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对一次短视频大赛获奖作品的思考
顶端新闻
2024-08-30 21:04:42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国际传播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短视频平台正逐步成为国际“Z世代”受众的信息获取渠道,如何运用短视频把中国故事转化成国际受众喜闻乐见的世界故事,打通国际“Z世代”的朋友圈,成为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广西日报社注重加强国际传播工作,推动文化交流互鉴,积极推进地方主流媒体国际传播精品短视频的探索,努力构建一支面向东盟各国的国际传播主力军。

为贯彻中央精神,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广西日报社东盟报道部制作聚焦中国—东盟文化的短视频《纹路——文化交流的生动印证》(以下简称《纹路》),抓住广西与东南亚国家文化亲缘的共性,讲好广西和东盟山水相连、人文相通的历史文化渊源,以东盟各国“Z世代”受众身边的服饰纹样作为小切口,讲述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大叙事,助力中华文明与东南亚文明的交流与互鉴。2024年3月底,《纹路》荣获由中国外文局、中国驻东盟使团、东盟秘书处、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等机构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东盟友好合作主题短视频大赛银奖。

01

一、国际取材:在“共有”中寻找“共知”

东南亚人口结构相对年轻,依据联合国在2023年5月修订的《2022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和截至2023年11月的Worldometers数据,东南亚国家总人口数为6.89亿人口,平均年龄将从2020年的28.4岁预计增到2030年的32.5岁,人口中近70%是年轻人,而YouTube、Tik Tok和X等短视频平台是“Z世代”受众集散地。为此,广西日报社东盟报道部从开展国际传播精品短视频制作之初,就将东盟各国“Z世代”群体作为受众之一,并抓住重大时间节点积极设置国际传播议程,积极探索运用合适表达方式激发东盟各国“Z世代”受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可。在创作《纹路》之初,采编团队研读《中国—东盟铜鼓》《东南亚古代文化》《广西少数民族服饰》等史料,并多次参与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分享会。在梳理过程中,团队成员被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纹样震撼,深刻感受到不同历史阶段中国与东南亚各民族对美的追求和对世界的看法,也敏锐地发现东盟各国“Z世代” 群体在生活中对纹样文化的热爱与追求。在此基础上,促进中国—东盟之间“Z世代”人文交流、探寻纹样之路的精品短视频《纹路》立项推出。

立项后,采编团队以纹样为切口加强调查研究,探寻广西与东盟各国独特且共通的文化记忆,邀请纹样专家黄清穗探究广西纹样与东盟各国纹样的文化渊源及故事。在调研过程中,团队发现东盟各国与中国在民族纹样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广西民族博物馆跟柬埔寨国家博物馆中的铜鼓纹样完全相同;越南岱族与广西壮族系同源民族,且岱锦服装的纹路与广西壮锦几乎一模一样……这些与东南亚受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纹样表明了中国文化与东南亚文化的关联性。因此,采编团队确定以广西与东盟国家具有文化渊源的纹样为主题,用视频讲述两者间独特的文化记忆,让东盟各国“Z世代”受众产生共鸣。

采编团队赴广西博物馆、柬埔寨国家博物馆、河池市等地进行走访,拍摄广西铜鼓锻造技艺传承人韦启初、龙州壮锦非遗传承人李素英、越南服饰商人武氏义海等,根据国际传播的需求和特点采集、获取国际化素材,这为《纹路》的国际传播打下坚实基础。

□ 短视频《纹路》截屏

02

二、国际表达:在“共通”中激发“共鸣”

在《纹路》创作过程中,采编团队就制作国际传播精品短视频进行了多方面思考和创新。例如,把握国际传播话语建构、注重翻译文本简化、视觉修辞符号运用和遵循短视频平台算法等。

在国际传播话语建构阶段,采编团队使用类比和用典等手法构建话语,细致生动地将太阳纹、云雷纹和羽人纹等纹样背后共通的稻作文化内涵娓娓道来,并将其融入广西和东南亚各民族的织锦和服饰之中,使纹样文化成为超越语言、文字的传播符号,引发东盟各国“Z世代”受众的情感共鸣。

在编排采访对象的话语时,《纹路》减少冗长的访谈叙事,简明扼要地凸显中国纹样文化与东南亚纹样文化的关联性。例如,为了便于海外受众理解纹样,采编团队增加对东南亚受众的采访,通过“以外传外”的“借嘴说话”方式,用外国人的视角打开中国与东盟各国纹样文化交流的大门。因新加坡、柬埔寨等东盟国家的“Z世代” 广泛接受英语教育,采编团队选择英文作为文本,注重传达文化的共通点和情感。考虑到东盟各国“Z世代”受众可能存在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视频文本剔除专业术语和华丽辞藻,确保语言简洁明了,让信息传递更直接有效。

在视觉符号的运用上,《纹路》抓住广西与东盟各国的文化共性,生动展现两者间传统民族纹样的联系,让受众置身桂林山水间,同时穿插广西崇左花山岩画、柬埔寨铜鼓、越南岱族织锦等跨越时空的纹样,通过精心打磨的视觉画面,令东盟各国受众打开文化认同的大门。

