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能否以青年“三创”来增彩洛阳的城市调性
沙里淘金财经观察
2024-11-26 14:18:46

图片

城市调性是一个城市独特的魅力所在,通常是由城市特色、气质、格局、风貌、文化特色和生活百态等方面共同组成。

洛阳的的城市调性如何?是否要打造有南方城市感觉的北方之城?有浓郁烟火气息和适宜青年发展的千年古都?

洛阳是否已为青年才俊提供了“创新、创业、创意”的土壤?

一、问题的提出:青年友好与“三创”之城

全国青年大概呈现3个“1亿青年”的分布特征,约8200万的青年分布在500万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1.6亿的青年在300万以下城市(含县级市),1亿青年分布在县域。在城镇化后半程,青年择城更加看重城市的性价比和调性。

当前建设洛阳青年友好之城进入关键攻坚期,从科技层面、经济层面和文化层面广泛激发青年创新、创业和创意热情,添彩洛阳城市调性,应将洛阳融入区域创新网络,打造“创新引擎”功能,并进一步成为“高水平创新的策源地、科技型创业的承载地、原发型创意的孕地”。 

二、洛阳青年人口择业的窘境

不适合青年口味的城市难以让青年感觉友好,对当前洛阳青年人口的分析,我们有以下结论。

1.洛阳市青年人口就业分布不均

从青年人口就业结构来看,六普数据显示,洛阳市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50:22:28,七普数据显示,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5:19:76,与六普数据相比,洛阳市就业人数结构一产比重减少,三产比重增加,二产比重保持稳定,其中第二产业中,就业人数较多的是制造业与建筑业,第三产业中,就业人数较多的是批发零售、教育和餐饮业,从事风口产业如人工智能、信息技术的青年人较少。

2.青年就业岗位供需耦合度低

劳动者就业空间和就业空间调查发现,洛阳劳动者更关注文化娱乐,公共活动等休闲消费需求,说明在未来产业的发展中必须促进消费性产业的发展,完善现代服务业,提升城市消费能级,满足劳动者的美好生活需求。同时在未来产业选择上,除传统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的优势产业外,更倾向旅游业、生物医药与生命健康、软件、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信息产业的发展,未来产业发展也应当培育文旅文创、生物医药与生命健康等新兴增长点。

图片劳动者对于就业空间需求问卷调查

图片劳动者对于未来产业发展的选择调查问卷

3.产业空间分布失衡

对青年人口就业分布分析可以看出,青年人从事的行业集中在批发零售、教育和餐饮业,服务业就业成为青年就业的主体。

“宁要写字楼工位格,不要工厂开吊车”,择业对商办同圈的要求更高,目前我市一万平方以上楼宇78栋,入驻企业6126家,年税收17亿元,成为中小微企业的创业加速首选,但目前楼宇空置率约40%,楼龄超过15年的约占15%,多数楼宇办公环境、设施配套和周边环境较为陈旧。

所以,我市优势明星企业多为传统制造业其总部均不在写字楼宇内,高水准且有代表性的楼宇资源的短缺也极大的制约了优秀青年到洛阳创业折业。

图片楼宇经济成为城市经济重要载体和地标

4.特色消费空间缺失,不能满足Z世代青年的需求

Z世代,也称为“网生代”“互联网世代”“二次元世代”“数媒土著”。通常是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一出生就与网络信息时代无缝对接,受数字信息技术、即时通信设备、智能手机产品等影响比较大。

Z世代青年追求高颜值,寻找志同道合的社群。青年在文化体育休闲中越来越趋向于个性化、专业化的追求,而城市文体商业设施供给相对滞后,面向青年新需求的空间尤其欠缺,且青年专属场地不足,与发达国家地区差距仍较大。

目前洛阳商圈多为“大而全”的传统业态,体验消费、时尚消费等新业态相对较少,关于青年人的业态布局缺乏;空间分布不尽合理,在中心城区,商业综合体分布密集、竞争极为激烈,外围商圈布局不足,伊滨区商业缺乏。

消费空间品牌特色不突出,洛阳市首店多以自创品牌或小众品牌为主,品牌或概念旗舰店、体验店相对较少,由此带来的商业集聚度下降值得关注,彰显洛阳特质的优秀文化资源挖掘不够,IP打造有待加强。

