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县历史悠久,夏代以前是伊国、伊侯国、有崇国、有莘国所在地,夏时为豫州伊阙地,商代为有莘之野,又名空桑,春秋时期为陆浑戎地,战国为韩国之高都,秦置新城县,汉增置陆浑县,北魏置东亭县,后周置和州,北朝置伊阳郡,隋置伊州、伏流县,唐置陆浑、伊阳县,宋为顺州,金皇统元年(1141)置嵩州,明洪武二年(1369),降州为县,始名嵩县至今。数千年来,在嵩县这块热土上,或国或郡,或州或县,这些国、郡、州、县的城址有的被历史湮没,有的留存至今。根据史料记载,参考有关文献,现整理嵩县故城如下:
崇国故城
崇国故城位于今嵩县陆浑镇政府所在地桥北村附近、伊河与龙驹河交汇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北仰韶、龙山文化遗址内。“崇:古国名。(1)又称有崇氏,相传为鲧之封国。在今河南嵩县北。(2)商的与国,在今河南嵩县北,到崇侯虎时,为周文王所灭”【《辞海》(地理分册·历史地理卷)第240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1月版】。“崇国(夏——春秋),在河南嵩县北。”(《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第154页,张传玺、杨济安主编,1984年第3版)有崇国为崇伯鲧所建,到商朝末年被周文王所灭。崇国故城遗址地处陆浑水库西岸、龙驹河两岸,与长叶岭和凤凰岭相连,总面积32.5万平方米。城址初步勘查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50米,面积8.75万平方米,遗址处于北荆州故城址西南隅,今尚有城墙遗址,城址东北部被陆浑水库淹没,西北隅有夯土建筑基址,出土有战国以前大板瓦、铜镞、铜带钩等物。在遗址的地表上发现有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火膛红烧土块,在遗址东南部有墓葬区一处。出土陶器以细泥红陶、粗红陶和白衣彩陶为主,还有少量夹砂粗陶盆、罐、碗、杯、钵、小口尖底瓶、镂空器和澄滤器等。在制法上,有手制和慢轮修整,石器有钻孔石刀、石镰、石凿、石轮、石斧等,长短、厚薄、宽窄各不相等,多为灰色板岩,在制作上,有打制、磨制、琢制、打磨合制等。
北荆州故城
《魏书》载:“北荆州,武定二年置,领郡三、县八,户九百三十三,口四千五十六。伊阳郡,武定二年置,治伏流城。后陷寄治州城。领县一,户四十八,口二百八十三。南陆浑。”东魏武定二年(544),在崇国故城设北荆州,治所在今嵩县陆浑镇政府所在地桥北村,因地处湖北荆州之北,故址又被称为北荆州故城。
陆浑故城
《大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古迹》篇载:“陆浑故城在嵩县东北伏流城北20余里,古伊川地。《左传》载:僖公二十二年,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宣工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召公十七年,晋荀吴帅师灭陆浑。汉置陆浑县,后魏置防蛮都督于此,东魏分置北陆浑县,属新城郡。隋初并入南陆浑。”根据考古发掘,西汉至东魏年间,陆浑县城在宜阳县白杨镇南留村。东魏年间,陆浑县城由南留村移嵩县田湖镇古城村,古城村位于伊河与凤阳河交汇处,前临伊河水,背靠马虎山,乾隆《嵩县志》有“陆浑故城,今古城村,县东北四十里”的记载,隋开皇初,陆浑县城移嵩县陆浑镇陆浑村,古城作为县城长达200余年。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田湖镇古城村在村外的丘陵上建砖厂,取土烧砖,挖出数万平米的汉墓群,家家户户都拿到不少汉砖,大的空心汉砖被用来垒猪圈,21世纪20年代,村里街道还有零散的空心汉砖。1982年,伊河、凤阳河发洪水,古城村被淹,土坯房成了危房,县里在村后的田地里重新规划新村,当时建房挖地基,挖出一个陆浑县令的墓,村里王姓几兄弟把一块墓志铭,上写:陆浑县令司马氏……
汝滨城
