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诗颂长江·长江之心”主题诗会(武汉站)暨“长江边写诗”研讨会成功举办
中国诗歌网
2024-10-30 16:47:13

▲关注中国诗歌网 ,让诗歌点亮生活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以及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扩大长江文化促进会及长江文化节影响力,10月29日,“诗颂长江·长江之心”主题诗会(武汉站)暨“长江边写诗”武汉的诗歌创作意象与拓展主题研讨会成功举办。本活动作为“诗颂长江·长江的港”主题诗会系列活动之一,由《诗刊》社、长江文化促进会、武汉市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办、武汉文学院、中共汉阳区委宣传部、中国诗歌网承办,月湖in悦文化艺术中心协办。

“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新时代以来,武汉、湖北和全国的诗人朋友们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走进长江,体悟长江、书写长江,创作了许多精品佳作。

《诗刊》社副主编、著名评论家霍俊明,武汉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章建育,中共汉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雷祖兵,武汉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董芳,武汉文学院院长、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张执浩,诗人、武汉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武汉市乡村发展协会会长李强,湖北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梁必文,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田禾,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荣光启,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魏天无,诗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剑男,诗人、武汉市文联专业作家阿毛,诗人、蔡甸区政协秘书长蔡永等出席启动仪式。

中共汉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雷祖兵向各位诗人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汉阳经长江文明孕育,在长江文明中发展,今天我们举办“诗颂长江·长江之心”主题诗会,不仅是为了欣赏诗歌之美,更是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的指示精神,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以文化引领发展,让长江文明这份瑰宝在新时代里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希望各位诗友能够深入挖掘汉阳文化底蕴,将汉阳的古朴与现代融入诗篇中,搭建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

武汉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章建育在致辞中表示,诗心一片何处寻,万古长江觅知音。2000多年来,诗歌与长江共生共荣,构筑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学和文化记忆,融入了华夏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诗歌在长江的奔流中更加熠熠生辉,长江在诗歌的书写中更加壮阔辽远,在时代的发展变迁中互相融合,在岁月的记忆底色中互相激发,始终催生着奔流不息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也让每一个书写者和阅读者始终葆有长江之心。

《诗刊》社副主编霍俊明表示,以长江为主题开展诗歌活动的意义毋庸多言,如果我们把长江主题诗歌放在传统和新时代坐标来考察的话,会有很多新的空间和主题去开掘。古代诗人写长江处于一个封闭的体系发思古之幽情,羡长江之无穷,很少写到长江的全貌。新的时代催生新的书写空间,在今天感受和想象的长江和过去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孟浩然、李白这些伟大的诗人不断写到长江?为什么这些诗歌能够打动我们?因为长江有一个伟大的动力,不断让一个个体跟伟大的江河产生对话。当下,新的城市景观、精神景观层出不穷,今天我们再写长江,不是李白、杜甫的长江,今天我们应当重新发现长江。

张执浩回忆,40年前来到武汉求学,绿皮火车穿过长江大桥的时候,心中感慨万千,40年过去了,生活在长江边,最近几年写的最多的就是关于黄鹤楼、关于长江的诗歌。武汉这个城市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汉水在琴台边上注入到长江,重新书写长江,也意味着我们要重新书写汉水。武汉的诗人多多少少担当着书写长江和汉水的使命,汉水表达了中国诗歌长期一直在表达的主题,充满了南方和北方交流的渴望。

田禾17岁前没有见过长江,第一次在码头看到人来人往熙熙攘攘,看到江水奔腾,船只驶过,坐在江边迟迟不肯离开。长大后顺着长江来到武汉生活。“这座城市养育了一千多万武汉人,滋养了我,也滋养了我的诗歌。”他与大家分享了一首写黄鹤楼的诗,“它是一座楼的身体/但有一只鹤的心脏/有一颗诗歌的灵魂/呼吸着一条大江/用翅膀小心地护着一座城市”。

研讨环节,诗人们围绕“长江边写诗”武汉的诗歌创作意象与拓展主题展开交流,霍俊明谈到,在今天处理长江题材的写作,实际是在处理新和旧的关系。要想写好长江的诗歌,取决于你的取景框或者精神视野有多大,还需要一定的方法论来支撑。魏天无说,我们生活在长江边上,在长江边长大、结婚、工作,我们对长江的感受变得麻木和熟视无睹,需要重建与长江的关系。

当下应如何认识长江?荣光启提出,很多时候我们只有记忆,没有真正的看见。柄谷行人在《风景的发现》中认为,风景对于是文化的认知,我们需要带着风景的知识重新看待长江,在想象力、个人感受、语言上下点功夫。

长江对于阿毛来说,是少年时代的诗歌和远方,是生活的日常和常态,是过去、现在和未来,是进行时态。她将自己和长江的关系比喻为一朵浪花和波涛的安放关系,武汉诗人位于长江里的核心区域写作,更应书写宏大的坐标和主题。

夜鱼说,在武汉生活了几十年,几乎写的每一首诗,或多或少有长江的影子。长期以来,一直真实恳切书写在长江边生活的所思所想、经验体会,期待今后能有更多突破和拓展。李娟作为《芳草》诗歌编辑,每天会收到很多诗歌作品,她立足于湖北当下,放眼全国,尤其关注书写长江和楚文化的作品,关注优秀的、有时代特点、表现个体时代特征的作品。

《鲸鱼安慰了大海》的作者、诗人燕七说,自己像深山里的一条小溪一路前行,“从童年的竹竿河走到大悟县的环河,走到孝感的后湖再到武汉的东湖,不断走向离长江更近的地方。”在90后诗人喻诗颖看来,“长江永不停歇,承载了古代先贤们的情怀和像我这样的平凡人的情绪,长江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又长久又深情的陪伴。”

下午,诗人们来到古琴台、晴川阁、中国桥梁博物馆等武汉地标景点考察采风,极目江城之辽阔,追寻大江之奔流,大家表示,将会用新的方式重新发现和书写长江,在时代精神的感召下,奋力奔腾出一条新时代的诗意长江。

参加活动的还有,《诗刊》编辑赵琳、罗曼,诗人、武汉文学院签约专业作家林东林,诗人、设计师川上,《长江丛刊》编辑夜鱼,《汉诗》编辑艾先,洪山区文联主席喻建设,《芳草》编辑李娟,汉阳区作家协会主席伍剑,诗人燕七、金格、白玉皎、秋子、喻诗颖等。

据悉,“诗颂长江·长江的港”主题诗会作为《诗刊》社、长江文化促进会主办的重要活动,由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中共张家港市委宣传部、中国诗歌网、苏州新闻出版集团与长江港口城市承办的系列活动,前期在上海、重庆、宜昌、南京等地举办,向流传千载的文脉赓续和璀璨的长江文化致敬,已经逐步成为长江文化的诗意新品牌。

往期精选

河南开封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诗选

“青春诗会”四十届 | 历届全名单

韩江:“我的写作是从诗歌开始的”|2024诺贝尔文学奖

购书

每日好诗

登录中国诗歌网 www.zgshige.com,免费注册,即可投稿!入选“每日好诗”,获稿费和专家点评,有机会登上《诗刊》。

编辑:新宇,二审:曼曼,终审:金石开

▲ 点击关注“中国诗歌网”公众号

点“在看”,分享给更多人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