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何以中国:由伏羲氏“造干戈,以饰武”浅谈中国武术发展史
伏羲文化
2024-08-27 23:28:44

文/ 戚大江    张子才

 

 

伏羲 ,是中华始祖,是中华武术的创始人。

《拾遗记》载:"伏羲造干戈以饰武,此干戈之始也。"

《太白阴经》载:"木兵始于伏羲"。

干戈饰武,攻之伐之。

天空地旷,任我骋之。

伏羲氏所处的时代,人少,兽多,人们被凶禽猛兽吞噬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部落与部落之间也常常发生争斗。由于 生存的需要, 伏羲便教人们磨制石器,用木棍绑之,这就是兵器的起源。兵器的发明,为部落的强盛,促进中华民族的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习武之人必须要有阳刚的精神,才能真正的练好武功。太极、阴阳、四象、八卦,在武林中,几乎每一种武学、每一个门派、拳种都用《周易》作为指导思想、设计动作和套路。 使 道,即伏羲文化研究会会长杨复竣先生提出的天道、地道、人道 如果把武术文化比作中华文化的一根砥柱,那么可以说《周易》就是这根砥柱的基石。

时候 武术是人类的生存技能,是一种攻防格斗克敌制胜的手段。在今天, 虽科技发达, 它仍与个人安全、国防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 近些年来 国武术 走出国门,走 向世界,受到各国人民的 喜爱 ,形成了"功夫 ",武术已列入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武术, 是中国与世界对话的金话筒,也 象征着 亲情 友谊 与和平

 探寻中华武脉 ,武术是谁创造?是怎样一步步发展 对于今天的我们有什么意义和价值?知来处,明去处,利在当下。

是为序。

 

中国武术史的概念和内容

 

甲骨文里的武字是由"戈"和"止"构成的,"戈"为古代的一种兵器 "止"是一只脚(止)。两和会意,表示行军、征伐,这就是运用武力解决问题,战斗用武的气氛很浓。

《说文解字》 夫武,定功戢 兵,故止戈为武。意思是: 打仗的目的不是耀武扬威,而是为了停止兵戈 讲究"以战止战"。"止戈为武"这一训释不符合"武"的本义,从文化的角度却反映出古人对"武"的观念。     

武术从它诞生那一天起,就具有练、看、用三种作用。所谓"练"就是锻炼身体,用以调气息、壮筋骨、防侵害、除疾病,以达防身护体延年益寿。所谓"看"就是具有表演性,通过优美的动作和造型,给人们以美的享受。所谓"用",就是击打实用。

中国传统武术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发展,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成为维系龙的传人生存和发展的魂和承载中华儿女基因构成的魄

 

 

原始社会时期

 

原始人类为了生存的需要,一方面不断与自然界中的凶禽猛兽搏斗;另一方面要与不同氏族进行领地、资源的争夺而发生"战斗"。经过漫长的总结,认识到了棍棒和尖锐石头的威力,以挥舞棍棒、投掷石块进行原始的狩猎活动、部族冲突。随着大脑功能的增强,棍棒石头的使用日趋娴熟,所获猎物逐渐增多,食用不完的小型和大型温顺猎物豢养若干代后,产生了畜牧业。但是,原始人类总体生产力仍很低下,氏族间领地和猎物的争夺,极其残酷,这样就为搏击技术的产生奠定了条件。大的部族在狩猎和战斗之余,为了表达胜利的心情,自然产生了凌空挥舞棍棒、窜蹦跳跃等动作,这些动作又经过若干千年的提炼,形成了原始的舞类,并具备武术的雏形。

 

夏商周时期

 

在夏商周时期,青铜业发展迅速,以车战为主,出现了一些铜制武器,如矛、戈、斧、刀、剑、槊、戟等。当然也同时出现了这类武器的用法,如劈、扎、刺、砍等技术。为了提高战斗力,鼓励军士进行专门训练,这一时期已有了比赛的形式。如《礼记·王制》所载"凡执技论力,适四方,裸股肱,决射御",意即较量武艺高低。并且此一时期进一步总结前人使用兵器的经验,创编出"干戚舞"、"大武舞"等。《 韩非子 · 五蠹 》载:"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 乃服 。"《 礼记 ·效特牲》载:"诸侯之宫县,而祭以白牡,击玉磬,朱干设锡,冕而舞大武。"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出现,步骑兵兴起,为了在步骑战中发挥作用,长柄武器变短,短柄武器(特别是剑身)变长,这样,武器的内容就更加丰富了,武术的技击性进一步突出,同时武术的健身作用也受到重视。这时比试武艺的形式已广泛出现,更加推动了武艺的发展。

