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鹿邑县古代历史风云人物:明朝乡贤名宦王尧日|李现理专栏(77)
河南文苑
2024-08-31 09:06:06

#顶端秋日创作季##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李现理#

鹿邑县古代历史风云人物:明朝乡贤名宦王尧日

李现理/整理

老子故里 鹿邑县

千年古城豫东鹿邑,老子故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里,文韬武略,群英荟萃;这里,风流人物,闪耀古今。

有时候记住一个人名字,也可能只因一首诗。如明朝乡贤名宦王尧日的家书诗作:“千里捎书为一墙,让出三尺有何妨?万城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至今480余年来,在鹿邑县几乎家喻户晓,并被载入《鹿邑县志》。

2009年4月出版的《老子文化系列丛书˙鹿邑历代名人》(陈晓琴编著),汇集66位风云人物的传记史迹(鹿邑籍名人占82%),选材年代从春秋后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跨越2689年,其中王尧日被归纳为“乡贤名宦”类别。

书香门第 家族显赫

王尧日(生卒时间不详),字时明,号复轩,明朝政治人物,生于鹿邑县城西关王台村。他幼时励志苦读, 8岁即通诗经,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举于乡(河南乡试第九名),十七年(1538年)戊戌科举进士,历广平推官(从六品),二十二年(1543年)擢刑科给事中(相当监察部部长)。

曾祖王智,正统十四年(1449年)贡任大同左卫经历(从七品官职,职责为主管锦衣卫军饷、钱粮、将吏待遇、军户后勤和军户编制管理),在官五年,甚为上官所重,以亲老迄归故里鹿邑,从此专心于教书育人事业。祖父王纪(资料不详)。父亲王淙,正德十四年(1519年)贡任鲁府典宝(掌管印玺职务),遇事依理而论,不计个人得失,嘉靖十五年(1536年)辞官归里,督耕课子。

儿子王自修,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举人,用砖砌修复了鹿邑城墙。据清光绪《鹿邑县志》记载,鹿邑现存城墙为明洪武二年(1369年)知县韩瓛(huan)重修,当时“城以土筑,周长九里十三步,高二丈,宽一丈三尺,城上设城垛2585个以利战事之用,有城楼四座,城门四座……”。

不畏权势 执法严明

王尧日在京都任职期间,用法明允,多所平反。精于衡鉴,时吏部尚书梁梦龙应童子试,王尧日一见,许为公辅之器,行取授刑科给事中。劾兵部右侍郎,总督蓟辽。宁陵胡守中,擅伐边木,自撤藩篱,下刑部治罪。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内阁翟鸾贿赂试官(主考官)使其两个儿子翟汝俭、翟汝孝同时登科,京师舆论大哗:“一鸾当道,双凤齐鸣。”

王尧日据此弹劾翟鸾与试官暗通私贿,破坏制产。嘉靖闻后震怒,遂罢去翟鸾官职,黜罚试官;翟汝俭、翟汝孝及其他由行贿而得中的皆除名。此事轰动京师,朝野上下无不赞佩王尧日不畏权势,不避凶险,执法严明。

“仁让街”传佳话

王尧日在京为官期间,老家鹿邑族人因宅基与邻人发生争执,家人便修书一封到京,要王尧日出面干预,欲借刑科权势压制对方。

王尧日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立即作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回信诗,劝导家人:“千里捎书为一墙,让出三尺有何妨?万城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接到回信后汗颜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邻家见此情景,深为感动,也把墙朝里让了三尺。这样,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从此遂成为世人称颂的“仁让街”(今县城大隅首南300米处,东西走向街道)。此故事480余年来,在鹿邑县几乎家喻户晓,并被载入《鹿邑县志》。

撰修《鹿邑县志》十卷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王尧日以双亲年高需侍俸,乞归家乡鹿邑县城西关王台村,是年受府县委托撰修《鹿邑县志》。因其热爱故土,他在外为官期间,留心有关本县的文献,悉心摘录。受命后夜思昼为,一年志成。该志共十卷,具体篇目为地理、建置、田赋、学校、官师、人物、选举、古迹、艺文、杂述、统领等65目。

王尧日读书处王台的史迹传说

现王台社区位于鹿邑县鸣鹿办事处最东端,鹿邑老城区西北角,311国道北侧。

据清光绪《鹿邑县志》记载:“收放台,在城西北隅,明刑科给事中王尧日读书处,俗呼为王台。今有女尼栖其上。”

2020年鹿邑县政协文史委员会出版的《鹿邑文史˙记忆乡愁》中,介绍了村名由来。

大美鹿邑城 风光美如画

据《鹿邑县志》记载,“明朝嘉靖年间(1507年-1566年)至解放前,王台村有一高约10米的土台,这个土台就是明朝高官王尧日年少经常读书的地方。在王尧日年幼的时候,父亲王淙让人在村东一块风水很好的农田里,筑起一个很高的土台,筑好后四周又用清砖包砌,后又在上面建一个亭榭,起名‘王台’,以供儿子们在上面读书。后来,王尧日于嘉靖十三年(1534年)年考取举人,四年后十七年(1538年)中进士,其初为广平府推官,又为真定府推官,后为刑科给事中。王尧日从小是在这个高台读书后中举、中进士的,也是因其在此土台读书而得名,后人为纪念他,便取名‘王台’。”

书中还介绍了“明朝高官读书处--王台”的史迹传说。

据说,王台村内过去确实有个土台子叫王台,高度和城区内老君台差不多(老君台位于鹿邑县城内东北隅,传说为老子成仙处,又名升仙台,高约三丈,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台是土筑高台,外围用清砖包砌。台上有庙,正殿三间,左右配殿各一间。供奉观音、文殊、普贤三位菩萨,也叫三大士,有庙产地一二十亩或七八十亩,分布在王台周围及文堂附近(现王台村偏西北)。

