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广东发布六大“政策包”
深圳商报
2025-05-23 11:24:43

文博会展馆内人流如潮。深圳商报记者 韩墨 摄

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王海荣

5月22日,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开幕,广东省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六大“政策包”,推出一揽子87条政策措施,覆盖影视、演艺市场、动漫影视、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网络视听等六大领域,为广东文化产业注入新动能。

据统计,广东是我国文化产业第一大省,文化产业规模总量连续22年居全国首位。2024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2.5万亿元,约占全国1/6;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日益壮大,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9150亿元,增长10.5%,在数字创意、动漫游戏、网络视听、数字文化制造等领域形成较强竞争优势。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广东着眼锻造长板、补齐短板,自今年3月底以来,选取影视、演艺市场、动漫影视、网络游戏、电子竞技、网络视听等6个领域,分类制定政策文件。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有关部署,省委宣传部和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广电局等已于近期印发实施。广州、深圳等地市也将出台配套政策。

87条举措惠及文产六大领域

本次集中推出的“政策包”包括《关于推动广东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推动广东演艺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推动广东动漫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推动广东网络游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推动广东电子竞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关于推动广东网络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6份文件共提出87条政策举措。

其中,影视政策15条,覆盖院线电影、电视剧、网络剧、微短剧,围绕打造环珠江口影视产业带、建立影视创作选题库、健全扶持激励机制、完善产业体系、资助前沿科技应用、鼓励推广交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影视合作、支持人才引进培养、健全拍摄服务体系等方面,形成高集成度的影视政策。

演艺市场政策17条,聚焦市场培育,围绕打造国际一流演艺城市群、培育壮大演艺市场主体、促进市场供给和消费、拓展“演艺+”产业链条、培育演艺新空间、推动演艺赋能“百千万工程”、做强大湾区特色演艺展会、发挥行业协会引领作用、加强演出市场服务保障等,在多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动漫影视政策15条,聚焦动漫产业中影响力、关注度最高的影视方面,围绕营造大湾区动漫影视良好生态、鼓励优秀作品创作、支持应用前沿技术、加大作品奖励、加强人才引进培养、推动全链生态协同等环节,提出系列政策措施。

网络游戏政策13条,围绕支持原创精品和科技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产业集群、完善支撑体系、强化服务保障机制等方面形成政策举措,创新力度大,填补了广东省在该领域的政策空白。

电子竞技政策18条,围绕完善“双核多点”产业布局、加强电竞内容生产、构建顶级和特色赛事双轨体系、加强市场主体和人才培养、推动场馆建设与科技赋能、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提升服务保障水平等,提出系列举措,清晰了管理责任,释放出更强发展信号。

网络视听政策9条,着眼在全国竞争中强化广东优势,围绕加大资金扶持和金融支持、提升产业园区发展能级、提升优质内容供给、加速全产业链布局、打造全球网络直播经济高地、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促进大湾区产业协同发展、加大人才引育力度、提升政府服务企业水平等方面,提出系列鼓励扶持政策。

“政策包”凸显七大创新方向

据介绍,广东此次发布“政策包”,旨在以用好政策之力激发文化产业发展的创新创造活力、凝聚发展动能,从七个方面展现政策创新:

一是突出扶持精品生产。抓住创作生产、精品奖补“两头”,分门别类支持原创精品。

二是突出全产业链扶持。构建产业链上下贯通、各环节衔接的政策“闭环”,着力构建良好生态。

三是突出大湾区协同联动。注重发挥广州、深圳“双核”引领作用,强化与港澳产业协调,优化产业空间和载体布局。如演艺政策明确促进粤港澳三地演艺资源互通、演艺活动巡回落地。

四是突出鼓励前沿技术应用。积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有效机制,构造新体验、催生新业态。

五是突出支持文化出海。打造出海品牌,培育出海集群,鼓励到东南亚、南太平洋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文化贸易。

六是突出人才引进培养。结合“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联合高校、职院(技校)等,多渠道培育引进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和青年人才。

七是突出营造良好环境、强化服务保障。优化行政审批,搭建交易推广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健全行业组织,有效服务企业。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