据《管子·七法》载,当时每年有"春秋角试"。比试武艺已非常讲究技巧,拳术打法有进攻、防守、反攻、佯攻等。另外,此时期士大夫也多有赛马、射箭、投壶等武术游戏项目。

 

时期

 

秦时盛行角抵和手搏。角抵类似今天摔跤或相扑,具备比赛性质。《汉书·刑法志》载:"春秋之后,灭弱吞小,并为战国,稍增讲武之礼,以为戏乐,用相夸视。而秦更名角抵,先王之礼没於淫乐中矣。"而手搏则是徒手搏击,类似今天的散打。这两种比赛进行时都有裁判、有赛场、有一定的服装。1975年湖北省江陵县凤凰山秦墓出土的一件木篦背面上彩画了当时一场比赛的画面:台前有帷幕飘带,台上3个上身赤裸的男子,只穿腰部系带,足穿翘头鞋,其中,两个人在比赛,一个人双手前伸作裁判。

1975年湖北省江陵县凤凰山秦墓出土的木篦背面上彩画了当时角抵比赛的画面.

汉时,除了继承前代徒手搏击的武术技艺外,还有了剑舞、刀舞、双戟舞、钺舞等。这些都说明,汉时的武舞已有明显的技击性,套路性。汉时是武术大发展的时期,已形成了多种技术风格的流派。如《汉书·艺文志》收入的"兵技巧"类就有13篇是论述"习手足,便器械,积机关,以立攻守之胜"的武术专著。

 

两晋南北朝时期

 

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官僚贵族或耽于宴乐或追求长生不老之术,其影响也渗透到社会各阶层的生活中,如视剑为具有神秘色彩的法器,甚至以木剑代替金属剑,用荒诞无稽的邪说取代练武,致使武艺停滞不前。

 

隋唐五代时期

 

隋唐五代时期,随着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武术重新兴起。隋朝为网络人才开始开设文科科举制度。唐朝看到隋的科举为朝廷招募了大量人才,根据自己和隋多年征战的经验,有意招募军备人才,于是便实行武科科举制,并用考试的办法授予武艺出众者以相应称号,如:"猛殷之士"、"矫捷之士"、"技术之士"、"疾足之士"等。获得每个称号都有具体标准。如"猛殷之士"要"有引五石之弓,矢贯五扎,戈矛剑戟便于利用 ……"(《武备志·太白阴经·选士篇第十六》载)。这一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促进了社会上的练武活动。隋唐时期军队和民间都涌现出了很多武术家,如民间排序的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等十三条好汉,罗士信等力大勇猛的高手,侯君集身如猿猴的敏捷,以及十三棍僧救唐王等传说,都说明武术在隋唐时期的水平。另外,唐朝全盛以后,进一步开发了丝绸之路,由于唐朝的相对强大,这一时期阿拉伯人、波斯人、回纥人开始大量云集唐都长安附近,并逐步向东、向北迁徙,于是中国大地产生了回族。由于汉族人的敌视,回族人大多弓马娴熟,并且世代相传,于是回族武术开始形成并发展。随着步骑战的发展,在战场上,戈、戟逐渐被淘汰,剑作为军事用具多被刀所代替,但作为套路的演练和高级军官的专属武器或饰品仍在发展。

 

宋代时期

 

宋代是中国武术发展比较迅速的时期,民间流传有据称是宋太祖编创的"太祖拳"、"太祖棍"。并且出现了民间武艺组织,如"锦标社"(射弩)、"英略社(棍棒)"、"角抵社"(相扑)等。这些组织因陋就简,"自置裹头无刃枪、竹标排,木弓刀等习武技"(《宋史》卷191)。在城市中,据《栋亭十二种都城记胜》所载,在街头巷尾打场演武,十分热闹。表演的武艺有角抵、使拳、踢腿、使棒、弄棍、舞刀枪、舞剑以及打弹、射弩等,对练叫"打套予",具体套路有"枪对牌"、"剑对牌"、"对棍"、"对枪"等。这时,集体项目也发展较快,例如《东京梦华录》卷7载:"两人出阵对舞如击刺之状 ……出场凡五、七对,或以枪对牌,剑对牌之类。"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对英雄好汉的描述多是从武术技艺开始的,虽然水浒只是小说,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时的武术情况。但是由于受了宋理学家倡导"主静"的影响,宋统治者重文轻武,对抗性的攻防技术,逐渐走向衰微。

 

元代时期

 

