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为何 “勇敢” 的孩子,面对困难也会“退缩”?
北斗作文
2024-10-23 15:51:01
“勇敢坚毅真正之才智乃刚毅之志向。” 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孩子在某些时候表现得很勇敢,但当真正面对困难时,却出现了退缩的情况,这背后有着多方面深层次的原因。

从心理预期的角度来看,孩子之前的勇敢表现可能是基于对情况有一定的把握或者熟悉程度。当困难超出了他们所预期的范围时,就容易产生退缩心理。比如,孩子在平坦的道路上骑自行车很勇敢,但当面对崎岖的山路时,未知的路况和潜在的危险让他们感到不安,即使之前有勇气,此刻也会犹豫甚至退缩。就如同拿破仑说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一个当不好士兵的将军一定不是好将军。” 孩子如果没有充分准备应对更艰难的状况,勇敢也会在困难面前大打折扣。


过往的失败经历也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影响。即使是勇敢的孩子,如果曾经在类似的困难面前遭遇过失败,并且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心理疏导,那么再次面对时,内心的恐惧和阴影就会浮现。曾经摔倒受伤的经历可能让孩子下次在尝试新的运动挑战时裹足不前;在学习上,如果一次考试失利后被过度批评或者自我否定,那么后续遇到难度稍大的题目或者考试时,他们可能就不敢像以前那样勇敢地去尝试解答。失败带来的挫败感会削弱孩子的自信心,使他们在困难面前变得谨慎和退缩。

外界压力也是一个关键因素。有时候,来自家长、老师或者同伴的期望和压力,会让孩子在面对困难时感到沉重的负担。比如,家长总是强调比赛的输赢,孩子会担心失败后让家长失望,这种心理压力会干扰孩子的判断和行动能力。在团队活动中,如果同伴将过多的希望寄托在某个被认为勇敢的孩子身上,一旦任务艰巨,孩子可能会因为害怕辜负众人而选择退缩。外界过高的期望如同绳索,捆绑住了孩子原本勇敢前行的脚步。


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偏差同样会导致孩子退缩。有些孩子在平时被夸赞勇敢,可能会高估自己的能力,而当真正面对复杂困难时,才发现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应对。这种落差会让他们陷入自我怀疑,进而选择逃避。相反,有些孩子虽然有一定能力,但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低估自己的实力,在困难面前也容易不自信地退缩。就像苏轼所说:“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而对自己能力认识不清,志向再远大、曾经再勇敢的孩子也难以在困难前坚定。

此外,困难本身的性质也有影响。一些具有持续性、复杂性且结果不确定的困难,更容易让孩子产生退缩情绪。例如长期的学习压力、需要长时间投入精力却不一定能成功的项目等。与那些短暂的、明确的挑战相比,这类困难更容易消磨孩子的意志。并且如果孩子缺乏应对困难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在困难面前就会感到无助,勇敢也无从施展。为了帮助孩子克服在困难面前退缩的情况,家长和老师要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失败,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客观认识自己的能力,同时传授应对困难的方法和技巧,让孩子在面对困难时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去克服,继续保持勇敢的品质,不断成长和进步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