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长篇小说连载:红 帆
刁仁庆
2024-10-24 07:47:40

#创作挑战赛六期#



          第二节   家庭压力

                      


预料之中,几天后一次小队会上,队长点名批评了董五、李庆、陈民和钱勇扣他们每家四个工分,相当于他们的妈妈劳动半天的工分被罚没了。表扬了红帆。母亲当日就将这一喜讯告诉了她,予以赞扬,对她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

同时告知红帆一个消息:上面有精神,在大队范围内开展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群众竞赛,内容是背诵毛泽东主席的三篇文章,称之为“老三篇”的《为人民服务》、《张思德》、《纪念白求恩》。

  母亲很兴奋,仿佛窥见了天机一般未同红帆商量,就替她报了名。还不无道理地跟红帆说:“倘若不规定这三篇,单说背毛主席语录,许多人都能背上几段。这三篇比较长,对整日忙忙碌碌大字不识几个的农们来说,就像是要他们背天书,他们背不完整老三篇的,他们虽有热情,但是不敢报名参加比赛。

于是,擅自做主的母亲要求红帆:“这不可多得的机会。多下点工夫,等你会背了,先在小队背,背得好,再到大队背、公社背。我们到外地参观,听过一个十岁女孩儿一口气背了这三篇,多争气、多荣耀,小小年纪就已经在当地出了名……”

红帆如愿听到了队长的表扬,母亲的称赞,心中是非常欣喜的。她觉得李庆、董五们内心的嚣张气焰应该被压下去了,不必担心他们以后还会使坏。自己的行为在小队会上得到了肯定,这是很光荣的事。

她感受到了莫大的鼓舞,也使她的身心得到了安慰。她为及时获得这种精神上的支持而激动异常。他觉得自己不再那么孤单了,支持她的除了有家庭,还有生产队。

她第一次惊喜的感觉到,自己已经融入了社会。这在她的心中萌生出了模模糊糊的依托一种对社会信任的依托那么宏大、那么激越奔腾的心灵依托。这种依托巨大的,能够撑起的精神,承载的灵魂

她呢,被这种波涛滋润灵魂的托包围着、滋养着,幸福地感受到了自己已成为国家集体中一分子的光荣她为此骄傲,为此自豪。她感到,这种氛围博大而精深,气势庞大而磅礴,弥漫于天地置身于这种氛围里,她感受到了大集体阳光般的温暖,感受到了从未经历过的众人给予的勇气和力量。

沉浸在深度喜悦中的红帆,突然发现母亲的脸变得难看起来,心中一颤,就听见母亲没好气地说:“跟你说话听到没有,红帆?发什么呆?”

“哦?”红帆慌忙回神儿,努力回想着母亲刚才还说什么来着好像是背“老三篇”?……就是,——天呐!“老三篇”这文章,红帆不单自己读过,还在群众会上读给大家听过,那可是长长的三篇文章,要在群众会上一次背完,还要不丢脸,这个难,可不是一般的难!不下苦功夫,不背个滚瓜烂熟,非丢人现眼不可。

“不背吧,行不行?那么长,我怕记不住。”她有些怯懦,仰脸恳求母亲。

“不行!这可是个好机会,不能丢掉你得争争气!小孩家什么也不懂,听大人的话准没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母亲的口气更加急迫,也更加严厉,生怕红帆抵触她,就用命令的口气压制她。

就像是重重的沙袋突然落在了红帆稚嫩的肩膀上,她感到背负不动,她的心被挤压得生痛。

但这是母亲的决定,是她饱含用心的关爱,还得给予理解。

母亲一直都是这样要求她的儿女的认为只要对子女有好处的决定,就不叫武断,不叫独裁再不合乎情理,只要认为合乎情理那就是合情理的,子女必须无条件服从。如有异议,便是不听话,不懂事,不知感恩。父亲也赞成这种行事风格,秉承同样的教育理念。

自小如此,已经习惯了,没有反驳过。只是,红帆一听到这样的话头就大,就知道自己输定了,就得必须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了。

因为,她根本就不知道用什么样的理论去驳倒母亲,仿佛那句“为你们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自己所有的不同想法都是谬误,都会败倒在这个金光灿烂的金规铁律面前。让人好恼

但是,……但是,母亲这样的专断,好像也不是全都错了,她想起了一件往事。

六七岁时,不知是谁提议,让红帆成了相邻几户人家举行“三忠于”活动的领颂人母亲非常赞同,认为这件事不仅对女儿好,她脸上也有光彩。

那时,翻了身的贫苦农民对救出苦海的恩人毛泽东主席感激不尽,为表达感念之情,每日餐前,相邻几家结为一组,在喷绘有毛主席画像的墙壁前站立,个头最小的领颂人红帆出列站在最前面。

大家注视着墙上的毛主席画像和画像两旁“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毛主席”的对联,等待最前面人的领语。

当听到红帆说出熟的“敬祝最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时,大伙右手握着红色塑料封面的毛主席语录,从胸口间举向正前方,跟着说“万寿无疆”再将右手收回胸前。如此呼三遍“万寿无疆”,右手随呼声向前上方举过三次,仪式才结束,各自散去,回家吃饭。

每当这时,年龄最小,站在最前面领颂的红帆,觉得严肃、恭敬的氛围里有种令她内心兴奋得快要窒息的激动激动中她感受到了众星捧月般的骄傲与自豪。

虽然这个活动没有坚持多久,但留给红帆的记忆非常深刻那个豪情涌动的瞬间,那个激情满怀的刹那,总在她记忆的长河里闪现光彩。是的,那就是听了母亲的话才会有的特别珍贵的感受。

现在母亲也是为自己好,也许应当听她话的吧。她这样说服着自己。

但是,一想到那长长的三篇文章,红帆的头就发懵。要是背不熟记不住呢?她真的没有自信能够熟背这三篇文章的。

想到此,就跟母亲说:“那我努力背,真背不会,…………您也别怨我。”红帆为自己留了条后路。

她是在为自己担心呢!她怕,怕一旦背不好会让喜欢她的长辈们失望,那会令她愧疚得心碎的她可是听惯了叔伯婶子们的表扬话,看惯了他们对自己充满希望、信任的褒赞目光的;她还怕,怕背砸了,同龄的伙伴们讥笑她逞能,向她撇嘴表示蔑视;她更怕,怕背不好母亲不满意,埋怨她非但没争来光,反倒给大人丢了脸……

满意自己对母亲“留后路”的回答,心里乐着然后偷偷瞧了母亲眼,——很糟糕,入眼的是满目寒意,母亲的那张脸已是黑黑沉沉的了。

红帆立时缄口,目光缩回,吓得再不敢吱声。

此后的一段时间,年少的红帆,除了去学校上学,在家完成作业,干些简单的如洗菜、烧火、喂羊、打扫卫生等必干的家务活外,还要闷在家里背老三篇。邻院的伙伴柳美霞,还有要好的林青、王英,几次要红帆出去玩儿被拒绝后,再也来找她

也有时候,她实在想玩儿,就在放学后与伙伴们躲在一个偏僻地方跳皮筋怕母亲发现,战战兢兢的。

加之时不时会看到董五、李庆等人的影子,这些人不是阴沉着脸,就是嬉笑着捣乱。讨厌的董五只要看见红帆跳,就像泼猴般在皮筋旁窜来窜去干扰,赶都赶不走他,气得人没辙。

这时红帆的心绪极差不单讨厌董五等人的干扰,还担心被母亲发现,常常玩不到结束就心绪不宁地连忙赶回去,又惹得伙伴们不高兴。

伙伴们已经习惯不约玩儿了。红帆远远的看到她们几个心无杂念一起嬉笑着热热闹闹上学放学,又一起到野地里挖草,好羡慕她们的轻松自在、无忧无虑、友好欢快的生活。自己呢,孤独、沉闷、心事沉重,——好丧气!

柳美霞、林青她们想玩双人跳皮筋的时候,才想到红帆。

双人跳的玩儿法,至少四人才能玩得转将皮筋连接成圈,两人撑着,使皮筋成为双道筋。另两人同时跳,每人各跳一根筋儿两人踩着同一个点,花着跳。这种玩法难度较大,可过瘾。

况且几人中唯有红帆有足够长的双人跳皮筋那还是用父亲自行车上换下来的旧内带剪成的没有自行车的人家哪会有这等上好的玩具。这筋儿皮条宽,弹性大,不易断,因此,同龄朋友很是羡慕,——她们没有。

星期二下午是老师们政治学习时间,不上课,最有机会玩。这日,美霞、林青约了红帆,红帆正巴不得呢!好久好久没在一起痛痛快快玩儿了,就像是干渴的禾苗盼到雨露一般,好高兴!她们约定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出去玩。

可是不巧,午饭后下起了不小的雨,多少使红帆有点遗憾。不过没关系,只要写完了作业,雨一停就能出去玩儿

红帆连忙将作业做完,见母亲坐在旁边做针线,便将会背了的《为人民服务》再熟一熟“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

雨小了,过一会儿雨住了。当柳美霞第三次在大门口跳来跳去,鸟雀一般招呼红帆的时候,弟妹早看到了,先后朝姐姐红帆指了指大门外。红帆当然心中明白,只是担忧旁边的母亲不允许,不敢出去。

偏偏这么不巧,天下雨了。如果不下雨,母亲到田地里干活去,作业一完成,就能玩个心安理得。此刻却不行,必须征得母亲的同意。母亲正和串门来的婶婶坐在门口,边做鞋子边闲聊红帆心里明白,多半是暗中督视子女学习的。

门外转来转去的美霞,看到家长在,也不敢理直气壮招呼红帆,焦急地用手使劲儿召唤,不动声色的母亲看得一清二楚。母亲乜斜眼看红帆,见女儿注意力不能集中在书本上,不是看外面的美霞,就是仰脸看自己,魂不守舍,那样子显然是在乞求允许她出去玩儿。见状,母亲的脸色不好看了,显出不满。

但是,大概是心有所忌,母亲很不想让邻家婶婶看出女儿学习不专心,也不想表现出家长管教不力,就用无声语言予以制止:先深意地盯视红帆,与女儿目光相碰撞,皱眉给她暗示,接着又摇头。

这意义明确的瞬间示意,似乎没使坐在门口另一面的婶婶觉察到异常。母亲的用意红帆明白,那是在警告她:学你的,不要理门外的人!然而,红帆的神已跑向玩伴,十分精神仅剩三分,读《纪念白求恩》,读来读去不知所云。

已做完作业的妹妹出去玩儿了,弟弟红梁作业简单,早完成了,在门外与邻家小弟编柳条帽呢。他们的自由令红帆羡慕,她烦躁不安起来

母亲仍然坐在门口一动不动,看到她稳如泰山老神在在安然静坐的样子,红帆心中生出酸楚,暗自质问:母亲,难道只为看管我一个人么?这岂不与你常常不齿的私塾先生一样了吗?你知不知道我已经累了倦了,一点也读不下去了?我想出去玩一会儿,只是一会儿,这不过分啊

红帆的双目透出乞求的神,心中暗求母亲,别这样把我管得太好不好?

但是无济于事,母亲没有反应。红帆伤心,认为自己就是只被囚禁在笼中的鸟,身不由己,好委屈,好可怜。她转而难过起来,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快要掉下来了。

督学的母亲肯定看到了女儿情绪的波动,思忖片刻,换了副和悦神色,轻声问:“《纪念白求恩》第一段会背了么?”

“会背了!” 红帆应答迅速,积蓄心底的希冀强势升腾,心境立马改善。

“你再熟熟,过会儿给我背,要熟。”母亲的声音不高,柔和却是少的。

“嗯”。红帆猜到了,一定猜对了:只要将这一段给母亲熟背下来,肯定会让自己出去玩的。母亲的行为,犹如在红帆受伤的心上涂了层止痛软膏,她又欢快地读了起来。

很快,她来到母亲跟前,将老三篇本子递向母亲,然而,……然而令红帆诧异不止的是,母亲并未接书。母亲的目光从手中的针线活儿上,慢慢移向红帆这张有可能给她增光添彩、光耀门庭的乖宝贝脸蛋上,轻松柔和地撂下一句硬得如钉子般的话:“再往下读背一段

这个意想不到的用温婉柔和包裹着的“硬钉子”,扎在红帆毫无准备的柔软的心窝里,急剧的创痛使她几乎招架不住。

“再往下读背一段”,说得多么轻巧!那可是长长一段文字呀!怎么能这样蒙人糊弄人呢!红帆心中有被逼无奈的呐喊,有日久养成的敢怒不敢言一时间,气得双手攥成了拳头,努力忍。直忍到不能再忍,她定了定神,用一张木着的脸瞧着母亲,不满问道“读几遍?”

“先读后背!……呵……”母亲的目光落在了书本上,语气有点迟疑。她拿起本子,发现这段文字确实不短,可能想到女儿虽说资质聪颖,但并非记忆超群,语气这才有点缓和,支吾道:

“那就先读背前半部分,到‘世界革命才能胜利’吧。”母亲故伎重演,当着旁边的邻家婶婶话说得很轻松,显得十分的通情达理。

尽管红帆平时很少感受到母亲话语的柔和,可是,此刻母亲释放出来的柔和温婉,让她感到虚伪,感到无情。

她并未因母亲减少背诵量而平息怒气,相反,有股不平之气在她心中冲撞:母亲你好随意,给予希望的是你,击碎希望的是你你这多变的随性行为,知不知道伤透了女儿的心?

一时间,她怒不可遏,心受蒙骗的委屈与愤怒交织在一起,发酵——酝酿——膨胀,几次欲发作出来。……可是,可是她想起了父母多年厚重的期望,内心强大的拟制力硬生生按捺压了这股怒气。

严格的家庭教育使她打记事起就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不管父母以任何方式督促学习,都是一番好意,应当服从,无条件地服从这已成了家中不成文的家规。

于是,愤怒与委屈就像拔掉牙齿的狮子,像泻过洪的库水,失去了迸发的势头和力量,变成了深深的沉重,凝结于心。她不能爆发,不能辩驳,只能默默接受、忍受。

年轻的邻家婶婶起身告辞对发生的一切很是感慨,她敬佩地对母亲说:“你真是教子有方啊。我的娃长起来有你闺女这么乖顺听话,就知足啦。”闻听此言,母亲骄傲地哈哈大笑,送她出门。

婶婶的夸赞和母亲傲娇的笑,刺激着红帆,使她的情绪平静不下来刚被按捺下去的愤怒,如同涨势汹涌的潮汐,向上翻腾。她内心在大叫:什么教子有方,是残忍的折磨呀!

