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在美国芝加哥所举行的“世界宗教议会”通过了由孔汉斯所起草的《全球伦理宣言》,宣言中将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全球普世伦理的金律。
孔子为儒家确定了一条所谓“忠恕之道”。他的学生甚至用忠恕之道概括孔子的全部学说。那么,究竟这个忠恕之道是什么呢?就是儒家一贯主张的推己及人的方法。孔子认为,人总是要把自己的感情不断向外推展的,而且这种推展是有次序的,也就是说,人们的感情对象,有远近亲疏的区别。孔子就主张人要把这种感情不断向外推,推己及人。正面的论述,叫做“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自己想要的最好先让别人拥有,这就是“忠道”;反过来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想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就不要施加给别人,这就是“恕道”。
儒家就是用这种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把仁爱精神向外推广。一个人必爱自己的妻儿老小,那么,见到别人家的妻儿老小遭受痛苦,就要想:他们不是也像我的妻儿老小一样需要关爱吗?于是也就由衷地想去关爱他们,这就是推广。从家庭到国家到天下,最后实现“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美好愿景。
孔子的这种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也被后来的孟子继承和发扬。《孟子 ·梁惠王上》中记载:有一次齐宣王看见一头牛被人牵去作牺牲——就是祭品,他“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因而命令用羊替换它。于是孟子对宣王说,这就是他的“不忍人之心”的例子,只要他能够把它推广到人事上,他就是行王道。宣王说他办不到,因为他有好货、好色的毛病。孟子说,人人好货、好色,王如果由知道自己的欲望,从而也知道所有人民的欲望,并采取措施尽可能满足这些欲望,这样做的结果不是别的,正是王道。所谓王道,就是仁义之政,通过仁政展现君王的美德,百姓服膺这种美德所以拥护君王的统治;与王道相对应的是霸道,即通过暴力强制手段统治百姓的方法。在儒家看来,王道是惟一正确的,霸道是不对的。
孟子对宣王所说的一切,没有别的,就只是“善推其所为”。这正是行忠恕之道。在这里我们看出,孟子如何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孔子阐明忠恕之道时,还只限于应用到个人自我修养方面,而孟子则将其应用范围推广到治国的政治方面。在孔子那里,忠恕还只是“内圣”之道,经过孟子的扩展,忠恕又成为“外王”之道。
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圣经》上面却说“已所欲施于人”,这就道出了两种文化的本质区别。儒家虽然也很愿意把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念推广到四海,但是一向主张自愿,通过自己文化礼制的自身魅力影响、感召其他国家,从而使得彼方认同、喜爱中国文化,这才形成自然的输出。但是西方文化则有所不同,基督教主动扩张的热情一直都很高涨,基督徒要把上帝的福音传遍全世界。在政治上,也是他们认为对的、好的,就有如传教一般热烈地想让其他国家也拥有,甚至不惜颠覆别国政权。他们却忽略了,他们喜欢的其他的国家和民族不一定喜欢,因此,“已所欲施与人”是有缺陷的,没有儒家两方面结合的忠恕之道来得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