解放前,王台庙里常住有七八个尼姑,多因家境贫寒,在家无法生存而剃度出家。或因疾病缠身,没钱医治,几近于死而舍身入庙。也有其他原因而不得已遁入空门者,如有一个从白马驿(今郸城县管辖)来的兰姑娘(俗称张、名不详)。因家庭包办婚姻,几度悲愤恼怒,乘其丈夫家不备逃出。兰姑娘辛辛苦苦一路讨来,来到王台庙里住下。其丈夫家里得到消息后,丈夫与婆公两人找到庙里,劝说兰姑娘回家。兰姑娘深恶自己的婚姻,悲愤欲绝,即返身入内,剪断头发交给丈夫,表明出家为尼的心志。其丈夫、婆公虽百般劝说,兰姑娘不为所动。其丈夫、婆公只好回去了。

平日里,王台庙里的尼姑诵经礼佛,参与民间佛事活动;或进行农务劳作,生产自养;或修桥补路,方便乡邻。每逢大灾之年,庙里施粥舍饭赈济灾民。她们与周围村民和谐相处,讲究功德修行,是一种善事善举。

解放后,庙里尼姑还俗回家或嫁人。兰姑娘还俗嫁人,现已故去,其后人健在。

王台村及其北邻小刘庄村也有村民说,以前王台庙主人是王楼村人,姓王,叫什么名字,村民不知。王楼村人也认定王台庙主人是他们村里人。

现在的王楼村位于鹿辛运河北岸,王台村西不足一里处。闫沟河纵贯南北,把王楼村一分为二,东边人多,西边住户少。过去在河东确实有楼,属王姓人家。当时王家是望族大户,祖上有管,广有田产。

据清光绪《鹿邑县志》记载,收放台俗称王台,在上面读书学习,即方便又清静,是极有可能的;或者说当时王台周围土地属王楼村王姓人家所有,当时的王楼村王家,又具有在自己田产范围内,供子孙读书学习能力,王尧日在此台上读书学习,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在解放前或更远的年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住房多为低矮的茅草屋,王台周围皆为耕地,没有高山险要,王台自然成为县城附近一制高点。在那战争频繁的年代,在王台上架设机枪一类的武器,可直接威胁城防安全,故拆除大半。解放后尚存一不高的土台,后来村民盖房、垫地等项用土多去王台,逐渐被荡平。

高筑的王台现已不复存在。后代今人或从人旺,或图吉利,王台村一直延续至今。且数年不易其名,今为鹿邑县鸣鹿办事处王台社区。

大美鹿邑城 风光美如画

《鹿邑文史˙记忆乡愁》中还载文介绍,王尧日后代居住在如今的鸣鹿办事处段楼村。王尧日为家乡主要有三个贡献:修编《鹿邑县志》,率子砖砌修复鹿邑城墙,著《王尧日传》一书,可惜失匿难寻。

据清光绪《鹿邑县志》记载,王尧日在京任职期间,非常恰当地审理了一批颇有影响的大案要案,并上至兵部左侍郎总督,内阁辅臣等一批权臣的行私舞弊、行贿腐败等违法犯罪行为,“一时生震天下”。王尧日晚年回到老家鹿邑与他人合作,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修成《鹿邑县志》十卷。

据《王氏家谱》记载,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奸臣当道,嘉靖下诏选王尧日归京理政,他深知朝中奸臣权大气粗,就是嘉靖皇帝也无奈于何,自己难能着手,只好装疯卖傻瞒过命官未去进京,由于忧国常叹成疾,享年52岁归贵天府(由此推算,王尧日大约生于1502年)。

王尧日病逝的噩耗报到京师,嘉靖皇帝悲痛万分,遂下旨恩赐祭田120亩、御棺三口、祠堂一座,皇封御碑分别立于三个墓前。并拟旨碑文:“大明四进士刑科给事中王尧日之墓”。后历代皇帝恩赐御碑数统立于三个墓前。

遗憾的是段楼村的王氏祠堂和墓碑,上世纪六十年代毁于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立四新(立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时代,目前已不复存在。

鹿邑王氏后人认其为一世先祖

2016年5月28日上午,笔者为撰写《鹿邑文史˙记忆乡愁》待出版文史书籍,到老家贾滩镇闫庄村78岁村民王启山家中调查走访。他介绍说,发黄的家谱是与县城南王皮溜镇、郑家乡等乡镇王氏家族人员,于1994年4月24日修序的。一世先祖王尧日是明朝第十一代皇帝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年间京城官员,祖籍山东莱州府45里大同街人士,后迁入鹿邑县生活居住。二世祖辈份是“自”,18世至41世24字辈序是:金银满堂,海龙吉祥。家道贵喜,宗祖盛昌。忠孝仁慈,万古留杨。他的辈份是19世辈序“银”,而他和同辈人名字中的“启”辈序,是在当时没有家谱的情况下随意叫的。

鹿邑县古代历史风云人物、明朝乡贤名宦王尧日,已经辞世460多年了,但发生在他身上的民间奇闻轶事和从政生涯实事,至今仍在鹿邑县百万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闻。

作者李现理:本科文化(新闻采访专业),中共党员,老子故里鹿邑县城管局办公室工作人员。1992年3月至今从事新闻宣传和文学创作,鹿邑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周口市作家协会会员。32年来有多篇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河南日报》《大河报》《党的生活》《北京文学》《河南文学》《周口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创作挑战赛五期##大城市里的小浪漫#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