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青春期孩子沉溺于手机怎么办?心理学家有妙招!
安心老师
2024-09-19 12:27:52
#创作挑战赛五期#美国心理学家德西和瑞安提出 “自我决定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是积极的有机体,天生具有争取自主感、胜任感和归属感的动力,当他们能在环境中体验到挑战时,这种动力便会被激发。



孩子热衷于玩手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游戏中能获得自主感、胜任感和归属感。当这三种基本心理需求无法在现实中得到满足时,孩子就可能出现各种行为问题。若此时有某种事物能满足这些需求,他们便容易沉迷其中,而手机恰好能满足这三个心理需求。


例如,孩子可以自由选择游戏或游戏场景,在游戏中通过练习掌握技巧,从而获得胜任感。如今的游戏多为网络游戏,孩子们可以组队玩耍,自由组队、互相鼓励,由此获得归属感。一个网络成瘾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极度缺乏这三种心理需求。


以学习为例,很多孩子并非出于自愿学习,想学什么也由家长决定,这使得孩子缺乏自主感。当孩子学习成绩下降、跟不上进度时,周围的负面反馈会让他们逐渐失去胜任感。成绩不好的孩子在学校得不到老师肯定,在家里也得不到家长肯定,进而缺乏归属感。


试问,若你是孩子,会选择网络世界还是现实世界呢?如果答案是网络世界,那么相信你能接纳孩子沉溺手机的现实,并做好引导孩子回归现实世界的准备。



专业人士为何建议放手让孩子玩游戏?


孩子沉溺于游戏,家长咨询专业人士时,通常会得到放手让孩子玩的建议,这背后有何原理呢?前面我们分析过,孩子玩手机是因为在现实世界中极度缺乏自主感、胜任感和归属感。依据 “缺啥补啥” 的原理,要让孩子回到现实世界,就得补齐这三种基本需求。而放手让孩子玩手机,可以帮助孩子初步建立在现实生活中的自主感(孩子可自由选择玩游戏)和归属感(妈妈和我一起玩,我们是一伙的)。


倘若禁止孩子玩手机,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孩子想玩手机,家长却让孩子学习。如果家长赢了,孩子会因不能玩手机而失去自主感;如果家长输了,孩子虽有了自主感,但会担心父母不再爱他,从而失去归属感。同时,家长也会因孩子不听话而愤怒、焦虑、担心,进而进一步控制孩子,导致亲子关系越来越差。所以,禁止孩子玩手机往往是 “两败俱伤”。既然如此,不如放手让孩子玩,至少能给孩子自主感和归属感。


但是,仅有自主感和归属感还不足以让孩子愉快地在现实世界中玩耍,他们还需要胜任感。而这一点无法通过放手获得,需要引导和教育。



要培养孩子的胜任感,首先得让他们行动起来。那么,如何让孩子行动呢?我们可以从大脑的认知原理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先探讨孩子为何不愿意行动。


原因很简单,人类的大脑存在无法克服的结构性缺陷,这与努力和智商无关,而是与生存相关。大脑是一个极其耗能的器官,虽只占人体体重的 2%,但在待机状态下也会消耗全部资源的 20% 以上,稍微思考一下,消耗量就会占到人体消耗的 30% 以上。在远古时代,补充能量并不容易,为了节省能量,大脑进化出一套看似不合理的动作方式 —— 能不用就不用,该用脑时也尽量不用。


比如,研究人员做过一个实验,观察行人过马路。过这条马路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走人行天桥,先上台阶后下台阶;另一种是走地下通道,先下台阶后上台阶。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原因是虽然走地下通道与走人行天桥总成本一样,但我们的大脑偏爱启动成本更低的行为。所以,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其实都不喜欢行动。


试想,有两件事摆在面前,一件是去公司工作,一件是在家玩手机,你会选择哪个?多半也是在家玩手机吧。所以,当看到孩子玩手机、不愿意学习时,不要责怪他,因为他只是按照大脑喜欢的样子在行动。


难道我们就只能任由孩子玩手机吗?当然不是。孩子的天性是不喜欢行动,并非喜欢玩手机,而孩子喜欢玩游戏只是因为游戏符合大脑运行规律。所以,如果我们想让孩子行动起来,只需把事情设计成符合大脑运行规律即可。


