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人,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同时也是晚唐时期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杜牧出生于一个有着深厚文化背景的家庭,他的祖父杜佑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著有《通典》二百卷,这对杜牧的学术修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牧的仕途生涯开始于大和二年(828年),当时他26岁,考中进士,被授予弘文馆校书郎的职位。随后,他在多个地方担任过不同级别的官职,包括淮南节度使掌书记、监察御史、宣州团练判官、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左补阙、史馆编撰、司勋员外郎等。杜牧在黄州、池州、睦州等地担任刺史时,因治理有方而受到赞誉。
他重视教育,扩建孔庙,设置学堂,亲自讲学,吸引了众多学子前来学习,为当地的文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尽管杜牧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由于晚唐时期的政治环境,他始终未能完全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这使得他的部分作品中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悲愤的情绪。
杜牧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和散文两个方面。他的诗歌以七言绝句最为著名,内容广泛,既有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也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杜牧的诗歌风格独特,既能展现出豪迈的英雄气概,又能表达出细腻的情感世界,其作品中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给人以强烈的艺术享受。
在本文杜牧的五首诗作中,《寄扬州韩绰判官》是一首寄情于山水与友谊的诗作,开篇描绘了江南秋日山水的清幽秀美,以“青山隐隐水迢迢”展现空间的绵延与深远,勾勒出与友人韩绰之间的离别之感。
《紫薇花》展现了杜牧对紫薇花不与百花争春的品格的歌颂,同时暗含了诗人自我境遇的写照。《鹭鸶》是一幅清新自然的生命画卷,以细腻的笔触捕捉白鹭在水边觅食与飞舞的动人瞬间。
《赠别》通过借景抒情与拟物寄意,表达了杜牧离别时复杂的情感体验。
最后,《初冬夜饮》通过冷清的意境与孤独的情感描绘,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对未来的迷茫。
01《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杜牧在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四月至大和九年(835年)初,曾在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府中担任推官和掌书记,与同样在幕府任职的韩绰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段时间,杜牧在扬州的生活丰富多彩,不仅领略到了扬州的繁华与美丽,也与韩绰等好友共同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日子。
然而,随着职务的变化,杜牧离开了扬州,前往长安任职。在离开扬州后,杜牧对那段时光充满了怀念,尤其是对韩绰这位老友的思念更为深刻。因此,他创作了这首《寄扬州韩绰判官》,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首句通过“青山隐隐水迢迢”描绘了一幅江南山水的美景图。这里的“隐隐”和“迢迢”两个叠字不仅生动地勾勒出江南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而且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空间的距离感,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怀念以及对友人的思念。
次句“秋尽江南草未凋”进一步描绘了江南秋季的景象。尽管已是深秋时节,但江南的草木依然郁郁葱葱,没有凋零的迹象。这句诗不仅是对江南自然风光的真实写照,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透露出他对江南温暖气候的喜爱,以及对那段美好时光的留恋。
“二十四桥明月夜”一句,诗人选取了扬州著名的二十四桥作为背景,通过“明月夜”三个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夜景氛围。这不仅体现了扬州夜晚的美丽景色,也为最后一句设下了悬念,激发读者的好奇心。
最后一句“玉人何处教吹箫”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这里的“玉人”有多重含义,既可以指代美丽的女子,也可以是诗人对韩绰的戏称。诗人以戏谑的口吻询问韩绰,是否仍在那美丽的二十四桥上教人吹箫,借此表达对友人的关心与思念。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自己过去在扬州的生活的一种怀念,以及对那段美好时光的追忆。
02《紫薇花》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紫薇花》大约创作于公元847年至851年间,此时杜牧在洛阳担任监察御史。这一时期,杜牧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他因为性格刚直,屡次直言进谏,从而遭到了朝中权贵的排挤与打压。杜牧的生活经历与社会环境,无疑深刻影响了他的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在此背景下,杜牧通过对紫薇花的描绘,既是对自然美的颂扬,也是对自己人生境遇的一种抒发。
第一句描述了紫薇花在秋季清晨迎着寒露绽放的新景象。“晓迎秋露”四个字生动地刻画了紫薇花在清晨时分迎着秋天的寒露绽放的画面,一个“迎”字赋予了紫薇花以人的精神,仿佛它不惧寒冷,勇敢地迎接每一个新的开始。这不仅是对紫薇花生命力顽强的赞美,也象征着诗人不畏艰难险阻,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第二句则进一步赞美了紫薇花的谦逊品格。春天是百花齐放的季节,各种花卉竞相争艳,而紫薇花却选择在夏季开放,直到秋末,不与百花争夺春天的美好时光。这里,“不占园中最上春”不仅仅是对紫薇花生长习性的描述,更是对其高洁品质的赞扬,象征着诗人不愿随波逐流,追求独立自主的精神境界。
最后两句,杜牧巧妙地运用了《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的“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这一典故,意在表达即使桃李不开口,它们的美好也能吸引人们前来欣赏,以至于树下踏出了小径。然而,在这里,杜牧反其意而用之,以桃李的暂时辉煌来反衬紫薇花长久的生命力和低调的品质。当春去秋来,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桃李早已凋零,唯有紫薇花依然绽放,面对着那些曾经在春天争艳的花朵,紫薇花仿佛是在微笑,这笑容中蕴含着对生命持久之美的自豪与满足。
