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兴文化工程大型融媒报道 | 推动“黄河学”研究构建 揭示中华文明发展道路
河南日报客户端
2024-10-29 07:34:07

  推动“黄河学”研究构建 揭示中华文明发展道路

  ——访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苗长虹

  人物简介 苗长虹,河南大学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经济地理、区域发展与空间规划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20余项,在国内外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近20部。

  专家观点

  黄河文明具有复杂性、韧性和可持续性等基本属性,历经起源形成、发展转折、转型与现代化等演化过程,形成了延续至今的黄河文明形态。

  “黄河学”以黄河流域所孕育的黄河文明和黄河文化作为其研究对象,需要多学科、多维度、多视角的综合集成,才能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综合性认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曹萍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进入新时代,特别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以来,聚焦黄河、黄河流域、黄河文化、黄河文明、黄河流域现代化,回答好中华文明探源传承与现代化、中国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等事关国家前途命运和发展道路的重大命题,全面推动并深化“黄河学”研究,构建“黄河学”学科体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就成为更为紧迫的国家需求。

  多年来,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苗长虹带领地理学、中国史、考古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团队,一直致力于“黄河学”综合交叉研究和交叉学科构建,不断深入探寻黄河文明发展道路。

  探寻黄河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回答“中国之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中国之问”注重中国化叙事,实质是“道路之问”,即中国道路是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中华文明如何发展出当今的文明新形态。

  在苗长虹看来,中国五千多年历史长河中,黄河这一孕育中华文明的大河,已从单纯的地理坐标转变为中华民族的人文标识,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以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从“黄河学”话语体系和学科体系的构建出发,通过探索多学科综合集成的理论与方法,探寻黄河文明发祥、发展、兴盛、转折与转型的发展道路,可以科学回答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道路选择的重大理论和现实命题。

  苗长虹说:“黄河文化、黄河文明在中华文明起源传承中的主体性和根源性作用,决定了有关黄河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和学问是新时代理论研究的重大命题。”

  探究黄河文明发展特性推动文明形成演进的理论建构

  作为世界古原生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以黄河文明、长江文明为主干的中华文明在曲折发展和转型中仍能保持强大的韧性、可持续性并能够在新的全球化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这需要在理论上给出系统的阐释。

  苗长虹认为,黄河文明具有复杂性、韧性和可持续性等基本属性,历经起源形成、发展转折、转型与现代化等演化过程,形成了延续至今的黄河文明形态。在黄河文明演进中,气候与生态环境变化、国家管理与黄河治理、城邑聚落与城市化、技术与生业模式、制度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螺旋式发展,是推动文明复杂化、保持韧性和可持续性的关键。

  苗长虹说,社会-生态系统的动态耦合和协同治理是人类文明演化和发展道路形成的核心机制,是“黄河学”学科体系与理论建构的核心。探究黄河文明演进发展的社会复杂性、韧性与可持续性的特征、机理、模式,对揭示中华文明延续和中国发展道路以及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大价值。另一方面,复杂性、韧性与可持续性是透视文明发展演化过程中兴衰变化的重要维度,从这些维度探寻和诠释“黄河文明发展道路”,可以大大增强“黄河学”对中华文明与中国发展道路的解释力,同时也有助于开展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

  推动“黄河学”学科建设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学科

  “黄河学”是探索学科交叉与综合集成的重要尝试。“黄河学”以黄河流域所孕育的黄河文明和黄河文化作为其研究对象,需要多学科、多维度、多视角的综合集成,才能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综合性认识。

  苗长虹认为,新时代的“黄河学”是一门将流域学、地方学和中国学进行综合集成而构建的学科,不仅关注河流、流域、资源、生态、经济、政治、文化等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而且注重地理学、考古学、历史学、经济学、文学、民族学等多个学科以流域为载体的交叉融合,关注早期中国、帝制中国、转型中国三大阶段的历史演化,旨在从黄河文明的发展道路中,探索中华文明以及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路径。而这正是“黄河学”交叉学科的独特之处。

  “黄河学”交叉学科创建任重而道远。从2012年起,河南大学开始协同科研院所和国内外多所大学共同建设“黄河文明传承与现代文明建设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并于2018年获批教育部“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开启了汇聚资源和力量、多机构协同研究和学科共建的新阶段。

