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嵩县早期氏族部落及方国(嵩州历史文化之33)
周明海
2024-11-22 18:38:15
       在仰韶文化晚期、龙山文化早期,中国历史上发生了急剧动荡的社会大变革,黄河流域许多氏族部落先后进入更大规模的军事联盟时期, 形成了一批在古史传说中很有影响的军事集团,产生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神化了的酋长,如黄河下游的皋陶氏、伯益氏,黄河中游的颛顼氏、帝喾氏等等。这些大的军事集团经过数百年的交流与融合,各自建立起城邦制的军事酋长国。黄帝先祖的一支在登封、新郑区域定居,称有熊氏,他们以黄熊为图腾,后建有熊国,其国君为少典;有蟜氏则定居于伊河中上游三涂山地区;黄帝后裔有崇氏在嵩县地区建有崇国;大禹在三涂山治水娶涂山氏女为妻。
         一、有峤氏部落
       有脚氏是远古时期生活在伊河流域以三涂山周围为主要聚居区、以蜜蜂为图腾的氏族部落。“有峤氏或作有娇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氏族部落,自黄帝之前一直延续到夏代。《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说: 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因娶涂山,谓之女娇’。女娇所在的涂山或称‘三涂’”(马世之著《试析炎黄文化发祥地在河南嵩山地区》)。“‘涂山’即‘三涂山’,在今洛阳市嵩县西南5公里,这里正是有(娲)氏居住的地区”(蔡运章著《有娲氏与少典、黄帝族世为婚姻》)。今汝州至新郑一带为少典氏,洛阳以南至嵩县三涂山一带为有氏,少典氏和有氏两大部落之间,则有世代通婚的习俗。
       少典氏以“黄熊”为图腾,其建立的氏族部落为有熊国,部落首领姓公孙名少典,少典娶有氏大女女登为妻生炎帝,娶有氏二女附宝为妃生黄帝。黄帝“母家有氏之女,世与少典氏婚”(晋皇甫谧著《帝王世纪》第4页,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民国26年发行)。《国语·晋语》云:“昔少典娶有 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黄帝时的姬水,实为今洛阳南面的伊水。《汉字古音手册》云:‘姬,为见母部字,伊,为影母部字,二字音近而衍。’ 故今之伊水,实为古代姬水。后来黄帝的子孙亦在伊洛河流域定居建国。”(邵丙军《史学集刊》2002年第2期)
       黄帝号轩辕,姓公孙,又姓姬。“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史记·五帝本纪》第1页,中华书局2005年出版)黄帝年幼时常与母亲在外婆家居住,因附宝生得美丽动人,被人们呼为美姬。其常在伊水边洗衣淘米,人们就把伊河叫作姬水。黄帝成长于姬水之畔,便以姬为姓,名姬云,成年后回到有熊部落被拥戴为酋长,鼓励部族民众发展农牧业生产,亲自教百姓播五谷,植草木,驯养猪、牛、羊、狗等,使有熊部落很快富庶强盛起来。周围许多弱小部落见他好行仁义,以邻为友,能团结人,就纷纷前来投奔、归顺于他,有熊部落逐渐成为中原地区最强大的部族。黄帝族和炎帝族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与蚩尤为首领的南方九黎族、黎族、苗族,东方的夷族以及北方、西北方的少数民族部落的一部分不断发生冲突,逐渐通婚融合,慢慢形成了春秋时的华夏族。在中原地区的民族和部落中,黄帝族的力量较强,文化也较高,因而成为中原文化的代表,炎黄二帝不仅成为汉族始祖,也被人们尊称为中华民族始祖。从夏商周开始,历代王朝的统治者都认为自己是炎黄二帝的嫡系后裔,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人们以及海外华人,往往都自豪地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传说中的黄帝,不能视为一个简单的个人,而是一个时代的象征,这个时代,正是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开端……以黄帝为首的姬姓部落群大约在嵩山之外的外方地区。”(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第40页,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炎帝并非上古时代先民中的一个人物……如西藏的两位宗教领袖历来都分别称为‘达赖’和‘班禅’,他们个人名字很少为人所知。炎帝和黄帝都是后人分别加冠于姜姓和姬姓两个强大部族首领的神圣世袭称号,他们都不是特指某个人而是群体形象。当然,作为部落首领称号是世袭的,而每个首领却又是鲜活的真实人,所以炎帝和黄帝又可以说是真有其人,只是不能将该称号特指某一个人而已。”(程有为、王天奖主编《河南通史》第1卷第26页,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炎帝、黄帝既是人名,也是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部族名称。”(徐金星、吴少珉主编《河洛文化通论》第817页,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出版)
