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当 STEM 教育遇上 AI:小学生课堂编程拯救“火星车”的奇妙之旅
赛场猎手
2025-05-24 09:32:49

STEM 教育融合 AI:小学生用编程拯救 “火星车” 成现实

**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教育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其中,STEM 教育与 AI 技术的融合,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创新与实践的全新大门。如今,小学生通过编程拯救 “火星车” 已不再是科幻故事中的情节,而是切切实实在课堂上发生的精彩实践。
STEM 教育,融合了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多学科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 AI,即人工智能,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分析、模拟仿真、智能交互等功能,为 STEM 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可能性。二者的融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高效且具趣味性的学习体验。
以武汉经开区神龙小学的《AI 火星车救援挑战》课程为例,生动展现了这种融合的魅力与成果。在这门课程中,学生们面临着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拯救在火星休眠的 “祝融号” 火星车。课程伊始,学生们通过 “云游”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科技馆,自学中国科学院关于火星探测的科普讲座与科普视频,初步了解火星探测相关知识。同时,他们与教师搭建的 AI 专属智能体 “项目规划师” 深度互动,借此感知生成式 AI 的底层逻辑,并以算法逻辑图的方式梳理火星车模型制作步骤,完成学习任务的分解与分工设计。这一过程中,AI 智能体就像一位耐心的导师,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索问题,将复杂的项目拆解为可执行的小任务,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规划能力。
随后,学生们借助 VR 设备,沉浸式体验火星地貌与环境。在此期间,他们与 AI 专属智能体 “探测分析师” 对话,获取精准且科学的火星环境数据,并完成与地球生存环境的类比数据报表。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学生们进一步明确了火星救援车应具备的基本功能。这种将虚拟体验与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深切感受到科学研究的严谨与乐趣,同时也锻炼了他们基于数据进行思考和决策的能力。
在材料准备阶段,学生们在 “材料车间” 依据设计图纸,选配符合火星车设计方案的标准配件。若有定制个性化车标的需求,还能前往 3D 打印区自行建模打印。准备好材料后,学生们与 AI 专属智能体 “精工制作师” 展开对话讨论,生成制作流程图,而后在 “组装车间” 进行拼装与编程,努力实现远程遥控火星车行驶与器械臂救援等功能。编程环节无疑是课程的关键部分,小学生们在这一过程中学习编程知识,通过代码赋予火星车 “生命”,让它能够按照预设指令完成各种动作。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编程技能,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工程设计与技术实现的紧密联系。
当火星车模型制作完成,学生们便来到创客室进行模拟测试和智能升级。他们自制 “祝融号” 休眠位置的火星沙盘,利用平板远程控制系统,模拟 “智能火星车救援任务” 的运行测试,同步记录运行数据并及时发现问题,进行修复与优化。模拟运行正常后,学生们通过与 AI 专属智能体 “智能升级师” 深度对话,学习温度、语音、巡线、避障等自动驾驶的基础原理知识,分组学习各类传感器的功能和编程方法,共同对火星救援车模型进行优化,实现智能驾驶的升级。这一系列的测试与优化过程,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科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探索、改进的过程,培养了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
除了核心的工程技术部分,课程还融入了多学科元素。在 “AI+美术” 教室,学生们对 “火星车” 外观进行美化,将艺术审美与科技产品相结合;在 “AI+音乐” 教室,学生们为 “火星车” 创编车载专辑,让科技与艺术在音乐中碰撞出火花;在 “AI+人文” 教室,学生们创作以救援火星车为主题的微电影剧本,从人文视角赋予科学探索更多情感与故事;在 “AI+电影” 教室,学生们应用 AI 剪辑工具完成微电影创作,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展现他们的创意与成果。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打破了学科壁垒,让学生们在不同领域知识的交融中,拓展了思维边界,提升了综合素养。
神龙小学的这一课程并非个例,如今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探索 STEM 教育与 AI 的融合。在这样的课堂上,小学生们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探索者和创造者。他们在 AI 技术的辅助下,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用编程和各种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STEM 教育与 AI 的融合,不仅改变了教学内容和方式,更对教育理念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操作和创新思维培养,注重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面对挑战,通过团队合作和探索解决问题。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将更适应未来社会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在类似的课堂中,借助 AI 技术的力量,在 STEM 领域尽情探索,创造出更多令人惊喜的成果,为未来的科技创新奠定坚实基础。而这一融合趋势,也将持续推动教育领域的变革与发展,为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开辟新的道路。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