小红帆悲伤地想起外乡人在村头耍猴时的情景来……自己多像那个被拴绳子上不得不听令的猴子,而那个握绳执鞭的耍猴人就是母亲自己这只猴子得随母亲口中的呼唤、手中鞭子的指向腾翻打转儿。

甘心当猴子红帆内心在喊:我是人!我不是畜生!她身上的血往上冲撞,感觉头涨得很大,而且里面霍霍生疼。家规的大棒尽管压制住她一时的火气,但她内心不服,她受不了这种虐人的束缚。

母亲送走婶婶,回来坐旁边注意地瞧她,似乎在催促她快点回到认真读书的状态中。红帆反感,迅速摆出个样子来表现她满满的抗拒心:将书高高举起,大睁双眼,似在看,却一个字也没有看,有心与母亲软对抗。

好奇怪,做出这番举动后,内心反倒安静许多。这种感觉,非常奇。她忽然想起跳皮筋的事儿来,看来彻底黄了。黄就黄吧,有什么办法呢?唉!

可是,跳皮筋的场景逆势袭来,顽强地在她眼前闪来闪去,没办法赶走它。她太想跳多日不跳的皮筋,太想听踩着节拍边唱边跳的美丽的皮筋歌:

“米发索索花儿开,两只蝴蝶飞出来,一只青,一只红,梁山伯祝英台。”

还有,“小汽车,嘀嘀嘀,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一直唱到“九八九九一百一”。

歌声像是荡漾在红帆耳畔婉转的风铃,浪漫,清丽,充满传奇神话色彩。这琅琅上口的歌谣,伴着欢快、悦耳、有节奏的步点,还有跳皮筋两人轻捷健美的身姿,活泼的两边双人跳的气韵,全都活灵活现来,仿若在红帆眼前展现,灵动地进行……

那情景,引诱、牵拉着她的思绪,使她沉浸在那有趣的回忆里。顷刻间,脸上泛起毫无遮饰的纯真的类同痴的笑笑,几乎出声。

母亲觉察出女儿神色反常,深感疑惑暗暗吃惊。审视着女儿傻乎乎的笑脸,脸上掠过一丝惊惧。难道?……

没有没有!多余的担心一闪心也跟着安定了下来。因为,她发现女儿注意了她脸色的变化看到女儿骤然间回转神思的惊慌,瞬间表现出的不安与胆怯知道是女儿走神了。妈的,这丫头片子!让老娘虚惊了!心里骂了一句,放了心

自我责怪道:怎么会怀疑女儿神智异常呢?怎么可能呢是多虑女儿正像一株茁壮成长的小树,得为她剪掉旁逸斜出的枝桠,让她一个劲儿向上蹿才对。

宠爱娇惯不是爱女儿,要求严格才是真正关心她。而她,也一定能经受得住这严格的管教。

想到这一层的母亲,看到眼前气人的红帆,一股怒气使她指着女儿的肩膀质问:“你给我念念,哪点好笑?这么多天了,第二篇才背个头儿,啥时才能背完?我盯着你还这样,可想你一个人的时候会是多么散漫!你难道不能有点自觉吗?呃,你回答我!怎么这样没出息!”

没出息?说我没出息红帆怔怔地盯视着母亲,一张脸有些扭曲。自己在母亲心中就是这样的吗?就是个没出息的人吗?

从来就瞧不起没出息的红帆,平时生怕沾上这个耻辱的字眼。而此时此刻,说自己没出息的人居然是母亲

她的眼神在变化,由遭受批评时的沮丧转入满目的愤怒方才挤压在心里的怒怨,滔天巨浪一般翻腾上来。怨气,撑起了她的胆,她居然怒视了母亲一眼满腹无处诉说的委屈立刻向外膨胀转化成了新生的怒怨

她想,为了争气,为了有出息,比同龄人付出的努力少吗?这个,别人不知道,母亲你难道不知道?

她委屈,她愤怒,感到在这个世界上,心中的苦无人能理解一点点。红帆的头胀得很大,里面一点空间都没有,憋得她难受异常。她简直要疯了。

“接着读,会背这半段再出去玩!”母亲命令。

红帆的心却不愿服从,在抗争:读,读,我不是一直在努力地读吗,结果还不是说我没出息。读是没出息,不读也不过是没出息反正都是没出息,我正好一点也读不进去呢,你能怎样?

一时间,她心中没了委屈有的全是怨怒所有的怨怒都支持一个行为:硬挺着,什么也不做。

母亲愣了怒了,质问:“咋,不想背,那你想干啥?”

“我头痛!”

“哼!玩着头就不痛了”母亲起了高腔,显然认为女儿顶撞了她。

红帆心中狂叫:玩?你让我玩吗?给过我玩的时间了么?不讲道理!但是,她还是不敢喊出来。默默的将本子丢在一旁,虎着一张苦瓜脸,等待宣判似的任由母亲处置。不读了,就是不读了,看你能怎么着!

母亲被她躺倒不干的行为激得大怒,脸上笼罩一层捉摸不透的阴云。她在隐忍,生生地忍着。好一会儿,才启开被牙齿咬着的下嘴唇,怒生生一字一句吐出:

“玩去吧,玩去吧,玩去吧!”声音由低到高,由弱到强,尽力显示强大的震慑力,好让女儿明白,母亲恼了,恼极了!快别死犟了!

其实是母亲们教训子女失败时的无助呐喊,是长辈们惯用的以退为进的最后通牒。那里面蕴含威慑,意思:你敢出去玩!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红帆最是明了此刻母亲是什么心想到:不敢?为什么不敢?你都这样了,是强弩之末了,也许这就是通往外面美好世界的最后一道封锁线,需要点勇气就成了。

出去,一定要出去!决不能在这里再呆下去了!这里的空气令人窒息,这里的氛围使人发狂,这是一个逼人发疯的地方。

到外面去她多么需要啊——这雨后初晴的天底下,有润湿清新的空气,洁白含笑的云朵,灿烂仁厚的阳光,还有一阵阵夹杂着不知什么花香的风,摇摇摆摆婀娜多姿的树梢,枝头惊飞的鸟儿,什么鸟儿悦耳荡心的鸣叫……

啊,就在外面这自由舒心的旷地上,这令人神怡的氛围里,小伙伴们捉迷藏、踢沙包、跳皮筋、蹦方、推铁环……那地方,能医好她的头痛,能舒缓平息她焦躁不宁的心,补足她倍感匮乏的精气神。

……但是,母亲是很少发这么大脾气的,若是横下一条心硬着头皮出去,后果会怎样?……管它呢!她只知道此时此刻,心最需要的东西在外边,她必须逃避煎熬与折磨,放松一下绷得紧紧的神经。

出去,必须出去!她在心中一遍遍念叨着,好为自己壮胆。然后,低着头,不去看母亲那张盛怒的脸,不顾一切往外冲。

但是,……但是当她抬腿迈步的时候,平时伶俐的腿脚像灌注铅水一样沉重,挪不动。——自己怎么这样熊!

她莫名自己竟然这样无用,这样力不从心,这样没有胆气……啊!是呀,毕竟是平生第一次忤逆母亲在她的记忆里,与母亲还从来没有过这样阵仗的抵触。

可是,这次,这次自己也不是故意找茬违拗母亲的,实在是无法顺从。红帆痛心,她也不愿这样,违抗母亲意愿实在是被逼无奈的本能反应。

她定定神,鼓励自己向前,向前用力移动腿脚好费力气呀……抬腿,走!她暗暗鼓励自己。

可喜,第一步终于迈出去了然后第二步……

正当她要跨过门,心里想着再穿过院落,就能拥抱外面多姿多彩大自然的时候,冷不防,屁股上受到重重一击——是一筹莫展、怒气冲天的母亲甩给的巴掌,她试图用武力阻止女儿前行的步子。

可是,她倔强的女儿只是稍稍怔了一下,并没有停下向外迈出的步。

母亲很少打她的,是不是还有第二掌,第三掌?不管了,豁出去了她横下心一个劲地往外走,带着那张表情麻木的脸往外

母亲见一掌没能打回她,怒视着,恨恨地看着她直挺挺朝外走去的背影,气得直跺脚却没有再甩出巴掌她知道,再怎么打也没用了。

红帆木然地走出家门

雨停了,天开始放晴,门口已不见了玩伴柳美霞。她直愣愣穿过门前大路,绕过自家的沤粪坑,从刺槐缝隙中爬上土坡,来到与家门遥遥相对的长着弯腰老槐树、挺拔老榆树的林子里。

这是个幽静所在,一百多平黄土地上,错错落落生长着几十棵大大小小的普通树木。这地方属于另一个生产队的周边空地,是偏僻角落,很少有人来这里

她记得,在这儿与美霞跳过皮筋的。此刻,静静的浸润着湿气的树林儿,没有一个人,她觉得很好。往这里一躲,即使母亲出门找她,一时也想不到她会来这里的。

她需要这样的环境,需要这样没人打搅的清静这样才好让激愤得咚咚跳的心渐趋平静,让周身速流淌的焦躁不宁的血舒缓下来。

她在一棵粗壮的老榆树下停脚,看了看树干旁边那块青石弯腰扬起双手将青石上的水赶下,拿袖口擦干了,背靠湿漉漉的树干坐下来。

她孤单无助的心好沮丧,无力地倚在树身上头脑空空,什么也不愿想,一味地消沉难受。几分钟过后才稍稍镇定,回想刚刚发生的事情,一阵酸楚涌上心头,无声地抽泣起来

她啜泣着,回转身偎依在老榆树的树身上,像偎依在它的怀抱里

双手簇拥着树干,掌心贴着树皮,将脸埋在两手背上,抽噎着,抽噎着……此刻感到与自己最亲近的莫过于老榆树了。

她想,老榆树是厚道的,容我这样亲近它,任我在它胸前纵情母亲却从来不允许连她的手都不让触碰一下。树是有灵性的,是懂我的。老榆树呀,看来憋在我心中的话也只能向您说了,我想让您知道刚刚发生的事情,然后,您来评评理,看看这事儿是不是我的不对?

于是闭上双眼,默默向老榆树诉说事情原委,向它倾诉心中的委屈。说到悲伤处,伤心的泪唰唰流下,哭泣使她几乎背过气去。

她蜷缩着,忽然觉着双手阵阵发麻,有种不可抗拒的力量,使她十指筋骨往掌心处收缩。怎么了?想伸展双手,十指却展不开。再试试,仍然不行,两手居然在不知不觉中收缩成了拳头。

红帆惊悚,抬手挨了挨脸,呀,好凉!这是怎么回事儿?啊? 我的手生毛病了?她心中慌乱起来,将双手在自己身上摩擦,一时间把其它的事情全忘掉了,一门心思用力伸展自己的十个手指头。

渐渐地,好一些了,十个手指全能伸展开了,能自如了,她这才松了口气。看看西边天空,蓝天白云,晴得好美。

此时此刻,红帆心中渐趋清爽,已经怒不起来了把刚才令她委屈生气的事再想一遍,仍然气不起来只觉得混着夕阳柔光的缕缕暖风,爱抚着她的脸庞老榆树像爱护孙辈的老外婆一样,让她稳稳地依靠在怀抱里树叶婆娑有声,似在轻轻吟唱安神的曲子。

这景象,这时光,让她心中轻松,生发愉悦。她的心境开始安静恬淡,觉得自己的心与神,已经融化在了眼前美轮美奂的氛围里。

渐渐,困倦生出再后来,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啊,落日熔金,暮云渐合,红帆的心,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幸福栖息。

不知过了多久,一股凉意袭来,惊得她打了个寒噤。哦,了。夜幕降临,天已苍黑。她怔怔的,吃惊自己居然在这里睡着,还依稀做了个梦。

这个梦是……她的思维努力追寻着刚刚逝去的梦境有些模糊,记不清了。只记得梦中不知谁说过这样的话:“小树磨难成大树……”她回味着,扪心自问:这里只有老榆树,是不是老榆树说给我的话?——一定是,一定是的!

心中一阵激动,不禁扭转身子,将脸蛋亲昵地贴在老榆树粗糙的皮上,双臂紧拥着树干。奇妙,真是奇妙!一个奇妙的梦,让她内心格外,有了新奇而自信的感觉

她相信老榆树真的有安抚人心的灵性。要不然,自己的心怎会如此平静无波?自己怎会这样对它亲近?是的,是的!这是坐在老榆树下的收获。

暮色中,她仰头看了好一会儿伞状的榆树冠,觉得它平淡无奇的外表里有种猜不透的神秘。又一股凉意袭来,一个冷颤使她身上起了层鸡皮疙瘩。

这个时候的树林,色渐浓尽管距家不远,林中的阴暗冷寂,使她怕。幸好一眼就看到了自己亮着灯的家,她急忙离开树林儿,朝家门走去。

入家门就感觉到了:事情没完

母亲拉着一张怒沉沉的脸不理她。弟妹是听父母话的乖孩子,坚定地站在母亲一边,也像妈妈一样不跟她搭话还鄙视她。她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孤单冷寂,她被孤立了。她害怕,她恐慌。这样的处境,可比挨上多少巴掌都要难受啊!

难熬的日子持续了好几天,她也战战兢兢了这些天。而且,没有一点改善的迹象。于是,她认为自己被家人有意冷落这种压力是巨大的,她感到痛苦,感到难过,觉得自己像一只就要被家人赶出家门的狗或猫。

家,那个生养自己的家,它特有的温暖也许从此不再拥有,每个家人都对她冷冰冰的,她的生活里没有暖,没有爱,只有冷冷的孤寂落寞。

她越来越为自己担忧,唯恐被家人抛弃。因此,她每天都陪着小心观望每个人的脸,希望他们能够放过自己,给予理解和宽容希望他们心生慈悲,施舍出哪怕是一丁点的微笑,或恩赐给即便是零星的温馨那样的话,她的心就能够感受到家的温度,就不会失去回归家庭享受关爱的希望。

但是,愤怒的母亲不原谅她,向她决绝地关闭了通向温暖家庭的那扇门,将她向家靠拢的一颗迫切的心,推得远远的。红帆不得不在弥漫着沉闷、凄冷孤寂的氛围里苦撑,希望撑到家人原谅她的那一天。

没有亲情关爱的家,春深的季节也寒意彻骨无处不在的冷漠啃噬着她祈盼回归家庭的热切心,她绷得发紧的神经会不由自主地生出惊恐的抽搐。她恐惧,她忙乱,她担心家人也许真的要将她逐出家门,不要她了,像门外无家可归的野猫野狗一样。

她甚至会痛苦地想起,村头爱扯谎的张大奶逗她的玩笑话是真的:“你不是你妈亲生的孩子,是捡来的!”这话是真是假,她不知道,只是此时,她觉得是真的。

总之,她年少的心非常不安夜里,也开始做噩梦她梦见从自家院中高高的枣树枝上摔下来。

还梦见夜色深沉的自家院落里,一个青面獠牙的怪物,从院外飞落到院墙上,见她一个人在院中惊慌失措,就要下来吃她,吓得她魂飞魄散,大喊救命。

救命的人没见到,却见那怪物将她拿下剖了腹,腹中的心肝肺肠统统被它吃掉,只剩下个空空的躯壳。……醒后大汗淋漓,心惊肉跳。

这种恐惧状态一直持续到星期六。吃早饭时,母亲气呼呼地撂给她一句话:“好好想想你的错,准备在家庭会上作检讨!”