       有峤氏及炎黄部族时期在嵩县的文化遗址主要有:陆浑镇梁园横落山仰韶文化遗址,面积1.9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发现泥质红陶、灰陶和夹砂粗红、灰陶片及石器。陶片器形有尖底瓶、罐、盆、钵等, 纹饰有划纹、附加堆纹等,石器有斧、石刀、石杵和砍砸器等。何村乡阎村仰韶文化遗址面积7000平方米,文化层厚1.5米,发现有灰坑,采集有红陶钵、夹砂红陶罐、石斧、石球等。阎庄镇窑湾仰韶文化遗址面积 1.9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以上,采集有泥质红陶钵、盆罐、石铲等。
       九皋镇油坊沟河与九店河交汇处的北石桥仰韶、龙山文化遗址,面积1.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4米,发现有泥质红陶片、灰陶片,器形有豆、罐、尖底瓶,采集有石斧石铲等。田湖镇屏凤庄村龟子山仰韶文化遗址,面积6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5米,发现有泥质灰陶片和红陶片,器物有盆、钵、尖底瓶等,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石器有石斧、石刀等。田湖镇陆浑村仰韶、龙山文化遗址,面积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发现陶器有泥质红陶片、彩陶片、灰陶片和夹砂粗红陶片、黑陶片,纹饰有划纹、附加堆纹,器形有罐、钵、盆、瓮等,石器有斧、球等。德亭镇孙园村北东窑仰韶文化遗址,面积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 1.5米,发现有泥质红陶残片、罐、盆残片及磨制石斧等。车村镇三城村东仰韶文化遗址,面积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5米,发现陶器有泥质红陶片、彩陶片、灰陶片,器形有钵、罐、小口尖底瓶,纹饰有划纹等,石器有石斧、打击石片等。城关镇青山屯村南东庄仰韶、龙山文化遗址,面积8.7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5~3米,发现有泥质红陶、彩陶、灰陶片和石片,陶片器形有钵、小口尖底瓶,石器有刀、斧、砍砸器等。黄庄乡河东村龙山文化遗址,面积3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米,发现有磨制石斧、灰陶罐、盆等。
       二、陶唐氏帝尧部落及伊国、伊侯国
       “陶唐氏,帝尧,祁姓,名放勋。传说为黄帝孙子帝喾之子,其父为玄嚣,生于伊水(河南省西部,故亦说姓伊祁),初居陶,后居翼方,故称陶唐氏。”(柴文生著《中国古代方国纪略》第115页,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2年出版)“伊,唐虞姜姓国。《路史·国名纪一》云:‘伊,盖以上世所国。今洛之伊阳县有伊水,尧之母家伊侯国。’伊阳县始置于唐玄宗先天元年(712),治所在今河南省嵩县旧县镇旧县村西。伊阳故城城址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500米。该城址位于伊河北岸,故称伊阳。《河南文物名胜史迹》称:‘嵩县以地处嵩山之西而得名,历史源远流长。远在炎帝时嵩县即为伊国之地。唐虞时称伊侯国、伊川国。’伊为尧母庆都之国,庆都以国为姓故姓伊。《帝王世纪》云:‘帝尧陶唐氏,祁姓也,母庆都,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名曰放勋, 鸟庭河胜,或从母姓伊氏。’伊国的地域在今河南省嵩县一带。”(马世之著《中原古国历史与文化》第161页,大象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路史》卷二《夏世侯伯》有“伊,挚所尹,陆浑伊川。许氏所云:伊维侯国”;清乾隆《嵩县志》有“嵩县为伊阙地,自夏以前,杂见他书者,如炎帝上世国于伊,即伊尹生地。