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白,柿子红。
近日,在西安市临潼区马额街道英李村,50多亩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橘色的柿子,引得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光、游览、采摘。
“柿子寓意事事如意,我们来这里看到满园的柿子,心情都特别好。”游客刘彩霞说。
“这是新品种‘阳丰’甜柿,不仅能观赏,还能直接鲜食!”英李村党支部书记王卫卫笑道,来这里的游客几乎都是冲着“柿”景而来,“最多的一天我们这来了18辆旅游大巴,接待了将近1000多名游客。”
“柿树比较耐旱,对水分的要求相对较低,而且病虫害少,种植管理难度小、门槛低。”临潼区林业工作站站长陈智明介绍,临潼区柿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传统栽培以“火晶”“火罐”等涩柿品种为主。近年来,陈智明和同事通过调研发现,群众引种柿子新品种的意愿较强,但由于缺乏品种引进管理技术,品种选择盲目、引种方式落后、管理措施跟不上等问题较为突出。
针对英李村土壤气候特点,2015年,临潼区林业工作站决定开展柿子新品种引种示范点建设,经综合考察最终选择以君迁子为砧木嫁接,引进风味独特、口感绝佳、耐贮运、价格优势明显的“阳丰”柿子。
“种树容易管果难,幸好后来有林业工作站的老师手把手教技术,才没白忙活。”多方合力下,英李村的甜蜜“柿”业也盼来了丰收。金黄的甜柿挂果后,不仅成为吸引游客的特色农品,还成为指引英李村走上农旅融合发展之路的“红灯笼”。
“真是尝到了好品种的甜头了。”王卫卫说,今年园子里的50余亩甜柿预计产量可达25万斤,产值超30万元。柿子园旁边,英李村村民还同时种了板栗、红薯等特色农特产品。一边观赏美丽“柿”景,一边体验挖红薯的乐趣,沾着“柿”景的光,今年英李村种植的近20亩的红薯不出地头就被抢购一空。
“除了客商,来得最多的就是周边来的游客,有的人一箱一箱地买。乡村旅游热不仅带来了人气,更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王卫卫说,园区还在柿子树下套种了10亩板蓝根等经济药材,在幼树成长过程中开发林下作物产品价值。
临潼区作为西安市涉农涉林大区,近年来,临潼区林业工作站因地制宜,坚持把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作为推动该区林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突破口,陆续引进红仁核桃、早熟鲜食核桃、无刺花椒等作物新品种,引导辖区农户种植核桃、花椒、柿子等经济林5万余亩,让林果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
“大枝稀,小枝密,南要低,北要高……”近日,在临潼区铁炉街道岩张村50多亩无刺花椒示范园里,临潼区林业工作站技术人员正在为村民讲解花椒树秋季管护方法,为来年丰收打基础。
“我家种了6亩无刺花椒,今年是挂果的第三年,每斤花椒20元左右,每亩能卖4000元左右。”说到今年的花椒收成,岩张村科技示范户王晓梅开心地说,“林业站的老师言传身教,指导我们学会了‘花椒主枝回缩修剪’、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花椒种植收入逐年增加。”
岩张村地处骊山脚下,土地多为坡地和梯田,以花椒等林果种植为主。“早些年,虽有种植户种植花椒,但比较分散,种植技术也不成熟,群众种植积极性不高,一直未能形成规模。”岩张村党支部书记刘彦龙介绍,产业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临潼区林业工作站因地制宜,送技术、送服务,帮助该村建立花椒试验示范园,培养技术带头人,引进新品种。
“目前,岩张村已建成高品质丰产椒园2000余亩,直接受益群众200余户。”刘彦龙说,近年来,他们村子在不断扩大花椒种植规模、提升无刺花椒品质和产量的同时,还把培育推广新品种作为花椒产业发展壮大的突破口,以“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农户”的模式,辐射带动更多村民参与花椒种植,推动形成规模化、连片化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无刺花椒产业。
“无刺花椒耐寒,采摘率高,抗病虫害能力强,麻度、精油含量也比较高。今年每一株可达到三公斤的鲜椒产量。”陈智明介绍,2022年春季,临潼区林业工作站技术人员经多地考察,从白水县引进“兴秦1号无刺花椒”,在岩张村进行示范栽植,经过两年多观察,该品种适应性强、颗粒大、颜色艳丽、香味浓、产量高、易采摘等优良性状受到群众青睐,已开始逐渐推广,并驱动着花椒产业的“蝶变”。
产业兴则乡村兴,乡村兴则百姓富。今年,临潼区在小金、仁宗、铁炉、穆寨4个街道共6个村实施了8000余亩的花椒、核桃等特色经济林提质增效计划,形成了以“区级专业技术人才、街村能人、示范户、联络员”为骨干的区、街、村、组阶梯型技术服务模式,促进技术服务与农户需求紧密对接,实现了精准服务、高效服务。
“近年来,临潼区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在现有核桃、花椒、柿子等特色经济林产业的基础上,大力推广林上采摘、林中养殖、林下种植、林间旅游的绿色发展新模式,年林业经济总产值达5亿元以上。”临潼区林业局局长袁敏表示,未来,临潼区将继续发挥林地资源优势,壮大林业经济,坚持产、销两端双向发力,促进高端产品开发和精深加工,充分对接终端市场需求,让绿色林海成为菜篮子、果篮子。
记 者:王三合
编 辑:琳 琳
责 编:程 方
审 核:张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