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蜜薯小镇 甜蜜风情——通许县朱砂镇红薯产业丰收盛景
大河报开封新闻
2024-09-23 17:52:00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赵阳

金秋九月好“丰”景,五谷丰登农收忙。近日,正是红薯成熟的季节,通许县朱砂镇徐屯村的百亩红薯喜获丰收,农户们抢抓农时收获秋天里的第一份“甜蜜”。

在朱砂镇徐屯村的百亩红薯种植基地里,挖薯机来回穿梭,随着车后的犁不断地翻刨着土壤,深藏在泥土里的红薯也逐渐露出了“庐山真面目”。一个个体态饱满、颜色鲜艳的红薯破土而出,堆满了田间地垄,村民们紧随其后将新鲜出土的“西瓜红”红薯进行分拣、装箱、包装……丰收的喜悦,如同醇厚的酒香,弥漫在每一寸空气中,让人沉醉不已。

在这片土地上,红薯产业不仅成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更是通许县打造酸辣粉产业的重要支柱。

有句俗语叫做“红薯干饭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说的是过去红薯在当地就是老百姓心目中的主粮。而现在,朱砂镇充分发挥当地优质红薯资源,助力全县酸辣粉产业,一个个小红薯变成一桶桶酸辣粉,端上千家万户的餐桌,从田间到舌尖,从美味到美食的转变靠的是什么呢?在朱砂镇红薯产业园,找到了土红薯“洋气”的秘密——科技苗。走进朱砂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排排标准化育苗大棚映入眼帘,棚内绿意盎然,红薯苗长势喜人。

“朱砂镇有多年的红薯种植传统,按照县里的统一部署,2019年建成了现代农业产业园,致力打造集‘育苗、种植、储藏、运输、销售、加工’为一体的红薯产业集群。为了继续深挖育种优势,找到最适合制作酸辣粉、最适合通许的品种,保障我县酸辣粉产业充足的原材料支撑,紧紧围绕通许县打造‘酸辣粉之都’总体发展目标,借助省农科院淀粉红薯试点项目,筛选全国各地的数十个红薯品种,从产量、淀粉率、商品性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从中选出了最适合通许的淀粉型红薯品种,科学种植。”朱砂镇党委书记李洪斌说。

不同于徐屯村百亩鲜食薯热闹非凡的丰收场景,转而望向石岗村,那里正上演着一场静谧而充满希望的等待。淀粉红薯试验田里,每一株红薯都卯足了劲,向着天空伸展着翠绿的藤蔓,根部则悄悄酝酿着不同的故事,等待着一个月后的华丽蜕变。

“再等一个月,就可以收了!”石岗村红薯种植大户陈国红站在自家的红薯田里,满脸笑意地说,“我这块地栽种的是含淀粉率非常高的商薯19,按照省农科院老师指导,薯苗成活率在99%以上,今年种了有25亩试验田,每亩地最少能产8000-10000斤,产出是普通红薯的1倍,红薯的出粉率能达25%左右。我计划再流转100亩地,全部种上淀粉红薯,政府不亏咱,带着咱发家致富,咱也得为县酸辣粉产业做出点咱老百姓的贡献!”陈国红对这个“红火”的农业项目信心满满。

丰收的喜悦不仅仅体现在田间地头,更洋溢在农民的笑脸上。“优质苗种的增加,也让当地农户的口袋鼓了起来。”翟建祥说,“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产业园实现了从科学育苗、红薯种植、订单收购到电商销售的一条龙产业链,带动全县农民红薯种植面积8万亩以上,带动周边妇女务工1358名,贫困户642户,全县农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5万元。”

正忙着挑拣红薯的村民吴金丽,开心地算起账来:“我是从年头忙到年尾,从过完年初七、初八,我就开始到产业园‘上班'进行栽苗,能忙一个月,每天有80元进账,3月底、4月初开始剪苗,按株算,每株2-2.5分,我手头快,每天会有400元进账,到9月初,我再去红薯种植基地‘上班',红薯分拣、装运一天能挣200元,这一年我自己的净收入有4万多,还不算自家8亩多地的收入。”朱砂镇村民收入正在实现多元化,让更多人成为“挣钱一族”。

“蜜薯小镇,甜蜜风情。”这不仅是朱砂镇红薯产业的真实写照,更是通许县农业特色的一张亮丽名片。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朱砂镇正以红薯产业为引领,不断擦亮“中国酸辣粉之都”的靓丽名片,让更多的农民共享丰收的喜悦和幸福。

编辑: 孟蝶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