同时,在短视频剪辑上,采编团队积极学习适应X、Facebook、YouTube、Instagram等平台算法,选择将《纹路》剪为时长3至5分钟的中长视频,并对短视频逻辑、画面呈现、背景音乐等逐一打磨,更好地展现中华文明与东盟各国共通的文化符号。

03

三、国际传播:用“共行”推动“共情”

广西日报社在推动国际传播精品短视频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海外传播渠道,与东南亚等地的海外媒体开展多种形式合作,通过内外联动,以“借船出海”的方式吸引大量海外“Z世代”用户。

采编团队采用内外联动的形式,广西日报社“广西云”客户端和“美丽广西”海外社交媒体平台推送《纹路》,同时与泰国、马来西亚等多国媒体展开密切合作。2023年12月,《纹路》在海外社交平台上线后,反响热烈,受到柬埔寨、泰国、越南、罗马尼亚等国境外媒体的关注、转载,华商日报(柬埔寨)、柬中时报(柬埔寨)、广宁报(越南)、越南之声(越南)、泰国头条新闻社(泰国)、欧洲侨报(罗马尼亚)、北欧时报(瑞典)等海外媒体纷纷转载,其中,柬埔寨华商日报用整版图文介绍视频内容和拍摄背景,引发境外读者和网民的大量关注。据不完全统计,《纹路》的海内外点击量超过200万次,互动量达到1.1万次,仅《纹路》视频在柬埔寨柬中时报网站发布的当天,点击量就达23万次,传播成效可观。

采编团队注重思考、探索东盟各国受众及创作者的视频内容偏好和阅读习惯,与受众同行。在传播总结复盘阶段,采编团队着重分析第四届中国—东盟友好合作主题短视频大赛中东盟各国创作者的样本,透视东南亚地区短视频的个性化创作思路。在大赛中,东南亚地区的创作者主要聚焦中国—东盟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桥梁”两大主题,在创作过程中亦重视深入调查、诉诸共情等。例如,金奖作品《越南姑娘的诗词梦》从越南最具代表性的诗人阮攸来华追寻李白的足迹开始,讲述穿越千百年后,在李白诗词熏陶中长大的越南学生垂玲因热爱中国诗词来华留学,展现中国与越南从古至今的文化交流,传递出作者对中华文化的深厚感情。由此可见,在国际传播的策划中,历史文献资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找到中外合作共赢的过去,将更好地助推精品短视频照亮双边“Z世代”友好的当下和未来。优秀奖作品《甜蜜火龙果 浓浓中越情》讲述越南火龙果在中国的感人故事,既呈现了小小的越南火龙果在开放包容的中国市场所受到的喜爱,也重点描摹出中国和越南互惠互利的生动画面。地方主流媒体采编人员在开展国际传播时要践行“四力”,深入调查研究,拿到鲜活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亮眼成绩,从海外“Z世代”感兴趣的小切口出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叙事。铜奖作品《农冰村小学——中老合作典范》讲述了农冰村小学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老合作中,通过中国政府提供的新校舍、设施及志愿教师等援助焕发生机的故事。在孩子天真稚嫩的脸庞、焕然一新的校舍等画面中,穿插着老师、受助学生和汉教志愿者的采访,自然而然地引发受众对孩子的喜爱、对老挝发展的认可和对中老友谊的认同。这种通过自然情感产生的共情,值得地方媒体在国际传播中深入实践。

04

四、国际效能:从“共建”中融合“共享”

对外传播是一项复杂的体系化工作,虽然广西日报社东盟报道部有相当多的成功案例和经验,但在开展日常传播工作的过程中,仍然遇到了很多问题。为此,团队围绕“共建”“共享”等方面探索解决方案。

首先,做好组织架构的顶层设计。在开展东盟传播短视频制作的过程中,采编团队发现,面对东盟各国多语言的落地传播需求,我们的翻译人才、主播人才等方面存在短板。近年来,相关部门通过增聘东南亚小语种专业人才等举措,为构建国际传播权威翻译平台、东盟小语种校审机制和国际传播共享内容池打下良好基础,为当地各级主流媒体开展东盟传播提供了“中央厨房式”的共享编译服务。

其次,加强与海外媒体的友好往来与交流合作。在国际传播的环节中,海外媒体是不容忽视的一环。采编团队以合作、交流为抓手,借助在东南亚的6个国际传播联络站强化与海外媒体的合作,并建立面向东南亚“Z世代”受众的各垂直领域小语种短视频账号,不断在视听领域拓宽东盟各国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朋友圈,提升短视频的国际传播力、影响力。

第三,加大对东盟各国“Z世代”受众的调研力度。针对短视频话题热度降温、东南亚青年受众兴趣热点捕捉、部分报道未能达到高效引流效果等实际问题,采编团队逐步推进深度联动企业、外事办、侨联等机构参与国际传播,推进对东盟各国青年兴趣点、舆情和文化认同等方面的研究,形成合力,进一步提升地方主流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作者苏津民系广西日报社东盟报道部记者、获奖作品主创,廖宗钰系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本文刊登于《中国记者》2024年第8期

原标题:《用短视频打通“Z世代”视听朋友圈——第四届中国—东盟友好合作主题短视频大赛获奖作品创作思考》

新媒体编辑:梁益畅  安雨帆(实习)

来源: 中国记者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