家庭会?她一时怔楞,思绪一下飘向了之前的那几次家庭会。那几次,都是父亲主持,母亲及姐弟三人全参加,是以要求姐弟几人乖顺听父母话,努力学习为内容的。

她忽然想起,父亲在家庭会上还多次说过,“要有是非观念,如果认为父母说得不对,可以提出不同意见,这是咱家的民主。”这使她沉暗的心闪起了一丝亮光。

母亲撂下话就走开了算是告知了她她没吱声,呆呆地沉思着。

这次的家庭会难道是专门为自己而开?果真如此的话,大几率惨了。尽管父亲说过让子女发表不同意见,但看目前的情况,自己极有可能会成为家庭会的众矢之的。

呵,不过,可以放心一点,父母不会不要自己了。要不,干吗开家庭会?直接把我赶出家门不就成了吗!也许,这次家庭会后,那扇隔开自己令自己特别渴求的“亲情门”就会打开,接纳自己重新回到温暖的家庭怀抱里。

红帆非常非常希望这个想法能成为现实。可问题是,家庭会上得认错,得作检讨。如果不认错的话,结果还会令自己欣喜吗?认错,认错!自己有什么错呀!检讨什么?她想不起来错在哪里,她不认为自己有错。

家庭会上父亲的话历来是有分量的,他也是最讲道理的人没准父亲会了解情况,让自己说话,陈述事情始末,最终会体谅自己。只要他说一两句为自己撑腰的话,事情不就过去了嘛。

她想到这一层的时候,心里一道希望的亮光再次划过父亲的态度,成了她唯一的指望,成了她慰籍心灵的丹药,成了她可能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

就在那天晚饭前,父亲回来了。红帆用心观察,见父亲神色如常,说话平和如旧,心中顿时希冀殷殷。可是,母亲和弟妹们的表情却分外冷寂,天寒地冻一般,烘托得氛围似乎冷到了冰点,使红帆的心骤然沉落。

饭后,家庭会在堂屋召开

这晚,果然有不好的征兆天黑风高,风刮得院中的枣树,还有堆放在树下做饭用的柴火,呼呼作响这多像红帆乱麻一样忐忑不安的心从门口、卧室窗孔吹进堂屋的风,使煤油灯的火头跳跃不定,稳不下来,多像红帆安稳不宁的神。

家人一个个表情严肃,就连平常一向对子女宽的父亲,这时也眉头紧,一反常态这情景,不由使红帆的心绷紧了几分

这种令人窒息氛围的会红帆过去也参加过大的有批判会,小的有检讨会不过那是在大队、生产队、学校参加的,与她没有多少家庭会开得如此紧张,是第一次何况还是针对她因此,她的心提得老高。

父亲主持。他说:“这次家庭会还是为你们学习开的。”红帆一听见“你们”二字,心里略微放宽了些。她希望就这么姐弟几人都说,笼统地说下去,含糊地说到底也行,然后散会。

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她心存的侥幸还是被残酷的现实击得粉碎

父亲接着说:“你们得知道自己努力学习得积极、主动,做不到的时候家长督促你们,第一是为国家,是我们作家长应尽的义务,第二也是为你们好。”红帆低头局促不安地拨弄着手指,知道是说自己,预感很不好,低着头不看任何人。

父亲顿了顿,话锋一转,直入红帆心窝,凛冽道:“像你大姐”,红帆心头剧烈一震

“前几天,为学习和你妈硬顶,那该么?我是说过,我们这个家允许说话,允许辩论,允许各自坚持己见。但是,我强调过多次,只要是为你们学习,只要是为你们好,不存在辩论,你们必须绝对服从。

看看你妈,照顾你们的生活,忙完外边忙家里,够辛苦了,还要为你们的学习操心,你们呢,不懂事,和她软磨硬顶。为什么不理解、体谅她的苦心呢?

父亲的话刚落音,母亲就长长舒了一口气。

这情景,把红帆内心委屈一下子给提振她觉得不公,心理极度不平衡心想:父亲完全听母亲的一面之词,为什么不问问我呢?那些任务尽管是母亲另外加的码,我也在认真读,努力背呀,连一口气都不能透吗?要我学死吗?

想不明白的红帆,只觉得有个什么东西在了喉咙里,上不来,下不去,憋得她非常难受。心里原本寄予父亲身上那点可怜的希望,破灭得彻彻底底。

父亲,是一家之主,也红帆心灵一贯的主宰,是她心中最信赖最公正的人这个时候,她多么需要,需要最尊敬的父亲说句公道话,那怕只是委婉地肯定一下她的努力也好。但是,没有。

父亲出乎意料她失望,她失去了唯一的指望。她无助到了极点,孤弱到了极点。想到:连最信任最讲道理的父亲也批评自己,自己成了什么?——不就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嘛红帆一时觉得颜面扫地,无地自容羞怯得抬不起头,恨不得有孙悟空遁身入地的本领,一头钻到地缝里,消失在家人面前。

“我也说说,”一直绷着脸的母亲步步紧逼,话音响亮了“大妮儿,”敏感的红帆心中一紧,怎么连名字也不叫了!我看你的脸色,是心里不服哇!你要觉得有啥委屈话,就当着大家说,不要闷在肚以后还和我使别。要是认识到错了,也承认到明处。

红帆感觉到母亲话分明是在逼自己检讨错误,逼人的话硬中带刺儿,就像是朝她的心窝里塞进一把刺蒺藜,她心中阵阵作痛。

母亲语势凌厉话语咄咄逼人,将红帆逼向死角。红帆心中当然有话可说,可真心话哪还敢露一丁点儿!只要一开口陈述理由,定会被扣上“在学习上辩解、顶嘴”这顶大帽子!

还了得!那样不正触犯了家规,惹恼了众家人数落,说她无端狡辩、强词夺理么那是错上加错,罪不可恕的呀不敢,不敢说啊!

她没有了选择,面前只有一条路:忍受委屈,承认错误,向家人低头认错!母亲说她错了,父亲说她错了,一家人全认为她错了。

那么,她就是错了。

她成了忤逆女,成了全家人指责的浑人。现在,母亲逼着她认错,一家人等着她认错,她,她……她就得认错!

不,再等

她鼓足勇气抬眼瞧了瞧家人,想从他们的眼神里,面庞上那细微的神色中,发现哪怕是一点点对她宽容与怜悯只要看到了,就求他们别逼着自己认错了,怎么批评都行。

……但是,她马上意识到那是个比登天还难的妄想。因为,她抬头看到家人的目光全聚焦在她的脸上,流露出的不满威势令她倒抽冷气。

就在看家人的这一眼里,她心中那一点点侥幸的寄望,全都飞灰湮灭,留是痛苦。罢了,罢了!她的头深深低了下去她不愿再次看到父亲那令她心生刺痛的眼神,那里面除了有不耐烦的等待,还掺杂着愠怒与失望。

母亲的眼睛里全是责怪和怨怒。弟妹目光中带着蔑视:你大逆不道,你狗胆包天,敢不听父母的!

道道令她心悸的目光,仿佛在倏忽之间,都变成了一把把高高举起、闪着犀利寒光的剑,每把剑都锋利无比毫不留情了她心中仅存的那点希望上。那点希望瞬间碎裂了,绝望了。

她浑身打起了哆嗦,嘴唇发麻,手脚发凉,她的脑袋除了嗡嗡的响声外别无思维时间停止了,空气凝滞了,一阵眩晕袭向她,她连忙手抓住坐腿支撑着身躯。朦胧中她听到母亲催促的抱怨“认个错多难!”

红帆,自己的灵魂出了窍,全身发紧发僵,脑袋胀大闷痛,仿佛遭棍棒猛击。这种从未经受过的打击持续着,她有些恶心,想呕吐,额头上,脸颊上,鼻子下巴上渗出细汗汇成汗珠子往下滚落。她呼吸困难,像要窒息样子

几十秒过后,这种令她气息不定的状态才渐渐缓解

她害怕,非常害怕。怕一家人不原谅她她能够料想到和家人执拗下去产生的那个不可承受的后果。她脑中,曾经可怕的一幕忽然浮现眼前:

愤怒的母亲两手抓住任性哭叫不止的唯一弟弟红梁,像老鹰抓小鸡那样,揪住他冲出家院,跑到村井边,一个箭步,双腿一叉,双脚登在了砌着大青石的东西井沿上,双手提留着红梁,把他悬在两三尺见方黑洞洞的可怕的井口之上……

母亲厉声高喝:“还哭,再哭就把你扔下井里,永远上不来,淹死你!”

惊恐万分的红帆从家里跟出来,站在井边战战兢兢,担心母亲万一失手,弟弟小命就没了。那次,弟弟怕了,吓得不敢再哭,母亲这才罢休。

事情虽然过去了很久,但那惊人的一幕,在红帆脑中深深烙下,她想起来就心有余悸,惊颤发抖。多么可怕的母亲呀!

因此红帆相信,没有什么事情母亲做不出来把自己赶出家门,也是可能的。不,老天爷,那种结果决不能出现呐她需要父母的爱抚,弟妹的亲情,家人的关爱她想象不出失去亲情后,还能怎样活得下去。

她宁愿违心地屈服在强大的家庭威势面前,包括乞求父母的饶恕。而且,不能再被动了去博得家人的宽容和怜悯,获得父母的谅解,融入家庭的怀抱。不低头不行啊!

心中是这样想的可是,当她口违心向家人认错的时候,想说的话顶在喉间,卡在喉咙里吐不出来终于发出声音的时候,“啊——”一声势不可挡的嚎啕大哭快要断气的那种哭号

如急雨一样滂沱而下,止也止不住。一口气缓过伤心地哭开了,停也停不下来。家人对她所有的解,化成了委屈的奔涌不的泪。她哭,要让眼泪把心中的委屈全都倾倒出来……

一家人的眼神是不解又惊愕的直直地看着她用失措的小手抹着涌泉般的泪眼,听着她伤心的哭泣声,没人说话,都很有耐心地等着她终归会有的那个检讨。

一直等到她哭够了,听到了她一把鼻涕一把泪断断续续的道歉:“我……错了,……不该……不该……顶撞妈,……不该惹她生气。”说完,又委屈地嚎啕起来。一家人如愿了。

……

这件伤心事终于过去,可烙在红帆心上的印痕很深。无情的事实狠狠地打了她的脸,让她明白了,无论家长说得多么动听,都是虚言,她以后都不会再相信。

她只相信家中没有“是”与“非”,家庭是不可以论是非的地方家长的话无论对错,对的当然是对的,不对的也是对的不管对还是不对,孩子都得服从否则就是忤逆长辈就是不孝儿女

父母是天,这个天孕育诞生了她,给了她不能选择的生命,使她一天天长大,她离不开生她养她的这个无论是阴还是晴的天。不管是风是雨,是阴是晴,她没有选择的权力。只有适应,必须适应适应它不分对错的气象环境,学会顺应与服从。

这件事,再次印证了她过去想向母亲诉说心里话的念想,是行不通使不得的理念。她彻底明白了,母亲不是她可以展示心扉的人,母亲永远成不了她知心的人。

母亲的主观偏执、狭隘不近人情,使红帆的心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意中,不再如以前那样想依附她了。就像是在磁铁面前,原本总能被吸附的铁块,改变了自己,已淬炼成钢,不再被磁铁吸引了一样。

如果说,以前是母亲不愿听红帆倾诉,那么,自此之后,是红帆再不愿向她透露哪怕是一点点内心的所思所想。

断了与伙伴们嬉戏玩耍的念头吧!不与她们攀比谁的皮筋跳得好,谁的方儿蹦得级别高,谁的撬打得远,谁的毽子踢得多,谁的沙包砸得准,谁的绳先跳到一百个数。收了心,坐下来学课本知识,踏踏实实读“老三篇

红帆暗自思索今后该怎样做,才能不和家庭发生冲突。思索好久,认为:自己与伙伴们不一样,不一样的家庭,就有不一样的要求,所行自然就不同。自己既然不愿再受家庭的惩治,不愿再违心认错,那就只有要求自己以宽容之心融入家庭。

再说父母养育了自己,还是不应该给家庭增添烦恼。当然,她还是希望父母不要管得太死,希望在诸多方面能够征求自己的意见,留给自己说话的余地。这种希望,其实也是潜藏在她心中对父母的殷殷期待。想来有些可怜,但也只能如此。

放暑假了,时间充裕了,读“老三篇”的时间多了起来。虽说六月份放过十几天收麦假,但夏收、夏种、夏管这“三夏”,所有人都是忙不胜忙,大人忙,孩子们也跟着忙。

家中的牲畜由红帆照管得多了,做饭刷碗的活也干,时不时还到集体地里为生产队捡麦穗,多多少少挣点工分。父亲嘱咐:“别说工分的事儿,就是不给记工分也应该捡,不能眼睁睁看着集体的麦穗沤烂在野地里。”

所以,十几天麦假在忙碌中很快过去,也没时间完成背诵“老三篇”的任务。

暑假与麦假相比,暑假生活轻松了许多母亲有意多给红帆腾出时间,让她背诵这三篇文章。《为人民服务》早已背熟,《纪念白求恩》不算长,总共四个自然节,也已熟背。就是《愚公移山》不好背,开头就读了好多遍,仍然印象不深。

“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大会。我们做了三件事:第一决定了党的路线,这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第二,……

咳!真难记,自己也笨。不少时候,她生自己的气,捶着笨拙的脑袋想,我为什么没长出个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聪明过人的大脑呢?

如若那样,就能读背许许多多的书,让大家都惊呆,自然就能满足父母的许多愿望,就能……就能改变目前的处境,就不会这么辛苦,一点点反反复复读背,进度慢得像蜗牛。气归气,之后仍无奈地捧起书本接着读背。

终于,暑假的一个上午,母亲通知红帆,下午在群众会上背颂“老三篇”。红帆自思:这三篇,自己全能背下来只是《愚公移山》背得不熟,不顺溜沉住气,平心静气慢慢背,还是能背得下来的应该害怕的。

母亲还说大队余支书很重视,也要来参加会议。说余支书侄女余惠芝也会上场背诵,和红帆同场竞技,要比一比谁背得更好。

这个消息很突然,令红帆吃惊怎么从来就没听说过,余惠芝也和自己一样,在下劲儿背诵“老三篇”呢?红帆直视母亲的脸,眼神里现出不可置信的神情,仿佛是要母亲解释清楚:余惠芝?怎么就突然多出一个人呢?不是就自己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母亲被女儿盯得也现出一脸茫然,道:“我也是才知道,之前一点都没听说呀。”又愤愤地安慰红帆:“不要想别人怎样,只管自己好好背!”