汝滨城位于今饭坡镇汪城村,是古代楚国通向陆浑地区一条较为平坦的重要通道。周敬王七年(晋顷公十三年,前513)冬天,晋国赵鞅、荀寅率领军队在今嵩县饭坡镇汪城村附近筑城防工事,并修筑汝滨城,同时,向民众征收“一鼓铁”(古时四石为一鼓,每石120斤,即480斤铁),铸造一铁鼎,在鼎上铸范宣子所制定的“刑书”,史称“刑鼎”。“冬, 晋赵鞅、荀寅师城汝滨,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第644页,岳麓出版社2001年出版)铸鼎的陆浑汝滨地区是被荀寅的父亲荀吴在前513年攻占的。西晋时期杜预在《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汝滨”条目下注曰:“晋所取陆浑地。”清乾隆《嵩县志·卷十·城垣》曰:“汪城,县东汝水之北,疑即汝滨城,今其地瓦砾犹存,士人云:昔时置驿焉”;清乾隆《嵩县志·卷十二·市镇》曰:“皋南,县东五十里,商贾无几,汝河上下山谷数十里内,民货盐米农器者,率担负炭入市交易”,皋南即今嵩县九皋镇政府所在地九店街;民国二十二年(1933),嵩县著名教育家李警堂先生编纂的《嵩县乡土地理参考书•皋南里》云:“汪城即汝滨城,左传晋旬寅城汝滨即系此地”。八达河历史上曾用名汝河,该河在汪城村南拐了个大湾,城在河的北面。
高都故城
高都故城即今嵩县老城,是城关镇政府所在地,位于伊河与高都河交汇处。高都河发源于天池山,流经城关镇王庄、陶村、韩村、青山屯、孟村、北园等8个行政村入伊河,沿河两岸,被称为高都川,高都川盛产黄金,黄金呈赤红色、以成色足闻名海内外,被称为“高都赤金”。据传西汉名相张良因暗杀秦始皇失败,为躲避追查曾隐姓埋名到韩国故地今嵩县高都川的祁雨沟,暗中招兵买马,准备灭秦复韩。为不加重人民负担,张良一面招兵买马,一面挖山淘金。鼎盛时期采金人员达10万之众,民间有“张良淘金十八年,日进斗金不赚钱”之说。中国黄金河南金源黄金有限公司建在高都川的祁雨沟地区。
高都故城城址呈长方形,四垣长约2500米,城内散存有战国绳纹板瓦残片,发掘有战国墓葬。战国时期,韩国由山西平阳南下中原,迁都宜阳韩城,同时在嵩县建高都城。《尚书·大传》云:“古八家而为邻,三邻而为朋,三朋而为里,五里而为邑,十邑而为都”,当时高都地区人口按每户5人计算,应在 1.08 万户5.5万人左右。
明代周南太史王守诚编撰的今存最早《嵩县志》“城池考”曰:(嵩县城)“前襟伊水,后拥高都,左控陆浑之险,右据三涂之固,诚三河奥区也。考之城池故址,广袤二十里,旧志以为嬴秦所建,新城之治即此,李泰《括地志》以为高都城是也。”清乾隆年间,时任嵩县知县康基渊编《嵩县志·沿革》中载:“秦分郡县,置新城于高都,属三川郡。”卷十《城垣》中有“县城、即韩高都城,秦置新城,旧志云:故址广袤二十里,两汉晋魏因秦之旧,并置陆浑”。公元前221年,高都城改作新城县城,隋时为伊州治所,金时期作为嵩州州治,明降嵩州为嵩县至1967年,治所一直在高都故城。
南陆浑 伏流故城
《大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古迹》篇载:“南陆浑故城在嵩县东北,即伏流城也……东魏置南陆浑县,《魏书·地形志》载:北荆州伊阳郡,武定二年置,治伏流城,东魏孝靜帝武定二年所筑。以城北焦涧水伏流地下,西有伏流坂,故名。五代时,省入伊阳。元统志曰:故城在嵩州东北30里。”顾祖禹编纂的《读史方舆纪要》载:“伏流城,在县北。此南陆浑也。《魏志》曰:东魏武定二年,置伊阳郡,治伏流城,仍领南陆浑县。隋初,郡废,改县曰伏流。大业初,复曰陆浑县。唐因之。五代时,省入伊阳县。今其地有伏流岭,亦曰伏流阪,北去废陆浑县二十余里。西魏大统初,宇文泰以伊川豪李长寿为广州刺史,长寿帅其徒拒东魏,侯景攻拔其壁,杀之。其子延孙复集父兵拒东魏,宇文泰仍以延孙为广州刺史,又以长寿胥韦法保为东洛州刺史,助延孙拒守。法保与延孙连兵置栅于伏流,是也。《元和志》曰:东魏筑伏流城,以城北有焦涧水,伏流地下而名。广州时治襄城,今属许州。洛州时治商洛,此盖以洛阳南境地侨置东洛州。”
南陆浑故城位于嵩县田湖镇陆浑村伊河与焦涧河交汇处,地处洛阳通往南部山区的咽喉要冲,东临伊河,北接焦涧川,西、南两方为连绵不绝的陆浑岭,著名的陆浑水库大坝就是依托故城南的陆浑关而建,北距洛阳市区60余公里,南距嵩县县城15公里,故城因陆浑戎得名,是伏流县、陆浑县城故址。陆浑戎自公元前638年迁入伊河中、上游后,建立陆浑戎子国。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领大军伐陆浑戎,问鼎中原;公元前525年,晋国以祭祀三涂山为名,派大军一举剿灭陆浑戎。陆浑戎亡国后,其国君流亡至楚国,被安置在郧国故地,即今湖北安陆(安置陆浑人之地)市,余众逃奔到周邑甘鹿,被早有防备的周王朝军队俘获殆尽。隋朝开皇三年(583)十二月,将北陆浑县(今田湖镇古城村)并入南陆浑县(今田湖镇陆浑村),改名伏流县,隶属伊州。
