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散文】诸纪红 | 湖波映翠微(《长板坡》发表)
诸纪红
2024-10-22 05:00:00
(《长板坡》2024年第3期发表)

湖波映翠微

文/诸纪红

暮春时分,阳光和煦。我受老友老张邀请,前来草埠湖一游。老张是草埠湖的“湖二代”,父辈早年响应国家号召,不远千里来到这里扎了根。对老张而言,草埠湖是他的故乡。

一路上,青青的麦苗、金黄的油菜花在车窗外一闪而过,纵横交错的大道与沟渠,构成江汉平原丰饶的画卷。

我打开车窗,清新空气涌入,泥土植物清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你看,这就是草埠湖。”老张指着窗外,声音里满是自豪。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片无垠的绿色与金色,麦田与油菜花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我们的车在笔直的大道上飞驰,两旁是整齐的沟渠,它们像是大地的脉络。微风穿过车窗,带来丝丝凉爽。

汽车在麦田旁停下,清风徐来,麦浪翻涌。我脱下鞋袜,赤足踏入麦田,感受着泥土的温润和麦苗的轻挠,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真想种上几百亩地,体验农场主的生活。”我开玩笑道。

老张笑了笑,指着远处一位站在拖拉机上的农场工人说:“你看他,昂首挺胸的,因为拥有土地和种植粮食,他充满了自信。这种感觉,可能只有在这里才能找到吧。”

初入平原深处,我的心随草埠湖向天际开阔。天高地广,春风骀荡。单一的绿或黄,并不足以成景;但当绿与金黄交织,铺展成无边的田野,便造就了惊人的美景。我举起手机,不停地拍摄,记录下片片麦田、油菜花海、桃林繁茂。虽然每片景色相似,但真正想留存的,并非只是风景,更是沉醉其中的自己。

草埠湖的名字,源自一段三国传奇。蜀将关羽在此地俘虏敌军,夜宿荒湖,“草铺湖”之名由此而来,后演变为“草埠湖”。

“你知道吗,”老张突然说,“草埠湖曾经是一片荒湖,1954年的一场改变,让这里变成了肥沃的良田。”

经国务院批准,原农业部在草埠湖创办了国营机械化农场。国家一声令下,来自22个省的近万名青年汇聚湖北当阳草埠湖,共同开垦这片土地。大家满怀理想与信念,用汗水和坚韧书写着青春与生命的篇章。

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加固河堤、围湖造田,消灭了害人的血吸虫,改造成9万亩良田,为2.5万人带来数亿元年收入。老张的父母亲就是当年来此建设的热血青年。

“从37个烂泥湖变为千里沃野,记录了草埠湖的历史变迁。开拓者的艰辛已成往事,如今的草埠湖富饶而美丽,土地无荒芜,湖泊无废弃。”老张兴奋地说道。

“这真是人与自然一次成功的合作啊!”我感叹道。

老张指着前方加固的河堤说:“是啊,河水泛滥虽然带来了灾害,但也留下了肥沃的土壤。你看这河堤,就是几代人精心耕作的见证。”

我们来到了草埠湖的中心地带,顿时被眼前的现代化景象所吸引。广阔的农田里,自动化灌溉系统正在精准地为作物输送水分,无人机在空中盘旋,实时监控着作物的生长情况。高科技农业加工业区域,机器轰鸣,流水线作业高效有序,据说每年能处理数万吨农产品,产值达数千万元。而新兴的农业生态旅游区更是热闹非凡,去年就吸引了超过十万游客前来体验,人们在这里亲近自然,感受着农耕文化的魅力。草埠湖,已经成为了一个融合了传统与现代、自然与科技的繁荣之地。

老张带我走过笔直的道路,春水在水渠中潺潺流淌。他自豪地讲述着,这些道路和水渠见证了几代人的辛勤与智慧,金色的麦田在阳光下闪烁,与周围的村居相映成趣,构成了草埠湖独特的田园风光。

我们在草埠湖的田野间漫步,感受着这片土地的脉动。麦浪滚滚,鱼肥水美,蒲苇遮天,沼泽连片,草埠湖的每一面都是那么的美丽。

夕阳西下,我们踏上了归途。草埠湖的美景渐渐远去,但它的故事,它的精神,将会伴随我们,走向更远的未来。

 #创作挑战赛第六期#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