能不想吗?红帆在暗暗衡量这个既有慧根又有背景的余惠芝。

余惠芝年长红帆两岁,她皮肤白皙,眉清目秀,比红帆娇俏柔媚得太多。她聪颖灵动,乖顺听话,体贴长辈,学习有天分。是村中大人们夸赞最多的姑娘。

还有一部分赞美,是来自村人对她父辈的恭维。她伯父余海,是大队支书,也是白屯村男女老少两千多人说一不二的人物。

她父亲余德,是余海的弟弟,两兄弟是一母同胞,兄弟情分很深厚的。占上哥哥大队支书这层关系,加上余德精明圆滑,自谓雅士,上下关系也维系得好,虽说只是第九生产队的社员,身无半职,但“势”却在九队队长之上,和一些能管事的大队干部一样管事,称得上是全大队行事无阻的风云人物。

比如说吧,村里来个说书的,他会主动接待,食宿也在他家遇上一位带着颜料游走四方,挥毫四扇屏的过路艺人,他邀请到家做画,住上几天,与之称兄道弟,还四处走动,帮忙推销画作。小队的,甚至大队的一些迎来送往,也常见他出面应酬。

其兄权势的光辉折射在他身上,也出了令人神往的夺目光环,吸引了鼠目寸光、攀附权贵、附庸风雅的一帮年轻人趋附比如李庆。这些人大多是生产队涉世不深的男孩,他们以能接近所谓的雅士,替他跑腿为风光。

在红帆眼里,这位有能耐的大人物尽管对她比对其她姑娘更亲热地叫“红帆妮儿”,或者叫“小帆”,但他那双鹰一样锐利的眸子,总让红帆望而生畏红帆从未在那里看到过厚道与良善那里面很幽深,仿佛藏匿着她一万年也猜不透的谜因此,不愿多和余德说话。

余惠芝其人,有实力,能力不弱,何况还有支书伯父和能力强大的父亲为她站台撑腰,看来八成是要压倒红帆,成为红花儿

而红帆,自然会成为陪衬红花的绿叶了。一抹灰暗涌上心头,红帆心中泛滥着阵阵失意和不安她不愿服输,不甘成为陪衬余惠芝的绿叶。这种心气,一直在她心中撑着。这是她的天性,倔强的天性。

午饭后,生产队几声钟响,九队群众陆续来到开会现场,红帆也早早来了。群众会在九队东大坑上方打麦场边的老榆树下召开。为表示对大队支书参加小队会议的热情,队长罗天保特意搬来桌椅,端茶倒水招待。

队长主持会议,看见到会的妇女们纳鞋底、做鞋帮、搓麻绳、补衣物都不闲着,男人们说说笑笑抽着旱烟,就高声道:

“大家注意啦啊,妇女们停下手中的活儿,咱们用掌声,对余支书亲自参加咱九队的会议表示热烈欢迎!

掌声响起,坐在桌旁椅子上的余支书笑呵呵抬手示意,算是同大家打过了招呼。

队长继续说,“今儿组织大家开会,有三件事。第一,支书讲咱抗旱保秋的重要意义;第二,咱九队抗旱的具体安排;第三,咱队的两位红小兵余惠芝、张红帆为大伙背诵老三篇。现在,先请余支书讲话,大家鼓掌。

掌声响。余支书开始讲话了。讲的什么,红帆没听进去,队长说的啥她也没在意,心全让担忧与不安占据着。

总在想:余惠芝,你会背几篇?三篇吗?背得熟不熟?会比我背得更好吗?如果你背诵得比我好,我……我能欣然接受你成功胜过我这个现实吗?多少天的努力却落得陪衬的名头,太伤自尊,心中会难受很久的。

倒不如……干脆不上场!——甘拜下风拉倒。

这个念头刚刚抵达脑海,心头就猛震。转念想,真的甘拜下风吗?这么急着当人手下败将吗?还没了解她的实力,就败下阵来,这叫没出息。她能不能胜过自己尚未可知,万一她还不如自己呢!

要是她先背,自己就有选择的余地,那时再决定上不上场才好!但愿罗队长先叫余惠芝的名字,让她先行背诵。

心中的想法能否成真,红帆不知道,她只知道自己的心咚咚跳个不停。在那个不安的心田里面,那棵不甘示弱的心苗在疯长它让红帆胸中鼓起了风帆,充满了蓬勃的力量,这种力量足以应对突发而至的挑战。

这个时候的她居然在思量,即便队长先叫自己的名字,先于余惠芝上场背诵,也不能临阵退却,也不能半途而废,也不能不战就先缴械受降。

余惠芝到了吗?红帆环顾会场,在找。呵,她在会场里坐着呢,手中拿着薄薄的《老三篇》小册子,眼不离书地在看呐!

嗯?董五,这家伙也来了?是他,窜来窜去的,没有见他安静的时候。还有闷葫芦陈民,呆呆地坐着,还有,叫……叫赵……哦,记起来了,叫赵新亮的,不怎么熟,只听说这男孩挺正派的,也坐在那儿,他听话的弟弟新光立在一旁,再就是鲍玉、鲍河……

美霞、林青她们呢?她们没来?红帆的目光在会场里游弋,却意外发现李庆凑在大人堆里,在余惠芝父亲余德旁边坐着,不知他们在嘀咕着什么,说话还一齐往红帆这

红帆莫名其妙,用质疑的目光看他们他们觉察到了,停止了交谈,将目光移向别处。哦,看到美霞和林青啦,她们在会场边上保管山墙阴凉处,两人面对面蹲着,埋头专注看着地下,大概是在玩“狼背猪”占方游戏。没见王英,只有何英子一人观棋。

会场上嗡嗡声不断,即使刚才支书讲话也如此。该背颂“老三篇”了,红帆屏住呼吸,稳住不安的心,注意队长口中说出的名字是谁。“余惠芝,你先背,”罗天保队长点了将

——好哇,红帆放心地舒口气,正合我意!内心感到安稳了许多。要是先让自己背,心里没底也得上,因为不能不战而降,把红花拱手让人。

红帆想:我倒要看看,她背得到底怎样要是背诵得好,我就要动动脑筋,看怎样做才会比她更好一

开展背诵“老三篇”的群众活动,在白屯大队还是首次。大伙都感到新鲜。会场立时安静下来十四岁姑娘余惠芝慢慢站起,怯生生地立在原地,表情拘谨,不紧不慢地背诵起来。在红帆记忆里,这种场面的群众会,余惠芝也是第一次参加,她显得很紧张。

她背诵的声音不大,一会儿便被众人的哄哄声淹没,队长开始维持会场秩序。《为人民服务》背得蛮好,一开始《纪念白求恩》,就磕巴巴生疏了。结结巴巴背了第一段,第二段没背完就背不下去了。她干脆捧起了手中的书,以读当背,读了下去。

这举止使许多人吃惊又不满,红帆心中的话几乎出唇:这能叫背诵吗?红帆看到她伯父余支书起身告辞,罗队长送他走出了会场。余惠芝捧《老三篇》的双手微微发抖,将《愚公移山》读完。

见状,红帆的自信有了。认为凭自己的实力,一定能胜过余惠芝。众人的目光刷地转向红帆,队长和几个群众几乎同时喊向红帆:“红帆,该你背了。”

红帆起身,有声音响起“中间站站!”“是啊,是啊!”有人附和。红帆向会场中央走了几步,用洪亮的声音背诵起来。

声音挺悦耳的一时会场静下来妇女们不觉停下手中的针线活儿,抬头盯着她看,感觉仿佛是认错了人怀疑这好听的声音竟是从她口中发出来的。男人们竖起了耳朵,一脸认真地凝神细听。虽然和余惠芝一样都是土味浓重的家乡话,但吐字清晰,语音清脆,音质甜润,富有弹性可谓韵味十足,效果出人意料。

咳!这个小姑娘,她流利谙熟略带抑扬顿挫的声音,征服了大人们的耳朵,众人像听戏一样聆听她的背诵。

突然,“哇——”一声大叫,有男童大哭。哭声干扰了红帆的背诵,也干扰了众人的聆听。男孩母亲连忙从不远处跑来,急问:“咋啦?”五岁男孩缓过一口气,指着旁边的董五哭叫:“他拧我腿,……拧我,……拧我好几下。

年轻母亲怒视董五,蹲着的董五显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无辜模样仿佛被冤枉了,“嗖”地站起来答道:“我没有,不是我。”又用白眼瞪男孩,狠狠说:“你哪个眼看见是我拧你啦,咹?小心挨嘴巴!”

男孩胆怯了,母亲却被激怒了,“娃,别怕,他恶,也吃不了咱!”然后高声大骂:“哪个不是人养的欺人杂种快站出来!敢做咋不敢当的熊货,单单欺负小的,朝老子来好了。

愤怒的目光狠狠地剜了一眼董五,然后又骂道:还是熊包、软蛋不是你干的?你是啥东西谁不知道!这腿上红指头印子,看看,都发青了,你妈的蛋,手痒了再胆大点,回家使劲拧你妈屁股去!

队长连忙赶过来,好言劝母亲,众人吃吃地笑,董五不再吱声。孩子哭声止住了,被母亲领走。

红帆被干扰,但是没有停止背诵。这时《纪念白求恩》背完。正当她开始背诵有点发怵的《愚公移山》时,另外两个小男孩——小强和李虎在会场上厮打起来,小强说李虎抢走了他的纸三角,李虎辩说是自己赢的,小强追向李虎索要,李虎不给,就打起来了。

哈,这会场可热闹了,乱糟糟的,大家听不清红帆的背诵了。“静一静,”队长高喝,“再说话要扣工分啦!”众人这才静下来。没两分钟,红帆便背诵完了压在她心上好长时间的“老三篇”。她长长呼出一口气,如释重负此刻,终于甩开了母亲强塞进她心头的那烦心

此事已过,压力没了,红帆心里也轻松了。但是,背诵会场那不该出现的干扰会时不时脑海,让她的心平静不下来。脑中每每现那搅扰场景的时候,她的理智总会为她的心指向一个认知:是有人故意为之,有心捣乱。

晚上,静悄悄的夜赶走了昼的喧嚣,将忙碌一天的人们送入甘美梦乡。红帆却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为白天背诵现场发生的事不能入眠。在这万籁俱寂、没有丁点干扰的世界里,她专心致志梳理着纷乱的思绪。

有几个问题要好好想一想:为什么在余惠芝背诵时,就没有哭闹的、打架的,轮到自己背诵,这些事全给摊上了?是自己点背吗?不一定吧?

背诵之前李庆和余德悄声细语时一起瞧自己的眼神,是有内容的。里面藏着什么?猜不透总归不是好事,极有可能与后来发生的打斗有关联。

还有,大哭的小男孩儿指着董五,说是董五拧了他的腿之后,董五跟李庆似乎有过接触,然后又在会场里跑来跑去,再后来就出现了打架的事。

李庆原本是同余德挨着坐的,后来又与董五在一起串连起来仔细琢磨,红帆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嗯,极有可能是李庆、董五故意捣乱,暗暗使坏。红帆不由想了之前麦地赶羊那件发生那件不愉快的事情后,她就知道自己无意中,他们结下了梁子。他们不会轻易放过自己的今天的所作所为显然是一种报复。真是不失时机呀!

还有一点不能忽视,那就是这事儿与余德有牵连红帆忘不掉李庆、余德一同瞧自己时不怀好意的眼神。


是的,这一定是他们的预谋是为了保证余德的女儿余惠芝的背诵效果强过自己,暗中指使董五,故意在背诵现场给自己制造的麻烦。

这就对了,符合常理了。不过,事实证明,他们这样做,并未对余惠芝有任何帮助,对自己也没有多少影响。因为,自己正不想被推荐上去,不想当着更多的人背诵那长长的“老三篇”呢!

不管怎样,背诵“老三篇”这件事过去了,终于过去了。想明白了那里面的曲曲弯弯,就不愿再去多想那些不遂心的事给自己徒增烦恼了过去的,让它永远过去吧

只是,背诵会场上有个舒心的场景,禁不住让红帆想起。那是藏在红帆心中有趣的亮点,她忘不掉。此刻,夜分外静谧,她愿意在脑海中不断重现那个难得的令人愉悦的场愿意去想,反反复复地想。

那个场景的重要人物是赵新亮,他可是一直微笑着听完自己背诵的人。他是个帅气的男孩,红帆背诵时瞟见李庆用手拍过他的肩,示意他一起离开会场,他没有走。

他不是李庆、董五一类的人,他是个优秀学生。在学校,他与红帆同年级,是另一班的班长。虽然与红帆同在一个生产队,可赵新亮住在村后,红帆家在村前,两家距离较远,他又是男孩子,因此彼此不熟悉。

族家二爷曾盛赞过他。那是很早以前,红帆姐弟们在一起疯逗,蹦跳不安,追逐嬉戏那个吵闹的场面正巧被二爷看到,他迎头狠训:“一天天长大,要学会有动有静,别成天瞎胡闹腾。闲的时候,学着静静想些事情。”

红帆内心忽的一动,细想二爷的话,感觉有些深奥,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她发懵啊:怎样做才是有动有静?

又一天,适逢二爷高兴,红帆便鼓起勇气请教他这个问题。二爷捋着胡子沉思一会儿说:

“人,要学着能够静下来。静下来才能用心想事情,心里要能点事儿藏点事儿。说话要想着说,行事要筹划着做,稳稳重重,大大方方,体体面面。

打个比方,那山涧小溪,整日哗啦啦响个不停,是因为水很浅;江水慢悠悠不声不响流淌,那是深不见底。这就是俗话中说的深水不响,响水不深’。

做人,说话沉稳有路数,肯用心思,像那不声不响流动的江水,静静地默默地做着该做的事情,这才是有出息成大器人的样子整日嘶哑傻疯,吱啦浮漂,不会用心想事情,心里没有一点城府,肤浅溪水,啥时候也不会有大出息!

水深不语,人稳不言,这个道理要多去揣摩。要学会心里存些事儿,不声不响不张不扬,用心用力把心里想的事情做成,才是本事。依我看,咱队赵新亮那娃儿,就是个有心思的人,比村里娃们都强

不单二爷有这样的赞语,红帆还想起母亲平时批评她的时候,尽管拿余惠芝榜样抨击她的次数最多,不是也多次赞赏过赵新亮聪明正派吗?