伊祁,《通鉴前编》曰:尧生于伊,故为伊祁氏,伊尹恐其后也”的记载。根据以上文献资料,尧帝之母是嵩县人,陶唐氏帝尧部落在伊河流域的嵩县旧县盆地、高都川祁雨沟地区、田湖镇古城村北的凤阳河(凤阳河古称封尧水)流域等地居住生活过。今天田湖镇的尧沟、饭坡镇的大尧沟等地名与纪念尧帝部族在嵩县地区活动有关。此期的文化遗址有大章镇任岭仰韶、龙山文化遗址, 面积5220平方米,文化层厚0.5米,发现陶器有泥质红陶片、灰陶片和夹砂粗灰陶片,纹饰有方格纹、绳纹,器形有罐、钵、盆等,石器有石斧、石铲等。大坪乡枣园龙山文化遗址,面积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发现有泥质红陶钵、盆、夹砂灰陶篮纹罐、绳纹瓮、双腹盆等残片,采集有石斧等。九皋镇九店村姜疙瘩龙山文化遗址,面积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7米,采集有红陶片、蛋壳陶片,绳纹灰陶片,器形有鼎、瓮、盆、豆、罐等。车村镇火神庙龙山文化遗址,面积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采集有夹砂灰陶罐、泥质灰陶、磨光黑陶片,器形有高领瓮、碗、罐、豆、鼎等,纹饰有方格纹等,火候较高。
       三、涂山氏部落及涂国
       “涂山氏,禹夏古国。苏鄂《苏氏演义》引《文字音义》云:‘涂山,古国名。’涂山氏与夏人之间存在婚姻关系,禹娶涂山氏之女为妻…… 涂山氏为夏之盟国,禹在创建夏王朝过程中得到涂山氏的大力支持,故而禹在涂山举行万国大会。涂山氏在夏王朝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夏启当政时,曾任命涂人为孟国之君,史称‘孟涂’……夏启又任他为巴人的祭祀,主宰巴国的诉讼大权,实际上孟涂又成了巴国的君主。涂山氏的地域,在今河南省嵩县境,涂山亦称三涂山。”(马世之著《中原古国历史与文化》第161页,大象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涂山氏部落是有氏部族的后裔,主要聚居在伊河中上游三涂山地区。“伊水历崖口,山峡也。翼崖深高,壁立若阙,崖上有坞,伊水径其下,历峡北流,即古三涂山也。”(郦道元著《水经注·伊水》,商务印书馆1936年2月出版,第57页)“涂山氏部落应在三涂山,在今河南嵩县西南,伊河北岸。”(蔡磊主编《中国通史》第79页,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三涂’:古山名,在今河南嵩县西南、伊河北岸。《左传·昭公四年》(前538):‘四岳、三涂……九州之险也。’《左传·昭公十七年》(前525):‘晋侯使屠蒯如周,请有事于雒与三涂’,皆指此”(《辞海》< 地理分册历史地理卷 > 第9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1月版)。闻一多在《天问疏证》中指出:“三涂即涂山本地,在今河南嵩县。”“夏禹曾经到过的涂山即今河南嵩县境内古之三涂山……三涂山乃是夏人最早崇奉的涂山。”(马世之《涂山地望考辨》,《史学月刊》1986年第3期)
       三涂山,位于今嵩县县城西南部伊河北岸、崖口以北地区,崖口以上,今蛤蟆崖是其主山,延伸至凤凰岭、玉泉山。三涂山面积不大,但地理位置重要,它是伊河川地通向南部伏牛山腹地的天然屏障,是伊河上、中游分界点。崖口,又名水门,与龙门、陆浑合称伊河三阙。三涂山濒临伊河,桥头、贾寨、黄寨、高都4条小河在此汇入伊河,形成今县城盆地。这里土肥水美,物产丰盛,适宜人类居住、生活。涂山氏部落及涂国中心地域在三涂山周围,附近有大量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址,如城关镇青山屯村仰韶、龙山文化遗址,面积8.7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5~3米,发现有泥质红陶、夹砂粗灰陶和少量磨光黑陶片,纹饰有粗绳纹、划纹、弦纹,器形有钵、缸、盆、罐、碗等。德亭镇南台仰韶、龙山文化遗址,面积6000平方米,文化层厚1.37米。发现有泥质红陶、灰陶、夹砂粗灰陶片,器形有罐、尖底瓶、双腹盆、豆等,石器有石斧、石凿等。城关镇老城凤凰台龙山文化遗址面积达3.7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采集有陶盆、鬲、罐、鼎和石斧、烧骨、兽牙等。玉泉山下的于沟龙山文化遗址面积2400平方米,文化层厚1.5米,发现有3个灰坑,采集有夹砂灰陶片和泥质黑陶片,多素面、方格纹,器形有罐、盆、豆等。城关镇孟村龙山文化遗址,面积3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4米,发现有夹砂粗灰陶、泥质灰陶、磨光黑陶片,有绳纹、篮纹、弦纹、附加堆纹, 从遗物中能辨认出豆、鼎、罐等。
