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张丙辰‖由白露说开去
梅子(张冬梅)(美好信阳推介官)
2024-09-09 20:28:28
 #顶端秋日创作季# #顶端作家造星计划#

  由白露说开去
     
        昨夜懵懵懂懂,还不太在意。今天早上起来,手机上的万年历提示:今日白露。才忽然觉得:一年又大半,时光太快了!
        立秋空洞,白露切实。中间夹了个“处暑”,虽然带有驱赶暑热的意味,但好像有点优柔寡断,下不了决心,一种藕断丝连、牵牵绊绊的样子,纵容得夏季不愿退场。高温时不时露露脸,亮亮相,张扬着骄横的余威,警告着苦夏久矣的人心:别高兴太早,酷热并没有走远!让凉爽的期待在拉锯状态下一惊一乍。

       
       但白露不同,它好像与此前的季节没有多少瓜扯和恩怨,也不愿陷入琐细的人情纠葛之中。所以能超然物外,当断则断。它一亮相,明明确确昭告着秋天的君临。
        台阶下那棵盆栽的香椿树,是从云台山一位朋友的苗圃中移来的,矮化品种,三年间长了一米半高。用春天枝头那点蓬勃的嫩牙,烹成“香椿炒鸡蛋”的一盘名菜,让贪馋的肠胃大快朵颐,如果用经济学眼光计算投入产出,连我的水费也不够,但我却心甘情愿地伺奉了三年。今年第一次留意节令对它的影响,感觉香椿对秋天特别敏感。院子里的金桂、腊梅、丁香、石榴都还是郁郁葱葱,它却像一个怯阵的逃兵率先枯黄,昨天到今天,已经从枝头脱落了。起初我以为是缺水的缘故,尽管盆土依然湿润,我还是自作多情地浇了半桶水。当然它并不买账,无精打采依然如故。

       
      世界所有的权利都威风八面,但惟有自然的权力是绝对的权力。枇杷晚翠,梧桐早凋;桃开梅谢,柳绿松青,背后看不见那只手便是自然的法则,它超越万类,不可撼动。比如这棵香椿树,秋天来临,落叶飘零,倾东海之波也难以回春。

        在所有的24个节气当中,我很喜欢白露这个节气,首先是因为名字好。很斯文,很雅致,透着一种温润和晶莹。纯情的模样,让人想起曹禺先生名剧《日出》中的女主角。

        
        但这个节气怎么能叫“白露”呢?
        我在广阔天地的原野上长大,无数次被晨露打湿裤脚,我确信露是无所谓黑白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阡陌上,田垄里,牛铃翻新泥;到了这个季节,处处烟迷衰草,露冷黄花,清苍秋夜的湿气顺着叶脉向叶尖凝结,成就了一颗颗珠圆玉润。这是自然提纯的天地精华,这是纤尘不染的宇宙元液,无论形态和质地都是天造地设。八九点钟秋阳初升,草径上万点闪烁。你若对一颗垂露俯身凝视,辉光映眸,折射大千,宝珠般呈现万紫千红。“一滴水也能映出太阳的光辉”,这句名言里的这“滴水”,毫无疑问应当是露珠了!
         但为什么要把晶莹纯洁的秋露称作“白露”呢?白色虽然最接近纯洁,但不代表纯洁,它也是颜色的一种。只有无色,才能代表纯洁,体现清澈。秋露似无瑕的心灵,如天真的星眸,是无须设防、不必提防的赤子之心!用这样的心去倾听这样的露,才能品出“竹露滴清响”的天籁之音。

        
        我想起了江淹的《别赋》“秋露如珠,秋月如圭,明月白露,光阴往来”;我想到了杜甫的名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无不深情款款,乡愁邈邈。我很喜欢江淹的赋,杜甫的诗,但不喜欢他们诗文中的“白露”。
        不可避免,要牵扯到那首2500年前的爱情诗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比兴得体,意境很美。“白露”的说法,大约是从这里滥觞的吧?蒹葭,是一种细小的芦苇,在水边一丛丛生长。秋风劲吹,芦花摇曳,一派萧索景象。水中的浮游生物在冷空气不断加码中停止了繁殖,水潭清澈见底,浮动着蒹葭的倒影。秋深夜寒,草尖的水珠终于超过了叶片的承重力,摔碎在地上,散落成满地霜花。这白花花一片,是一颗颗玉碎的清露,在液态向固态转化的过程中,失去了清纯,添加了杂质,改变了颜色。

      
         再回到那首古诗吧!那是清秋原上一段多么美妙的爱情啊!无论是男的思念女的,还是女的思念男的,吟诵着这样优美的诗句,都能激起我们内心深处爱的情愫。很难想象,2500年前的古人能用这种浪漫优雅的方式传情达意。这可是秦风啊!都说秦地民风彪悍,性情粗犷,司马迁《史记》里多处写到秦为“虎狼之国”,但这里何曾看见一星半点的凶猛和彪悍?我想起了“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的连篇废话,我想起了近来被大家反复抨击的尿尿体诗歌,我想起了这几年文坛上接二连三的咄咄怪事,我不理解那些低俗恶俗的玩艺儿是如何驱逐了传统的高雅,从而在文坛实现了李代桃僵!

       
       世界哪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呢?有的变好了,有的变坏了;有的兴盛了,有的没落了;年景如此,人性也如此;文学如此,世道也如此。有些人一厢情愿地认定“越来越好”,但越来越好的前提,是正道直行,不走邪路。
        秋天来了,秋天真的来了,白露这个节气能唤起人心对光阴的思索。日月轮回,春秋代序,离秋季最近的是冬天。比邻而居的几个同事已经开始筹划到海南岛过冬,他们用夸张的语气赞美着这种退休候鸟的迁徙生活。但我有自己的老主意: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法则。
        人的成长,也要经历这种四季变化,才能让四肢百骸筋。

左 一 岳建国 左二 张丙辰 右 王西亮

(作者简介:张丙辰,作家、诗人、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杂文学会会长、焦作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焦作市诗词学会会长、焦作市杂文学会会长,《河南思客》首席签约作家。出版有杂文集《阿丙杂文》《聚蚊录》《无章集》《锦上添足》《凭栏》《三余阁拟古》等书。2010年,其散文作品《缘》一文被收录进国家规划中职统编语文教材,成为当代文学的唯一入选者)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