数字经济驱动城乡融合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4-10-22 08:14:1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因此要“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如何运用数字技术及其催生的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实现城乡多维度融合,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点与突破口,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和政策内涵。

经济层面

形成经济活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根本维度。第一,基础设施融合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前提条件。数字时代,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数字基础设施,依托数字技术推动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是实现城乡多维度融合发展的基础。这就要求同步做好城乡数字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运营,加快覆盖城乡的5G基站建设步伐,打造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实现城市农村“同网同速”。统筹推进城乡交通、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数字化转型,加大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慧水利、智慧生态建设力度,推动基础设施向乡村延伸,推动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保障。更进一步,可根据城乡生产客观规律和生活发展实际需要,适度超前布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第二,实现城乡资源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微观基础。数字时代,数据作为全新的生产要素,具有鲜明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发挥数据低成本共享特征,有利于充分唤醒城乡内部的数据资源,为推动城乡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提供要素基础。数据要素还具有广泛的渗透与溢出效应,能够使其他传统要素形成更高效的利用方式和组合模式,提高城乡资源要素的利用效率和配置效率。这就要求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赋能作用,加快城乡大数据平台建设,推动城乡网络资源和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城市资源要素有序向农村流动,有效消除城乡“数字鸿沟”。加快建立数据产权归属认定、市场交易、权益分配、利益保护制度,促进数据要素自由流动,并在更多应用场景中释放价值。有序推动政府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发挥高价值数据资源对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积极效能。实现数据要素与土地、劳动、资本等其他要素的协同,以数据流引领物资流、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通过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城乡融合发展。

第三,产业融合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数字经济可作为助力经济发展的重要黏合剂,加速城乡三次产业融合。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还有助于加快形成全新的产业业态与发展模式,为城乡融合发展开辟更多新路。因此,要加快发展智慧农业,依托数字技术手段,推动农业生产可控制、可追溯,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产品与服务,提高涉农产业链附加值。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效应,打破传统产业边界与生产模式,构筑“数字+农业+制造+服务”的复合产业形态,实现农业与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积极发展田园养生、研学科普、农耕体验、休闲垂钓、民宿康养等休闲农业新业态,以融合发展、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塑造产业发展新优势。

民生领域

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城乡融合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时,尤其要注重民生领域的融合。

一方面,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必须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首先,数字化平台和渠道有助于消除城乡信息壁垒,提高就业市场供需匹配效率,为农村地区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选择可能,也为城乡劳动者提供更加平等的就业机会,逐步缩小机会不均等、制度性壁垒等因素导致的城乡收入差距。其次,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助于城乡居民提升自身技能水平,降低技能获取成本。尤其要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数字技能培训力度,使其充分享受数字红利和数字技能溢价,持续提升就业质量与劳动报酬。再次,大数据技术能够为个体进行精准画像,从而在数字普惠金融、精准帮扶、转移支付等领域提供更具个性化、针对性、及时性的决策参考,有助于发挥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的积极作用。最后,进一步加快农村地区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在丰富农村消费场景的同时,促进产供销的顺畅进行,提高智能家电下乡、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政策实施效果,增强农村居民消费意愿。

另一方面,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必须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数字技术能够推动现有公共服务资源高效配置,实现“卡尔多—希克斯改进”;在数字技术的作用下,公共服务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实现“帕累托改进”。因此,数字技术有助于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村居民更加便利地获取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与城市居民共享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一是加快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创新发展数字教育新模式,让城乡儿童同上一堂课,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数字化共享。二是创新发展“互联网+医疗”,通过智慧医疗、在线医疗等模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与城乡均衡布局。三是加快推进文化数字化,增加公共文化数字内容供给,推动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资源数字化。四是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精简政府服务事项和材料,拓展政府事项在线办理范围。五是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数字化平台建设,推动治理模式、治理体系和治理理念变革,提高乡村、县域、城市的数字化治理能力。

空间层面

空间层面融合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外在表现。依托数字技术手段,统筹“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有助于持续拉近城乡距离,加快构建互联互通、互促互补、共同繁荣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第一,加快土地资源管理、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绿色低碳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进程,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和要素合理配置,推动城乡一体化空间布局。

第二,以数字孪生城市建设为载体,通过数据孪生技术实现智能高效管控,为城乡居民提供水平相当、智慧智能、高效便捷的数字化公共服务,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

第三,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实时获取、精准识别生态环境信息优势,为生态环境风险监测预警、环境经济形势研判、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绿色发展绩效评价等提供依据,推动城乡生态互补,提高城乡空间的综合承载力。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编审)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 张天悦报纸 齐泽垚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