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了不起的甲骨文 | 实验复原失传的甲骨占卜术
河南日报客户端
2024-10-16 07:40:30

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_20241016073147.jpg

  揭开甲骨谜团

  实验复原失传的甲骨占卜术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 见习记者 刘曈

  3000多年前的商代人用什么样的方式制作刻辞甲骨?他们又是如何利用甲骨占卜?现代人能否通过技术复原制作出类似的刻辞甲骨?

  10月11日,带着诸多问题,记者来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请该院科技考古研究室主任、研究员侯彦峰介绍商代晚期的“甲骨占卜术”。该院动物考古实验室曾经对安阳殷墟孝民屯遗址出土晚商卜骨进行攻制工艺重构实验,还原出了晚商时期卜骨的攻制工艺,并通过重构实验复原出了与遗址出土卜骨十分相似的复制品。

截屏2024-10-16 上午7.26.46.png

  甲骨“整治”费功夫

  在商代,人们占卜用的材料主要为龟甲和兽骨。

  商代晚期对牛的利用是相当广泛的,包括随葬用牛、占卜用牛、食肉用牛、制骨用牛等。这个时期最常见的牛是人工饲养的黄牛,从甲骨文中的“牢”字就可以看出牛在圈养中的情景。鉴于牛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商王经常亲自或派人视察牛的养殖情况。

  著名甲骨学家胡厚宣先生认为,牛祭之后,除沉牛于河,埋牛于地,燎牛于火之外,其胛骨存之以备占卜之用。

  商代晚期常用牛的肩胛骨、龟甲占卜,对牛的肩胛骨和龟甲常进行精细化整治后施灼,整治包括锯、刮、凿、钻、磨等工序。

  “甲骨,通常是指卜甲和卜骨。卜甲通常是指用龟甲进行占卜;卜骨通常是指用哺乳动物的肩胛骨占卜,用哺乳动物其他部位的骨骼、鱼类的骨头、蚌壳等占卜也称其为卜骨。”侯彦峰说。

  侯彦峰团队在还原卜骨制作工艺过程中,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原料(骨料)的选择。经过了3000多年,我国现存黄牛品种的肩胛骨都比商代的小,也就是说,它们肩胛骨的骨壁要比商代的薄一些;安阳殷墟出土的龟甲大而厚,而现今养殖的乌龟几乎很难找到腹甲长度大于20厘米的。

  “我们去过不同地方,20多个屠宰场,收集了南阳黄牛、秦川牛、三河牛、蒙古牛,甚至水牛、牦牛、瘤牛的肩胛骨,尽量选择尺寸大、骨壁厚的肩胛骨。寻找乌龟上,我们把信阳养殖乌龟的场子几乎都跑遍了,收了很多种龟的龟壳,回来后发现尺寸仍小得多,后来又去安徽亳州的中药市场收了一些,又在北京潘家园的古玩市场买了几件大龟壳,最后,我们找到了一家长寿龟的养殖场,发现该龟壳比较大,只是龟甲的厚度略薄了点儿。选择好料再去做对比实验,其价值会更高些。”侯彦峰说。

  “不同时期,卜骨占卜术有所不同,既有传承又有发展。今天我们要聊的是商代晚期的甲骨占卜术,不能脱离时代背景,否则会出现误导。”侯彦峰说。

  考古出土的商代晚期占卜甲骨的背面经常有一些排列规整的坑,称为“凿坑”,有枣核形、扁圆形,还有圆角长方形。“凿这些坑也是有讲究的。”侯彦峰介绍,曾经有位美院的学生也在一直做凿坑实验。他很奇怪自己刻的坑为什么和商人的不一样?侯彦峰对他说,不能用美工刀,得自己动手制作一把跟这些凿坑相适应的凿子,才能出来那样的效果。

  施灼辨纹有玄机

  对于长期从事甲骨占卜的人来说,甲骨的锯切、打磨等工序技术含量并不高,核心技术是凿坑和施灼。凿坑需要一定技巧,否则会影响兆纹的出现和走向。

  如果说凿坑需要技术,施灼则是占卜吉凶最为关键的环节。研究人员尝试了各种材质施灼,比如,用点燃的艾蒿秆灼、用烟头烫、用中医使用的艾条灸灼,或用吹管直接将火苗施于卜骨之上,种种方法均未见到相应的兆纹,即便是用烧红的铜棍灼烫,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侯彦峰介绍,在一次旧石器考古调查中,受到当地农民烧炭的启发,研究人员尝试用不同树种的枝条灼烧,卜骨在较短的时间内灼出了圆的灼点和相应的兆纹,获得的灼点与遗址出土卜骨灼点形状一致。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试验,终于获得了与遗址出土卜骨相近的兆纹。

  对于兆纹如何解读,目前学术界意见尚不统一。有的认为横纹长为吉、短为凶,或横纹穿过竖纹为凶,或灼点对面呈黑色为凶。

  “无论哪种兆纹为凶或吉,反复的试验告诉我们,这些兆纹的出现基本上是可控的。”侯彦峰说。

  根据兆文解读出欲卜事项的吉凶之后,有专门的人员把占卜内容和结果刻在甲骨上,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刻辞甲骨。研究人员发现,在经过炙烤或用水浸泡的甲骨上刻画卜辞,相对比较容易。