  学科创建的关键在于课程和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中心积极进行“黄河学”公选课精品视频共享课建设,通过“黄河学”交叉学科博士点,在地理学、中国史、考古学等一级学科下,招收“黄河学”方面的博士研究生,不断探索“黄河学”研究和高端人才培养协同推进的新模式。

  苗长虹说,“黄河学”已经发展成为河南大学最有影响力和最有显示度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可以为学校全面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一流大学提供交叉学科建设的试验示范。作为中国之学,要利用好国家大力支持新兴交叉学科发展的战略机遇,通过持续不断的协同创新,“黄河学”有望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兴交叉学科,“老家河南”有望在交叉学科领域培育创建世界一流学科。

  殷墟是探源中华早期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石

  ——访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副会长郭旭东

  人物简介 郭旭东,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副会长、河南省甲骨文研究院执行院长、安阳师范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甲骨文和殷商文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专项子课题及一般项目“殷商社会文化形态与甲骨文研究”“甲骨文与商代礼制研究”等,著作有《殷墟甲骨学大辞典》《甲骨学初阶》《甲骨卜辞菁华》《殷商文明论集》《青铜王都——殷墟考古大发现》等。

  专家观点

  甲骨文的发现,以及殷墟考古发掘使得商文明真实性得到了公认。

  殷墟是中华文明连续不断、多元一体的重要实证。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林 杨之甜

  2001年,殷墟入选“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2006年,殷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殷墟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殷墟是探源中华早期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石,具有独特的价值与影响力。”10月22日,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副会长、河南省甲骨文研究院执行院长、安阳师范学院教授郭旭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殷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最重要的节点,是中华文明连绵不断、多元一体的核心,是世界文明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殷墟是中华文明探源的起点与基石

  起始于1928年的殷墟考古发掘,全面系统地揭示了宫殿、王陵、族邑、作坊、墓地等大量遗迹,发现数量惊人的刻辞甲骨、青铜器、玉器、陶器等遗物,展现了3000多年前高度发达的文明。后冈遗址仰韶、龙山、殷墟文化“三叠层”的发现,更是以殷墟为起点,开启了中华文明探源之旅。

  “系统、全面、细致的中华文明探源离不开殷墟。”郭旭东介绍,郑州商城、二里头遗址、两周城址的性质都是在以殷墟为起点的对比与辨识中得以确认的。

  郭旭东举例,邹衡先生在推定郑州商城文化面貌、年代与性质时,就是以小屯殷商文化层为标准,将郑州与小屯两地殷商文化层进行对比研究的。同样,商王朝周边区域的草原青铜文化、三星堆文化、先周文化、珍珠门文化等性质与年代的判断,以殷墟为坐标和参照,其年代与内涵才能更加清晰。

  此外,在确定国家、文明形成标准上,也以殷墟为基准。如朱凤瀚先生在论及红山、良渚及二里头等遗址所反映的社会文明化进程时,是以殷墟为代表的商文明的物化表现特征为参考和出发点,由下往上,由已知推未知进行研究的。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

  “既然甲骨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那么在它之前还有更古老和原始的文字。以已经确定的甲骨文为基点可以继续追溯和类推汉字开始形成的时代。”郭旭东说,正是以晚商殷墟甲骨文为始点,学界对汉字的起源时代不断地上溯至早商、夏代,甚至更早。

  20世纪初,“古史辨”运动开始,逐渐形成古史辨学派,兴起了疑古辨伪思潮。因而,学界出现了收集新史料以重建上古史的潮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1928年,殷墟考古发掘工作正式拉开序幕,长时间的考古发掘工作逐步确认了小屯殷墟为商王朝后期都城和商代历史的可信性。

  郭旭东说,在殷墟发现之前,中国确切纪年最早只能追溯到公元前841年,即西周共和元年。甲骨文发现之后,以王国维为代表的古文字学家采用“二重证据法”研究,殷墟甲骨刻辞所见商王世系与《史记·殷本纪》所载商王世系基本相合。甲骨文的发现,以及殷墟考古发掘使得商文明真实性得到了公认。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成熟、成系统的文字。

