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陆航)新时代“枫桥经验”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面旗帜,是“中国之治”的一张名片。11月23日,西北政法大学举行第二届新时代“枫桥经验”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新时代“枫桥经验”、基层社会治理、法治社会等议题展开研讨,推进政治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科融合发展,提高政法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当前,关于驱动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研究主要聚焦在宏观层面的制度构建和公共政策的谋划调控方面,着重关注公共服务资源“如何分配”,缺少“何以分配”的生产视角,对于微观层面的实践研究相对缺乏。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雷霆表示,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公共服务的内在组织因素,并未阐明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人为制度设计如何与客观的自然条件相结合,尚未形成主客观相统一的内生性公共服务供给机制。雷霆以案例分析的方式,从农村自身资源编排的生产视角出发,研究农村资源开发在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的过程中何以可能、何以可为。
城乡关系是以城市和乡村地域空间为载体,以城市和乡村、工业和农业、城市居民和农民利益为主要关系内容的一种社会关系。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曲延春表示,深刻理解新型城乡关系的意涵是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前提。新型城乡关系的实质是双向奔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其实质就是要改变我国传统城乡二元结构,构建融合发展、共同繁荣的城乡关系。
“枫桥经验”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是在具体的实践场域中不断完善、不断升华的。论坛上,延安平安建设的“十个没有”“两说一联”“书记民情三本账”“321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等源于陕西的新时代“枫桥经验”成为研究的典型案例,切实有效地推动社会治理实现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有利于夯实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陈进华认为,“实践场域”概念是对“枫桥经验”概念的凝练和理论创新,“党组织领导”是“枫桥经验”从一地盆景向全域风景华丽转变的核心密码。
会议由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办,浙江省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院、新时代枫桥经验与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西北政法大学枫桥经验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院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