  侯彦峰说,近年来,包括动物考古在内的科技考古越来越受到重视,作用也越来越大。

  “2024中国动植物考古学大会”将于10月20日至24日在郑州召开,这将是一次动植物考古学的盛会。

  字源其说

  从“粟”和“黍” 看殷商粮食作物

  甲骨文“粟”字与甲骨文“黍”字。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东宝

  粟,俗称谷子,脱壳之后称小米。黍,也叫糜子,去皮后称黄米。在我国北方多处史前考古遗址中,都发现有粟、黍遗存。

  殷商时期的农作物就包括粟、黍。甲骨文中的象形字、会意字等,保存了先民对于事物的认知。那么,让我们一起打开古文字的历史宝典,深入了解“粟”“黍”吧。

  殷商时期的“五谷”有何不同

  祈愿五谷丰登,是绵延数千年的农耕文化留给华夏大地深深的烙印。

  “五谷”概念形成于先秦时期。《周礼·夏官·职方氏》中说:“谷宜五种。”郑玄注曰:“五种,黍、稷、菽、麦、稻也。”战国时期《孟子·滕文公上》中提到:“树艺五谷。”赵岐注:“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

  从事历史考古、比较社会学研究的学者陈明远和著名文化史比较研究专家金岷彬在《甲骨文中的谷类及东西方谷物加工技术的比较研究》一文中指出:“在甲骨文中,谷类主要指禾、粟、黍、稻、麦等。从考古发掘的成果可以看出,先民们最初从野生植物培育的谷类是禾与粟(由狗尾草即‘莠’驯化),然后陆续增添新的作物品种。”

  他们在文中提到,稷,是粟类的一个新品种;黍,指黏米,是比粟后起的谷物之一;还有南方传来的稻、西方传来的麦等。

  “东周战国时期的‘五谷说’中,之所以没有提及殷商最初的禾与粟,是因为商周时代‘禾’‘粟’皆为谷类总称。”陈明远和金岷彬在文中指出。

  粟:嘉谷实也

  在马如森编撰的《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中,“粟”字从禾、从粒实。字象禾结满穗实形。本义为实谷。《说文解字》中说:“粟,嘉谷实也。”

  陈明远认为,夏商属于“粟文化”,华夏最早的酒是用粟米酿造的。粟适合在干旱而缺乏灌溉的地区生长。其茎、叶较坚硬,可用来喂黄牛。

  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粟实物遗存距今已有8000多年。黄河流域的粟遗存分布最为密集。“考古成果表明,河南裴李岗地区是粟类的主要发源地,至少有8000年栽培史。”陈明远和金岷彬在文中强调。

  在河北武安磁山遗址、河南沙窝李遗址、郑州大河村遗址、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西安半坡遗址、甘肃永靖大何庄遗址、青海乐都柳湾遗址等均发现有粟类作物遗存。

  《尔雅·释草》中提到:“粢,稷。”三国时孙炎注曰:“稷,粟也。”认为稷是粟的一种,也称为“谷子”。西周时期,“稷”始被尊为五谷之长,与社并祭,合称“社稷”,成为国家的象征。

  黍:禾属而黏者也

  在甲骨文卜辞中,经常出现“受黍年”,可见商代王公贵族非常重视黍的收成。

  在《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中,“黍”字的解释是从水、从黍。象物字,象黍形。本义是黍子,黏谷。有些甲骨文的“黍”字突出了禾穗下垂的样子,以此来强调黍的成熟。

  《说文解字》中提到:“黍,禾属而黏者也。以大暑而穜,故谓之黍。从禾,雨省声。”黍,作为一种比粟后起的谷物之一,因在大暑时节播种,所以谐音称为“黍”。

  《夏小正》记载了“种黍”。“黍”在《诗经》中出现的次数,占各种作物的首位。例如《魏风·硕鼠》中说:“硕鼠硕鼠,无食我黍。”此外,《礼记·月令》曰:“天子乃以雏尝黍。”《论语·微子》曰:“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陈明远和金岷彬认为:“在植物分类学上,粟与黍有区别。”“粟”属禾本科的“狗尾草属”,“黍”属禾本科的“黍属”,两者是不同“属”的作物;“黍”的伴生杂草是狼尾草。但二者在栽培条件方面相似,地理分布主要都在华北。

  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黍粟农业镌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我们要做好传承与弘扬工作,保护生态家园,永续乡土风韵。

  甲骨文双语小学堂

  甲骨文“米”是象形字,中间有一横,上下各有几个点,点好似一颗颗米粒,中间的横有人认为是筛子。

  The oracle bone script form of the character “米”(mǐ) is a pictograph,featuring a horizontal line in the middle with several dots above and below. The dots resemble grains of rice,and some believe the horizontal line represents a sieve. 

  (文字翻译 童林 张蕊)

  漫画甲骨

  商人的存粮妙计

  文物小档案

  嵌绿松石骨虎

老虎_20241016072747_副本.jpg

  骨虎昂首坚耳,四肢前屈,长尾上卷。脊背雕云雷纹,眼、耳、鼻、身均镶嵌绿松石,大部分已经脱落。发掘者根据虎头前端断裂,推测此物可能是刻刀之类器物的柄部。

WechatIMG4938.jpeg

编辑: 郑兴华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