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作家走近红旗渠丨劳动和劳动者的伟力
安阳融媒
2024-10-09 12:17:22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河南省杂文学会骨干作家走近红旗渠”

采风活动作品选登之(58)

劳动和劳动者的伟力

汤昌元

我是最惊叹并且深情赞美劳动和劳动者伟力的。

读小学时,我们就集体朗读过“在能磨刀的石头上凿出一条河,从远山流到家乡……把骨头当成石头,垒成一条水长城的墙:千仞绝壁,那是林县(今安阳林州)人民直来直去直上直下的性情,巍巍太行,那是林县人民不屈不挠不卑不亢的脊梁”的课文。读着课文,紧盯着插图,还是小小的我,曾无数次地疑问:那在绝壁的空中飞来荡去的人身上捆绑的绳,是怎样扔上山顶的上空并且接实的?

“凌空除险”实景演出(资料图)

我已经63岁了,步履的踉跄及额上的皱纹仍然没能掩饰住我年少时的疑问。2023年9月,我随“走进红旗渠”采风团终于来到我因曾阅读过文字而魂牵梦萦的地方。还不是假期的旅游高峰,但已然是人行如织。在红旗渠纪念馆里,在红旗渠分水闸前,一支又一支队伍,一个又一个导游,移动着,缓缓地,由“小蜜蜂”导入耳膜的声线俨然汇成了“一钎一锤干革命,愚公移山志如钢”词曲的高亢、雄浑和悠扬。

已经是红旗渠总干渠了。她就“挂”在太行山上。挂啊,随着岩壁的突出凹进,凹进突出,顺着山势的蜿蜒曲折而峰峦也变化出千万种形态。我们沿着渠埂前移去“青年洞”的山崖,当地人就因其形态而叫“小鬼脸”。如今在渠的这边,就是万丈深渊,渠的那边,则险峰耸立,其上的岩石有的笔直如削,有的倾斜欲落,有的则层层叠叠,色彩则或青或紫或乌或白。走在我身后的几名女孩相互间拉着手,嘀嘀咕咕地称既不敢抬头看也不敢低头看,所有的步子间距离几乎只能用“寸”量,纵然有险峰的无限风光可品可览可鉴以及女孩家家的爱嗨爱呼爱叹。

然而就是这陡峭险恶丑怪的牛岭山上一块“小鬼脸”,却成了“引漳入林”最大的拦路虎。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县长李贵和工程技术人员脚踏着随时就能掉下的石块,在荆棘中拨出路径,终于议事在牛岭山现场……开明渠,绕道几千米,费工费料,对于当时本就无米下锅的林县,无疑是在雪上加霜。“凿洞吧”。320名胆大心细擅于攀援身强力壮的青年民兵于是驻扎在牛岭山上,利用岩石缝隙改造出卧室,利用树干木棍搭就出住房,山崖下、石缝中,有的垒石庵,有的挖窑洞,有的露天打铺,睡在没有房顶、没有床、更没有火的石板上,薅把茅草当铺草,真是铺地盖天。他们腰系绳索,如壁虎一样在悬崖上抡锤打钎放炮,“一锤下去,岩石上只有一个白点”,抡背锤,舞圆锤,站着打,跪着敲,从地井到地洞,日复一日,一锤一钎,悬空作业,仰卧扶钎,且不断创造出的三角炮、连环炮、立切炮、瓦缸窑炮,抬炮等凿洞爆破技术,从1960年3月初到1961年7月15日,500多个日日夜夜,不浪费时间,不浪费工具,不浪费材料,用鲜血、汗水乃至生命硬是投工12.36万个,挖出石方19400立方米,砌出长度为623米,高5米,宽6.2米,纵坡1500分之一,设计流水量为每秒23立方米的红旗渠总干渠上岩洞最长、危险最大、困难最多的隧洞。何况,那时正是国民经济暂时困难时期,红旗渠工地上粮食特别短缺,人均口粮只有6两。何况1961年春的林县又遭遇了空前大旱,吃水更加紧张。何况因饥饿引起的浮肿在不断地蔓延并引发出其他疾病。哀嚎过“光山秃岭头,水缺贵如油”的林县人,最懂得水的金贵;面对着沟壑纵横,土薄石厚,十年九旱的林县人,更理解渠能通水的重要。条件的艰苦,工程的艰巨敌不过“重新安排林县山河”的决心;最日常的工具,最普通的人民在“千军万马战太行”的劳动中表现出一种气概,显示出一种力量,体现出一种精神。

盘绕在太行山腰上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如今是林州人民的“生命渠”“幸福渠”。

盘绕在太行山腰上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如今是全中国人民的“精神渠”“风景渠”。

资料图

我歌颂一切伟大的力量。我歌颂一切劳动所表达的伟大力量。我歌颂一切劳动者通过劳动所创造的伟大力量。

红旗渠正是这种伟大的力量所创造的伟大成就。而这种成就所凝结而成的伟大精神必将“震撼人心”。

关注安阳融媒,设为星标

安阳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丨安阳融媒客户端

编辑丨陈玥 责编丨付亚丽 审核丨安国政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