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外贸相关企业超826.2家。其中,2025年截至目前新增注册相关企业约48.1万余家,从企业注册数量趋势来看,近五年间,除2022年稍有下降外,外贸相关企业的注册数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并在2024年达到顶峰。从区域分布来看,广东省外贸相关企业数量位居首位,以超过245.5万余家的相关企业数量,占全国企业总数的29.7%。排在其后的是浙江省和江苏省,分别为超84万余家和70.9万余家。
从区域协同来看,各经济带表现亮眼。粤港澳大湾区前 4 个月内地 9 市进出口 2.85 万亿元,同比增长 5.4%,占广东外贸总值的 96.4%,成为广东外贸的核心驱动力;长江经济带 11 省市进出口达 6.54 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增长 5.3%,占全国外贸总值的 46.2%;黄河流域 9 省区进出口 2.05 万亿元,增速 8.8%,其中山东省农产品出口 530.7 亿元再创新高,凸显农业外贸优势 。区域间的协同发展,正不断释放外贸增长新动能。
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成为外贸发展的显著特征。高附加值产品在出口中占据主导地位,前 4 个月机电产品出口 5.04 万亿元,占比 60.1%。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 45%、光伏组件增长 28%、工业机器人增长 67.4%,“新三样” 成为拉动出口的新引擎。技术密集型产业也实现关键突破,2024 年电动汽车、3D 打印机、工业机器人出口分别增长 13.1%、32.8%、45.2%,自主品牌出口比重提升至 21.8%,标志着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逐步攀升 。
市场多元化战略成效斐然。新兴市场对我国外贸增长贡献突出,我国与东盟进出口增长 9.2%,双方连续 5 年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与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贸易额占我国外贸总值首次突破 50% 。同时,与周边国家贸易往来日益紧密,前 4 个月对周边国家进出口 5.1 万亿元,增速 5.1%,较一季度加快 1.6 个百分点 ,外贸 “朋友圈” 持续扩大。
民营企业在这场外贸发展浪潮中发挥着引领作用。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 56.9%,拉动整体增长 3.7 个百分点,成为我国第一大外贸主体 。例如浙江义乌小商品城,对 “一带一路” 国家日均出口超 2000 个集装箱,展现出强大的市场活力 。众多民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化战略,推动出口结构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成为外贸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在政策与产业链协同支撑下,我国外贸发展根基愈发稳固。2024 年末稳外贸政策效果持续显现,2025 年区域协同与产业扶持政策进一步推动外贸 “量质齐升” 。我国依托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善供应链,在汽车、光伏等产业实现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链条竞争力提升 ,产业链韧性不断增强。
以咖乐美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为例,尽管面临美国市场订单波动,但凭借自主研发优势、完备产业链以及市场多元化策略,业务总量持续增长,客户遍及 100 多个国家与地区 。公司构建 200 多人的研发团队,将约 20% 的销售收入投入研发,主要产品使用寿命达 9 万杯,超越部分国外品牌 。同时,通过协同研发带动供应商共同成长,99.8% 的零部件实现国产化,面对外贸形势变化更具底气 。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我国外贸克服困难,保持平稳增长,彰显出强大韧性和国际竞争力 。在外部冲击加大的背景下,外贸顶住压力持续增长,得益于我国产业基础坚实、外贸调整应变能力强以及稳外贸政策的有力保障 。未来,随着中美大幅降低关税,将有利于双方贸易增长及世界经济复苏 。我国坚定扩大对外开放,外贸多元化稳步推进,将继续支持外贸稳健发展 。
展望未来,尽管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但我国外贸长期向好的基本面稳固。通过天眼查天眼风险和深度风险来看,涉及司法案件的外贸相关企业约占总数的7.91%。通过持续拓展新兴市场、优化产品结构、激发民营企业活力,我国外贸经济有望在全球经济浪潮中乘风破浪,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也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更多 “中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