       四、有莘氏部落及莘国
       唐尧、虞舜时代,有莘氏部族先民聚居在嵩县伊河东岸地区,是以养蚕和农耕闻名的部落,崇拜的图腾是薏苡。薏苡,又名薏米、莘米、薏珠子等,是一种药用草本植物。茎直立,叶线状披针形,颖果卵形, 淡褐色,茎叶能作造纸原料,中医用于治疗妇科病、关节疼痛、肠痈的草药。果仁叫薏米,是一种粮食作物,除食用外,还用来祭祀,被称为“神珠”。它春天生苗,茎高三四尺,开红白花、结长穗。农历五六月结果实,七月收割,果实青白色,形如珠子而稍长。在远古时期,薏苡首先在伊河流域种植成功,成为人们食用、酿酒、养生、治病的“神珠”,嵩县地区有长期种植习俗。《吕氏春秋》记载,有莘氏位于伊水滨,境内有空桑涧,有莘氏与崇国相邻。“鲧娶有莘氏女而生禹。有莘国亦在河南嵩县,与伊水地望相近,昔有莘氏女采桑于伊川得婴儿为伊尹,其证也。”(钱穆著《古史地理论丛》第26页,九州出版社出版)“莘国地望在嵩县。”(李振刚、郑贞富著《洛阳通史》第49页,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嵩县“商为有莘之国…… 泽中有草曰莘。嵩三涂为禹所凿,以导伊水,且符草泽之义云”(明王守诚编《嵩县志·历代建制因革考》)。“有莘氏居地在伊水上游,即今嵩县陆浑和伊川境内,有莘氏不仅与夏鲧联姻, 到了商代,商汤也娶了有莘氏女为妃,伊尹就是作为‘媵臣’成为良相的。”(徐金星、吴少珉主编《河洛文化通论》第151页,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 陆浑至三涂山之间伊河两岸,古时为一湖泊,大禹治水疏通陆浑口后,湖泊消失,但仍是一片水泽,其间到处生长莘草,正符草泽之义。莘草,是一种中草药,味甘、无毒。生山泽,如蒲黄,叶如芥。有莘氏居其地者以地名取姓为莘氏,在夏王朝时期建有莘国,到西周时,有莘国改属畿内地。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阳后,废有莘国,称“莘地”。在伊河东岸嵩县段有多处此时期人类活动遗址,如纸房镇高村龙山文化遗址,面积12万平方米,文化层达两米,采集有泥质黑陶、灰陶、夹砂粗灰陶片,纹饰有篮纹、方格纹、绳纹,器形有鼎、罐、双腹盆等。饭坡镇南庄村龙山文化遗址,面积1.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3米,发现有泥质灰黑陶片,陶胎薄而光亮,纹饰有细绳纹、方格纹、篮纹,器形有豆、盆、罐等。在饭坡镇曲里龙山文化遗址,陆浑水库水位下降时,能捡到许多打制石器及陶片,附近有打制石场,还有很多直径达1米以上的宫殿或房屋圆形柱基坑,因为有莘部族遗址。饭坡镇南庄村柿树坡周文化遗址,面积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发现有陶鼎、瓮、盆、细柄豆和绳纹瓦片等。
       五、有夏氏部落
       “夏族是一个古老部族,约兴起于河南龙山文化时期。《世本·帝系》《竹书纪年》《史记·夏本纪》《帝王世纪》《大戴礼记·帝系》等古籍记载,夏王朝的开国之王帝禹为黄帝的玄孙、帝颛顼之孙,禹之父鲧为帝颛顼之子。关于夏族的起源地,今学术界众说纷纭。但是无论何种观点都不否认鲧时已居豫西,就是说,夏族在禹之父辈时已定居嵩洛一带。”(程有为、王天奖主编《河南通史》第1卷第136页,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有夏氏部落是黄帝族的后裔,兴起于龙山文化时期, 活动的主要区域在伊河中上游及洛河地区。周武王曰“吾将因有夏之居,南望过于三涂……夏后氏生活在河洛地区的嵩岳及伊洛河一带”(徐金星、吴少珉主编《河洛文化通论》27页,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禹父鲧被封到嵩县后,就在伊河流域治水、筑城,到大禹时,这里的先民们已住上房屋,吃上熟食,最先脱离野蛮和愚昧,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创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大禹治水有功,帝舜为表彰他的功绩,赐其姓为“姒”,赐其氏族为“有夏”,有夏族在大禹时期得到了迅速发展。有夏部族在嵩县相应的文化遗址除田湖镇窑店二里头文化遗址外,德亭镇赵园龙山文化遗址,面积4.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发现有3个灰坑,采集有陶罐、盆、豆、鬲等。大坪乡枣园仰韶、龙山文化遗址,面积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米,发现有泥质红陶钵、盆、夹砂灰陶、篮纹罐、绳纹瓮、双腹盆等残片,采集有石斧等。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