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荔枝树苗树适合在什么气候种植
千里追花
2025-06-26 05:31:41

一、温度调控:荔枝生长的核心命脉


荔枝是典型的热带亚热带作物,对温度极为敏感。最适生长温度为 23-29℃,当气温低于 10℃时,根系吸收能力下降,新梢生长停滞;若持续低温达 0℃以下,会导致幼树冻害,成年树则可能出现枝条干枯。例如,广东茂名年均温 23.5℃,荔枝产量占全国 30%,而北方地区因冬季低温难以存活。在种植荔枝时,冬季覆盖保温是关键措施之一,幼树需包裹防寒布,成年树可涂白防冻。此外,花期温度保障也不容忽视,通过喷水增湿,使花期温度稳定在 18-24℃,能有效提高授粉成功率。

二、光照管理:光合作用的能量引擎

荔枝是强阳性树种,对光照有着较高的需求,年日照时数需达 1700 小时以上 ,每日光照时长至少 8 小时,且光照强度也要有保障。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下,荔枝树的同化作用增强,能够制造和积累更多的有机物质,为生长发育提供充足的能量和物质基础。这不仅有助于促进花芽分化,使花芽数量增多、质量提高,还能显著提升坐果率,相关研究表明,充足光照可使荔枝的坐果率提升 20% 以上。同时,树干更为粗壮,叶片厚实,树冠体积增大,果实的品质也会更上一层楼,颗粒饱满,糖分积累充足,口感清甜多汁。

以福建漳州为例,当地通过合理规划荔枝树的种植行向为南北行向,让每棵树都能充分均匀地接受光照;同时,根据不同品种和土壤肥力,进行适度密植,既避免了植株过密导致光照不足,又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和光照条件,实现了光能利用率提升 15%,荔枝的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然而,光照并非越多越好。在夏季正午,阳光过于强烈,光照强度过高,容易对荔枝树造成伤害。强烈的阳光会使叶片温度迅速升高,水分过度蒸发,导致叶片灼伤,出现叶尖干枯、叶缘焦枯、叶面出现黄斑等症状,严重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和正常生理功能。为了应对这一问题,通常可采用遮阳网进行防护,一般选择遮光率 30% 的遮阳网,在上午 10 点至下午 4 点阳光最为强烈的时段进行覆盖,既能有效降低光照强度,又能保证荔枝树有足够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

光照不足同样会给荔枝树的生长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当每日光照时长小于 6 小时,荔枝树的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有机物质合成减少,树体生长发育受阻,落花率会增加 40%。在果实成熟期,若光照不足,果实无法充分进行光合作用,糖分积累不足,果实含糖量会下降 3 - 5%,口感变淡,色泽也会变差,影响果实的商品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所以,在荔枝种植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季节和生长阶段,科学合理地调控光照,为荔枝树的生长创造适宜的光照条件。


三、水分管理:平衡供需的生存法则

荔枝的生长发育对水分的需求有一个适应范围,年需水量在 1200-1800mm 。然而,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差异显著,精准调控水分成为荔枝种植的关键环节。

在花芽分化期,荔枝树需适当控水,以促进花芽分化。此时,土壤湿度宜降至 50% 左右,保持适度干旱的环境。这是因为适度干旱能抑制营养生长,使树体的营养物质更多地分配到生殖生长上,从而促进花芽的形成。若此阶段水分过多,易引发冬梢萌发,消耗大量养分,导致花芽分化受阻,影响来年的开花结果。例如,在广西灵山的荔枝产区,果农们在花芽分化期会通过减少灌溉次数和控制灌水量,来调节土壤湿度,确保花芽分化顺利进行。

进入果实膨大期,荔枝树对水分的需求急剧增加,此时需保持土壤湿润,土壤湿度应维持在 70% 左右。充足的水分供应能够满足果实细胞快速分裂和膨大的需求,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若水分不足,果实生长受限,会导致果实变小、产量降低,甚至出现大量落果现象。2022 年,广东增城部分荔枝果园因在果实膨大期遭遇干旱,灌溉不及时,导致荔枝减产 20% - 30%,果实品质也明显下降。