回想群众会上背诵“老三篇”时看到的赵新亮的行为,红帆对二爷和母亲的看法有了认同,觉得他们看人挺准的。红帆想:这个赵新亮,是怎样的有路数呢?就想去多了解他,看清楚他的内心。

是,女孩子不能与男孩子玩儿,更不能多接触,这是父母们经常叮嘱家中女儿的话,也是村子里半大孩子恪守的道德底线如果越过这条底线,会招惹是非,被村人非议的。

于是,红帆内心就期盼有偶然的自然而然的机会出现这个机会,是既能让她无意间接近赵新亮,又能让村人充分谅解她,不至于非议她的动机

她想到,在以后漫长的日子里,若有幸拥有这样的机会,那就能近距离观察赵新亮,了解赵新亮,学习赵新亮也就一定能使自己成为二爷口中“有路数”的人。

嗬,这将是一件多么美好、多么有趣的事情啊!尽管这样的事情可遇不可求,但她不着急有耐心,会一直期待等候这样的机会出现。为值得。

啊,隐隐地,不知不觉中,红帆的心坎上镶嵌下了“赵新亮”这个有可能成为她榜样的名字。夜深了,她带着探求身边“有路数”人的快意,入眠了。

 

第二节   家庭压力

                      

 

预料之中,几天后一次小队会上,队长点名批评了董五、李庆、陈民和钱勇扣他们每家四个工分,相当于他们的妈妈劳动半天的工分被罚没了。表扬了红帆。母亲当日就将这一喜讯告诉了她,予以赞扬,对她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

同时告知红帆一个消息:上面有精神,在大队范围内开展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群众竞赛,内容是背诵毛泽东主席的三篇文章,称之为“老三篇”的《为人民服务》、《张思德》、《纪念白求恩》。

  母亲很兴奋,仿佛窥见了天机一般未同红帆商量,就替她报了名。还不无道理地跟红帆说:“倘若不规定这三篇,单说背毛主席语录,许多人都能背上几段。这三篇比较长,对整日忙忙碌碌大字不识几个的农们来说,就像是要他们背天书,他们背不完整老三篇的,他们虽有热情,但是不敢报名参加比赛。

于是,擅自做主的母亲要求红帆:“这不可多得的机会。多下点工夫,等你会背了,先在小队背,背得好,再到大队背、公社背。我们到外地参观,听过一个十岁女孩儿一口气背了这三篇,多争气、多荣耀,小小年纪就已经在当地出了名……”

红帆如愿听到了队长的表扬,母亲的称赞,心中是非常欣喜的。她觉得李庆、董五们内心的嚣张气焰应该被压下去了,不必担心他们以后还会使坏。自己的行为在小队会上得到了肯定,这是很光荣的事。

她感受到了莫大的鼓舞,也使她的身心得到了安慰。她为及时获得这种精神上的支持而激动异常。他觉得自己不再那么孤单了,支持她的除了有家庭,还有生产队。

她第一次惊喜的感觉到,自己已经融入了社会。这在她的心中萌生出了模模糊糊的依托一种对社会信任的依托那么宏大、那么激越奔腾的心灵依托。这种依托巨大的,能够撑起的精神,承载的灵魂

她呢,被这种波涛滋润灵魂的托包围着、滋养着,幸福地感受到了自己已成为国家集体中一分子的光荣她为此骄傲,为此自豪。她感到,这种氛围博大而精深,气势庞大而磅礴,弥漫于天地置身于这种氛围里,她感受到了大集体阳光般的温暖,感受到了从未经历过的众人给予的勇气和力量。

沉浸在深度喜悦中的红帆,突然发现母亲的脸变得难看起来,心中一颤,就听见母亲没好气地说:“跟你说话听到没有,红帆?发什么呆?”

“哦?”红帆慌忙回神儿,努力回想着母亲刚才还说什么来着好像是背“老三篇”?……就是,——天呐!“老三篇”这文章,红帆不单自己读过,还在群众会上读给大家听过,那可是长长的三篇文章,要在群众会上一次背完,还要不丢脸,这个难,可不是一般的难!不下苦功夫,不背个滚瓜烂熟,非丢人现眼不可。

“不背吧,行不行?那么长,我怕记不住。”她有些怯懦,仰脸恳求母亲。

“不行!这可是个好机会,不能丢掉你得争争气!小孩家什么也不懂,听大人的话准没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母亲的口气更加急迫,也更加严厉,生怕红帆抵触她,就用命令的口气压制她。

就像是重重的沙袋突然落在了红帆稚嫩的肩膀上,她感到背负不动,她的心被挤压得生痛。

但这是母亲的决定,是她饱含用心的关爱,还得给予理解。

母亲一直都是这样要求她的儿女的认为只要对子女有好处的决定,就不叫武断,不叫独裁再不合乎情理,只要认为合乎情理那就是合情理的,子女必须无条件服从。如有异议,便是不听话,不懂事,不知感恩。父亲也赞成这种行事风格,秉承同样的教育理念。

自小如此,已经习惯了,没有反驳过。只是,红帆一听到这样的话头就大,就知道自己输定了,就得必须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了。

因为,她根本就不知道用什么样的理论去驳倒母亲,仿佛那句“为你们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自己所有的不同想法都是谬误,都会败倒在这个金光灿烂的金规铁律面前。让人好恼

但是,……但是,母亲这样的专断,好像也不是全都错了,她想起了一件往事。

六七岁时,不知是谁提议,让红帆成了相邻几户人家举行“三忠于”活动的领颂人母亲非常赞同,认为这件事不仅对女儿好,她脸上也有光彩。

那时,翻了身的贫苦农民对救出苦海的恩人毛泽东主席感激不尽,为表达感念之情,每日餐前,相邻几家结为一组,在喷绘有毛主席画像的墙壁前站立,个头最小的领颂人红帆出列站在最前面。

大家注视着墙上的毛主席画像和画像两旁“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毛主席”的对联,等待最前面人的领语。

当听到红帆说出熟的“敬祝最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时,大伙右手握着红色塑料封面的毛主席语录,从胸口间举向正前方,跟着说“万寿无疆”再将右手收回胸前。如此呼三遍“万寿无疆”,右手随呼声向前上方举过三次,仪式才结束,各自散去,回家吃饭。

每当这时,年龄最小,站在最前面领颂的红帆,觉得严肃、恭敬的氛围里有种令她内心兴奋得快要窒息的激动激动中她感受到了众星捧月般的骄傲与自豪。

虽然这个活动没有坚持多久,但留给红帆的记忆非常深刻那个豪情涌动的瞬间,那个激情满怀的刹那,总在她记忆的长河里闪现光彩。是的,那就是听了母亲的话才会有的特别珍贵的感受。

现在母亲也是为自己好,也许应当听她话的吧。她这样说服着自己。

但是,一想到那长长的三篇文章,红帆的头就发懵。要是背不熟记不住呢?她真的没有自信能够熟背这三篇文章的。

想到此,就跟母亲说:“那我努力背,真背不会,…………您也别怨我。”红帆为自己留了条后路。

她是在为自己担心呢!她怕,怕一旦背不好会让喜欢她的长辈们失望,那会令她愧疚得心碎的她可是听惯了叔伯婶子们的表扬话,看惯了他们对自己充满希望、信任的褒赞目光的;她还怕,怕背砸了,同龄的伙伴们讥笑她逞能,向她撇嘴表示蔑视;她更怕,怕背不好母亲不满意,埋怨她非但没争来光,反倒给大人丢了脸……

满意自己对母亲“留后路”的回答,心里乐着然后偷偷瞧了母亲眼,——很糟糕,入眼的是满目寒意,母亲的那张脸已是黑黑沉沉的了。

红帆立时缄口,目光缩回,吓得再不敢吱声。

此后的一段时间,年少的红帆,除了去学校上学,在家完成作业,干些简单的如洗菜、烧火、喂羊、打扫卫生等必干的家务活外,还要闷在家里背老三篇。邻院的伙伴柳美霞,还有要好的林青、王英,几次要红帆出去玩儿被拒绝后,再也来找她

也有时候,她实在想玩儿,就在放学后与伙伴们躲在一个偏僻地方跳皮筋怕母亲发现,战战兢兢的。

加之时不时会看到董五、李庆等人的影子,这些人不是阴沉着脸,就是嬉笑着捣乱。讨厌的董五只要看见红帆跳,就像泼猴般在皮筋旁窜来窜去干扰,赶都赶不走他,气得人没辙。

这时红帆的心绪极差不单讨厌董五等人的干扰,还担心被母亲发现,常常玩不到结束就心绪不宁地连忙赶回去,又惹得伙伴们不高兴。

伙伴们已经习惯不约玩儿了。红帆远远的看到她们几个心无杂念一起嬉笑着热热闹闹上学放学,又一起到野地里挖草,好羡慕她们的轻松自在、无忧无虑、友好欢快的生活。自己呢,孤独、沉闷、心事沉重,——好丧气!

柳美霞、林青她们想玩双人跳皮筋的时候,才想到红帆。

双人跳的玩儿法,至少四人才能玩得转将皮筋连接成圈,两人撑着,使皮筋成为双道筋。另两人同时跳,每人各跳一根筋儿两人踩着同一个点,花着跳。这种玩法难度较大,可过瘾。

况且几人中唯有红帆有足够长的双人跳皮筋那还是用父亲自行车上换下来的旧内带剪成的没有自行车的人家哪会有这等上好的玩具。这筋儿皮条宽,弹性大,不易断,因此,同龄朋友很是羡慕,——她们没有。

星期二下午是老师们政治学习时间,不上课,最有机会玩。这日,美霞、林青约了红帆,红帆正巴不得呢!好久好久没在一起痛痛快快玩儿了,就像是干渴的禾苗盼到雨露一般,好高兴!她们约定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出去玩。

可是不巧,午饭后下起了不小的雨,多少使红帆有点遗憾。不过没关系,只要写完了作业,雨一停就能出去玩儿

红帆连忙将作业做完,见母亲坐在旁边做针线,便将会背了的《为人民服务》再熟一熟“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

雨小了,过一会儿雨住了。当柳美霞第三次在大门口跳来跳去,鸟雀一般招呼红帆的时候,弟妹早看到了,先后朝姐姐红帆指了指大门外。红帆当然心中明白,只是担忧旁边的母亲不允许,不敢出去。

偏偏这么不巧,天下雨了。如果不下雨,母亲到田地里干活去,作业一完成,就能玩个心安理得。此刻却不行,必须征得母亲的同意。母亲正和串门来的婶婶坐在门口,边做鞋子边闲聊红帆心里明白,多半是暗中督视子女学习的。

门外转来转去的美霞,看到家长在,也不敢理直气壮招呼红帆,焦急地用手使劲儿召唤,不动声色的母亲看得一清二楚。母亲乜斜眼看红帆,见女儿注意力不能集中在书本上,不是看外面的美霞,就是仰脸看自己,魂不守舍,那样子显然是在乞求允许她出去玩儿。见状,母亲的脸色不好看了,显出不满。

但是,大概是心有所忌,母亲很不想让邻家婶婶看出女儿学习不专心,也不想表现出家长管教不力,就用无声语言予以制止:先深意地盯视红帆,与女儿目光相碰撞,皱眉给她暗示,接着又摇头。

这意义明确的瞬间示意,似乎没使坐在门口另一面的婶婶觉察到异常。母亲的用意红帆明白,那是在警告她:学你的,不要理门外的人!然而,红帆的神已跑向玩伴,十分精神仅剩三分,读《纪念白求恩》,读来读去不知所云。

已做完作业的妹妹出去玩儿了,弟弟红梁作业简单,早完成了,在门外与邻家小弟编柳条帽呢。他们的自由令红帆羡慕,她烦躁不安起来

母亲仍然坐在门口一动不动,看到她稳如泰山老神在在安然静坐的样子,红帆心中生出酸楚,暗自质问:母亲,难道只为看管我一个人么?这岂不与你常常不齿的私塾先生一样了吗?你知不知道我已经累了倦了,一点也读不下去了?我想出去玩一会儿,只是一会儿,这不过分啊

红帆的双目透出乞求的神,心中暗求母亲,别这样把我管得太好不好?

但是无济于事,母亲没有反应。红帆伤心,认为自己就是只被囚禁在笼中的鸟,身不由己,好委屈,好可怜。她转而难过起来,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快要掉下来了。

督学的母亲肯定看到了女儿情绪的波动,思忖片刻,换了副和悦神色,轻声问:“《纪念白求恩》第一段会背了么?”

“会背了!” 红帆应答迅速,积蓄心底的希冀强势升腾,心境立马改善。

“你再熟熟,过会儿给我背,要熟。”母亲的声音不高,柔和却是少的。

“嗯”。红帆猜到了,一定猜对了:只要将这一段给母亲熟背下来,肯定会让自己出去玩的。母亲的行为,犹如在红帆受伤的心上涂了层止痛软膏,她又欢快地读了起来。

很快,她来到母亲跟前,将老三篇本子递向母亲,然而,……然而令红帆诧异不止的是,母亲并未接书。母亲的目光从手中的针线活儿上,慢慢移向红帆这张有可能给她增光添彩、光耀门庭的乖宝贝脸蛋上,轻松柔和地撂下一句硬得如钉子般的话:“再往下读背一段

这个意想不到的用温婉柔和包裹着的“硬钉子”,扎在红帆毫无准备的柔软的心窝里,急剧的创痛使她几乎招架不住。

“再往下读背一段”,说得多么轻巧!那可是长长一段文字呀!怎么能这样蒙人糊弄人呢!红帆心中有被逼无奈的呐喊,有日久养成的敢怒不敢言一时间,气得双手攥成了拳头,努力忍。直忍到不能再忍,她定了定神,用一张木着的脸瞧着母亲,不满问道“读几遍?”

“先读后背!……呵……”母亲的目光落在了书本上,语气有点迟疑。她拿起本子,发现这段文字确实不短,可能想到女儿虽说资质聪颖,但并非记忆超群,语气这才有点缓和,支吾道:

“那就先读背前半部分,到‘世界革命才能胜利’吧。”母亲故伎重演,当着旁边的邻家婶婶话说得很轻松,显得十分的通情达理。

尽管红帆平时很少感受到母亲话语的柔和,可是,此刻母亲释放出来的柔和温婉,让她感到虚伪,感到无情。

她并未因母亲减少背诵量而平息怒气,相反,有股不平之气在她心中冲撞:母亲你好随意,给予希望的是你,击碎希望的是你你这多变的随性行为,知不知道伤透了女儿的心?

一时间,她怒不可遏,心受蒙骗的委屈与愤怒交织在一起,发酵——酝酿——膨胀,几次欲发作出来。……可是,可是她想起了父母多年厚重的期望,内心强大的拟制力硬生生按捺压了这股怒气。

严格的家庭教育使她打记事起就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不管父母以任何方式督促学习,都是一番好意,应当服从,无条件地服从这已成了家中不成文的家规。

于是,愤怒与委屈就像拔掉牙齿的狮子,像泻过洪的库水,失去了迸发的势头和力量,变成了深深的沉重,凝结于心。她不能爆发,不能辩驳,只能默默接受、忍受。

年轻的邻家婶婶起身告辞对发生的一切很是感慨,她敬佩地对母亲说:“你真是教子有方啊。我的娃长起来有你闺女这么乖顺听话,就知足啦。”闻听此言,母亲骄傲地哈哈大笑,送她出门。

婶婶的夸赞和母亲傲娇的笑,刺激着红帆,使她的情绪平静不下来刚被按捺下去的愤怒,如同涨势汹涌的潮汐,向上翻腾。她内心在大叫:什么教子有方,是残忍的折磨呀!

小红帆悲伤地想起外乡人在村头耍猴时的情景来……自己多像那个被拴绳子上不得不听令的猴子,而那个握绳执鞭的耍猴人就是母亲自己这只猴子得随母亲口中的呼唤、手中鞭子的指向腾翻打转儿。

甘心当猴子红帆内心在喊:我是人!我不是畜生!她身上的血往上冲撞,感觉头涨得很大,而且里面霍霍生疼。家规的大棒尽管压制住她一时的火气,但她内心不服,她受不了这种虐人的束缚。

母亲送走婶婶,回来坐旁边注意地瞧她,似乎在催促她快点回到认真读书的状态中。红帆反感,迅速摆出个样子来表现她满满的抗拒心:将书高高举起,大睁双眼,似在看,却一个字也没有看,有心与母亲软对抗。

好奇怪,做出这番举动后,内心反倒安静许多。这种感觉,非常奇。她忽然想起跳皮筋的事儿来,看来彻底黄了。黄就黄吧,有什么办法呢?唉!