03《鹭鸶》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鹭鸶》是杜牧在某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漫步于山水之间,偶然目睹一群白鹭在溪水中捕食鱼虾的场景,深受触动而作。此时的杜牧,或许正处在人生的某个转折点上,面对着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和个人命运的起伏不定,他对自然界中那些看似平凡却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命形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雪衣雪发青玉嘴”,诗人开篇即用“雪衣”、“雪发”来形容鹭鸶洁白如雪的羽毛,再以“青玉嘴”来描绘其喙的颜色,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清新雅致的画面。此处的“雪”字重复使用,不仅强调了鹭鸶羽毛的纯净无瑕,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赞美。
“群捕鱼儿溪影中”,进一步描述了鹭鸶们在清澈见底的小溪中集体捕鱼的情景。这里的“溪影”一词,不仅突出了溪水的清澈透明,也暗示了鹭鸶们捕食时的动作轻盈敏捷,仿佛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惊飞远映碧山去”,随着一声突如其来的惊吓,原本安静觅食的鹭鸶群突然振翅高飞,消失在远处的青山之中。一个“惊”字,将整个场景瞬间激活,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份意外与惊喜交织的情绪波动。
“一树梨花落晚风”,诗人将目光转向远方,只见那群白鹭如同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晚风中缓缓飘落,装点着宁静美丽的山林。这一比喻不仅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鹭鸶飞翔时的姿态之美,更赋予了整首诗一种超越时空的永恒美感。
杜牧在《鹭鸶》中通过对鹭鸶外貌特征和行为特性的细腻描绘,创造了一系列鲜活生动的意象,如“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等,这些意象不仅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还能引发读者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04《赠别》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大和九年(835年),对于杜牧而言是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他离开了任职多年的淮南,踏上了新的仕途旅程。扬州作为当时的文化经济中心,汇聚了大量的文人雅士和佳丽名媛,杜牧在这里结识了不少朋友,包括那位令他难以忘怀的歌妓。当离别之时,诗人的情感复杂而深刻,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过往的怀念,特别是对那些曾给予他温暖和慰藉的女性,更是充满了不舍之情。
开头“多情却似总无情”,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表面上看起来,诗人似乎对即将离别的歌妓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深情厚谊,但实际上,这恰恰是因为他太过投入,以至于在分别之际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反而显得有些“无情”。这里的“总”字,不仅强调了这种情感状态的普遍性,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无奈与痛苦。
“唯觉樽前笑不成”,诗人继续深入刻画自己在离别宴会上的状态,即使面对美酒佳肴,也难以强颜欢笑,因为心中的离愁别绪已经占据了全部思绪。一个“唯”字,再次强化了诗人情感的纯粹性和单一性,同时也反映了离别时的沉重氛围。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是全诗最为人称道的部分。诗人巧妙地将蜡烛拟人化,赋予其情感,让它成为离别场景中的另一个见证者。蜡烛的“有心”实际上是对诗人自身情感的映射,而“垂泪到天明”则象征着离别之痛的持久与深刻。这种借物抒情的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
05《初冬夜饮》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
《初冬夜饮》通过描写诗人在初冬寒夜中独自饮酒的情景,深刻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无法施展抱负的苦闷与惆怅。诗歌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首句“淮阳多病偶求欢”,诗人以汉代汲黯自比,暗示自己因耿介直言而被排挤出京城,处于多病的状态。这里的“淮阳多病”不仅是身体上的疾病,更是心灵上的疲惫与伤痛。诗人用“偶求欢”来表达自己借酒浇愁的心情,试图在酒精的麻醉中寻求片刻的慰藉。然而,这种寻求快乐的方式背后隐藏着深深的无奈与悲哀。
次句“客袖侵霜与烛盘”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客居他乡的孤独与失意。这里的“客袖侵霜”既是对初冬寒冷气候的真实描写,也是诗人内心孤寂、漂泊无依的真实写照。“霜”字不仅与季节相呼应,还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凄凉与苦楚。而“烛盘”则点明了夜晚饮酒的场景,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具体,同时也增添了一种凄清的氛围。
第三句“砌下梨花一堆雪”是一处巧妙的转折,从室内的饮酒场景转向室外的自然景观。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堆积在台阶下的雪花比喻成一堆洁白的梨花,既展现了初冬夜色的美丽,又隐含着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哀愁。诗人独自饮酒,无法排解心中的苦闷,于是走出屋外,眼前的雪景似乎给了他一丝安慰,但也让他更加感受到自身的孤独。
尾句“明年谁此凭阑干?”是一个充满哲理的问题,诗人由此引发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思考。这句话既是对自身命运的忧虑,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意识到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不知道明年此时是否还能站在同一个地方,享受同样的景色。这种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进一步加深了全诗的忧伤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