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夜读 | 活成一株麦子
漯河发布
2025-05-24 06:23:34

正在聆听的你,欢迎收听今天的《夜读》,今天为大家分享一篇赵自力的文章《活成一株麦子》。

父亲十几岁就开始务农,是种庄稼的好手。因为侍弄了一辈子土地,父亲对庄稼怀有我们难以理解的情结。如今已经六十多岁的他,还在整天与土地打交道。

冬季,麦地被父亲梳理得平整、干净,一些稍大的土块被他一一打碎。他对土地一直充满了敬畏。

麦田渐渐泛绿时,父亲从附近砍来几捆竹子,细心地给麦田围起了栅栏。然后他有事儿没事儿就坐在田埂上,抽着烟,晒着太阳,望着麦田,仿佛他多看几眼,麦苗就长得快些。如果偶尔下一场雪,父亲就特别高兴,像个孩子似的反复念叨“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谷雨过后,气温大幅度回升,小麦开始疯长,父亲也开始忙起来。他每天扛着锄头去除草,坚持不用农药。小麦扬穗灌浆时最需要营养,父亲把早已积攒好的农家肥撒在麦田里,还用锄头翻动一遍,以利于麦苗充分吸收养分。父亲的动作既娴熟又温柔,仿佛种下的是一片娇嫩的花儿。

小满一过,麦子日趋成熟。“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父亲的麦田由绿色渐变为金黄色,株株麦穗低着头,仿佛聆听父亲磨镰刀的声音。

俗话说,“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割麦前父亲最关心天气预报。选一个晴朗的日子,父亲带着我们去麦田收割一年的希望。我们是割一会儿歇一歇,父亲则始终弯着腰熟练地挥舞镰刀,身后是一行整整齐齐被放倒的麦株。

休息的空当,我问父亲,又不赶时间,为什么割那么快。“过去割麦插禾是‘双抢’,手脚不快不行。‘芒种忙栽’说的就是这个理儿。”父亲说,多年来习惯了,想慢也慢不下来呢。

收割完麦子,我们和父亲坐在田埂上,看着铺了一地的金黄麦穗,感受劳动的艰辛和快乐。“下个星期就能吃上新面粉了,我磨好面粉后给你们送到城里去。”父亲很有成就感地说。我的眼睛一下子湿润了,父亲这么辛苦地种麦,原来是为了让我们吃上新鲜、绿色的面粉啊。

我再看看父亲,才休息了一会儿他又下到麦地里了,黝黑的脸上挂着笑。父亲大概把自己当成了一株麦子,站在那片金黄的麦地里,才感觉饱满和踏实。

来 源:漯河日报 

文 字:赵自力 丨 海 报:张伟伟

责 编:张伟伟 丨 校 对:李   鑫

统 筹:周鹤琦 丨 审 核:李   胜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