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少一点盐,多一份健康——减盐行动,势在必行!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2024-09-18 19:59:06

每年的九月第三周被定为中国减盐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倡导“人人行动,全民控盐”,建议每个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克,少吃盐、少吃高盐食品、减少食用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启健康的美好生活。

俗话说:“五味咸为首 百味盐为先”。食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同时,也是我们人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成分。人一旦少了它,整个身体系统就会“崩溃”,但是摄入过多,也是危险重重。

然而,盐虽重要,摄入过多却会“盐”多必失。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其中的钠对维持细胞功能、调节体内水分平衡、控制血压至关重要。如果钠摄入过量,会引起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肾脏问题以及骨质疏松等相关疾病。

有人问,不同人群盐的摄入量相同吗?

答案,当然是NO!

不同年龄段的人对盐的需求各不相同。健康成年人每天的盐摄入量应不超过5克,而对于2-3岁的幼儿,建议每日盐摄入不超过2克,4-6岁儿童不超过3克,7-10岁儿童不超过4克。65岁以上的老年人也应将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

关注“隐藏盐”!

控制盐的摄入量,不仅仅是减少烹调时盐的总量。日常生活,还有很多“隐藏”盐,我们也要尤为重视。

1. 调味品:酱油、味精、蚝油、调料包、酱料包、火锅底料等

2. 零食:辣条、肉干、虾片等各种膨化食品

3. 运动饮料:各种气泡水

4. 甜食:饼干、蛋糕、面包等

5. 熟食:香肠、午餐肉、肉罐头等各类熟食

6. 腌制品:泡菜、腌肉、咸鸭蛋、酱菜、烟熏肉等

7. 海产品:鱿鱼干、海苔、鱼罐头、虾皮等

8. 其他食品:坚果、话梅、方便面、豆腐干等

如何做到科学减盐?

1. 量化摄入:使用限盐勺或者限盐罐,精准量化管理盐的摄入。

2. 调味品替代:烹调时多用醋、葱姜蒜、柠檬汁等调料,替代一部分盐,减少对盐的依赖。

3. 烹调方法多样化:多采用蒸、煮、炖的方式,少用煎、炒、虾等方式,减少盐的摄入。

4. 读懂食品成分表:购买包装食品时,仔细阅读食品成分表,选择“纳”含量低的食品。

5. 外出就餐要少盐:在外就餐时,主动要求少盐,优选低盐菜品,饮食不过量。

6. 优选新鲜食材:多选择新鲜肉类、蛋类、鱼类等,少吃加工食品和罐头食品。

7. 多吃瓜果蔬菜:少吃高盐食品,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

8.后加盐更健康:烹调食物时,等快出锅或者关火后再加盐,能够在保持同样咸度的情况下,减少食盐用量。

健康生活,从控盐开始。盐虽小,影响巨大。让我们在中国减盐周这一周,关注饮食中的盐分,减少隐形盐摄入,为身体健康保驾护航!今天行动起来,养成少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家人一起拥抱健康、长寿的美好生活!

END

本文指导专家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

内分泌代谢科主任  田琳

田琳:硕士,主任医师,内分泌代谢科主任,美国南内华达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者,担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高血压研究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内分泌与骨代谢学组副组长、河南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医学科普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药信息学会代谢性疾病防控与营养干预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学术任职。为郑州市首批科普专家,荣获“郑州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郑州市第十二批拔尖人才”、郑州市“医德标兵”、“郑州市青年五四奖章”等多项荣誉。擅长内分泌代谢疾病诊治,尤其糖尿病及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骨质疏松症、痛风、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治。擅长多种躯体疾病共存的老年期中西医结合诊治。参加主持省级科研项目4项、市级科研项目4项,参编糖尿病书籍1部,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宝宝发热?别慌,这样做就对了!

分秒必争 生死营救——郑州九院急诊科成功抢救敌敌畏中毒患者

郑州九院体重管理多学科诊疗团队开诊啦

本篇供稿:内分泌代谢科  吴芳芳

(声明:“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