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李晓伟|在汝州遇见苏东坡
李晓伟
2024-11-12 08:08:57

 #创作挑战赛六期# 

        在汝州遇见苏东坡


公元2020年的春月,我在中原小城汝州那沧桑古朴的中大街溜达,没有刻意和矫情,只为遇见苏东坡。这一年,他983岁。

对于汝州来说,苏东坡来过。这就够了。

他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活标本。他柔情又豪放,苦涩也坦荡。顺境与逆境,儒家与道家,出世与入世,他都经历。庙堂之高,江湖之远,他都体验。每一个中国文人,差不多都会在不同的境遇里,在不同的时间里,与苏东坡相遇。

扩而大之,放开来说,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在不同境遇里,与他相遇。

在历史的尘埃中,我在汝州五次与他相遇。他,已根植在汝州人的心里。

他像一颗种子,落到哪里都会发芽。

               一、初来仍是少年

公元1037年1月8日,是苏东坡的诞辰,983年后的今天,汝州人依然怀念这位旷古奇才。

第一次与他在汝州相遇,是在1057年的3月。这是个宋朝的春天,也像今天一样,春风迎面,花香四溢。
      
这一天,他平生第一次离开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故乡眉州,自阆中上终南山,和弟弟苏辙在其父苏洵的带领下过成都、去长安、"骑驴在渑池 ",由许洛大道经汝州,赴汴京参加礼部秋天的考试。这一年,他21岁,正是风华正茂的青葱岁月。
      
离开眉山沿江而下的时候,初出茅庐的他看着两岸的景色,触发了心中的诗意,写下了一首《江山看山》的诗:"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这首诗非常大白话,"槎牙 "是参差不齐的意思,"变态 "就是变化的状态,写的景色流动变化,令人目不暇接。
  
他早期的诗歌虽然写得很好,但是境界不算太高,缺了一些人生况味。后来他去凤翔开始做官,诗中的人生沉淀才一点点显现出来。
      
看见他了,看见这闻名于世的父子三人了。尽管风尘仆仆,他们却笑意盈盈。因为他们充满希望,充满梦想,要奔个好前程。
      
这一年,苏洵已47岁,老成持重,步履稳健。苏东坡明显比父亲高出半头,他方方正正的国字脸,浓浓密密的络腮胡,眼睛出奇地晶光闪亮,迸发着智慧的光芒。苏辙比哥哥小三岁,身子也同样挺拔,眼睛也一样明亮,只不过身体稍瘦了一些。
      
中原的景致,与蜀中自是不同。宋时的汝州中大街,酒旗招展,鳞次栉比。虽然室外春风料峭,但室内人声鼎沸,温暖如春。大的酒楼,都是"歌管欢笑之声,每夕达旦,往往与朝天车马相接。虽风雨暑雪,不少减也。 "
      
我迎上前去。他们父子三人羁旅匆匆,被淹没在红尘中。我与他们擦肩而过,看到的,只是他们行进在历史中的沉寂背影。
      
有时候太喜欢一个人,就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自己的感受。总是有顾虑,怕自己描述得不够准确,恰当。太喜欢的东西,就会追求过度的完美,反而束缚了自己。
      
在这浮世,我想静下心,和他们聊聊天,总是一次难得的体验。尽管苏东坡是日后的大师,我是俗人,但我想他一定不会拒绝,一定会对我微笑以对。当然,与苏东坡聊天,需要一个广阔的视野,可以看到更宏大的时空。因为苏东坡本人,就是一个超越艺术领域、甚至超越时空的人,格局太小不行。
       
随后,在1059年的5月和11月、1064年的12月,苏东坡回四川奔母丧,由汴京赴凤翔上任,又由凤翔回汴京,又三次在汝州与他匆匆相遇。
       
他才情奔放,为宋代最杰出的作家,诗、词、文、书、画、文艺理论均有独到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他——就是苏东坡。
      
我遇见的苏东坡。

                    二、再来一蓑烟雨
     
我曾与他彻夜长谈。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男人(林语堂语)。说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文人,当然也毫不为过。平心而论,无论作为男人还是文人,他都是非常优秀和成功的。

他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好美食,好品茗,创造许多饮食精品,亦雅好游于山林。
     
他太出众、太优秀,所以在官场上得罪了许多人。他们中有至高无上的神宗皇帝,有一代名相王安石,有著名的科学家沈括,甚至边一些无名鼠辈对你都极尽诬陷、嫉妒、排挤之能事,最后神宗皇帝将你贬了了又贬,尽管他的祖母光献太后极度欣赏你,竭力保护他。