在荔枝成熟期,适度干旱有利于提升果实的糖度和品质。此时,若土壤水分过多,特别是遇到暴雨天气,果实会迅速吸水膨胀,容易引发裂果,严重影响果实的商品价值。因此,在荔枝成熟期,要注意做好排水工作,避免果园积水。如福建莆田的荔枝种植户,会在果园周围挖好排水沟,在雨季来临前进行疏通清理,确保排水畅通;同时,在果园地面铺设防草布,减少雨水对土壤的直接冲击,降低地表径流,保持土壤湿度的相对稳定,有效减少了裂果现象的发生 。

为了实现荔枝生长过程中的精准水分管理,可采用滴灌系统结合湿度传感器的方式。湿度传感器能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当土壤湿度低于设定的阈值时,滴灌系统自动启动,精准地为荔枝树补充水分;当湿度达到适宜范围时,自动停止灌溉,从而避免了浇水不足或过多的问题,既保证了荔枝树的水分需求,又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湿度调控:环境协同的重要因子

荔枝生长适宜的空气湿度为 70-90%,在这样的湿度条件下,荔枝树的叶片能够保持良好的水分平衡,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得以顺畅进行,树体生长健壮,果实发育良好,口感鲜美多汁。在空气湿度适宜的地区,荔枝的病虫害发生率相对较低,果实品质更优。

然而,在一些干燥地区,空气湿度往往难以满足荔枝的生长需求,这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湿度条件。首先,可以在荔枝园的行间种植绿肥作物,如紫云英、苜蓿等。这些绿肥作物生长迅速,枝叶繁茂,能够有效地增加果园内的空气湿度,一般可使空气湿度提升 10-15% 。同时,绿肥作物还能起到抑制杂草生长、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为荔枝树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安装高压微喷系统也是增加空气湿度的有效方法。在高温时段,通过定时开启微喷系统,将水以微小的水滴形式喷洒到空气中,水滴迅速蒸发,从而增加空气湿度。这种方式不仅能够调节空气湿度,还能降低果园内的温度,为荔枝树创造一个相对凉爽湿润的小气候环境 。据实践经验,在夏季高温时段,使用高压微喷系统后,果园内的空气湿度可提高 20 - 30%,温度降低 2 - 3℃,有效缓解了高温干旱对荔枝树的不利影响。

在荔枝果实成熟期,采用果实套袋技术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果实水分蒸发,保持果实周围的湿度稳定。套袋可以选用透气性好、防水性强的纸袋或无纺布袋,在幼果期进行套袋操作。套袋不仅能调节湿度,还能防止病虫害侵袭、减少农药残留、改善果实外观色泽,提高果实的商品价值。研究表明,套袋后的荔枝果实,其水分含量比未套袋果实高 5 - 8%,果实的保鲜期也有所延长 。

云南元谋干热河谷地区,原本空气湿度较低,平均湿度仅 40%,不利于荔枝生长。当地通过建设防护林体系,在果园周边种植高大乔木,降低风速,减少水分蒸发;同时,完善灌溉系统,采用滴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增加空气湿度和土壤水分。经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该地区的空气湿度成功提升至 65%,满足了荔枝生长对湿度的要求,实现了荔枝的成功引种和规模化种植 。


五、特殊气候应对策略

5.1 寒害防御

荔枝树对低温较为敏感,在冬季,尤其是气温较低的地区,寒害是影响荔枝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防御寒害,可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

在寒害来临前 1 - 2 周,提前对荔枝树苗喷施 5% 磷酸二氢钾溶液,每隔 7 - 10 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 2 - 3 次。磷酸二氢钾能够增强树体的抗寒能力,调节树体内的生理代谢过程,使细胞液浓度增加,降低冰点,从而减少寒害对荔枝树苗的伤害。例如,在广西钦州的部分荔枝果园,通过在冬季喷施磷酸二氢钾,荔枝树苗在遭遇低温时,受冻害的程度明显减轻,次年的生长和结果情况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

