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学生投稿】夕阳下的遐想——杨梓希
河南少年作家
2024-09-03 20:25:45

夕阳下的遐想

作者:

郑州市农科路小学北辰校区六一班杨梓希

指导老师:袁征

故乡

五月中旬,我回到了故乡。

坐在车上,我把头依在车窗旁,静静感受着风。这里的风不同于城市的风,那样充满了迷茫和浮躁的气息,而是充斥着花草的芳香,混合着被雨水滋润后的肥沃的土壤的气息。乡下的风是如此自由,如此清新,如此透澈。

来到长满红锈的大门前,我和哥哥拎着大包小包的东西,走进宽敞的大院。姥姥早已迎接着我们,她带着慈祥的笑望着我们,两鬓的白发显得有些苍凉,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可正是这个笑触动了我,记得小时候,我和哥哥一到家门口就迫不及待的推开家门,扑进姥姥的怀抱,完全不顾车里的大包小包,那时候,母亲总是无奈的叹气:“这俩孩子也不知道帮大人提东西……这些记忆恍如昨天,在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来,现在想来,我和哥哥倒也懂事了不少,拘谨了许多。

坐上那辆破旧的三轮车,父亲捏了捏生锈的车把,车座上的尘垢积了一层又一层。车子启动了,在坑坑洼洼的乡间小道上前行,我和哥哥被震得身体发颤,我不由得扶住了震歪的帽檐。乡间的风景真好啊!几只喜鹊立在田中觅食,他们不时在麦秸杆旁蹦蹦跳跳,不时又飞到道边的小树上。麦田里的麦子还是青的,远远望去,就如一幅绿油油的图画。这里很静,没有人来打扰这片美景。父亲载着我和哥哥来到石桥旁,我们下了坡,一路奔到了河岸旁,说是河岸,也不过是低挡住河流的一小块铺满水藻的,被河水浸湿了的土地。这条河已经年代久远了,从石桥上的裂缝和堆满旧衣服的土坡就可以看出。父亲领着我和哥哥来到了一处乱石堆旁,他盯住哗哗流淌的小河,胡子拉碴的脸上流露出严峻的神色,他眉头紧蹙,随即又松开,眼神变得炯炯发亮,打声招呼哥哥:“小杨,这里有鱼,快把瓶子拿来!”好,哥哥踉踉跄跄跑来,累的气喘吁吁,一屁股跌坐在草丛里。我想起三年级的暑假,我和父亲在这条河里摸螃蟹,父亲弯腰,探着头在泥洞里摸索,我在他身后一惊一乍,恐怕父亲被螃蟹夹到手,那时候的我只知道玩,无忧无虑的生活令我逐渐忘形,没有顾及到以后的学业,可回望今天,我没有活蹦乱跳的跟在父亲身后,放肆的大笑,也没有缠着哥哥,陪我玩,而是静坐在岸边,犹如一座岿然不动的高山屹立在岸边,我习惯于沉浸在自己的意识里,想很多事,却从不去实践,这算是发呆,可我愿意这样,就像诗人愿意醉生梦死一样,这种感觉是虚空的,但他偏偏又能让我感到快乐。

想起过去和现在的对比,我的心头不觉袭卷上一阵刺骨的凉风,它让我清醒,却在清醒过后,感到一派荒凉,感到沉郁,忧伤的。临近中考,我的成绩忽高忽低,在同一个教室里,尽管开着空调,也能感受到那种压抑的气息,在这个人人都在努力,都在竞争的阶段,我不愿自甘堕落,可有时却力不从心,总是会有一双无形,且无情的大手把我推向幽暗的深渊,我要逃出去!我要逃出去!这些振奋的话语回荡在我的脑海里,可一切都是徒劳,面对如此之大的压力,我表面不动声色,可内心早已崩溃。过度的紧张,令我被外界不断影响,无法静下心来,可来到乡下,我的一切烦恼就烟消云散,不如化这些复杂的情感为动力,更加努力拼搏,人生总要搏一搏,无论结果如何,记住,曾经我们努力过是最珍贵的回忆!

一道强烈的红光刺向山间,火红的夕阳高挂在天边,染红了一大片白云,田间的稻草人立在木桩旁,倦鸟好像驮着夕阳归去,麦秸秆和芦苇荡被映得火红,就好似抹了姑娘的胭脂,我再也不是当初自由自在的雏鹰,而是怀着更高更远的志向,飞向更高更远的云端的鸿雁!余晖散尽,河水依然如明镜一般清透,虽然我仍呆愣在原地,但心却不由去往了那个更高更远的方向,那是明天,是希望,是未来! 少年自有凌云之志,放眼未来,我们顶峰相见!

声明: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河南青少年作家

微信号:hnsnzj

排版:煜晨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