隋大业二年(606),改伏流县为陆浑县,因焦涧水伏流地下及村西有伏流坂而得名。到五代时,陆浑县并入伊阳县,伊阳县治所沿伊河向下迁到陆浑县城陆浑村,管辖范围含今汝阳县地域西部的柏树乡、上店镇等地区。故城址因位于原陆浑县城今古城村南,又称南陆浑故城。城址东南城墙被伊水冲毁,西、北两面夯土城墙残长150米、高1.5 米,夯层20厘米。城址西南角,散存大量绳纹陶片和瓦片。陆浑村另有仰韶、龙山文化遗址,面积 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发现陶器有泥质红陶片、彩陶片、灰陶片和夹砂粗红陶片、黑陶片,纹饰有划纹、附加堆纹,器形有罐、钵、盆、瓮等,石器有斧、球等。
太和城
《大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古迹》篇载:“太和城在嵩县南,太和山下,汝水所经,今名太和保。”太和城故址位于太和山下、汝河南岸,车村镇政府所在地车村西侧,遗址面积约23万平方米,东西长800米、南北宽300米,今遗址东南西三面尚有北魏时期夯土城墙,高约1~5米,自下往上呈原土层、夯土层和堆积层堆积。太和城选址于车村盆地,南倚太和山,北傍汝水,周围有太和山、太和谷等系列地名。《水经注·汝水》有“汝水经太和城西,复经城北是也”记载。太和城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前后,早于唐南诏太和城建城约230年。遗址处覆盖于新石器仰韶文化中期车村三城遗址之上,今时有新石器时期的石斧和陶罐残片文物以及汉晋南北朝时期的铜剑、铜镞、砖瓦等出土。
太和城周边地区为南蛮部落世居。“南蛮,其在唐虞,与之要质, 故曰要服。夏商之时,渐为边患。暨于周代,党众弥盛,故《诗》曰:‘蠢尔蛮荆,大邦为雠。’东晋时沔中蛮因刘石乱,后渐徙于陆浑以南,遍满山谷。”(宋马端临著《文献通考》)南北朝时北魏南齐对峙,孝文帝元宏两度率军征齐,采取了军事与怀柔相结合的策略,利用南蛮部落与南齐政权的矛盾,策动蛮部附魏。太和十七年(493),南齐“襄阳首雷婆思等十一人率户千余内自徙,求居太和川,诏给廪食”(唐李延寿著《北史》)。北徙到南北朝中间地带北魏一侧的太和川后,开始修筑和扩建太和城。北魏鲁阳郡守郦道元为修撰《水经注》,于景明中率众考证汝水发源时,太和城即已建成。北魏分裂后,太和城为东魏所属,东魏武定五年(547),东魏大将侯景将鲁阳郡在内的河南十三州之地降于西魏。太和城因此辖治于鲁阳郡梁县,“西魏得其地,置兵为防御之所”(明顾祖禹著《读史方舆纪要》)。东西两魏更迭为北齐北周后,太和城又为北齐文宣帝高洋夺得,“置兵以防周寇。及陈师侵轶,数岁齐亡”(宋马端临著《文献通考》)。太和城在经历南北朝、东西魏、北周、北齐和南陈期间, 多次易帜,于北齐后主高纬隆化二年(577)前后毁于南陈兵燹,前后历时84年。
太和城踞南北方要冲,地理位置重要。明代顾祖禹著《读史方舆纪要》云:太和城“南出三鸦,则拊宛、邓之背;北首伊阙,则当巩、洛之胸;西指嵩高,而陕、虢之势动;东顾汾、陉所谓汾陉之塞也。嵩、洛、宛、颍间,为棋劫之势,自昔用兵者所必争也”。
东亭 伊阳故城
《大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古迹》篇载:“东亭故城在嵩县西,《魏书·地形志》曰:宜阳郡领东亭县。《元统志》曰:有故伊阳城,在嵩州西南90里,即东亭遗址。县志载:旧县保,在县西南90里。”东亭、伊阳故城位于嵩县旧县镇政府所在地旧县村西部,南有伊河贯穿,三面群山环绕,是嵩县西南唯一的一个面积较大盆地,古代是嵩县西南水旱码头。北魏年间在旧县置东亭县,唐先天元年(712)将陆浑西南部划归新建的伊阳县,因在伊河之阳而得名,直到五代时期,建城时间在500 年左右。伊阳故城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500米。城址内外出土有青釉、白釉黑化瓷片,附近多有宋墓。据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所长马世之先生研究,旧县盆地为伊国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