  “殷墟甲骨文的出土和研究,推翻了‘疑古派’对商朝存在的质疑,把中国信史向上推进了约1000年。”郭旭东说。

  殷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

  一部殷墟发掘史,半部中国考古史。郭旭东说,殷墟是中国古代遗址中发掘时间最长、积累经验最丰富的遗址,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发掘殷墟所创造的许多方法被应用在全国各地的考古工作中,培养了一大批考古人才,因此殷墟也被誉为“中国考古学家的摇篮”。

  “殷墟考古形成的优秀传统对新中国文物考古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延续至今。”郭旭东说。

  1928年10月,考古学家董作宾在小屯村挥出第一铲,拉开了中国考古人科学发掘殷墟的序幕。1931年,梁思永在后冈确认的“三叠层”,奠定了考古地层学的基础。李济倡导的陶器分类法是对现代考古类型学的有益探索。新中国成立后,殷墟考古翻开了新篇章,工作重点也从小屯扩大到了其他区域,大量刻辞甲骨、手工业作坊、防御沟、家族墓地、“四合院式”宫殿建筑等相继发现,大大丰富了殷墟文化的内涵。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甲骨文承载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郭旭东说。

  实践者说

  着力打造“殷商之源在商丘”城市文化品牌

  ——访商丘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翁铁军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凤虎 刘梦珂

  商丘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兴盛于安阳。”做好“殷商之源”文化的发掘保护、研究阐释、传承利用,是商丘市委、市政府推进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对于商丘市打造“殷商之源在商丘”城市文化品牌,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市具有全局性意义。

  10月18日,商丘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翁铁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力争用三年时间,使“殷商之源”文化资源得到良好保护,殷商探源考古工作取得新突破。整合科研平台,加强“殷商之源”研究,形成一批学术研究新成果;以“殷商之源”文化品牌为统领,打造一批标识性文化新品牌;建设一批融入“殷商之源”文化元素的文旅新地标,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化展示、具象化传播,使“殷商之源”文化可观、可感、可触。结合我省兴文化工程建设,把商丘建设成为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核心体验区和中华文明探源目的地。

  同时,加强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等国内知名研究机构交流,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商丘工作站”;依托商丘师范学院成立商丘殷商之源文化研究院,对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历史文化研究、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文旅融合发展、人才教育科技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

  “殷商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我们着力探究殷商文化的特性对商丘地区民众性格秉性、精神风貌等产生的深远影响。商丘丰富的文化遗存呈点状散布于全市各区域,但在某些地方又相对集中,黄河故道、大运河对城市发展影响深远,需要统筹考虑各类资源分布,串点成线、由线扩面,着力构筑‘一区一群两带四径’文旅融合发展空间格局。”翁铁军说。

  “一区一群两带四径”即“殷商之源”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核心体验区、殷商遗址文化保护发展群、隋唐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带、黄河故道康养休闲旅游带及打造以殷商探源文化为主题的旅游路径、以圣人为主题的旅游路径、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旅游路径、以民俗体验为主题的旅游路径等四条文旅融合主题游径。

  此外,以传承创新殷商之源文化为牵引,统筹推进红色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丰富殷商文化内涵,构建交相辉映的文化体系,打造具有鲜明特色和深刻内涵的商丘文化品牌。围绕殷商探源这一主线,持续推进宋国故城和王庄遗址出土文物的整理、研究、阐释工作。持续深入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商丘实践,深入开展殷商之源文化普查、田野调查工作。永城王庄遗址先后入选2023年度河南省十大考古新发现和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发掘时间最短、发掘面积最小、获得考古界年度荣誉最高的考古发现。

  翁铁军说,今年“十一”假期,商丘古城融合传统文化和时下潮流推出的系列特色文旅活动,打造文旅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为广大游客提供了新去处、新玩法、新体验。国潮古风席卷街头,传统文化大放异彩,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让天南地北的游客和生活在这里的商丘人感受到了浓浓的“古城风、现代味、烟火气”。

  翁铁军表示,下一步,商丘市将深度融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以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持续推进“殷商之源”文化研究,理清其传承发展脉络,准确定位其在中华文明、中华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深入阐释“殷商之源在商丘”城市文化品牌的内涵和时代价值,推动“殷商之源”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实际行动提升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微信图片编辑_20241029072148.jpg

编辑: 郑兴华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