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企业出海启示录”系列——破局者瑞茂通:中国民企的全球化供应链突围样本
大宗传媒
2025-05-26 09:43:06

在全球化浪潮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双重机遇下,中国民营企业正以创新者的姿态闯荡世界。作为供应链服务领域的先行者,瑞茂通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180,下称瑞茂通)以通江达海的魄力,将中国大宗商品供应链的成熟经验转化为国际竞争力。这家草根出身,成长于内陆城市的企业,不仅书写了从郑州到全球的国际化跃迁,更折射出民营企业坚韧不拔的开拓精神。本期企业出海启示录将解码这家中国500强企业如何在国际市场的惊涛骇浪中开辟新航道。

在常规认知中,沿海沿边城市往往是供应链企业扬帆起航的天然港湾,而在不靠海、不临江、不沿边的河南,却成长出这样一个供应链龙头企业——业务覆盖 30多个国家及地区,拥有 57 家全球办事机构、180多个供应链节点,真正实现了买全球,卖全球。作为最早一批走出去的民营企业,瑞茂通是如何一步一步突破区位局限,站上世界舞台的?

紧抓机遇转战海外市场

2000年,几位满怀激情的年轻人凭借对市场的敏锐洞察,毅然决然地投身于煤炭物流这一彼时的新兴领域。起初,公司仅有几辆运输车,大家凭借一股草根的韧劲,昼夜不分地往返于矿场、站台和电厂之间,一步一步积累起了客户资源。2000年瑞茂通正式成立,明确了以煤炭供应链管理为核心业务的发展战略。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增长,煤炭需求持续攀升。2002 年至 2012 年被外界称为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几位创业青年迎来了事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当很多煤炭供应链企业还在国内拼业务量的时候,瑞茂通开启了海外的拓荒之旅。

2009年我国从传统的煤炭出口国,第一次成为煤炭净进口国,全年净进口煤炭量达1.03亿吨,在此契机下,瑞茂通选择进军航运和外贸两大市场。当时航运的利润并没有铁路高,但是在国际贸易中,大部分运输是通过航运进行的,所以我们深知航运对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性。瑞茂通董事、总经理胡磊说。2011年,瑞茂通成立了新加坡、印尼等海外子公司,迈出了国际化发展的第一步。2012 年,瑞茂通又成立了航运公司,开始拓展航运业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如今的瑞茂通已在进口煤炭供应链领域站稳了脚跟,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动力煤进口商,并连续 年位列动力煤进口商前3名、民营企业第1名。在此期间,公司不断扩大船队规模、提升运力,搭建起覆盖东南亚、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澳洲等主要区域航线的物流网络。

打通货源渠道提高话语权

2018 年 11 月,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瑞茂通代表河南企业与印度尼西亚矿企 ABN 公司签下首份海外采购大单。我们通过与印度尼西亚矿企签订长期协议,构建了货源稳定、价格可控的供应渠道,同时依托自有船队运力,优化印尼煤炭至中国沿海电厂的海运链路,有效降低了跨境运输成本,成为国内动力煤进口的龙头企业。依托在印尼的强大市场份额,我们在编制价格指数方面也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胡磊说。

印尼煤炭价格指数是亚太市场采购的核心参考基准。2017年,瑞茂通通过新加坡子公司加入印尼煤炭价格指数编委会,直接参与该指数的数据采集、权重设定等核心编制工作,在国际上树立了行业标杆,提高了我国在煤炭领域的话语权。

煤炭供应链业务是瑞茂通的核心业务板块,也是全球化战略布局的重要品类。胡磊说,我们依托耕耘全球采销市场多年的产业经验,提升优势品种的核心竞争力,打造适应不同经济、文化市场背景的灵活型组织,从而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瑞茂通实现煤炭发运 4,313.19 万吨,其中国际煤炭业务 3,892.68 万吨,同比增长17.65%

在深化产业布局过程中,瑞茂通紧紧围绕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两大领域延伸产业链、提升供应链、创造价值链。

