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东鹏饮料赴港IPO:功能饮料龙头高增长背后的甜蜜与隐忧
九州财经
2025-05-26 09:53:55

原标题:东鹏饮料赴港IPO:功能饮料龙头高增长背后的甜蜜与隐忧



撰文丨九裘小妹

编辑|塔尔·小康A

2025年4月3日,国内功能饮料龙头企业东鹏饮料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于香港主板上市,华泰国际、摩根士丹利及瑞银集团担任联席保荐人。若成功上市,这将是其继2021年登陆A股后的二次资本化跃进。

财务数据成为其冲击港股的最大底气: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85亿元跃升至158.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36.47%;净利润从14.41亿元攀升至33.26亿元,年复合增速高达51.96%。2024年毛利率与净利率分别提升至44.11%和21.01%,经营活动现金流达38.5亿元,账上现金储备33.3亿元,展现出强劲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从代工厂到行业霸主:低价策略与数字革命双轮驱动

东鹏饮料的崛起堪称中国快消品行业的“逆袭教科书”。其前身为濒临破产的深圳豆奶厂,2003年改制后转型功能饮料,凭借“红牛平替”策略打开市场:500ml大瓶装售价仅为红牛的60%,辅以“一元乐享”等促销活动,迅速抢占蓝领市场。2015年引入“一物一码”数字化系统,实现从生产到终端400万家网点的全链路管控,市场响应周期压缩至小时级,窜货预警准确率超95%。

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截至2024年,东鹏特饮以47.9%的销量市占率连续四年稳居能量饮料榜首,终端网点突破360万家。多元化战略下,“补水啦”电解质水年收入突破15亿元,无糖茶、咖啡等新品加速孵化,但东鹏特饮仍贡献超80%营收,单品依赖症犹存。

健康争议与股东减持:高增长下的双重暗礁

亮眼业绩难掩隐忧。2024年9月,第三方检测曝出东鹏特饮500ml装含糖量达66.5g(约14块方糖),远超每日建议摄入量,引发“甜蜜负担”争议。尽管公司强调符合国标,但在元气森林等无糖品牌冲击下,其“高糖”标签与Z世代健康需求渐行渐远。

资本市场的担忧更直观:2023年解禁潮开启后,包括第二大股东君正投资(套现42亿元)及多名董监高在内的股东密集减持,累计套现超13亿元。2025年2月,第三大股东鲲鹏投资(实控人家族持股平台)再抛1.38%减持计划,加剧投资者对“高管套现离场”的疑虑。尽管公司市盈率高达54倍,但年内股价始终徘徊在275-280元区间,市场对高估值可持续性投下谨慎票。

北上与出海: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面对挑战,东鹏饮料正加速布局新增长极。国内市场方面,其“北上战略”成效显著:2024年广东区域营收占比降至30%以下,华东、华北等地增速超50%。海外市场则以东南亚为跳板,通过赞助足球赛事、进驻7-11等渠道,2023年海外收入达3亿元,同比增长50%。

快消巨头的突围与博弈

东鹏饮料的三十年历程,折射出中国本土品牌从模仿创新到自立门户的典型路径。尽管在成本控制、渠道下沉方面建立护城河,但如何平衡单品依赖与多元化、应对健康化转型、重建资本市场信心,仍是其港股闯关后的长期命题。在功能饮料赛道增速放缓(预计2029年能量饮料CAGR降至10.2%)的背景下,这场“东方红牛”的资本故事能否续写辉煌,考验着管理层的战略定力。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