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物流学会副会长、黄河科技学院商学部教授 仝新顺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优化区域开放功能分工,打造形态多样的开放高地。”这既是对我国区域开放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今后进一步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提出的明确要求。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外开放,长期致力于打造更高水平的内陆型开放高地,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陆上、空中、网上、海上”四路协同推进,口岸、平台、制度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形成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一、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及取得成就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为了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形势,新中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建国方针。短短二十几年,我国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防科技体系。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1984年1月24日至2月17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后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三个经济特区,并分别为三个特区题词,在深圳的题词是:“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同志再次南下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
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到“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再到“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伟大变革,总是从思想破冰发端的。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倡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倡议“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新征程,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全新局面。
“一带一路”倡议开启了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尤其是2019年6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亚信杜尚别峰会强调指出:封闭的空间只会四处碰壁,开放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2023年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讲,强调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为全球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国际经济合作打造新平台。
制度性开放保障了中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自2013年9月2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成立,到2023年11月1日新疆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我国自贸试验区总数达到22个。尤其是,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按照总体方案将在2025年前适时启动全岛封关运作。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逐步深入推进,企业也经历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引进来”企业发展获得了宝贵的技术、资金和人才,“走出去”企业实现了产品出口、技术转让和对外投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一带一路”到自贸试验区“22+1”的制度型开放,区域开放布局进一步优化,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实现了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回顾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的中国时,美国《时代》周刊曾质疑:让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迅速摆脱孤立、与世界接轨,有过这样的先例吗?今天的中国,用事实给出响亮的回答。
二、河南具有的对外开放通道枢纽优势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区位交通优越,市场空间广阔,人力资源丰富,正所谓“得中原者得天下”,河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比如,河南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的区位优势,拥有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河南不沿边、不靠海、不临江,发展经济最重要的出路就是开放,开放不仅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也必然是中原更加出彩的亮丽主色。
铁路通道枢纽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郑州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交会处的郑州北车站是亚洲作业量最大的列车编组站,郑州被誉为我国铁路的心脏,更被称为全国设计布局最科学的编组站,素有“编组站教科书”之称;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国际陆港考察时强调:“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作贡献。”特别是,2022年6月20日,随着济郑高铁濮郑段开通运营,河南率先建成了全国首个米字形高铁网,随着米字形高铁网全面建成,河南在全国铁路网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对提升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至关重要。目前,国际陆港业务网络遍布40多个国家140多个城市,境内外伙伴超过6000家,累计突破1万多列。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打造“空中丝绸之路”。2013年3月7日,国务院批复设立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这是目前唯一一个由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国家级航空经济发展先行区。2017年6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卢森堡首相贝泰尔时明确提出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2019年9月11日,发布第一批23个物流枢纽入选2019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其中,郑州作为空港型入选国家物流枢纽,这是河南入选的首个国家物流枢纽,也是第一批唯一上榜的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目前,新郑国际机场运营货运航空公司2家,开通货运航线54条,通航26个国家、58个城市,构建起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枢纽航线网络。
“买全球、卖全球”打造网上丝绸之路。作为一种新型国际贸易方式,跨境电商所具有的全球性、即时性、无纸化等特征,以及迅猛发展的趋势,已成为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全新动力新引擎。2016年1月,河南郑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成功获批,成为河南扩大对外开放的突破口,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经开区考察时,提出了“朝着‘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迈进”。2023年河南跨境电商进出口2371亿元,同比增长7.3%。目前,河南被认定的跨境电商产业园区有近80个,这些特色鲜明、产业集聚的产业园,为打造全球产业链、全球供应链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内河水运通道枢纽形成中原出海新通道。河南地跨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水系,“百舸争流天津卫,千帆竞航下江南”,见证了河南曾经的水运辉煌。如今,河南形成了三横一纵航线格局,通航里程达1825公里。目前,建成有周口港、信阳港、漯河港和平顶山港,规划了“2+8”分层次港口布局,2023年完成港口吞吐量接近5000万吨,铁海联运、河海联运分别完成36.7万标箱、9万标箱,分别增长72.1%、121.5%,势头强劲。
此外,2023年河南首开郑州直达俄罗斯的国际公路运输线路,河南也初步形成了“北上、南下、西进”的国际公路运输网络,2024年9月20日,国际公路运输河南集结中心在郑州正式揭牌,成为全国第三个、内陆地区首个由IRU(国际道路运输联盟)认证的国际公路运输集结中心。现已开通运行郑州直达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老挝、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等6个国家的15条国际公路运输线,截至目前,郑州海关累计监管TIR运输车辆328辆次,规模居全国第一。
三、因地制宜打造形态多样开放高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区域开放布局进一步优化,进入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新阶段,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形成。从2013年的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建立,到2016年中国(河南)自贸区挂牌,再到河南郑州跨境电商综试区等,河南加快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格局。
2019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共发布6批、131个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目前,我省获批7个,分别是郑州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郑州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安阳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商丘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南阳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洛阳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洛阳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从空间分布来看,全省东西南北中均有分布,从枢纽功能来看,有空港型、陆港型、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多种类型。
根据枢纽经济竞争力指标体系,发挥河南拥有的通道枢纽优势,需要打造形态多样开放增长极,增强高水平对外开放腹地支撑能力。2024年9月24日,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到商丘市调研强调,加快建设对外开放桥头堡、枢纽经济新高地。为此,我们建议,在进一步实施机场群建设、铁路网拓展、公路网提质、内河网畅通、互联网提升工程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①陆上织密公铁陆路网,迁建国际陆港、拓展跨境线路,实现中欧班列万吨千列常态化运行,国际公路运输北上、南下、西出;②空中加速多式联运的航空港区建设,形成公铁水空综合枢纽,打造现代国际世界级国际物流中心;③网上加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便捷高效快速的通关进程,提升国际贸易和国际物流的便捷性与时效性;④海上畅通出海新通道,树立沿河就是沿海、腹地也是前沿的开放图强思维,补齐水运短板,加快智慧港口和数字航道建设,提升枢纽能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河南已经构筑了“米+井+人”综合运输通道,形成了“空、陆、网、海”形态多样对外开放通道枢纽,建立了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制度型开放平台,走出了一条内陆地区开放发展的新路子,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的参与度、链接度和影响力显著增强,正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全球化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