在新加坡,瑞茂通凭借雄厚的实力成功获得了普氏窗口的交易资格。作为全球成品油定价体系的亚洲心脏,新加坡普氏窗口汇集了全球约 30 家顶级能源贸易商的交易数据,主导亚太地区 90%以上的成品油基准价形成。对一家民营企业而言,获得普氏窗口交易资格意味着跻身全球油品定价的核心圈层,使瑞茂通真正地站在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

在农产品领域,为填补河南省内外大豆压榨产能缺口,瑞茂通于 2024 年 5月在河南沈丘正式投产年加工大豆能力 120 万吨的大豆蛋白加工厂。我国大豆主要依靠进口,我们目前进口的大豆主要来自巴西,并通过自有船队运输至国内港口,再经多式联运送达周口港。胡磊说,通过组建自己的船队,增强船舶的自主可控性,大幅缩短了运输时间、降低了物流成本。可以说,航运业务已经成为瑞茂通打开国际市场的一把金钥匙。

依托航运业务打开国际市场

作为豫企领头兵,航运是瑞茂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环节。2012年,瑞茂通航运公司成立,并于2021年通过灵活融资等方式开始组建自有团队。自2022年起,瑞茂通航运开启市场化运营,建立子品牌瑞易联合航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为金融机构和投资人提供商务、技术等一揽子解决方案,保障资产安全和稳健收益。

2024 年,随着两艘 Ultra-Max 型散货船世纪郑州世纪北京在南通交付下水,瑞茂通经营管理的船舶数量达到19 艘,标志着其在组建自有运力船队的行动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开启了保供稳链的新篇章。

回看国际航运业务的发展历程,胡磊不禁感叹:我们也是从对航运市场不熟悉、对从业公司不熟悉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过程中踩过不少坑,也支付过比市场价格更高的运费,但是我们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慢慢搭建起自己更专业的航运团队,深刻探究国际航运市场情况,并且在经营模式上大胆创新,尝试以不同模式来降本增效,国际航运这条路子才能够最终打开。

当前国际形势下,各国大宗商品市场均面临着脱钩断链的风险,这对供应链企业是挑战也是机遇。胡磊表示。组建自有船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抑航运价格波动给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使得瑞茂通在航运业务中获得了更大的运营自主权,同时通过优化运输资源配置显著降低物流成本。增强船舶的自主可控性,可以确保调度更加灵活,在运力紧张时能够有效缓解货等船的情况。

全面贯彻人才本土化策略

随着全球化竞争加剧,企业能否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人才战略是否适应当地市场环境。胡磊表示:我们在开展海外业务的初期,大部分员工都是从国内外派到当地的,但在实际的业务拓展中会遇到很多沟通问题和认知偏差。比如,用中国人的管理思维去管理国际化的团队是行不通的。如今,我们在海外约 65%的员工都是从当地招聘的本土人才,甚至很多高管都是当地人,他们在政府关系、危机公关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且更熟悉当地的法律法规,可以有效规避劳工纠纷、税务陷阱等风险。

二十多年来,瑞茂通一直致力于通过各种维度和方式扩大员工视野、提升综合技能,鼓励员工去顶级高校继续深造,开拓国际化思维。为了深化人才梯队建设,2020年瑞茂通成立了领导力学院及大宗商品供应链学院,通过体系化课程设置与实战化教学模块,系统性拓展员工的认知广度与专业深度。

究竟是什么样的战略定力让一家民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在胡磊看来,首先要坚持长期主义。海外追求的是稳定慢速的增长,而不是希望企业干一票就走,要经过严谨的商业调研之后,找到适合当地产业发展的路径,不要盲目进入一个新兴市场。其次,要做好风险管理。国内的风控体系和风控要求很多时候并不适用于国际市场,并且每个国家的风险耐受程度都不一样,所以一定要做好风险评估准入工作。再次,要坚持多元化策略。避免过度集中的单一国家业务。最后,实施本土化策略。建立当地的用人制度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快速融入当地文化,更能有效规避跨国经营中的各种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