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冬日创作季#
郭进拴|刀郎现象【二十八】
成名后,吃文化苦
那一年,《2002年的第一场雪》歌曲,大街小巷都在传唱着。服装店、发廊、小商店......只要有收音机,电视机的家庭,都会放这首歌听。
有一段时间,大家很好奇唱这首歌的作者是谁?
然而,刀郎却稳如泰山,并未现身,而是继续窝在工作室里,写着新的歌曲。
刀郎本人没有疯狂起来,媒体和一些假冒的人,却疯狂的蹭热度。
有人冒名顶替,去谈代言、去制衣厂里做广告,就连一些卖酒的、出书得,都打上刀郎的名字。
实则,刀郎一直窝在小工作室里,连门儿都很少出去。
主流音乐圈见到刀郎如此火,便认为他只是发了一首歌,若不是媒体造成一种虚假的现象,他不会被人知道。
因此,在乐坛中的一部分歌手,十分反感刀郎这个名字。
实际上,刀郎的歌曲,很好听也很接地气,而他本人也不是那种自恃清高的人。
在内娱备受打压的刀郎,却得到港圈的认可,刘德华茶主动邀请他去唱歌,谭咏麟为了找到刀郎,还曾亲自去过新疆一趟。
刀郎个人却很恐惧这样的红火,他怕自己每天沉迷于演唱会中,会没有时间写新歌,没有时间去沉思。
2005年,刀郎在印尼海啸发生后,写下一首歌《爱是你我》,用于赈灾义演。这首歌一唱就火了!他靠着高人气,拿到1200多万的年收入,获得“西域歌王”的美名。
然而,船高浪大。
神秘的刀郎,一旦频繁出现大家眼前,也成为众矢之的。
5年时间,眨眼过去,刀郎得到全国观众的认可,却得不到那英、汪峰等人的认可。
他们形成了一个主流音乐派系,专门针对刀郎这种一夜爆红,却没有高学历的歌手。
2010年,那英对刀郎发起攻击。
这一年的音乐风云榜上,十大影响力歌手是有刀郎名字的,但作为评委之一的那英,看到刀郎名字时,直接提出反对。
她用了狠辣的话,去表达刀郎不具备审美观点。
这一番话,在乐坛炸开了锅,一些对刀郎敢怒不敢言的歌手,也纷纷冒出来,开始打击刀郎。
汪峰、矮大紧、杨坤等人,纷纷指责刀郎的歌曲上不得台面。
此后谣言越来越离谱,传出“那英说刀郎的歌只适合农民听”。
对于这个谣言,有记者问刀郎,当事人澄清了:空穴来风。
无缘十大影响力歌手大奖后,刀郎彻底成为圈子中的禁忌。
一些二三线歌手,在公开场合,也是拒绝谈论刀郎,认为他不是乐坛中的人,只是一个业余歌手。
此后,刀郎逐渐退出乐坛,过着低调的生活。
不少人认为,是那英、汪峰等人逼走了他。
他那么热爱唱歌,怎么会突然消失人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