在霜冻来临前的傍晚,于荔枝园内进行烟熏增温。每亩果园均匀设置 3 - 5 个发烟堆,发烟堆可选用杂草、锯末、谷壳等易燃物,将其堆积成高约 1 米、直径 1.5 米的圆锥状,在发烟堆底部放置一些易燃的干草或干树枝作为引火物。当气温降至 2℃左右时,点燃发烟堆,使烟雾弥漫整个果园。烟雾能够在果园上方形成一层保温层,阻止地面热量向外辐射,提高果园内的近地面温度 1 - 3℃,有效减轻霜冻对荔枝树苗的危害。

5.2 高温干旱

在夏季高温干旱时期,荔枝树苗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确保其正常生长和发育。

每天上午 10 点至下午 4 点,利用高压喷枪或微喷设备对荔枝树冠进行喷水降温,每次喷水时间为 20 - 30 分钟,每隔 2 - 3 小时喷水一次。喷水能够降低树冠周围的温度,增加空气湿度,缓解高温对荔枝树苗的胁迫。同时,配合使用遮阳网,在树冠上方搭建遮阳棚,遮阳网的遮光率选择 50% - 60% 为宜,可有效遮挡部分阳光,减少太阳辐射对荔枝树苗的伤害。例如,在海南海口的荔枝种植基地,通过采用树冠喷水和遮阳网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地降低了高温干旱对荔枝树苗的影响,荔枝树苗的新梢生长正常,叶片保持翠绿,没有出现明显的灼伤和萎蔫现象 。

在高温干旱期间,对荔枝园进行浅耕松土,深度以 10 - 15 厘米为宜。浅耕松土能够打破土壤板结,增加土壤透气性,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使土壤中的水分能够更好地被荔枝树苗根系吸收利用。同时,在树盘周围覆盖一层厚度为 10 - 15 厘米的稻草、秸秆或地膜,可进一步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湿度,为荔枝树苗创造一个相对湿润的土壤环境 。

5.3 台风防护

在台风多发地区,荔枝树苗容易受到台风的侵袭,导致树干折断、枝条倒伏等问题,严重影响荔枝树苗的生长和产量。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提高荔枝树苗的抗风能力。

在荔枝树苗生长过程中,当树干长至 1.5 - 2 米高时,采用 三角形支撑 + 柔性绑带 的方式对树干进行固定。选用三根长度为 2 - 3 米的竹竿或木杆,在树干周围呈等边三角形分布,将竹竿或木杆的一端插入地下 30 - 40 厘米深,另一端与树干距离地面 1 - 1.5 米处用柔性绑带(如尼龙绳、橡胶带等)捆绑固定,绑带的松紧度要适中,既能保证树干的稳定性,又不会对树干造成损伤。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增强荔枝树苗的抗风能力,防止树干在台风中被吹倒或折断 。

在台风来临前 1 - 2 周,对荔枝树苗进行适度修剪。剪掉过密的枝条、徒长枝、枯枝和病枝,使树冠通风透光,降低风阻。对于较长的枝条,可进行短截处理,保留枝条长度的 1/2 - 2/3,减少枝条在风中的摆动幅度。例如,在广东阳江的荔枝果园,果农们在台风来临前对荔枝树苗进行了科学合理的修剪,在台风过后,荔枝树苗的受损程度明显低于未修剪的果园,大部分荔枝树苗仅出现了少量枝条折断的情况,树干基本保持完好,为后续的生长和恢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荔枝树苗的气候适应性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温度、光照、水分、湿度等多种气候因素,并针对不同的特殊气候条件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同时,建议结合智能气象站实时监测果园的气候环境,建立动态调控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管理措施,以确保荔枝树苗能够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茁壮成长。关注我获取更多种植秘籍,点击 在看 并留言您的难题,专家团队 24 小时在线答疑!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