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想让厌学、休学孩子尽快返校,父母先学会不催、不讲道理以及接纳
百合读书
2024-08-30 09:01:37

这几天和几个父母聊孩子不愿去学校的事情,我发现父母的一个通病,那就是非常着急,异常焦虑,但即便父母这样崩溃,还是对孩子小心翼翼的哄着、伺候着,脑子里就想着怎么哄着孩子答应去学校。

但往往父母越是这样对孩子卑微和顺从,孩子越是放肆和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一不高兴就反锁门,一点不把父母的话和牵挂放在眼里。

但孩子之所以变成现在的样子,的确是孩子有点过分,但也不能否认的是过分的孩子也是父母错误的教育方式一步步演变成这样的。

很多又任性又暴躁,又厌学和休学的孩子,往往背后都有一个高控制,严要求,以及过度包办的父母。

所以才会导致孩子既心高气傲,又吃不少苦,还玻璃心的一个现状。

厌学和休学的本质,是孩子对自己有太多的自我否定,又无法接受现实中的落差,所以才会不愿意去学校。

可以说不去学校的这一个行为背后,是孩子无法消化的负情绪,是孩子情绪内耗所导致。

而情绪内耗的原因则有很多,有些是因为某一个小事被误会,或者是学习上的落差无法接受,或者是跟某个同学的矛盾等,一步步堆积成内耗情绪。

这个内耗在初期没有被父母发现,或者孩子说了却没被父母重视,所以才会在日积月累之下,变成一种对学校的恐惧和对无法掌控的担心,就再也不想去学校了。

这时就容易沉浸于游戏之中,父母总认为是游戏害了孩子,但其实是因为父母没有提早共情孩子,没有理解孩子,而错失了疏导孩子和开导孩子的最佳时机导致。

孩子爱玩是天性,游戏有种天然的诱惑也是事实,但玩游戏和不上学这两者并没有直接的关联,最直接的关联的是孩子有了某种程度上的心理卡点,无法释怀,所以无法返校。

父母想要让孩子返校的急切心情可以理解,但越急越容易出岔子,这个时候我建议父母做好三件事:

第一件事:接纳孩子不上学的现状。

接纳是助推孩子快速返校的最重要一件事。

父母在咨询的过程中,也会问:你让我接纳,不就是让我接受孩子完了嘛,我做不到。

也有父母说:我已经接纳了,孩子没上学,我也说那么多,一日三餐照样给他做,还费尽心思哄着孩子。

接纳跟接受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接纳是父母从内心里接受孩子不上学的现状,是接纳事实,因为事实暂时是不可逆的。

只有先接纳了,内心才有平和,焦虑和不安才会降低一点,这时父母不至于先孩子一步崩溃,父母情绪稳定,心力强大时,才能接住孩子,而不是先孩子一步成为更棘手的问题。

而接受是不得不面对事实,内心的感觉是愤怒,是对孩子的各种嫌弃,是对现状的各种不满,是一门心思将孩子弄回学校。

接纳不是放弃孩子,不是就此不管,而是先抚慰父母自己的情绪,然后通过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调整跟孩子的沟通模式,重建亲子关系。

通过父母自身改变,推动孩子变化。

第二件事:不要着急催孩子去返校。

在孩子说出“死也不去学校时”,父母就很慌,觉得我的孩子一定是心理有问题,他们需要去看医生,他们有点不太正常。

父母焦虑感爆棚时,最先需要看“心病”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当父母的情绪过于焦虑时,就失去了理性思考,想的事情,说出的话,以及处理的方式都是极端的。

要么是忍着不说,硬把自己憋得吃不下,睡不着,整天心神不宁,胆战心惊,走在崩溃的边缘。

要么是大吼大叫,朝着孩子嚷,催孩子去上学,埋怨自己怎么养了这个没用和白眼狼的废物。

无论是父母压抑自己,还是把狂怒抛给孩子,都只会让孩子返校的事情愈发艰难。

父母这时最应该做的是,退回一步,先做好自己。该怎样就怎样,孩子不去学校只是遇到了卡点,父母表现平和一点,不要把孩子不上学当成天塌的事。

这时反而事情会有更快的转机,一味地盯着,催着不仅没用,反而容易更恶化。

第三件事:坚决不要讲正确的大道理。

也有一些父母,自己本身就是搞教育的,关于教育思路和教育方法都很专业,就无意识中会给孩子讲很多大道理。

即便再专业的道理,给出现情绪卡点和情绪内耗的孩子讲,也无疑是拳头打在棉花上。不是道理不对,而是孩子根本听不进去。

这时父母最好的方法是放下正确的道理,多去关注孩子的感受,不要陷入“知识诅咒”中。

对于休学或厌学的孩子,最错误的方法就是讲道理,而是共情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此时的挣扎不安和恐惧。

当孩子的痛苦被看见和被理解时,他的情绪就缓了下来,这时可能就愿意打开心扉,知道孩子内心的卡点后,再帮助孩子走出情绪内耗,所有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阻拦孩子返校的从来不是游戏和不能吃苦以及玻璃心,而是孩子那个被关闭的心门。

心病还需要心药医,而父母的爱与宽容,理解与支持是疗愈孩子最好的心 

#创作挑战赛五期#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