可是,跳皮筋的场景逆势袭来,顽强地在她眼前闪来闪去,没办法赶走它。她太想跳多日不跳的皮筋,太想听踩着节拍边唱边跳的美丽的皮筋歌:

“米发索索花儿开,两只蝴蝶飞出来,一只青,一只红,梁山伯祝英台。”

还有,“小汽车,嘀嘀嘀,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三五七,三八三九四十一……”一直唱到“九八九九一百一”。

歌声像是荡漾在红帆耳畔婉转的风铃,浪漫,清丽,充满传奇神话色彩。这琅琅上口的歌谣,伴着欢快、悦耳、有节奏的步点,还有跳皮筋两人轻捷健美的身姿,活泼的两边双人跳的气韵,全都活灵活现来,仿若在红帆眼前展现,灵动地进行……

那情景,引诱、牵拉着她的思绪,使她沉浸在那有趣的回忆里。顷刻间,脸上泛起毫无遮饰的纯真的类同痴的笑笑,几乎出声。

母亲觉察出女儿神色反常,深感疑惑暗暗吃惊。审视着女儿傻乎乎的笑脸,脸上掠过一丝惊惧。难道?……

没有没有!多余的担心一闪心也跟着安定了下来。因为,她发现女儿注意了她脸色的变化看到女儿骤然间回转神思的惊慌,瞬间表现出的不安与胆怯知道是女儿走神了。妈的,这丫头片子!让老娘虚惊了!心里骂了一句,放了心

自我责怪道:怎么会怀疑女儿神智异常呢?怎么可能呢是多虑女儿正像一株茁壮成长的小树,得为她剪掉旁逸斜出的枝桠,让她一个劲儿向上蹿才对。

宠爱娇惯不是爱女儿,要求严格才是真正关心她。而她,也一定能经受得住这严格的管教。

想到这一层的母亲,看到眼前气人的红帆,一股怒气使她指着女儿的肩膀质问:“你给我念念,哪点好笑?这么多天了,第二篇才背个头儿,啥时才能背完?我盯着你还这样,可想你一个人的时候会是多么散漫!你难道不能有点自觉吗?呃,你回答我!怎么这样没出息!”

没出息?说我没出息红帆怔怔地盯视着母亲,一张脸有些扭曲。自己在母亲心中就是这样的吗?就是个没出息的人吗?

从来就瞧不起没出息的红帆,平时生怕沾上这个耻辱的字眼。而此时此刻,说自己没出息的人居然是母亲

她的眼神在变化,由遭受批评时的沮丧转入满目的愤怒方才挤压在心里的怒怨,滔天巨浪一般翻腾上来。怨气,撑起了她的胆,她居然怒视了母亲一眼满腹无处诉说的委屈立刻向外膨胀转化成了新生的怒怨

她想,为了争气,为了有出息,比同龄人付出的努力少吗?这个,别人不知道,母亲你难道不知道?

她委屈,她愤怒,感到在这个世界上,心中的苦无人能理解一点点。红帆的头胀得很大,里面一点空间都没有,憋得她难受异常。她简直要疯了。

“接着读,会背这半段再出去玩!”母亲命令。

红帆的心却不愿服从,在抗争:读,读,我不是一直在努力地读吗,结果还不是说我没出息。读是没出息,不读也不过是没出息反正都是没出息,我正好一点也读不进去呢,你能怎样?

一时间,她心中没了委屈有的全是怨怒所有的怨怒都支持一个行为:硬挺着,什么也不做。

母亲愣了怒了,质问:“咋,不想背,那你想干啥?”

“我头痛!”

“哼!玩着头就不痛了”母亲起了高腔,显然认为女儿顶撞了她。

红帆心中狂叫:玩?你让我玩吗?给过我玩的时间了么?不讲道理!但是,她还是不敢喊出来。默默的将本子丢在一旁,虎着一张苦瓜脸,等待宣判似的任由母亲处置。不读了,就是不读了,看你能怎么着!

母亲被她躺倒不干的行为激得大怒,脸上笼罩一层捉摸不透的阴云。她在隐忍,生生地忍着。好一会儿,才启开被牙齿咬着的下嘴唇,怒生生一字一句吐出:

“玩去吧,玩去吧,玩去吧!”声音由低到高,由弱到强,尽力显示强大的震慑力,好让女儿明白,母亲恼了,恼极了!快别死犟了!

其实是母亲们教训子女失败时的无助呐喊,是长辈们惯用的以退为进的最后通牒。那里面蕴含威慑,意思:你敢出去玩!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红帆最是明了此刻母亲是什么心想到:不敢?为什么不敢?你都这样了,是强弩之末了,也许这就是通往外面美好世界的最后一道封锁线,需要点勇气就成了。

出去,一定要出去!决不能在这里再呆下去了!这里的空气令人窒息,这里的氛围使人发狂,这是一个逼人发疯的地方。

到外面去她多么需要啊——这雨后初晴的天底下,有润湿清新的空气,洁白含笑的云朵,灿烂仁厚的阳光,还有一阵阵夹杂着不知什么花香的风,摇摇摆摆婀娜多姿的树梢,枝头惊飞的鸟儿,什么鸟儿悦耳荡心的鸣叫……

啊,就在外面这自由舒心的旷地上,这令人神怡的氛围里,小伙伴们捉迷藏、踢沙包、跳皮筋、蹦方、推铁环……那地方,能医好她的头痛,能舒缓平息她焦躁不宁的心,补足她倍感匮乏的精气神。

……但是,母亲是很少发这么大脾气的,若是横下一条心硬着头皮出去,后果会怎样?……管它呢!她只知道此时此刻,心最需要的东西在外边,她必须逃避煎熬与折磨,放松一下绷得紧紧的神经。

出去,必须出去!她在心中一遍遍念叨着,好为自己壮胆。然后,低着头,不去看母亲那张盛怒的脸,不顾一切往外冲。

但是,……但是当她抬腿迈步的时候,平时伶俐的腿脚像灌注铅水一样沉重,挪不动。——自己怎么这样熊!

她莫名自己竟然这样无用,这样力不从心,这样没有胆气……啊!是呀,毕竟是平生第一次忤逆母亲在她的记忆里,与母亲还从来没有过这样阵仗的抵触。

可是,这次,这次自己也不是故意找茬违拗母亲的,实在是无法顺从。红帆痛心,她也不愿这样,违抗母亲意愿实在是被逼无奈的本能反应。

她定定神,鼓励自己向前,向前用力移动腿脚好费力气呀……抬腿,走!她暗暗鼓励自己。

可喜,第一步终于迈出去了然后第二步……

正当她要跨过门,心里想着再穿过院落,就能拥抱外面多姿多彩大自然的时候,冷不防,屁股上受到重重一击——是一筹莫展、怒气冲天的母亲甩给的巴掌,她试图用武力阻止女儿前行的步子。

可是,她倔强的女儿只是稍稍怔了一下,并没有停下向外迈出的步。

母亲很少打她的,是不是还有第二掌,第三掌?不管了,豁出去了她横下心一个劲地往外走,带着那张表情麻木的脸往外

母亲见一掌没能打回她,怒视着,恨恨地看着她直挺挺朝外走去的背影,气得直跺脚却没有再甩出巴掌她知道,再怎么打也没用了。

红帆木然地走出家门

雨停了,天开始放晴,门口已不见了玩伴柳美霞。她直愣愣穿过门前大路,绕过自家的沤粪坑,从刺槐缝隙中爬上土坡,来到与家门遥遥相对的长着弯腰老槐树、挺拔老榆树的林子里。

这是个幽静所在,一百多平黄土地上,错错落落生长着几十棵大大小小的普通树木。这地方属于另一个生产队的周边空地,是偏僻角落,很少有人来这里

她记得,在这儿与美霞跳过皮筋的。此刻,静静的浸润着湿气的树林儿,没有一个人,她觉得很好。往这里一躲,即使母亲出门找她,一时也想不到她会来这里的。

她需要这样的环境,需要这样没人打搅的清静这样才好让激愤得咚咚跳的心渐趋平静,让周身速流淌的焦躁不宁的血舒缓下来。

她在一棵粗壮的老榆树下停脚,看了看树干旁边那块青石弯腰扬起双手将青石上的水赶下,拿袖口擦干了,背靠湿漉漉的树干坐下来。

她孤单无助的心好沮丧,无力地倚在树身上头脑空空,什么也不愿想,一味地消沉难受。几分钟过后才稍稍镇定,回想刚刚发生的事情,一阵酸楚涌上心头,无声地抽泣起来

她啜泣着,回转身偎依在老榆树的树身上,像偎依在它的怀抱里

双手簇拥着树干,掌心贴着树皮,将脸埋在两手背上,抽噎着,抽噎着……此刻感到与自己最亲近的莫过于老榆树了。

她想,老榆树是厚道的,容我这样亲近它,任我在它胸前纵情母亲却从来不允许连她的手都不让触碰一下。树是有灵性的,是懂我的。老榆树呀,看来憋在我心中的话也只能向您说了,我想让您知道刚刚发生的事情,然后,您来评评理,看看这事儿是不是我的不对?

于是闭上双眼,默默向老榆树诉说事情原委,向它倾诉心中的委屈。说到悲伤处,伤心的泪唰唰流下,哭泣使她几乎背过气去。

她蜷缩着,忽然觉着双手阵阵发麻,有种不可抗拒的力量,使她十指筋骨往掌心处收缩。怎么了?想伸展双手,十指却展不开。再试试,仍然不行,两手居然在不知不觉中收缩成了拳头。

红帆惊悚,抬手挨了挨脸,呀,好凉!这是怎么回事儿?啊? 我的手生毛病了?她心中慌乱起来,将双手在自己身上摩擦,一时间把其它的事情全忘掉了,一门心思用力伸展自己的十个手指头。

渐渐地,好一些了,十个手指全能伸展开了,能自如了,她这才松了口气。看看西边天空,蓝天白云,晴得好美。

此时此刻,红帆心中渐趋清爽,已经怒不起来了把刚才令她委屈生气的事再想一遍,仍然气不起来只觉得混着夕阳柔光的缕缕暖风,爱抚着她的脸庞老榆树像爱护孙辈的老外婆一样,让她稳稳地依靠在怀抱里树叶婆娑有声,似在轻轻吟唱安神的曲子。

这景象,这时光,让她心中轻松,生发愉悦。她的心境开始安静恬淡,觉得自己的心与神,已经融化在了眼前美轮美奂的氛围里。

渐渐,困倦生出再后来,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啊,落日熔金,暮云渐合,红帆的心,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幸福栖息。

不知过了多久,一股凉意袭来,惊得她打了个寒噤。哦,了。夜幕降临,天已苍黑。她怔怔的,吃惊自己居然在这里睡着,还依稀做了个梦。

这个梦是……她的思维努力追寻着刚刚逝去的梦境有些模糊,记不清了。只记得梦中不知谁说过这样的话:“小树磨难成大树……”她回味着,扪心自问:这里只有老榆树,是不是老榆树说给我的话?——一定是,一定是的!

心中一阵激动,不禁扭转身子,将脸蛋亲昵地贴在老榆树粗糙的皮上,双臂紧拥着树干。奇妙,真是奇妙!一个奇妙的梦,让她内心格外,有了新奇而自信的感觉

她相信老榆树真的有安抚人心的灵性。要不然,自己的心怎会如此平静无波?自己怎会这样对它亲近?是的,是的!这是坐在老榆树下的收获。

暮色中,她仰头看了好一会儿伞状的榆树冠,觉得它平淡无奇的外表里有种猜不透的神秘。又一股凉意袭来,一个冷颤使她身上起了层鸡皮疙瘩。

这个时候的树林,色渐浓尽管距家不远,林中的阴暗冷寂,使她怕。幸好一眼就看到了自己亮着灯的家,她急忙离开树林儿,朝家门走去。

入家门就感觉到了:事情没完

母亲拉着一张怒沉沉的脸不理她。弟妹是听父母话的乖孩子,坚定地站在母亲一边,也像妈妈一样不跟她搭话还鄙视她。她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孤单冷寂,她被孤立了。她害怕,她恐慌。这样的处境,可比挨上多少巴掌都要难受啊!

难熬的日子持续了好几天,她也战战兢兢了这些天。而且,没有一点改善的迹象。于是,她认为自己被家人有意冷落这种压力是巨大的,她感到痛苦,感到难过,觉得自己像一只就要被家人赶出家门的狗或猫。

家,那个生养自己的家,它特有的温暖也许从此不再拥有,每个家人都对她冷冰冰的,她的生活里没有暖,没有爱,只有冷冷的孤寂落寞。

她越来越为自己担忧,唯恐被家人抛弃。因此,她每天都陪着小心观望每个人的脸,希望他们能够放过自己,给予理解和宽容希望他们心生慈悲,施舍出哪怕是一丁点的微笑,或恩赐给即便是零星的温馨那样的话,她的心就能够感受到家的温度,就不会失去回归家庭享受关爱的希望。

但是,愤怒的母亲不原谅她,向她决绝地关闭了通向温暖家庭的那扇门,将她向家靠拢的一颗迫切的心,推得远远的。红帆不得不在弥漫着沉闷、凄冷孤寂的氛围里苦撑,希望撑到家人原谅她的那一天。

没有亲情关爱的家,春深的季节也寒意彻骨无处不在的冷漠啃噬着她祈盼回归家庭的热切心,她绷得发紧的神经会不由自主地生出惊恐的抽搐。她恐惧,她忙乱,她担心家人也许真的要将她逐出家门,不要她了,像门外无家可归的野猫野狗一样。

她甚至会痛苦地想起,村头爱扯谎的张大奶逗她的玩笑话是真的:“你不是你妈亲生的孩子,是捡来的!”这话是真是假,她不知道,只是此时,她觉得是真的。

总之,她年少的心非常不安夜里,也开始做噩梦她梦见从自家院中高高的枣树枝上摔下来。

还梦见夜色深沉的自家院落里,一个青面獠牙的怪物,从院外飞落到院墙上,见她一个人在院中惊慌失措,就要下来吃她,吓得她魂飞魄散,大喊救命。

救命的人没见到,却见那怪物将她拿下剖了腹,腹中的心肝肺肠统统被它吃掉,只剩下个空空的躯壳。……醒后大汗淋漓,心惊肉跳。

这种恐惧状态一直持续到星期六。吃早饭时,母亲气呼呼地撂给她一句话:“好好想想你的错,准备在家庭会上作检讨!”

