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山东工人报8月23日发表散文《被“忽略”的母亲》
郭泗耀
2024-08-23 14:37:12
 #创作挑战赛五期# 






被“忽略”的母亲


《山东工人报》(2024年08月23日 第A3版)


  □郭泗耀
  单位工作群里下了通知,年满80岁以上的老人,可在户籍地办理老年补贴领取手续,这是国家惠及高龄老人的生活补贴待遇。
  下班回到家,我问媳妇,妈今年多大了?话一出口,被媳妇揶揄了一顿,“你自己的妈,年龄多大还来问我?”媳妇一阵抢白,弄得我有些尴尬,禁不住自责,这么些年来,竟然忽略了母亲的年纪,无法准确地说出她多大岁数。

  前些年,父母住在乡下老家。父亲从事教育工作一辈子,退休后跟母亲种着二亩地。七年前母亲患上了心梗。那次母亲突然发病,父亲没在家,要不是来串门的邻居发现并拨打120及时抢救,后果不堪设想。从那以后,我将父母接到了城里,正好有一处闲宅,将父母安顿下来,我悬着的心才算放下。父母从初来城里居住到慢慢习惯,用了很长时间。
  母亲跟我住在同一小区,我家住四楼,没有电梯,母亲住的也是四楼,同样没电梯。不知有多少次母亲在两座楼之间爬上爬下地给我们送东西,累得气喘吁吁,母亲却表现得没事人似的,声称爬楼也是锻炼身体。

  一个周末,一家人在一起吃饭,我将想为他们买电梯房的计划和盘托出后,打算拉着他们去看房。母亲却说,我们身体还行,能爬楼,把钱省下来攒着,给两个孙子在大城市买房。
  母亲明明有想住电梯房的意思,却不知为什么突然改变了主意。父亲偷偷地告诉我,“你娘多次跟我抱怨,说你们这里没电梯,爬楼累。”
  其实真正促使母亲改变主意的是为两个孙子着想。母亲说,大孙子已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到了说媳妇的年龄;二孙子还在读研,将来也得说媳妇。现在给孩子找媳妇没房子不行,大城市里的房价贵得离谱,钱一定要用到孩子们身上……
  母亲执意不再提买电梯房的事,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住在这里挺好的,离我们近,环境也好,邻里之间团结和睦,大家相处得很融洽,她舍不得离开。

  母亲常夸儿媳和孙子多好多好,孙子们读书的读书、上班的上班,都很优秀。在她看来,儿媳们的孝顺,孙子们的优秀,是令她和父亲最自豪的。
  不识字的母亲活了一辈子,在父亲帮助下,也只会写“刘桂香”三个字。母亲觉得自己很骄傲,虽没上过学,但多少还能认得自己的名字,而且前些年我还帮她办了社会化退休,每月能领1800元钱,母亲很知足。
  儿子在外企上班,作为长孙他跟奶奶的感情最深。去年中秋节前夕,他在跟我打电话时突然问过我一句奶奶是几月份的生日?多大年纪了?儿子提议给不爱过生日的奶奶每年都要过个生日。面对儿子的发问,我一时懵了,迟疑许久不知如何回答。

  以前记得曾问起过母亲和父亲的生日,他们的回答也总是含含糊糊,但我也没入脑入心,更不要说他们的年纪。
  养儿方知父母恩,我儿子参加工作两年多了,每到我的生日,儿子无论在哪里出差,都会给我打来一个问候的电话,快递一个礼物。相比儿子,我觉得十分汗颜。我应当成为儿子的楷模,儿子却成为了我的榜样。
  要不是单位工作群里下通知收集高龄老人的相关资料,我甚至还想不到母亲今年刚好80岁了,父亲也已78岁。我从父亲手中接过母亲身份证原件复印时,暗自记下了母亲的生日:1944年6月12日。
  母亲对于每月能多领取20元老龄补贴是很开心的,这笔钱目前虽还没到手,母亲的脸上却已堆满了笑容。

  办完母亲的补贴手续,我内心五味杂陈,53岁的我竟然才知道母亲的真实年龄,而母亲已进入耄耋之年。那晚,我失眠了,流泪了,脑海中翻腾着小时候母亲给我喂饭、穿衣、玩耍、接送我上下学时的情景。母亲老了,我也在慢慢变老的路上。我想趁着娘还在,父亲还在,要好好孝顺他们,再也不能“忽略”他们。

  父母之于我们,只是无私的奉献;我们之于父母,除了感恩,唯一能为他们做的就是善待、赡养、关心、关爱。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