 "乌台诗案 "后,他得到从轻发落,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虽然本州安置,却受当地官员监视。说白了,也就是监视居住。你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太祖赵匡胤定下了不杀士大夫的国策,他才算躲过一劫。

然而,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经此一役,他变得心灰意冷,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因为贫困,他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 "的别号便是由此而生。

随后,他先后到汝州、杭州任职。在杭州,你率众疏浚西湖,开除葑田,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今三潭映月)作为标志,并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堤有6桥相接,以便行人,后人名之曰"苏公堤 ",简称"苏堤 "。

在汝州,我告诉他,如今苏堤在春天的清晨,烟柳笼纱,波光树影,鸟鸣莺啼,已成为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苏堤春晓 "。

其实,他一生筑过三条长堤。被贬颍州(今安徽阜阳)时,对颍州西湖也进行了疏浚并筑堤。绍圣元年(1094年),他被贬为远宁军节度副使,惠州(今广东惠阳)安置。此时,已年近6旬的他,日夜奔驰,千里迢迢赴贬所,受到了岭南百姓热情的欢迎。一高兴,他把皇帝赏赐的黄金全部拿了出来,捐助疏浚西湖,并修了一条长堤。为此,"父老喜云集,箪壶无空携,三日饮不散,杀尽村西鸡 ",人们欢庆不已。

他修堤成瘾,实际上是他的真情流露。他的本意,虽然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但也是借此来排遣心中的苦闷罢了。

 这段日子,他过得很惬意,这也是他一生中难得开心的一段日子,随后,也就是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62岁的他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的儋州(今海南儋县)。 这在当时,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

"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 "。他倒是随遇而安,在哪儿跌倒就在哪儿歇一会儿,硬是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他在这里办起了学堂,介学风,也许是你名头响亮,以致许多人不远千里慕名而来,追至儋州学习。在宋代100多年里,海南从没有人进士及第,但在他北归不久,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乡贡。为此他还题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 "

在汝州,我又告诉他,如今当地人一直把他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对他怀有深深的崇敬。在儋州流传至今的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等等,表达了人们的缅怀之情,甚至连语言都有一种"东坡话 "。
     
这便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的具体印证。正因为他的多次遭贬,才能有机会游历名山大川,才能发挥他的才智和幽默,即使在颠沛流离的流放途中,他仍能潇洒面对,不失本色。

但他也有人性中软弱的一面,虽然他并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得罪了哪 些人,但坐牢期间,他害怕因此而连累亲友,多次投水自杀,都因看管严密而没有得逞。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文坛之大幸。
    
最终,他得到了宽恕。其间固然有太皇太后的懿旨,有同僚官员的劝谏,有亲朋好支的奔波,但最重要的,却是他的人格魅力救了他自己。

他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继柳永之后,你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 "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 ",不上档次。虽然柳永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他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这个任务有待于苏轼他来完成了。是他,从根本上破除了当时人们诗尊词卑的观念。

他还擅长写行书、楷书,与当时的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但他曾自谦:"我书造意本无法 "、"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他的好友黄庭坚称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 "这说明他的一生屡经坎坷,致使书法风格也跌宕起伏。如今,他的书法作品存世的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等帖。

同时,他还擅长画墨竹,且绘画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序的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而且明确地提出了"士人画 "的概念,对后来"文人画 "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其作品有《古木怪石图卷》、《潇湘竹石图卷》等。

那些天,我一直沉酣在一种与他相知的幻觉里,山程水驿,夜露霜晨,每时每地,都仿佛感觉到他如影随形、时刻伴随在我的左右前后,而且不时地发出高亢动人的啸吟。
      
当我徜徉在林阴花径,面对着月夜画色,"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的名句油然而生;当我徘徊在闹市里,"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的诗行便回荡在耳际,使我同他一样跃动着颤动心扉的惊喜,获得一种甘美无比的享受。

他的温和、率直、天真、洒脱、成熟等等,在你的性格中,连他的缺点都让人觉得亲切,尽管历史的年轮已走过了近千年,但他的这些特点,依然焕发着迷人的光彩。

                   三、归来寂寞沙洲

苏东坡终于回到汝州了,那是因为他"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尽管屡遭贬谪,他始终是江山风月永恒的发现者和拥有者。比起李白、刘禹锡吞山吐岳式的豪迈,他的达观是平实的,是充满烟火气息的。他脚下踏着的不是盛唐的土地,而是偏安一隅、国力积弱的宋土。他的豪迈更加不入流俗,高远卓越。