公元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打败南宋 建立了元朝,1271年打败南宋, 重新统一 中国。为了防止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反抗,元朝统治者 多次下禁令,禁止汉人收藏和制造兵器,禁止民间习武和打猎。此外,对于民间练武的禁止和相关处罚也被写进了元朝的刑罚中:《元史•刑法志》记载 "诸弃本逐末,习用角抵之戏,学攻刺之术者,师弟子并杖七十。"禁令对于民间武术活动的开展产生了较大的限制和消极作用。虽然禁止民间练武,但是元朝的统治者对武术仍是十分喜爱并在其内部大力提倡,角抵在元代统治者中更是极为盛行。元代统治者对人民特别是汉族极为苛刻,民间"二十人之上不许聚众围猎"(《元典章》卷3),民间不允许有武器,就是做饭用的菜刀在汉族居住地区也进行管制,往往数户人家才能用一把菜刀,并且过了吃饭时间还要收缴。至于武术,除了元的军队和贵族,在民间多以家传的方式秘密传授。

 

明代时期

 

明代是中华武术承前启后的大发展时期。明以前武术是以军阵冲杀格斗为主要内容,明以后由军旅武术流入民间而形成民间武术。此时期武术主动接受了中国儒释道传统文化思想,其主要标志是出现了练功、单舞和对搏兵种的演练形式,形成了功法、格斗、套路并重的运动形式,摆脱了军旅武术只以搏为主的军事目的。这一时期拳术、器械套路多元发展,丰富了少林拳,形成了武当拳、猴拳、鹰爪拳、螳螂拳及众多门派的长短器械套路。特别是在理论上总结了过去的练武经验,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戚继光编著的《纪要新书》、唐顺的《武编》、程宗猷的《耕馀剩技》等。这些著作不同程度地记载了拳术、器械的流派、沿革、动作名称、特征、运动方法和技术理论等,有的还附有歌诀及动作图解,为后世研究武术提供了重要依据。

 

清代时期

 

清代由于是满人武力入关统治,所以在整个统治时期无不充斥着"反清复明"、"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各种形式的反清斗争。所以清代统治者禁止练武,而民间则以社、馆的秘密结社形式传授武艺,其中著名的拳种如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劈挂拳等多在清代形成。回族武术如查拳、七式拳、心意拳在这一时期广泛传播,在民间影响力很广,有"喝了四眼井得水都会踢趟腿"、"弹腿出在教门中"之说。清中叶以后,统治者对回族习武限制有所解禁,乾隆曾评价回族:"中土回人,性多拳勇,哈其大姓,每多将种。"

 

新中国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 国家 设有专门机构负责开展武术运动, 倡导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武术由民间传统技艺向体育化发展


为了推动武术的普及和提高,国家 目,组织创编了比赛规定套路,编制了群众武术活动所需要的初级套路和简化太极拳等,出版武术书籍和挂图,拍摄武术影片和录像等等。

为探讨武术运动锻炼的价值,还组织有关生理的测定和研究,使其逐步科学化。

开展武术进校园,弘扬国粹,各体育学院、 大学体育系相继设立武术课和武术专业班,大、中、小学也把武术项目列为体育课教学内容,青少年业余体校也建立武术班,各地武术协会设立各种形式的武术辅导站

不少拳种被列入国家级、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有关部门拨专款予以支持,使很多濒临失传的武术拳种得以传承和发扬。

新时代,发展中国武术,是"健康中国" " 体育强国" 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工程背景中应该担起的 责任和使命。

 

后记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文可安邦,武可定国"、"文武全才"、"文韬武略",武术与文化知识一样是 青少年全面教育和发展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中国武术以攻防格斗为核心,以闪展腾挪、窜蹦跳跃、跌扑滚翻为运动形式,对锻炼和提高人的力量、柔韧、速度、灵敏、耐力等身体素质有着其它任何体育运动项目无与伦比的优势;"闻鸡起舞"、"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拳不离手、曲不离口",习武中国武术能很好磨炼人的意志品质;"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外现精气神",中国武术对促进身心健康也有十分显著的效果;"未曾习武先习礼,未曾习武先习德",中国武术对规范和培养人的伦理道德也有显著的意义价值,……如此等等

你怎样,中国便怎样。

你有光,中国便充满光明。

弘扬中华武术,在你,在我,在每个人。

遵循中华武脉的发展规律,传承伏羲文化中"天下为公"的思想,国人幸福、健康中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文旅融合,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武术, 会更加美好。

编者简介: 戚大江, 男, 字力文, 中共党员,河南淮阳人, 现为 斌恕堂武术养生武易医第三代传人、周口市武术协会副秘书长、 淮阳武术协会 副主席 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著有《陈州武术》、 《武谚养生谚注解》 《陈州武术故事》 淮阳体育志 、《 无药疗法 》、 《淮阳武术志》等。

编者简介:张子才,男,汉族,河南淮阳人,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曾供职于央视、凤凰卫视。寻梦船A Dream Ark创始人,淮阳春晚创始人,淮阳演艺商会会长,龙的传人专访、龙的传人春晚导演、主持人,中国式礼仪实践者。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