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邢阿兴 通讯员 申慧
第二届大河少年诗词大会火热进行中。这将是一场充满魅力的诗词之旅,更是一场激扬少年理想、展现少年英姿的英雄大会。活动由河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河南日报社共同指导,“学习强国”河南学习平台、大河报社、顶端新闻、河南省诗歌学会、河南诗词学会共同主办。
读更好的诗,做更好的人。本期大河少年诗词大会“诗意校园show”,我们来到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外国语小学(集团),一起感受诗词传承,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
校园掌门人——我为诗词代言
人物名片
姓名:张郑伟
职务:管城回族区外国语小学(集团)党委书记
诗词如歌,其声悠扬,其韵动人。在中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诗词宛如熠熠生辉的璀璨明珠,历经千年岁月的洗礼,却依旧闪耀着摄人心魄的光芒,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感。
在管城回族区外国语小学(集团)的八个校区,古诗词教学被置于至关重要的地位。这里的每一间教室,都仿若一座充满奇幻色彩的古诗词乐园。老师们以绘声绘色的讲解为钥匙,为孩子们开启一扇扇通往古代时空的大门,引领他们在诗词的世界中畅游,领略那字里行间的无穷之美。
古诗词于学校而言,更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以其独特的魅力,浸润着每一个孩子纯真的心灵,将中国数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涓涓细流般,源源不断地传递到孩子们的心间,滋养着他们茁壮成长。
晨诵经典诗词,开启诗意之旅。每一首诗都为孩子们打开了通向诗韵和美好的一扇窗,每一首诗都蕴含的智慧与美感在笔尖静静流淌。在外国语小学的每一个校区,诗词不仅是记忆与背诵,更是一种浸染和熏陶。
传诵经典诗词,彰显学子风采。各校区每年一届的诗词大会,每周一次的国旗台下的诗词吟咏,班级举办的形式多样的诗词展示活动……无不展现学子风采,培养着他们的表现力和自信心。孩子们用自己的声音诠释着诗句的深意,他们在课堂上学习语言,更在生活中体验诗意。
外国语小学的诗词教育早已渗透到各校区的方方面面。从校内文化墙上的诗词名句到操场边的诗意景观,再到老师和同学之间的诗词互动,诗意的氛围无处不在。它让每个孩子在日常的点滴中感受到语言与文化的力量,激励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像诗人一样用心去感知世界,创造属于自己的诗篇。外国语小学正以古诗词为帆,引领孩子们在文化的海洋中快乐起航。
我是诗词少年
“诗词就像我的好朋友,读起来朗朗上口,里面的画面可美啦!吟诵一首首诗词,或豪放,或婉约,或精致,或壮阔,读着诗词,我的心会随之律动,与之交融,就像走进了一个个奇妙的世界,让我陶醉。”
●人物介绍:李家明,管城回族区外国语小学(集团)城东路校区三(1)班学生,诗词储备量200多首。
●最喜爱的诗词:李白《将进酒》
●推荐理由:这首诗让我感受到李白的乐观与豪放。黄河之水天上来让我仿佛看到黄河的水从天上直冲下来,是那么汹涌澎湃;天生我才必有用让我充满自信,动力十足,好像有阳光照进心里,让我努力向前进!
“诗词是历史的画卷,它有着非凡的魔力,带我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每当翻开诗词的书卷,我就像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我爱诗词。”
●人物介绍:郝崇宇,管城回族区外国语小学(集团)货栈街校区一(1)班学生,诗词储备量200首左右。
●最喜爱的诗词:王维《相思》
●推荐理由:这首诗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语言简洁明快,韵律和谐,节奏轻盈,短短四句,却将那种深切思念之情委婉又真挚地表达了出来,千百年来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
诗意教师
人物名片:李晨雨,管城回族区外国语小学(集团)和润路小学二(1)班语文教师,教龄5年
从教五年来,我一直在语文教学的路上摸索前行,对古诗文的教学更是偏爱。在践行学校“经典古诗”课程中,我经常是博采众长,尝试运用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对学习中国古诗词的兴趣,提升古诗词阅读学习的能力。
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讲故事、多媒体动画和配乐吟诵等方式引入诗词,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诗人创作时的情境;运用科学编组,互助学习的模式,助力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内容。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展示古诗诵读,通过表达和诵读,让学生感受诗词的节奏美、韵律美。此外,我还鼓励学生将古诗词与现代生活联系起来,寻找诗词中的生活智慧。
教学古诗词让我沉淀了很多,引领学生一路学习,我们一起感受中华经典文化的魅力,一起诵读经典、传承经典。
人物名片:张晓娜,管城回族区外国语小学(集团)虹彩路校区,四(1)班语文教师,教龄9年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语言凝练,意境悠远,情感绵长,凝聚着诗人无尽的智慧。
古诗词的韵律美能充分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学习的兴趣,意境美能滋养学生的情感世界,优秀的传统文化更能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会借助这一文体,创设古诗词特有情境,采用图文相彰、画说相融、雅乐相随、对焦诗眼、紧扣意象、拓引资料、主题共读、作者群读、同境共赏等多种方法,让学生与文本产生对话,与诗人进行交流,真正“入文”“共情”“化境”,使之明其意、体其情、悟其法,完成对古诗欣赏、品析与升华。
传承中华文化,从学习古诗文开始。作为教师,让学生在古诗文的学习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在点滴间积累,在浸润中提升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