宋元丰七年(1084年)四月,神宗亲书手札,授苏轼为检校尚书水部员外郎汝州团练副使。听说到汝州任职,他非常高兴。

苏轼即将离开黄州的消息很快传开,前来话别的人络绎不绝,在朋友的告别宴上,一首《满庭芳》写就:"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接到任命后,他并不急于北上,相反却一路游玩,顺江东下,登庐山,逛金陵,游山玩水,吟诗题字。9月,他在江苏常州宜兴县自己的宅院里,给神宗皇帝上了一个《乞常州居住表》,言明因"资用罄竭,去汝尚远,二十余口,不知所归,饥寒之忧,近在朝夕"。
     
在庐山,他写下了那首著名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为:只有跳出一己局限,摆脱自我的成分,才能获得客观全面的圆融观照。

从黄州出发,到达目的地,苏东坡走了400多天,二上庐山,数见佛印,与王安石一笑泯恩仇……他没有因为汝州的起用之备而急行,反而徐徐而进,且行,且游,且思。

尽管他很真诚,但这一次,他失约了。因为他厌倦了官场生活,申请辞职,乞望归于田园,终老常州。

真正与他在汝州深交,是在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闰四月。

那一年,他由定州知州被贬为英州(广东英德市)知州。由定州至岭南数千里,举家远迁,费用浩大,只好再次到汝州找他的弟弟苏辙(汝州知州)筹措路费。

在汝州,他住了十多天。弟弟苏辙带他游了温泉、龙兴寺、最后又领他到汝州郏城小峨眉山游览。二人站立山巅,北望嵩岳逶迤,南瞰汝水如带,脚下两道山梁"峰峦绵亘,状如列眉",青山绿水,风景如画,酷似家乡峨眉山。

苏轼在他的《温泉七记》中,记录了汝州温泉的盛况;在游龙兴寺后,写有《子由龙兴寺吴(道子)画壁》一诗,中有"他年吊古知有人,姓名聊记东坡弟"等名句。

这时苏轼已届58岁,官场失意,便对弟弟说,将来致仕后便来此隐居。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苏轼在常州病危,因生前未能如愿来小峨眉享受林泉之乐,苏氏子孙又多散居在郏县、汝南、颖昌、斜川(许昌苏桥)一带,为便于祭祀,临终前,他便留下"即死,葬我嵩山下"的遗嘱。

徽宗即位后,他被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四月(1100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65岁。次年,他的儿子苏过遵嘱将你的灵柩运至郏城县安葬。宋高宗即位后,他被追赠为太师,谥为"文忠"。

十一年后,苏辙也埋葬于此。后人又从四川找来其父苏洵的衣冠一同安葬,这便是驰名中外的"三苏坟"。

然而,在他的墓冢前却没有香烟缭绕,没有信徒供奉,有的只是一堆黄土和萋萋荒草,有的人是文人通过"此处青山埋忠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门联对他的凭吊。

苏轼死后,苏轼之子按照苏轼的遗愿将其安葬在了汝州,也就是如今的河南。古人都讲究"叶落归根",那么,本为四川眉山人的苏轼为何最后没有安葬在家乡,而是安葬于河南呢?苏轼对于汝州有着深厚的感情,当苏轼在汝州任职之时,他的弟弟苏辙也恰好到汝州任职。两兄弟好不容易相聚,自然是常常聚会、游乐,观览汝州的名胜山水,十分快乐。而当兄弟两游览到汝州的郏县时,发现郏县不仅风水俱佳,是一个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而且峰峦叠嶂,山峦秀美,山清水秀,神似他们心心念念的家乡眉山。于是兄弟俩相约百年之后,同葬于此。

苏东坡遇见汝州,不仅实现了与弟弟苏辙相聚的愿望,而且汝州神似家乡,能够满足苏轼思家之念。苏轼葬于汝州郏城,是因为郏城在宋代风水、人文都十分兴盛,四周有许多大都市,又有宋皇陵群,此地作为墓地堪称绝佳。苏轼苏辙两兄弟葬在汝州郏城后,他们的子孙后代也在此定居了下来,还形成了两个苏姓村庄。

在汝州遇见苏东坡:

一曲《大江东去》,成就了千古绝响;
一阕《江城子》,让人梦里也断肠。
羁旅匆匆,写下你千年的惆怅,
小峨眉山,成了你梦中的故乡。

说不完的苏东坡,看不尽的苏东坡,或许,感慨和领悟已是多余,我只有静静去读他的文字,超越时空的藩篱,感受人世的沧桑。

或许,等我掩卷沉思,眺望初春三月的烟雨,蓦然发现,其实,已是无风见风,落雨无雨。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