家庭会?她一时怔楞,思绪一下飘向了之前的那几次家庭会。那几次,都是父亲主持,母亲及姐弟三人全参加,是以要求姐弟几人乖顺听父母话,努力学习为内容的。

她忽然想起,父亲在家庭会上还多次说过,“要有是非观念,如果认为父母说得不对,可以提出不同意见,这是咱家的民主。”这使她沉暗的心闪起了一丝亮光。

母亲撂下话就走开了算是告知了她她没吱声,呆呆地沉思着。

这次的家庭会难道是专门为自己而开?果真如此的话,大几率惨了。尽管父亲说过让子女发表不同意见,但看目前的情况,自己极有可能会成为家庭会的众矢之的。

呵,不过,可以放心一点,父母不会不要自己了。要不,干吗开家庭会?直接把我赶出家门不就成了吗!也许,这次家庭会后,那扇隔开自己令自己特别渴求的“亲情门”就会打开,接纳自己重新回到温暖的家庭怀抱里。

红帆非常非常希望这个想法能成为现实。可问题是,家庭会上得认错,得作检讨。如果不认错的话,结果还会令自己欣喜吗?认错,认错!自己有什么错呀!检讨什么?她想不起来错在哪里,她不认为自己有错。

家庭会上父亲的话历来是有分量的,他也是最讲道理的人没准父亲会了解情况,让自己说话,陈述事情始末,最终会体谅自己。只要他说一两句为自己撑腰的话,事情不就过去了嘛。

她想到这一层的时候,心里一道希望的亮光再次划过父亲的态度,成了她唯一的指望,成了她慰籍心灵的丹药,成了她可能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

就在那天晚饭前,父亲回来了。红帆用心观察,见父亲神色如常,说话平和如旧,心中顿时希冀殷殷。可是,母亲和弟妹们的表情却分外冷寂,天寒地冻一般,烘托得氛围似乎冷到了冰点,使红帆的心骤然沉落。

饭后,家庭会在堂屋召开

这晚,果然有不好的征兆天黑风高,风刮得院中的枣树,还有堆放在树下做饭用的柴火,呼呼作响这多像红帆乱麻一样忐忑不安的心从门口、卧室窗孔吹进堂屋的风,使煤油灯的火头跳跃不定,稳不下来,多像红帆安稳不宁的神。

家人一个个表情严肃,就连平常一向对子女宽的父亲,这时也眉头紧,一反常态这情景,不由使红帆的心绷紧了几分

这种令人窒息氛围的会红帆过去也参加过大的有批判会,小的有检讨会不过那是在大队、生产队、学校参加的,与她没有多少家庭会开得如此紧张,是第一次何况还是针对她因此,她的心提得老高。

父亲主持。他说:“这次家庭会还是为你们学习开的。”红帆一听见“你们”二字,心里略微放宽了些。她希望就这么姐弟几人都说,笼统地说下去,含糊地说到底也行,然后散会。

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她心存的侥幸还是被残酷的现实击得粉碎

父亲接着说:“你们得知道自己努力学习得积极、主动,做不到的时候家长督促你们,第一是为国家,是我们作家长应尽的义务,第二也是为你们好。”红帆低头局促不安地拨弄着手指,知道是说自己,预感很不好,低着头不看任何人。

父亲顿了顿,话锋一转,直入红帆心窝,凛冽道:“像你大姐”,红帆心头剧烈一震

“前几天,为学习和你妈硬顶,那该么?我是说过,我们这个家允许说话,允许辩论,允许各自坚持己见。但是,我强调过多次,只要是为你们学习,只要是为你们好,不存在辩论,你们必须绝对服从。

看看你妈,照顾你们的生活,忙完外边忙家里,够辛苦了,还要为你们的学习操心,你们呢,不懂事,和她软磨硬顶。为什么不理解、体谅她的苦心呢?

父亲的话刚落音,母亲就长长舒了一口气。

这情景,把红帆内心委屈一下子给提振她觉得不公,心理极度不平衡心想:父亲完全听母亲的一面之词,为什么不问问我呢?那些任务尽管是母亲另外加的码,我也在认真读,努力背呀,连一口气都不能透吗?要我学死吗?

想不明白的红帆,只觉得有个什么东西在了喉咙里,上不来,下不去,憋得她非常难受。心里原本寄予父亲身上那点可怜的希望,破灭得彻彻底底。

父亲,是一家之主,也红帆心灵一贯的主宰,是她心中最信赖最公正的人这个时候,她多么需要,需要最尊敬的父亲说句公道话,那怕只是委婉地肯定一下她的努力也好。但是,没有。

父亲出乎意料她失望,她失去了唯一的指望。她无助到了极点,孤弱到了极点。想到:连最信任最讲道理的父亲也批评自己,自己成了什么?——不就是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嘛红帆一时觉得颜面扫地,无地自容羞怯得抬不起头,恨不得有孙悟空遁身入地的本领,一头钻到地缝里,消失在家人面前。

“我也说说,”一直绷着脸的母亲步步紧逼,话音响亮了“大妮儿,”敏感的红帆心中一紧,怎么连名字也不叫了!我看你的脸色,是心里不服哇!你要觉得有啥委屈话,就当着大家说,不要闷在肚以后还和我使别。要是认识到错了,也承认到明处。

红帆感觉到母亲话分明是在逼自己检讨错误,逼人的话硬中带刺儿,就像是朝她的心窝里塞进一把刺蒺藜,她心中阵阵作痛。

母亲语势凌厉话语咄咄逼人,将红帆逼向死角。红帆心中当然有话可说,可真心话哪还敢露一丁点儿!只要一开口陈述理由,定会被扣上“在学习上辩解、顶嘴”这顶大帽子!

还了得!那样不正触犯了家规,惹恼了众家人数落,说她无端狡辩、强词夺理么那是错上加错,罪不可恕的呀不敢,不敢说啊!

她没有了选择,面前只有一条路:忍受委屈,承认错误,向家人低头认错!母亲说她错了,父亲说她错了,一家人全认为她错了。

那么,她就是错了。

她成了忤逆女,成了全家人指责的浑人。现在,母亲逼着她认错,一家人等着她认错,她,她……她就得认错!

不,再等

她鼓足勇气抬眼瞧了瞧家人,想从他们的眼神里,面庞上那细微的神色中,发现哪怕是一点点对她宽容与怜悯只要看到了,就求他们别逼着自己认错了,怎么批评都行。

……但是,她马上意识到那是个比登天还难的妄想。因为,她抬头看到家人的目光全聚焦在她的脸上,流露出的不满威势令她倒抽冷气。

就在看家人的这一眼里,她心中那一点点侥幸的寄望,全都飞灰湮灭,留是痛苦。罢了,罢了!她的头深深低了下去她不愿再次看到父亲那令她心生刺痛的眼神,那里面除了有不耐烦的等待,还掺杂着愠怒与失望。

母亲的眼睛里全是责怪和怨怒。弟妹目光中带着蔑视:你大逆不道,你狗胆包天,敢不听父母的!

道道令她心悸的目光,仿佛在倏忽之间,都变成了一把把高高举起、闪着犀利寒光的剑,每把剑都锋利无比毫不留情了她心中仅存的那点希望上。那点希望瞬间碎裂了,绝望了。

她浑身打起了哆嗦,嘴唇发麻,手脚发凉,她的脑袋除了嗡嗡的响声外别无思维时间停止了,空气凝滞了,一阵眩晕袭向她,她连忙手抓住坐腿支撑着身躯。朦胧中她听到母亲催促的抱怨“认个错多难!”

红帆,自己的灵魂出了窍,全身发紧发僵,脑袋胀大闷痛,仿佛遭棍棒猛击。这种从未经受过的打击持续着,她有些恶心,想呕吐,额头上,脸颊上,鼻子下巴上渗出细汗汇成汗珠子往下滚落。她呼吸困难,像要窒息样子

几十秒过后,这种令她气息不定的状态才渐渐缓解

她害怕,非常害怕。怕一家人不原谅她她能够料想到和家人执拗下去产生的那个不可承受的后果。她脑中,曾经可怕的一幕忽然浮现眼前:

愤怒的母亲两手抓住任性哭叫不止的唯一弟弟红梁,像老鹰抓小鸡那样,揪住他冲出家院,跑到村井边,一个箭步,双腿一叉,双脚登在了砌着大青石的东西井沿上,双手提留着红梁,把他悬在两三尺见方黑洞洞的可怕的井口之上……

母亲厉声高喝:“还哭,再哭就把你扔下井里,永远上不来,淹死你!”

惊恐万分的红帆从家里跟出来,站在井边战战兢兢,担心母亲万一失手,弟弟小命就没了。那次,弟弟怕了,吓得不敢再哭,母亲这才罢休。

事情虽然过去了很久,但那惊人的一幕,在红帆脑中深深烙下,她想起来就心有余悸,惊颤发抖。多么可怕的母亲呀!

因此红帆相信,没有什么事情母亲做不出来把自己赶出家门,也是可能的。不,老天爷,那种结果决不能出现呐她需要父母的爱抚,弟妹的亲情,家人的关爱她想象不出失去亲情后,还能怎样活得下去。

她宁愿违心地屈服在强大的家庭威势面前,包括乞求父母的饶恕。而且,不能再被动了去博得家人的宽容和怜悯,获得父母的谅解,融入家庭的怀抱。不低头不行啊!

心中是这样想的可是,当她口违心向家人认错的时候,想说的话顶在喉间,卡在喉咙里吐不出来终于发出声音的时候,“啊——”一声势不可挡的嚎啕大哭快要断气的那种哭号

如急雨一样滂沱而下,止也止不住。一口气缓过伤心地哭开了,停也停不下来。家人对她所有的解,化成了委屈的奔涌不的泪。她哭,要让眼泪把心中的委屈全都倾倒出来……

一家人的眼神是不解又惊愕的直直地看着她用失措的小手抹着涌泉般的泪眼,听着她伤心的哭泣声,没人说话,都很有耐心地等着她终归会有的那个检讨。

一直等到她哭够了,听到了她一把鼻涕一把泪断断续续的道歉:“我……错了,……不该……不该……顶撞妈,……不该惹她生气。”说完,又委屈地嚎啕起来。一家人如愿了。

……

这件伤心事终于过去,可烙在红帆心上的印痕很深。无情的事实狠狠地打了她的脸,让她明白了,无论家长说得多么动听,都是虚言,她以后都不会再相信。

她只相信家中没有“是”与“非”,家庭是不可以论是非的地方家长的话无论对错,对的当然是对的,不对的也是对的不管对还是不对,孩子都得服从否则就是忤逆长辈就是不孝儿女

父母是天,这个天孕育诞生了她,给了她不能选择的生命,使她一天天长大,她离不开生她养她的这个无论是阴还是晴的天。不管是风是雨,是阴是晴,她没有选择的权力。只有适应,必须适应适应它不分对错的气象环境,学会顺应与服从。

这件事,再次印证了她过去想向母亲诉说心里话的念想,是行不通使不得的理念。她彻底明白了,母亲不是她可以展示心扉的人,母亲永远成不了她知心的人。

母亲的主观偏执、狭隘不近人情,使红帆的心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意中,不再如以前那样想依附她了。就像是在磁铁面前,原本总能被吸附的铁块,改变了自己,已淬炼成钢,不再被磁铁吸引了一样。

如果说,以前是母亲不愿听红帆倾诉,那么,自此之后,是红帆再不愿向她透露哪怕是一点点内心的所思所想。

断了与伙伴们嬉戏玩耍的念头吧!不与她们攀比谁的皮筋跳得好,谁的方儿蹦得级别高,谁的撬打得远,谁的毽子踢得多,谁的沙包砸得准,谁的绳先跳到一百个数。收了心,坐下来学课本知识,踏踏实实读“老三篇

红帆暗自思索今后该怎样做,才能不和家庭发生冲突。思索好久,认为:自己与伙伴们不一样,不一样的家庭,就有不一样的要求,所行自然就不同。自己既然不愿再受家庭的惩治,不愿再违心认错,那就只有要求自己以宽容之心融入家庭。

再说父母养育了自己,还是不应该给家庭增添烦恼。当然,她还是希望父母不要管得太死,希望在诸多方面能够征求自己的意见,留给自己说话的余地。这种希望,其实也是潜藏在她心中对父母的殷殷期待。想来有些可怜,但也只能如此。

放暑假了,时间充裕了,读“老三篇”的时间多了起来。虽说六月份放过十几天收麦假,但夏收、夏种、夏管这“三夏”,所有人都是忙不胜忙,大人忙,孩子们也跟着忙。

家中的牲畜由红帆照管得多了,做饭刷碗的活也干,时不时还到集体地里为生产队捡麦穗,多多少少挣点工分。父亲嘱咐:“别说工分的事儿,就是不给记工分也应该捡,不能眼睁睁看着集体的麦穗沤烂在野地里。”

所以,十几天麦假在忙碌中很快过去,也没时间完成背诵“老三篇”的任务。

暑假与麦假相比,暑假生活轻松了许多母亲有意多给红帆腾出时间,让她背诵这三篇文章。《为人民服务》早已背熟,《纪念白求恩》不算长,总共四个自然节,也已熟背。就是《愚公移山》不好背,开头就读了好多遍,仍然印象不深。

“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大会。我们做了三件事:第一决定了党的路线,这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第二,……

咳!真难记,自己也笨。不少时候,她生自己的气,捶着笨拙的脑袋想,我为什么没长出个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聪明过人的大脑呢?

如若那样,就能读背许许多多的书,让大家都惊呆,自然就能满足父母的许多愿望,就能……就能改变目前的处境,就不会这么辛苦,一点点反反复复读背,进度慢得像蜗牛。气归气,之后仍无奈地捧起书本接着读背。

终于,暑假的一个上午,母亲通知红帆,下午在群众会上背颂“老三篇”。红帆自思:这三篇,自己全能背下来只是《愚公移山》背得不熟,不顺溜沉住气,平心静气慢慢背,还是能背得下来的应该害怕的。

母亲还说大队余支书很重视,也要来参加会议。说余支书侄女余惠芝也会上场背诵,和红帆同场竞技,要比一比谁背得更好。

这个消息很突然,令红帆吃惊怎么从来就没听说过,余惠芝也和自己一样,在下劲儿背诵“老三篇”呢?红帆直视母亲的脸,眼神里现出不可置信的神情,仿佛是要母亲解释清楚:余惠芝?怎么就突然多出一个人呢?不是就自己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母亲被女儿盯得也现出一脸茫然,道:“我也是才知道,之前一点都没听说呀。”又愤愤地安慰红帆:“不要想别人怎样,只管自己好好背!”