5.生活空间配套不足

洛阳青年生活空间类型单一,青年人才公寓配套设施单一,缺乏供青年人学习、娱乐、交流、创新创业等活动场所。缺乏与企业之间的生产互动,公寓与产业空间的互动和联系较弱,资源无法实现优化配置,产业空间与城市生活区之间联系成本较高。

三、青年友好设施发配套建议

这是一个具有多元性、复合型的系统工程,人性化、便捷化、闲适化和聚合化最被青年人所青睐。

1.鼓励“液态职场”模式的推广

“液态职场”,其意是指在产业调整、数字化等趋势,及疫情等特殊外部环境的影响和推动下,传统固化的工作模式进一步被打破,组织形式更加多元化的一种新型职场状态。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5G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产业发展更加关注现代化服务、互联网科技、新型高端制造业以及创新氛围的营造,当前青年就业呈现对新业态、新空间的强烈偏好,灵活就业和“液态职场+Z世代员工”企业组织更加柔性,需要更加灵活弹性的就业创业空间。

2.楼宇园区便捷现代化

结合城市更新融入青年场景,在城市更新中将各楼宇、小微园区、街区作为改造重点,提升楼宇园区的各项配套及智慧化设施,结合邻里中心和社区冗余设施,提供家门口的创业空间,探索生活创新实验室模式。例如:

上海虹仙小区积极挖潜家门口的民用防空洞等存量“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满足青年在家门口创新创业需求。通过设施改造,提供了36个格子式的小房间,集聚音乐工作室、画室、艺术展览青年主理人空间等。

推动工业园区“工改工”向产业社区升级,完善青年驿站、人才公寓等青年住房供给,搭建职业技能培训会、青年创意集市等平台,面向青年提供职业培训服务。

围绕青年“婚生养教职”全链条服务,积极组织婚恋交友活动,建设一批高品质教育、医疗、体育设施,打造普惠均等的青年友好园区。

3.创意街区圈层时尚化

颜值是刚需,体验是密码。建议通过提供高颜值、可体验的博物馆、文化体育馆、地铁站等公共空间体系,策划先锋力的青年活动,接住青年流量的“泼天富贵”,为年轻人提供更加丰富的交往空间。

商业类设施建议突出便利、餐饮、创业等业态,规划银行、快递站点、衣物清洗、生鲜上门等便利服务设施;规划咖啡店、音乐餐厅、早餐店等餐饮服务设施;

4.建设一批24小时城区和街区单元

将24小时的活力单元的理念融入到商圈和特色商业街区的更新中,植入青年最好的居住、工作和社交混合的工作场所,营造“楼下菜场咖啡店,楼上公寓工作室”的复合活力街区模式。

加快涧西、隋唐城、东西南隅等历史文化街区内闲置空间和资源的盘活,嵌入共享创客空间,通过潮流夜市、运动综合体等多元个性的适青化空间改造,组织形成多样的创意市集、街头音乐会等群层社交活动。

图片

5.创新场景布局生态化

注重创新生态体系的建设,营造“企业—居民—服务”的创新生态,配套服务为青年人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青年人的集聚为企业的入驻提供了人才支撑。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提出“要把最好的‘山水湖田’留给‘最强大脑’,最好的“山水湖田”,是一个生态体系,即给青年人提供适宜生活、工作的环境条件。

图片

生活场景邻里化——以人为本,构建舒适宜人的邻里活动场景,结合洛阳市邻里中心导则,针对青年人需求,适当提高青年友好设施配套比例,着重布局青年创客工坊、沉浸式书店、青年图书馆、青年演绎馆、青年夜校等设施,在体育设施方面布局篮球场、门球场地并适当扩大其规模,布局小型足球场地、羽毛球场地与网球场地。

6.赋予青年更多的话语权和参与权

做好青年发展工作的关键,要在既有工作中融入青年视角。能够突出青年气息,倾听青年呼声,强化青年功能,促进青年成长。人民城市人民建,青年城市为青年,建议在规划委员会、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的决策层,和推动社区治理的义工、社工、志愿者层面,交给青年更多的话语权和参与权。

结束语:上海的“海派腔调”、成都的“巴适业态”的城市调性已经成为他们成为青年友好型城市的竞争力。

“天下之中”的洛阳不能再等待!


作者简介:陈少乐,国家注册城乡规划师,高级工程师,洛阳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国土空间规划院副院长,市政协智库专家,主持参与洛阳市十四五规划、十四五中期评估等规划编制。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