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数字化时代犯罪低龄化治理路径探析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4-08-23 16:25:00

未成年人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数字化时代,多元化的社会信息环境给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带来诸多挑战。最高检的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呈上升趋势,并且有低龄化倾向。治理犯罪低龄化,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安宁、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探讨犯罪低龄化的社会成因,并据此进行综合治理,正确引导未成年人遵纪守法、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犯罪低龄化成因分析

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海量网络信息未经筛选扑面而来,网络游戏等娱乐方式对未成年人构成极大诱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未成年人,对他们性格和价值观的塑造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沉迷于电子娱乐产品成为未成年人早熟的催化剂,也成为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的成因之一。一些游戏设计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内涵,是非不分,对错不辨,暴力血腥,未成年人沉浸网络游戏世界时,似乎人可以死而复生,打败了可以重来,杀死游戏对垒一方是胜利者的行为。暴力游戏的上瘾和频繁操作,容易使未成年人心理上存在虚拟社会的幻觉认识,长时间的此类网络游戏熏陶,容易歪曲他们的社会认知。互联网展示的世界可能是片面的、暴力的、脱离实际的,甚至是虚假的。未成年人过早接触到他们的心智尚无法分辨和适应的信息,缺乏足够的分析和质疑能力,可能会信假为真、混淆虚实,将犯罪当作个性表现,将极端个例视为普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本应循序渐进的世界认知过程如同被装上了“加速器”,产生了揠苗助长的不良效果,对未成年人的心理、认知和情感造成恶劣影响,进而导致犯罪冲动增多,成为未成年人犯罪数量上升的重要原因。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传统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下,一些学校只注重分数而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对数字时代信息冗杂环境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轻视心理健康教育缺失的负面影响。部分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和心理辅导形同虚设。另外,一些学校过于重视应试内容的学习,轻视体音美等其他学科,衡量学生的标准单一。部分学生在学校无法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发展,还可能导致厌学情绪,导致他们提前离开校园,过早踏入社会。在这种情况下,三观尚未成熟并且渴望被关注和被认可的未成年人,更容易染上不良习性,走上犯罪道路。

不良的家庭关系也是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的重要因素。家庭是未成年人社会化过程的起点,不良的家庭关系容易导致未成年人倾向犯罪。父母行为失范可能被模仿;家庭不和睦可能导致未成年人逃离家庭、流落街头,增加犯罪风险;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或极端溺爱或漠不关心,均可能导致未成年人出现畸形心理;家庭结构残缺,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父母离异或死亡,或父母不承担教育子女的责任等情况,都可能造成未成年人心理扭曲,最终滑向犯罪的深渊。

未成年人对犯罪行为缺乏正确认知也是一大成因。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未成年人对其犯罪行为的危害性以及法律后果缺乏清醒认识,缺乏法律底线意识,无法清楚认识到自己的犯罪行为对他人造成的伤害,以及这些行为对自己的人生带来的影响。对犯罪行为的模糊与错误认知,可能会直接导致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

综合治理路径

数字时代,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的成因复杂,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综合施策治理。

推进未成年人安全利用互联网。未成年人独自上网时存在风险,互联网并不能控制其浏览的内容,他们对所接触信息的理解也不一定准确。因此,要完善并落实互联网分级制度,为父母监护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提供技术手段。学校也应当采取相关措施,既可以对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进行约束和控制,也可以积极引导其自觉安全利用互联网。目前,我国已构建了包括《网络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在内的多层次、多维度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建立起了保护未成年人网络空间合法权益的法律制度防火墙,营造了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安全利用互联网。未来,要进一步细化这些规定并监督其实施。

积极提升未成年人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法律观念。结合未成年人心理特点,提升思政课和法制教育的针对性、生动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塑造未成年人的价值观。首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初期易被忽视,如何对其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教育是一件颇具挑战的任务。对此,要提升全社会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要做好充足的心理健康疏导和服务,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组织应承担相应责任,全社会共同努力,在未成年人需要帮助时提供支持,避免他们在迷茫时求助无门。为此,要建立主动服务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长效机制。例如,推广实施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读本教育,培训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建立师生沟通交流谈心方式,及时了解未成年人心理动态并及时疏导、干预等。学校通过细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掌握工作主动权,切实提升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养与法律观念。

将未成年人法律教育落到实处。未成年人对犯罪行为的认识和态度直接影响其行为选择。因此,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至关重要。应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在学校或社区设置法制课程,例如,结合学校霸凌案例,使未成年人认识到法与非法的界限及应对方式,切实提升其法律素养。为此,要构建未成年人犯罪的司法制度。

首先,要以“宽容但不纵容”为基本原则。未成年人犯罪具有其特殊性,相当一部分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社会、家庭和学校需承担更多责任,此时仅由未成年人承担全部责罚难免显得苛责。针对此种情况,法律应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正确认识违法行为、遵纪守法,使未成年人保护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

其次,要以“惩教结合”为基本方法。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公平正义是法律的追求,惩罚和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手段。惩罚对违法行为具有震慑性,教育则是为了从根本上让未成年人迷途知返,发自内心地遵守法律。只惩罚不教育,治标不治本;只教育不惩罚,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二者相结合,才是未成年人犯罪治理的基本方法。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是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在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应形成法律教育的一体化共识与措施,通过共同努力,不断完善既有规范经验,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切实提升未成年人的理性法制观念。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 崔园园报纸 张赛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