能不想吗?红帆在暗暗衡量这个既有慧根又有背景的余惠芝。

余惠芝年长红帆两岁,她皮肤白皙,眉清目秀,比红帆娇俏柔媚得太多。她聪颖灵动,乖顺听话,体贴长辈,学习有天分。是村中大人们夸赞最多的姑娘。

还有一部分赞美,是来自村人对她父辈的恭维。她伯父余海,是大队支书,也是白屯村男女老少两千多人说一不二的人物。

她父亲余德,是余海的弟弟,两兄弟是一母同胞,兄弟情分很深厚的。占上哥哥大队支书这层关系,加上余德精明圆滑,自谓雅士,上下关系也维系得好,虽说只是第九生产队的社员,身无半职,但“势”却在九队队长之上,和一些能管事的大队干部一样管事,称得上是全大队行事无阻的风云人物。

比如说吧,村里来个说书的,他会主动接待,食宿也在他家遇上一位带着颜料游走四方,挥毫四扇屏的过路艺人,他邀请到家做画,住上几天,与之称兄道弟,还四处走动,帮忙推销画作。小队的,甚至大队的一些迎来送往,也常见他出面应酬。

其兄权势的光辉折射在他身上,也出了令人神往的夺目光环,吸引了鼠目寸光、攀附权贵、附庸风雅的一帮年轻人趋附比如李庆。这些人大多是生产队涉世不深的男孩,他们以能接近所谓的雅士,替他跑腿为风光。

在红帆眼里,这位有能耐的大人物尽管对她比对其她姑娘更亲热地叫“红帆妮儿”,或者叫“小帆”,但他那双鹰一样锐利的眸子,总让红帆望而生畏红帆从未在那里看到过厚道与良善那里面很幽深,仿佛藏匿着她一万年也猜不透的谜因此,不愿多和余德说话。

余惠芝其人,有实力,能力不弱,何况还有支书伯父和能力强大的父亲为她站台撑腰,看来八成是要压倒红帆,成为红花儿

而红帆,自然会成为陪衬红花的绿叶了。一抹灰暗涌上心头,红帆心中泛滥着阵阵失意和不安她不愿服输,不甘成为陪衬余惠芝的绿叶。这种心气,一直在她心中撑着。这是她的天性,倔强的天性。

午饭后,生产队几声钟响,九队群众陆续来到开会现场,红帆也早早来了。群众会在九队东大坑上方打麦场边的老榆树下召开。为表示对大队支书参加小队会议的热情,队长罗天保特意搬来桌椅,端茶倒水招待。

队长主持会议,看见到会的妇女们纳鞋底、做鞋帮、搓麻绳、补衣物都不闲着,男人们说说笑笑抽着旱烟,就高声道:

“大家注意啦啊,妇女们停下手中的活儿,咱们用掌声,对余支书亲自参加咱九队的会议表示热烈欢迎!

掌声响起,坐在桌旁椅子上的余支书笑呵呵抬手示意,算是同大家打过了招呼。

队长继续说,“今儿组织大家开会,有三件事。第一,支书讲咱抗旱保秋的重要意义;第二,咱九队抗旱的具体安排;第三,咱队的两位红小兵余惠芝、张红帆为大伙背诵老三篇。现在,先请余支书讲话,大家鼓掌。

掌声响。余支书开始讲话了。讲的什么,红帆没听进去,队长说的啥她也没在意,心全让担忧与不安占据着。

总在想:余惠芝,你会背几篇?三篇吗?背得熟不熟?会比我背得更好吗?如果你背诵得比我好,我……我能欣然接受你成功胜过我这个现实吗?多少天的努力却落得陪衬的名头,太伤自尊,心中会难受很久的。

倒不如……干脆不上场!——甘拜下风拉倒。

这个念头刚刚抵达脑海,心头就猛震。转念想,真的甘拜下风吗?这么急着当人手下败将吗?还没了解她的实力,就败下阵来,这叫没出息。她能不能胜过自己尚未可知,万一她还不如自己呢!

要是她先背,自己就有选择的余地,那时再决定上不上场才好!但愿罗队长先叫余惠芝的名字,让她先行背诵。

心中的想法能否成真,红帆不知道,她只知道自己的心咚咚跳个不停。在那个不安的心田里面,那棵不甘示弱的心苗在疯长它让红帆胸中鼓起了风帆,充满了蓬勃的力量,这种力量足以应对突发而至的挑战。

这个时候的她居然在思量,即便队长先叫自己的名字,先于余惠芝上场背诵,也不能临阵退却,也不能半途而废,也不能不战就先缴械受降。

余惠芝到了吗?红帆环顾会场,在找。呵,她在会场里坐着呢,手中拿着薄薄的《老三篇》小册子,眼不离书地在看呐!

嗯?董五,这家伙也来了?是他,窜来窜去的,没有见他安静的时候。还有闷葫芦陈民,呆呆地坐着,还有,叫……叫赵……哦,记起来了,叫赵新亮的,不怎么熟,只听说这男孩挺正派的,也坐在那儿,他听话的弟弟新光立在一旁,再就是鲍玉、鲍河……

美霞、林青她们呢?她们没来?红帆的目光在会场里游弋,却意外发现李庆凑在大人堆里,在余惠芝父亲余德旁边坐着,不知他们在嘀咕着什么,说话还一齐往红帆这

红帆莫名其妙,用质疑的目光看他们他们觉察到了,停止了交谈,将目光移向别处。哦,看到美霞和林青啦,她们在会场边上保管山墙阴凉处,两人面对面蹲着,埋头专注看着地下,大概是在玩“狼背猪”占方游戏。没见王英,只有何英子一人观棋。

会场上嗡嗡声不断,即使刚才支书讲话也如此。该背颂“老三篇”了,红帆屏住呼吸,稳住不安的心,注意队长口中说出的名字是谁。“余惠芝,你先背,”罗天保队长点了将

——好哇,红帆放心地舒口气,正合我意!内心感到安稳了许多。要是先让自己背,心里没底也得上,因为不能不战而降,把红花拱手让人。

红帆想:我倒要看看,她背得到底怎样要是背诵得好,我就要动动脑筋,看怎样做才会比她更好一

开展背诵“老三篇”的群众活动,在白屯大队还是首次。大伙都感到新鲜。会场立时安静下来十四岁姑娘余惠芝慢慢站起,怯生生地立在原地,表情拘谨,不紧不慢地背诵起来。在红帆记忆里,这种场面的群众会,余惠芝也是第一次参加,她显得很紧张。

她背诵的声音不大,一会儿便被众人的哄哄声淹没,队长开始维持会场秩序。《为人民服务》背得蛮好,一开始《纪念白求恩》,就磕巴巴生疏了。结结巴巴背了第一段,第二段没背完就背不下去了。她干脆捧起了手中的书,以读当背,读了下去。

这举止使许多人吃惊又不满,红帆心中的话几乎出唇:这能叫背诵吗?红帆看到她伯父余支书起身告辞,罗队长送他走出了会场。余惠芝捧《老三篇》的双手微微发抖,将《愚公移山》读完。

见状,红帆的自信有了。认为凭自己的实力,一定能胜过余惠芝。众人的目光刷地转向红帆,队长和几个群众几乎同时喊向红帆:“红帆,该你背了。”

红帆起身,有声音响起“中间站站!”“是啊,是啊!”有人附和。红帆向会场中央走了几步,用洪亮的声音背诵起来。

声音挺悦耳的一时会场静下来妇女们不觉停下手中的针线活儿,抬头盯着她看,感觉仿佛是认错了人怀疑这好听的声音竟是从她口中发出来的。男人们竖起了耳朵,一脸认真地凝神细听。虽然和余惠芝一样都是土味浓重的家乡话,但吐字清晰,语音清脆,音质甜润,富有弹性可谓韵味十足,效果出人意料。

咳!这个小姑娘,她流利谙熟略带抑扬顿挫的声音,征服了大人们的耳朵,众人像听戏一样聆听她的背诵。

突然,“哇——”一声大叫,有男童大哭。哭声干扰了红帆的背诵,也干扰了众人的聆听。男孩母亲连忙从不远处跑来,急问:“咋啦?”五岁男孩缓过一口气,指着旁边的董五哭叫:“他拧我腿,……拧我,……拧我好几下。

年轻母亲怒视董五,蹲着的董五显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无辜模样仿佛被冤枉了,“嗖”地站起来答道:“我没有,不是我。”又用白眼瞪男孩,狠狠说:“你哪个眼看见是我拧你啦,咹?小心挨嘴巴!”

男孩胆怯了,母亲却被激怒了,“娃,别怕,他恶,也吃不了咱!”然后高声大骂:“哪个不是人养的欺人杂种快站出来!敢做咋不敢当的熊货,单单欺负小的,朝老子来好了。

愤怒的目光狠狠地剜了一眼董五,然后又骂道:还是熊包、软蛋不是你干的?你是啥东西谁不知道!这腿上红指头印子,看看,都发青了,你妈的蛋,手痒了再胆大点,回家使劲拧你妈屁股去!

队长连忙赶过来,好言劝母亲,众人吃吃地笑,董五不再吱声。孩子哭声止住了,被母亲领走。

红帆被干扰,但是没有停止背诵。这时《纪念白求恩》背完。正当她开始背诵有点发怵的《愚公移山》时,另外两个小男孩——小强和李虎在会场上厮打起来,小强说李虎抢走了他的纸三角,李虎辩说是自己赢的,小强追向李虎索要,李虎不给,就打起来了。

哈,这会场可热闹了,乱糟糟的,大家听不清红帆的背诵了。“静一静,”队长高喝,“再说话要扣工分啦!”众人这才静下来。没两分钟,红帆便背诵完了压在她心上好长时间的“老三篇”。她长长呼出一口气,如释重负此刻,终于甩开了母亲强塞进她心头的那烦心

此事已过,压力没了,红帆心里也轻松了。但是,背诵会场那不该出现的干扰会时不时脑海,让她的心平静不下来。脑中每每现那搅扰场景的时候,她的理智总会为她的心指向一个认知:是有人故意为之,有心捣乱。

晚上,静悄悄的夜赶走了昼的喧嚣,将忙碌一天的人们送入甘美梦乡。红帆却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为白天背诵现场发生的事不能入眠。在这万籁俱寂、没有丁点干扰的世界里,她专心致志梳理着纷乱的思绪。

有几个问题要好好想一想:为什么在余惠芝背诵时,就没有哭闹的、打架的,轮到自己背诵,这些事全给摊上了?是自己点背吗?不一定吧?

背诵之前李庆和余德悄声细语时一起瞧自己的眼神,是有内容的。里面藏着什么?猜不透总归不是好事,极有可能与后来发生的打斗有关联。

还有,大哭的小男孩儿指着董五,说是董五拧了他的腿之后,董五跟李庆似乎有过接触,然后又在会场里跑来跑去,再后来就出现了打架的事。

李庆原本是同余德挨着坐的,后来又与董五在一起串连起来仔细琢磨,红帆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嗯,极有可能是李庆、董五故意捣乱,暗暗使坏。红帆不由想了之前麦地赶羊那件发生那件不愉快的事情后,她就知道自己无意中,他们结下了梁子。他们不会轻易放过自己的今天的所作所为显然是一种报复。真是不失时机呀!

还有一点不能忽视,那就是这事儿与余德有牵连红帆忘不掉李庆、余德一同瞧自己时不怀好意的眼神。

是的,这一定是他们的预谋是为了保证余德的女儿余惠芝的背诵效果强过自己,暗中指使董五,故意在背诵现场给自己制造的麻烦。

这就对了,符合常理了。不过,事实证明,他们这样做,并未对余惠芝有任何帮助,对自己也没有多少影响。因为,自己正不想被推荐上去,不想当着更多的人背诵那长长的“老三篇”呢!

不管怎样,背诵“老三篇”这件事过去了,终于过去了。想明白了那里面的曲曲弯弯,就不愿再去多想那些不遂心的事给自己徒增烦恼了过去的,让它永远过去吧

只是,背诵会场上有个舒心的场景,禁不住让红帆想起。那是藏在红帆心中有趣的亮点,她忘不掉。此刻,夜分外静谧,她愿意在脑海中不断重现那个难得的令人愉悦的场愿意去想,反反复复地想。

那个场景的重要人物是赵新亮,他可是一直微笑着听完自己背诵的人。他是个帅气的男孩,红帆背诵时瞟见李庆用手拍过他的肩,示意他一起离开会场,他没有走。

他不是李庆、董五一类的人,他是个优秀学生。在学校,他与红帆同年级,是另一班的班长。虽然与红帆同在一个生产队,可赵新亮住在村后,红帆家在村前,两家距离较远,他又是男孩子,因此彼此不熟悉。

族家二爷曾盛赞过他。那是很早以前,红帆姐弟们在一起疯逗,蹦跳不安,追逐嬉戏那个吵闹的场面正巧被二爷看到,他迎头狠训:“一天天长大,要学会有动有静,别成天瞎胡闹腾。闲的时候,学着静静想些事情。”

红帆内心忽的一动,细想二爷的话,感觉有些深奥,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她发懵啊:怎样做才是有动有静?

又一天,适逢二爷高兴,红帆便鼓起勇气请教他这个问题。二爷捋着胡子沉思一会儿说:

“人,要学着能够静下来。静下来才能用心想事情,心里要能点事儿藏点事儿。说话要想着说,行事要筹划着做,稳稳重重,大大方方,体体面面。

打个比方,那山涧小溪,整日哗啦啦响个不停,是因为水很浅;江水慢悠悠不声不响流淌,那是深不见底。这就是俗话中说的深水不响,响水不深’。

做人,说话沉稳有路数,肯用心思,像那不声不响流动的江水,静静地默默地做着该做的事情,这才是有出息成大器人的样子整日嘶哑傻疯,吱啦浮漂,不会用心想事情,心里没有一点城府,肤浅溪水,啥时候也不会有大出息!

水深不语,人稳不言,这个道理要多去揣摩。要学会心里存些事儿,不声不响不张不扬,用心用力把心里想的事情做成,才是本事。依我看,咱队赵新亮那娃儿,就是个有心思的人,比村里娃们都强

不单二爷有这样的赞语,红帆还想起母亲平时批评她的时候,尽管拿余惠芝榜样抨击她的次数最多,不是也多次赞赏过赵新亮聪明正派吗?

回想群众会上背诵“老三篇”时看到的赵新亮的行为,红帆对二爷和母亲的看法有了认同,觉得他们看人挺准的。红帆想:这个赵新亮,是怎样的有路数呢?就想去多了解他,看清楚他的内心。

是,女孩子不能与男孩子玩儿,更不能多接触,这是父母们经常叮嘱家中女儿的话,也是村子里半大孩子恪守的道德底线如果越过这条底线,会招惹是非,被村人非议的。

于是,红帆内心就期盼有偶然的自然而然的机会出现这个机会,是既能让她无意间接近赵新亮,又能让村人充分谅解她,不至于非议她的动机

她想到,在以后漫长的日子里,若有幸拥有这样的机会,那就能近距离观察赵新亮,了解赵新亮,学习赵新亮也就一定能使自己成为二爷口中“有路数”的人。

嗬,这将是一件多么美好、多么有趣的事情啊!尽管这样的事情可遇不可求,但她不着急有耐心,会一直期待等候这样的机会出现。为值得。

啊,隐隐地,不知不觉中,红帆的心坎上镶嵌下了“赵新亮”这个有可能成为她榜样的名字。夜深了,她带着探求身边“有路数”人的快意,入眠了。

 

杨俊平,笔名木乘舟生于1959年,南阳天冠集团退休职工,爱好读书与写作目前已经创作各类文学作品30余万字。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