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袁德利丨笔墨春秋四十载,霜泥铸魂写盖州
天辽地宁十四城
2024-11-09 12:39:35
  笔墨春秋四十载,霜泥铸魂写盖州

  作者/袁德利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四十载春秋,风雨洗礼,历史的长河奔腾不息,承载着无数个动人的故事。在这条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份承载着厚重文化记忆的报纸,恰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时代的光辉,那便是《盖州市讯》。其前身《盖平报》,乃在革命烽火中孕育而生,见证了盖平县(今盖州市)解放初期的革命斗争与政治经济的艰辛历程。

  《盖州市讯》如同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内容丰富,涉猎广泛,仿佛带领我们穿越时空,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此报不仅刊登了新华社的重要消息,如《军事三人小组会议签订整军基本方案》,让我们得以窥见国家层面的军事动态与战略部署;更收录了诸如《山东解放区军民猛力开展和平建设恢复生产交通等已获良好成果》的外地报道,展现了全国范围内解放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和平建设与生产的壮丽图景。而《归州村农会领导佃户实行减租运动》等本地新闻,则更贴近民生,反映了盖平县在土地改革中的具体实践与成效,展现了党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深厚情感。

  这份报纸,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更是党的政策的宣传者、革命斗争的指导者。它如同一座桥梁,连接着党与人民群众,传递着党的声音,引导着人民前进的方向。在盖平县解放初期,《盖平报》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不仅宣传了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扩大了党的影响,更直接指导了当地的革命斗争与经济建设,为盖平县的解放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则,这样一份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报纸,其诞生并非一蹴而就。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十一月十二日,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第一次解放盖平县,一个新的时代悄然开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县长罗长维找到了当地进步周刊《文风》的主编鲁琪,动员他加入革命队伍,共同筹办《盖平报》。在县委书记赵君哲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个多月紧锣密鼓的筹备,1946年2月16日,《盖平报》第一期终于面世,标志着中共盖平县委有了自己的第一份机关报。

  岁月流转,时光荏苒。1958年9月25日,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同志视察营口盖平县时,应盖平县委之邀,亲自为《盖平县报》(后更名为《盖州市讯》)题写了报头。这不仅是对报纸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是对盖平县乃至整个地区发展的深切关怀与期望。如今,当我们再次翻开这份报纸,那些泛黄的纸张、斑驳的墨迹,仿佛在诉说着那段不平凡的岁月。它们不仅记录了一段历史,更承载了一种精神,一种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坚韧不拔、勇于开拓的精神。

  回首往昔,于学忠先生于2011年供职于《盖州市讯》,中共盖州市委的机关报。彼时,学忠尚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怀揣对新闻的无限热爱与憧憬,踏入了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行业。岁月如梭,转眼间,已是十四载春秋。于学忠先生自2018年8月起,《盖州市讯》报社合并入盖州市融媒体中心,迎来了新的篇章,然初心未改,使命犹存。

  十四年的新闻记者生涯,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份职业的艰辛与荣耀。新闻工作,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我们具备敏锐的观察力、独到的见解力和扎实的文字功底。它要求我们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坚守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更要求我们勇于担当、敢于发声,为正义而战,为真理而呼。

  在这四十载的光辉岁月中,《盖州市讯》以其独特的视角,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演进。它如同一位忠实的记录者,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铭刻于心,传承于世。无论是抗战胜利后的欢欣鼓舞,还是改革开放后的欣欣向荣,报纸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们应当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展望未来。让我们继续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让《盖州市讯》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继续发扬光大,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与希望,成为历史的见证者、时代的记录者。愿这份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记忆的报纸,继续在笔墨春秋中,铸就更加辉煌的未来。

  2024年11月8日,于沈阳。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