研究发现,游戏让孩子上瘾是因为其设计符合三个认知原理:目标明确、难度与能力匹配、及时反馈。以 80 后都玩过的俄罗斯方块为例,我们都知道玩俄罗斯方块的目标是消掉屏幕上的方块,让自己不会死掉;随着消掉的方块越多,方块掉落速度会越来越快,这体现了难度与能力匹配;当方块掉下去,能立马知道自己是否成功,这是及时反馈。


这是游戏让孩子成瘾的底层思维,但并不能让孩子行动。真正让孩子行动的关键是难度与能力相匹配,且从最小行动开始。假如游戏设计者一上来就让孩子打大 Boss,孩子多半不会迷上游戏。游戏之所以能让孩子开始,是因为游戏先易后难,让孩子从一个最小行动开始,然后随着孩子能力提升逐步增加难度。与孩子能力相匹配的最小行动才是让孩子爱上游戏的关键。


什么是最小行动呢?就是每次用一个微乎其微的成本开启整个行为周期。比如,想要训练跑完马拉松的体能,跑步计划最好设计成每日 1 公里甚至 0.1 公里,而不是每日 5 公里或 10 公里。广告大师约瑟・休德曼曾说过:一篇文案里所有的要素都是为一个目的而存在,使读者读第一句话,仅此而已,而第一句话的唯一目的是使读者阅读第 2 句话,仅此而已,以此类推。


所以,让孩子行动起来的关键因素是,设计一个难度与孩子能力相匹配的任务,从最小行动开始。游戏如此,学习也一样。




孩子需要放手,也需要引导


从目标是否明确、难易程度这两个维度,将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任务分类,会发现孩子会碰到以下四类任务:


任务简单且具体,比如写 5 个字;


任务复杂但具体,比如学习《新概念英语》第一册第一课;


任务简单但模糊,比如写作业,孩子虽会做但不知道做什么,先做语文还是数学,语文作业有哪些,数学作业又是哪些都不清楚;


任务复杂且模糊,比如把英语学好,英语本身是一门复杂学科,把英语学好的标准是什么、怎么学都不清楚,孩子无从下手。


在这四个区域中,只有简单而具体的区域是最小行动区域,也只有这个区域家长才能放手,其他区域孩子都需要家长或老师的陪伴、支持和帮助。


在此想问一个问题,平时你给孩子布置的任务在哪个区呢?是否是放手区呢?是让孩子写作业,还是说把这 5 个字写完?如果不是,我们则需要学习一些方法给孩子一些支持,让孩子拥有在放手区行动的能力。




具体来说,分三种情况:


假如任务是复杂而具体的,可称为培养能力区。在这个区域,任务难度通常超过孩子的能力,比如让一个从未接触过英语的初一孩子学习《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就超出了孩子现有的能力范围。在这种情况下,给孩子报个班或指导孩子如何学习英语是非常有必要的。


假如任务是简单而模糊的,可称为 “分解区”,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分解任务。比如写作业这件事,在孩子刚上学时,最好能告诉孩子如何将作业拆解成具体的作业,语文有字词作业、英语有阅读作业、数学有计算作业,然后再分配一下,先写语文的什么作业,再写英语作业,再写数学等等。只要坚持一段时间,等孩子掌握拆分任务的方法后,就能把模糊而简单的任务变成具体和简单的任务,这时家长就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写作业。


假如任务是复杂而模糊的,则先拆解任务再提升能力(可由读者来为这个区域命名)。比如把英语学好这个任务,我们要先给 “把英语学好” 下一个定义,什么才是把英语学好,比如能将《新概念英语》第一册课本熟读下来。再将这个任务进行拆解,变成复杂而具体的任务,比如每天学一课,不认识的单词查字典,掌握相关语法知识,再培养孩子相关方面的能力。等孩子把复杂而具体的事变成简单的事之后放手。


放手不等于撒手,放手需要孩子拥有能力之后再进行,这是家长需要注意的地方。


所以,最后想说的是,青春期孩子沉溺于手机,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缺少自主感、归属感和胜任感。放手让孩子玩手机可以让孩子获得自主感和归属感,但不能获得胜任感。想让孩子获得胜任感,还需要帮助孩子学会一系列应对现实生活的技能,这样才能让孩子获得胜任感,从而在游戏与现实世界中自由游走。而这一切都要从最小行动开始。但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任务都是最小行动,这就需要我们成为孩子的学习规划师,帮助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逐步建立胜任感。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